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小暑:微風至 盛夏始

2020-12-26 多彩貴州網

時間:2020/07/06 來源:多彩貴州網

  北京時間7月6日23時14分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標誌著即將「出梅」入伏,炎炎盛夏開始登場。 

  小暑的由來

  太陽到達黃經105度,為「小暑」,它是二十四節氣中第十一個節氣。「小暑」即「小熱」,這時江淮流域「梅雨」季節就要結束,我國絕大部分地區面臨盛夏「大熱」。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小暑,六月節……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小也。」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一般在夏至後的第28天入伏,此時正值小暑。

  小暑三候

  我國古代將小暑節氣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壁;三候鷹始鷙。」

  一候,溫風至。此時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吹來的風中都夾帶著熱浪。

  二候,蟋蟀居壁。暑氣難耐,蟋蟀紛紛離開田野,躲到庭院牆角下,尋找一片難得的陰涼。

  三候,鷹始鷙。地面氣溫太高,老鷹振翅高飛,開始在更清涼的高空,探索新的領域。

  小暑飲食

  小暑「食新」。過去民間有小暑「食新」習俗,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據說「吃新」乃「吃辛」,在小暑節後第一個辛日,農民將新割的稻穀碾成米後,做好飯供祀五穀大神和祖先,然後人人吃嘗新酒等。

  頭伏吃餃子。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裡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故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民諺。

  小暑時節養生保健四大注意事項

  (1)平心靜氣以養心

  小暑時節,天氣炎熱,人們容易煩躁不安,愛犯困,少精神。所以,對應這一時節的特點,在養生健康方面,應該根據季節與五臟的對應關係,養護好心臟。

  心為五臟六腑之首,有「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之說,心臟的養護尤為重要。

  中醫認為,平心靜氣,可以舒緩緊張的情緒,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既有助於心臟機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養陽」的原則。所以,夏季養生以「心靜」為宜,心靜自然涼。

小暑時節,花溪十裡河灘溼地公園荷花盛開。付磊 攝

  (2)注意飲食衛生,飲食宜清淡適量

  小暑時節的多雨、高溫,更使得本來就在夏季屬於高發症的消化道疾病,更加多發頻發。

  所以,這一時節的飲食,一定要注意飲食衛生,而且飲食要節制,不可貪食、過量;而且飲食以清淡,富有營養為宜。多食用荷葉、土茯苓、扁豆、薏苡仁、豬苓、澤瀉等材料煲成的湯或粥,多食西瓜、黃瓜、絲瓜、冬瓜等蔬菜和水果。

小暑時節,花溪十裡河灘溼地公園荷花盛開。付磊 攝

  (3)外出時做好防暑工作

  中暑是夏季的常見病,小暑時節的天氣特點更是容易發生中暑。所以大家外出時一定要做好防暑工作,帶好遮陽傘、遮陽帽等工具,多喝水,並儘量避開午後太陽熱辣時外出。

小暑時節,花溪十裡河灘溼地公園荷花盛開。付磊 攝

  (4)不要貪涼衝涼水澡、少進冷食

  天熱了,人們就喜歡吃冷飲,冰淇淋、雪糕、冰鎮飲品很受大家的青睞;有的人從外面一回來就衝澡,還喜歡衝涼水澡。殊不知,這些對身體健康非常不利,很容易引發身體不適,或者埋下健康隱患。

  小暑雖不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節,但緊接著就是一年中最熱的大暑,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說,天氣也將越來悶熱和潮溼,灼熱鋪天蓋地,讓人無處藏身。從小暑開始,人們做好了迎接酷暑的準備。

編輯:曹軼

編審:李蓓

審籤:王幸韜

相關焦點

  • 二十四節氣,人間煙火氣
    春分三候為:一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小滿,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盛夏之前的「小滿」是最好的一刻,陽氣滿極就會盛極而衰,此時,農作物籽粒開始灌漿飽滿,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俗話有雲「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三候為: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鷙。
  • 二十四節氣
    《淮南子·天文訓》記載:「春分後十五日,北鬥星柄指向乙位,則清明風至」,「清明」節氣由此得名」。立夏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夏季的第一個節氣,表示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太陽到達黃經45度時為立夏節氣。鬥指東南,維為立夏,萬物至此皆長大,故名立夏也。
  • 小暑節氣特點介紹要注意什麼 小暑時節養生的關鍵有哪些
    小暑在二十四節氣中是屬於夏天的節氣,但很多人對於小暑這個節氣並不是很了解,今天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那麼小暑節氣特點介紹是什麼呢?小暑節氣的特徵是什麼呢?  小暑節氣的特點介紹  從每年公曆的7月7日或8日開始,太陽到達黃經105°時為小暑。從字義上來講,「暑」即「熱」,說明小暑時氣候炎熱。
  • 二十四節氣丨小暑 •養生 • 古詩詞賞析
    是一種休養,更是一種修行➊ 圖片來源於「 自樂 」攝小暑一來,便拉開了盛夏的序幕。小暑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盛夏時節,貴在心靜。何為心靜?心靜,與身體的溫度無關,而與心靈的溫度有關。安安靜靜地坐,一心一意地想,浮躁的心便冷卻下來。心靜了,身也就清涼。
  • 二十四節氣色卡美圖,每個節氣都有屬於自己的專屬配色
    二十四節氣也就可以簡單的用青紅白黑來代替。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氣都有屬於自己的專屬配色。解讀故宮的色彩密【立春】天地靈氣二十四節氣之立春節氣是大自然的呼吸立春二十四節氣的開篇今日芒種,今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9個節氣。「風吹麥成浪,蟬鳴夏始忙。」梔子花開,麥黃梅熟,在清涼的仲夏夜裡,數著心願瓶裡閃閃發光的願望,進入夢鄉。
  • 珍藏版丨中國二十四節氣手機壁紙,絕美!
    四年前的11月30日,中國人的「二十四節氣」入選世界非遺名錄。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第五大發明」。二十四節氣,是國人驕傲,是先民智慧,是時令指南,亦是生活美學。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 中國古代曆法之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民間傳統節令。早在周朝和春秋時代就用「土圭」測日影辦法而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二十四節氣是把一年內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和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將全年平分為二十四等份,並給每個等份起名,這就是24節氣由來來。每個節氣約間隔半個月的時間,分別在十二個月裡面。
  •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冬至
    星移鬥轉, 日至回歸線。 雲捲雲舒如電閃, 從此天長夜短。|陳國權:清平樂·小雪 2020-11-22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大雪 2020-12-07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立冬 2020-11-07 二十四節氣|陳國權:清平樂·
  • 今日小暑 | 覓一方清涼,守一寸光陰
    >」當一群小魚相約浮上水面偷喘一口新鮮空氣而後又迅速四散離去一葉蘭舟翩翩而來駛在夏日小河上舟楫搖晃出清涼的光景滿池浮萍就這樣為它讓開了一條路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今晚11時14分我們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暑碧簟紗廚、玉椀冰寒人們在炎天暑月中追覓一方清涼天氣小暑有三候一候溫風至
  • 反映氣象、民俗、農事的二十四節氣歌
    中國人應用二十四節氣安排農事和各種民俗活動,許多民眾都掌握二十四節氣的知識,各地都編出一些詩歌,或者是「順口溜」,幫助記憶、理解二十四節氣,形成了特定的民俗文化。二十四節氣歌就是這樣的產物。前四句說的是二十四節氣順序和名稱。每個節氣只用一個字代表,每句話是一個季節,三個月共六個節氣,每兩個節氣為一個月。前四句是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後四句說的是二十四節氣所在的時間。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 知識分享:二十四節氣和季節的關係
    二十四節氣和季節:四季的形成和四季季節風  二十四節氣氣溫變化形成四季  四季一般是根據二十四節氣來劃分的:把從低氣溫走向高氣溫的季節叫作春季,把氣溫高的季節叫夏季;把從高氣溫走向低氣溫的季節叫作秋季,把氣溫低的季節叫作冬季。  現實生活中春、夏、秋、冬四季,在我國各地區開始的時間並不相同,四季的長短也不一致。
  • 二十四節氣背後,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在學習奇門的過程中,作為參考資料,二十四節氣不可或缺,它對奇門到底有什麼作用呢?每個節氣,都表示著氣候、物候、時候,這「三候」的不同變化,是確定農曆的重要依據。二十四節氣依次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 驚豔朋友圈的最美淮陽風 · 二十四節氣詩文美圖(收藏)
    庚子年已經接近尾聲,讓我們一起回顧庚子年的每個節氣收藏淮陽二十四節氣美圖留存最美淮陽記憶一年之計在於春立春的到來也就意味著新的一年開始啦~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無名氏驚蟄就是春天的第一聲驚雷蟄伏於地下冬眠的蟄蟲被雷驚醒紛紛破土而出你看,太昊陵那古老宮牆邊粉色的梅花和小麻雀相映成趣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 二十四節氣劃分與計算
    平氣在古代,通常將冬至到冬至之間的時間段(約365.25日)也就是歲實(回歸年),分割為24段(每段約15日2時5刻),每段起始於一個節氣,依次為: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
  • 中國二十四節氣申非遺成功!一圖覽二十四節氣之美
    今天,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正式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二十四節氣指導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11月28日至12月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召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會議。
  • 小暑節氣 養生正當時 足力健足部按摩器呵護老人雙腳
    小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二十四節氣凝聚著古人探索自然宇宙的智慧結晶,不僅為農事生產提供科學依據,而且還和人們的生活及身心健康密切相關,所以,人的養生也應該遵循自然規律,與四季的變化相協調。隨著小暑節氣的到來,「三伏天」正式開始,天氣進入炎熱的盛夏時節,為身邊的老人們了解一些養生常識很有必要。
  • 二十四節氣蘊藏古人大智慧,你真的了解它嗎?
    二十四節氣是古代勞動人民掌握農事季節的經驗總結對於節氣的變化,影響到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各個方面,農業發展,應季的養生都是和節氣息息相關。二十四節氣是千百年來我國勞動人民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而創立的。自然界氣象、物候的變化在二十四節氣中直接反映出來,為農事活動提供了科學依據。二十四節氣通過指導農事,大大地提高了古中國的糧食產量,可以說是中華文明的一大功臣。2016年11月30日,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胡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正式被列為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小暑節氣經典詩句古詩有哪些 描寫關於小暑簡短詩詞句子
    小暑節氣經典詩句古詩有哪些?小暑是屬於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小暑也形成了許多的文化,包括了習俗和古詩詞等,那麼小暑節氣的古詩是什麼呢?小暑節氣的詩詞是什麼呢?  描寫關於小暑簡短詩詞句子  1、《小暑》(左河水)  地煮天蒸盼雨風,偶得雷暴半圓虹。
  • 「二十四節氣」在國際氣象界,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第十一屆常會於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會議中心召開。11月30日下午委員會經過評審,正式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同學,你知道二十四節氣的含義嗎?
    二十四節氣申遺成功了,二十四節氣就是中國農耕文明智慧的結晶,是華夏民族在長期自然環境中不斷總結、推演、歸納出來的。二十四節氣對人們的生活、農耕都有著極為科學的指導意義。即使是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依舊是如此。春季立春:鬥指寅;太陽黃經為315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