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多種聯繫,關注學生發展——記徐匯區「拓展、探究課程」的研訓活動

2021-01-15 上海市徐匯區上海小學

4月1日下午,在我校舉行了徐匯區拓展、探究課程的研訓活動。教研員趙萍老師以「高品質優化基於核心課程的區域課改實踐體系——『基於課程標準教學的區域性轉化與指導策略研究』成果推廣與深化。」為主題,以科(項)目的實施與調整為主要內容開展了研訓活動。

整個活動分為三個環節:由上海小學的徐吉麗老師和徐凌雲老師分別進行了《魅力衍紙》和《超輕土泥塑》的科目介紹和課堂教學展示、就「科目實施」的調整,進行現場科目設計和課堂教學的點評交流以及就探究課的「項目設計」進行培訓。

徐吉麗老師的課堂以學校主題月——閱讀月為背景,進行了「衍紙——書籤製作」一課的教學展示。徐老師關注學生的體驗需求,更注重學生在課堂中的個性表達。通過微課引入的方式引導學生初步體驗「編制法」的製作,用梳理製作步驟的方式使學生清晰製作過程,同時循環播放教學視頻,以便學生在製作時遇到困難能及時解惑。之後對幾個製作有困難的作品進行分析。這個過程,學生不斷發現問題、交流問題、探討解決辦法、衍生製作技巧等,師生、生生之間的對話交流及欣賞與評價,使學生拓展了思維,鞏固了對技能的掌握,課堂氛圍溫馨和諧,真正讓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體。最後,學生學以致用,運用新授技巧所呈現的書籤作品讓在場的老師驚喜不已。

徐凌雲的超輕土泥塑課堂為學生提供了動手創作和發揮想像的空間,充滿了愉悅、輕鬆的氛圍。徐老師帶領學生製作多肉植物,先觀察花盆和植物的特點,再通過微課視頻學習花盆和多肉植物製做的技巧,展示整個製作過程,總結製作時的小小技巧,讓學生更直觀的了解超輕土塑型的一些基本方法。在孩子們動手製作時,老師不斷滾動播放微課視頻,孩子們可以邊動手,邊回顧,邊修正,學得輕鬆,體驗快樂。分享作品過程中,老師不斷鼓勵孩子發現別人製作的優點,讓孩子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不斷圍繞「搓,繞,壓」等方法啟發學生發生問題,層次結構清晰,講解清楚。徐老師的超輕土泥塑課堂為學生提供了動手創作和發揮想像的空間,充滿了愉悅、輕鬆的氛圍。

隨後,現場參與研修活動的各校老師圍繞科目實施過程中,作為技能類的科目,教師所呈現的遞進式的教學環節、運用的微課等教學工具、小組合作探討等教學方式對課堂教學目標的有效達成、學生興趣的充分提高、生生互動的生動體現等給予了充分肯定。

最後,趙萍老師對本次科目設計的分享和課堂展示給予總結,對不同年段的技能類科目該如何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同時,對探究課的「項目設計」的各個板塊的撰寫提出了新的要求。希望項目設計中,教師更注重以下三個方面:能夠讓學生發現自我,不斷引導學生形成自我完善與發展的可能性;能夠讓學生發現共同體價值,不斷引發學生建立自己與他人的真實聯繫;能夠讓學生發現自己身處的世界,不斷引發學生建立已有經驗與他人的真實聯繫。

上海小學執教拓展課程的老師也積極參與了本次研訓活動,收穫頗多。老師們對接下去如何修改拓展課的科目設計、如何進行主題式的模塊設計、如何思考教學策略等都有了自己的思考。



相關焦點

  • 活力課堂話美育 向美而研促發展 ——記嘉興市「嘉禾 活力課堂...
    開幕式上,林峰副校長對送教專家和名師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並介紹了學校「古韻薰陶」、「Steam 3D列印創意空間」、健美操等特色系列課程,通過課程建設,充分拓展空間滿足學生的需求,促成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 行知小學有100多門拓展性課程 老師當榜樣 與學生一起收穫
    目前,學校總共開設了101門拓展課。學校課程中心拓展課程性負責老師胡鑫磊說,這個學期開始,學校在陶園六大生活園體系下,對個別課程進行了取消或整合、拓寬或加精,並額外增加了多個以實踐、公益、探究為主題的拓展性課程。
  • 心懷遠方,眼中有光——育才小學教育管理集團語文學科研訓活動
    為更好地幫助集團內語文教師正確把握統編教材編寫意圖,提高語文課程實施水平,2020年11月17日——12月1日,育才小學教育管理集團各成員校在集團總校的引領下,組織開展了「共研統編教材,構築理想課堂」線上研訓第三次活動、江蘇省第21屆青年教師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觀摩暨優課評比直播活動。
  • 研在路上,學在途中——記新疆克拉瑪依市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
    研在路上,學在途中——記新疆克拉瑪依市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 2020-06-11 03: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乘風破浪時——記姜灣小學「凝心聚力 蓄力前行」校本研訓活動
    為不斷提升教師隊伍教學水平,在學校科研師訓部的提前謀劃、統籌協調、合理安排下,8月29——31日,姜灣小學進行了為期三天的主題為「凝心聚力 蓄力前行」校本研訓活動。遠程培訓 深度學習入其心8月29日,作為株洲市「深度學習」教學改進項目推廣實驗學校,我校組織老師們參與了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研究開發的「深度學習教學改進項目第五期網絡研修班」的學習。教師們按照科研師訓部的通知和要求,按時參加了遠程培訓學習,認真聆聽專家和教授們的講座。
  • 英國地理研學課程案例分析——以英國FSC 課程「地理中的技術」為例
    從項目一到項目五的學習目的呈現出進階式發展:基於真實環境激發學生興趣—熟悉環境、建立區域認知—問題驅動、藉助工具收集數據—採用信息通訊技術等方式分析地理數據—使用GIS達成複雜的數據展示、解決地理問題。
  • 從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拓展的內在意涵與實踐路徑
    [5]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轉化為個體的價值認知與踐行,從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拓展,其間包含著思想政治教育環境的改變、教育的改變與人的改變三者的辯證統一,從而形成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由此不斷優化學生身心發展的外部環境,將價值教育融入學科知識體系,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協調環境,為培育時代新人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第三,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理論。
  • 探究溶解度、製作天氣瓶...「風雲可測」自然科學科普系列活動來啦...
    天氣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也越來越關注氣象。氣象科普教育不僅可以實現課堂學習的有效拓展,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分析能力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15:00-15:25 「探究溶解度」課程15:25-15:30 教師答疑,學生互動環節15:30-15:55 「天氣知識,遊戲互動」環節15:55-16:00 教師答疑環節16:00-16:30 「天氣瓶製作
  • 成都市教育局:印發《成都市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
    綜合實踐活動是從學生的真實生活和發展需要出發,從生活情境中發現問題,轉化為活動主題,通過探究、服務、製作、體驗等方式,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跨學科實踐性課程。,也要貼近學生實際,關注學生的需要,激發學生的興趣。
  • 東營區實驗幼兒園開展自主遊戲案例研訓活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徐文君 通訊員 曹向向 楊玉皓遊戲是幼兒的天性,為了進一步推進落實「以遊戲為基本活動」的教育理念,充分發揮遊戲促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獨特價值,持續促進遊戲的質量提升,提高教師觀察、指導幼兒遊戲的專業能力和水平,12月2
  • 和合共生 和諧發展
    (1)生命課程群旨在培養學生對生命的認知和生命觀念,包括了解基本的生命常識,對自身生命存在的感悟;學會與生命交往的技能,並由此培養對他人懷有包容、尊重、理解、負責、珍惜的態度;自覺經營積極、平和的個人心理環境,培養健康的審美情趣,在生命活動中認識美、發現美、欣賞美。
  • 研學旅行的課程性質與課程理念,你了解多少?
    從課程形態看: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是教育活動。是拓展性課程。「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是研學旅行課程最本質的特徵。如果沒有「研究性學習」,研學旅行就成了旅遊。如果沒有「旅行體驗」,研學旅行就是研究性學習。而研究性學習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一種活動方式。
  • 中傳研支團在雲南保山上公開課展傳媒學子風採
    中國傳媒大學研支團 供圖  擔任八、九年級舞蹈老師的曲翹楚,精心準備了一堂芭蕾基訓公開課。紮實的基本功是成就一個舞蹈特長生的基石,這堂課看似樸實無華的背後展現的卻是曲翹楚和舞蹈班學生一個多月來的共同努力。學生的每一個基本功動作都在曲翹楚的統一調度下做得整齊劃一,無聲到位。學生和老師的完美配合,才是成就課堂最好的方法。
  • 每年送研送訓不少於8次!海口130名骨幹教師工作坊「牽手」鄉村學校
    每年送研送訓不少於8次!幫助鄉村學校教師提升專業素養,熟悉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活動指導等方面的操作規範和教學方式。幫助鄉村學校教師進行校本學習、校本教研和校本課程的開發,提升自我發展意識和能力。協助鄉村學校開展師資隊伍建設、教務管理、課程標準、教學質量監控、信息化教育、教學水平評估體系建設。同時,幫扶前,骨幹教師工作坊要對鄉村學校的學科教師進行1次全面的調研工作,並形成調研報告向其反饋。
  • 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浙江21項舉措提高教育質量
    加強思政課、學科德育和地方德育課程建設。突出政治啟蒙和價值觀塑造,推進「真善美」種子工程,建立團隊一體銜接的政治育人體系。加強心理健康教育。  2.提高智育水平。高質量落實國家課程方案和標準。切實保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創新意識,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培養認知能力,促進思維發展。堅持知行合一,推進跨學科學習和綜合化學習,加強科學、信息科技和工程技術教育,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
  • 活動紀實丨12月29日「基於核心素養的高中英語新課程教學理念與...
    本次活動首先由項目領銜專家、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標修訂組核心專家、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基教研中心陳新忠老師進行開場致辭:聯研項目校的老師們在一年來跟隨聯研項目的歷次課例展示和研討活動中,逐步加深了對新課程教學理念的理解,尤其在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文本解讀、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實施以及教學評一致性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實踐;陳老師希望老師們在本學期以促學為目的的教學設計與實施多輪研修之下
  • 峨眉三小「研創學習」,助推學生素養提升
    中國網10月12日訊(張英)近日,峨眉山市小學五年級語文「研創學習專題」暨國培(2019)峨眉青年教師助力培訓實踐延伸活動在峨眉山市第三小學舉行,樂山市教科所小學室副主任、語文教研員鄭靜,樂師附小副校長張平參加。與會教師觀摩了精彩的課例展示,聆聽了專家們的專業引領、經驗分享。
  • 枝江:課題領航發展 藝術譜寫華章
    宜昌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市音樂教研員徐鳴,枝江市教學研究中心主任李本法,以及各縣市區中小學音樂教研員出席了本次活動,共同引領課題發展,享受教育幸福。     枝江市中小學音樂教研員孟智賢作專題發言  「以研助教,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多彩活動,成就學生成長的搖籃;音樂文化,潤澤孩子幸福的童年。」
  • 興校本課程建設,促學生素養發展
    12月9日,道南中學《中國茶 金佛緣》茶藝文化選修課上,翻杯迎客、溫杯潔具、賞茶、投茶……學生們靜靜聆聽,細細品茗,輕聲交流,投身一片「和、靜、怡、美」的氛圍。近年來,道南中學著力打造「善行」課程體系,在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基礎上,合理規劃,合理導向,基於培養學生的興趣,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開設拓展課程「善德」「善智」「善能」校本特色選修課,讓學生多元化發展。
  • 建構「五美潤心」德育課程,這校在名校引領下成長為「新優質」
    近幾年,該校抓住無錫市首批「新優質學校」培育工程契機,發揮所屬連元教育集團資源優勢,從強勢優教著手,促進學校內涵發展,成效日益顯現。「課程是帶動學校內涵發展的有效載體,從課堂走向課程,這是老新村學校步入發展『快車道』的必由之路」,朱怡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