我從小就喜歡喝粥,各種各樣的粥都行,哪怕是白粥,小米粥都愛喝。記得我們廣西的貴港,也盛行粥文化。過去在桂林的酒店酒樓宴客,粥是不上餐桌的。但是到貴港,粥品不僅上餐桌,還常常是主菜。特別令人垂涎的是貴港市井街頭,每天早上的黃鱔粥。看著店家從水盆中拿出一條活蹦亂跳的黃鱔,馬上宰殺後,放入滾粥中,撒上香蔥香菜,來點胡椒末,那四溢的香味,至今也令人難忘。
上海城市大,經濟發達,全國各地美食雲集,以滿足南來北往的不同口味與需求。昨天下午我們專門去品嘗「老牌潮州菜」和它最著名的招牌蝦蟹粥。
潮州歷史悠久。隋朝開皇十一年(519年)置潮州,取「在潮之洲,潮水往復」之意命名。潮州菜,也稱潮汕菜,發源於廣東潮汕地區(汕頭,潮州,揭陽,汕尾),是中國四大菜系之粵菜的主幹與代表,已有千年的歷史。近現代,潮州菜享譽海內外。2004年榮獲第五屆全國烹飪技術比賽團體金獎,連續三次被官方指定為中國飲食文化唯一代表參與世博會。2014年入選中國國際廣播電臺「2014中國城市榜—全球網民推薦的最中國美食城市」。
滷水拼盤:它的特點是滷味醇厚,鮮香可口。 潮州滷水歷經百年傳承,已成為潮州風味的精髓。它講究味濃香軟,無數原料在此匯聚,卻各自脫胎換骨,蛻變成獨一無二的誘人風味。
滷水可滷萬物。潮州的滷水,最出彩的是滷鵝—潮州獅頭鵝,滷水拼盤等。
而桂林的滷水,最享譽海內外的就是桂林滷菜米粉。在這裡,相同處都是以八角,肉桂,砂仁,草果等為主料熬製的滷水;不同處是各地自有絕品招牌美味現世,並流傳至今。
潮州蠔仔烙 是潮州的特色美食小吃。《舌尖上的中國》曾隆重推薦過。是我最喜歡的潮汕小吃。這個造型有點像孔雀開屏。只見蠔仔烙顏色表皮有點金黃焦酥,好似鍍上了一層黃金鎧甲。聞其香,馥鬱溫軟。嘗其味,蠔肉肥美,鮮嫩多汁,外皮酥脆,別有風味,蛋白質含量豐富,素有「海底牛奶」的美稱。迷人的味道,真讓人沉醉。
石鍋牛肉丸 手打牛肉丸是潮汕最著名的傳統小吃之一。牛肉丸肉質較為細膩,口感嫩滑。石鍋牛肉丸需要把牛肉丸剖成兩半,切花刀,抹上醬料和蜂蜜烤熟,味道幹香彈牙,韌性十足。
招牌蝦蟹粥 潮州砂鍋粥源於「潮式香糜」,潮汕人如今依然沿用古稱將粥稱之為「糜」。粥糜雖似,但也有別。清代的袁枚在《隨緣食單》中對粥有如此描述:「水米融洽,柔膩如一」。
潮州菜以昂貴著稱,最大特點是借重海鮮,追求色香味俱全。
熱騰騰的蝦蟹粥終於登場了。仔細觀察砂鍋粥,這就是潮州人喜愛的糜,講究清而不濁,米粒分明,舒展卻又有質感,浮出的米粥質如凝脂。你看那:白的是粥糜,紅的是蝦蟹,綠的是香菜,聞到的是緩緩彌散的粥香……
我迫不及待地盛到碗裡。哇!大個的開邊蝦,飽滿嫩滑;鮮甜彈牙的蟹肉;清香柔滑的粥糜,不管是賣相,口感,香味都讓人幸福感爆棚。
廣東芥蘭蒜蓉炒 清爽,脆嫩,不油膩。
金指石榴雞 創意不錯,外形象湯包,又像是燒賣。菜名還挺誘惑人的。
用筷子夾起來,能感受到皮薄如紙,餡料很多。咬一口,雞肉丁,蘑菇丁,胡蘿蔔丁等等,食材豐富,口感嫩滑,味道還不錯。我猜想是因為切丁的食材包在餡料裡象石榴子而取其名的吧。
看起來,地方美食也是要發揚傳統,推陳出新,才能佔領自己的一席之地,贏得食客的吹捧,做到顧客盈門,口口相傳美名揚的。
#潮州美食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