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2000億元大關的成都高新區將如何謀劃未來發展路徑?這場大會上...

2020-12-22 封面新聞

成都高新區「網紅」打卡點——五岔子大橋

封面新聞記者 楊金祝

5月8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2020年工作會議獲悉,2019年該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85.6億元,同比增長8.4%,成為四川省首家GDP破2000億園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首次突破200億元大關。發展勢頭延續,今年一季度,成都高新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產業增加值逆勢同比增長6.1%。

當前,面對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等背景,突破2000億元大關的成都高新區將如何應對挑戰與機遇,謀劃未來發展路徑與方向?

記者從此次會議上獲悉,成都高新區明確六條發展原則,即善用宏觀政策,加快推動產業功能區建設成型成勢;搶抓疫情衝擊帶來的產業鏈重構契機,以產業生態圈理念加快推進強鏈補鏈,構築產業核心競爭力;樹立更加系統全面的經濟增長觀,從「工業主導」向「多極支撐」的穩增長工作格局轉變;秉持「人城產」營城邏輯,在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尋求增長新動力;突出科技創新核心作用,回歸創新驅動發展軌道;堅持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成都高新區2020年工作會議

交出亮眼成績單

2019年GDP突破2200億元

2019年,成都高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85.6億元,同比增長8.4%,佔成都比重達13.4%;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77.5億元;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0.18億元,同口徑增長8.6%,首次突破200億元大關;外貿進出口逆勢保持18%以上高速增長,進出口總額突破4000億元大關,成都高新綜保區連續21個月排名全國第一。

「2019年,電子信息產業規上企業全年實現總產值3361.2億元,同比增長11.7%,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0%。」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圍繞產業生態圈打造,成都高新西區吸引了富士康智能穿戴項目、華為未來技術創新中心、京東方觸控一體化項目等高能級500強重大項目相繼落戶,形成從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整機製造到軟體服務的全產業鏈條,正加快助力實現成都市電子信息產業突破萬億的目標。

生物醫藥產業是最具創新活力的新興產業。以天府國際生物城為載體帶動,2019年成都高新區生物產業規模首次突破500億元,醫藥工業主營業務收入243億元、佔成都市34.9%,連續三年保持近20%增長率。成都高新區創新設立全國首家國際生物醫藥「保險超市」,連續兩年位居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競爭力排名第6位,世界500強吉利德、美國500強波士頓科學等一批世界知名企業在這裡加速布局。

成都高新南區是成都新經濟活力區的主要載體,正形成新經濟發展動力源。過去一年,全區新增新經濟企業1.6萬餘家,增速超25%;圍繞5G與人工智慧、網絡視聽與數字文創、大數據和網絡安全三大主攻方向,引進項目151個,總投資超1000億元。

向好發展勢頭延續。今年初以來,成都高新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持續深入開展「送政策、幫企業,送服務、解難題」活動,相繼出臺物資保障、科技攻關、金融支持等系列政策舉措,一季度全區產業增加值實現逆勢同比增長6.1%。

中國—歐洲中心

聚力科技創新

力爭7年時間再造一個「產業高新」

此次工作會上,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多次強調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要聚焦提升高質量發展動能,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發揮支撐引領示範帶動作用,圍繞7年時間再造一個『產業高新』(GDP較2018年翻番)的目標,加快建設國家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和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為做優做強成都極核、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區域帶動力的成都都市圈作出更大貢獻。」

落實到今年工作,成都高新區將按照「人城產」理念,加快推進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新經濟活力區、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等功能區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高新區將加快建設未來科學城,以TOD開發模式、國際航空樞紐為核心驅動力,圍繞建成國際一流應用性科學中心、中國西部智造示範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際創新性大學聚集區目標,啟動戰略、產業、空間三大規劃編制。加快現有基礎設施建設,年內高質量完成福田TOD城市設計國際方案徵集,加快國際教育園區首批項目啟動,推動產投集團智造基地、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天府校區開工,年底前實現航空科創產業園、航空智能智造園道路路網骨幹成型,全年實現固定資產投資50億元。

此外,成都高新區將大力推進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IC設計總部基地和成電國際創新中心,新經濟活力區新川創新科技園新川南組團智慧園一期、新川未來科技園、5G互聯科創園、天府生命科技園三期、瞪羚谷產業社區,天府國際生物城生物產業孵化園及加速器、鄰裡中心等高品質科創空間載體建設,實現未來科學城39.2萬平方米智創產業空間開工建設。

今年是成都市「創新提能年」,成都高新區還提出堅持開放創新「雙輪同轉」,以產業創新提能、優質資源集聚推動能級持續優化,力求有質量的增長。繼續圍繞「送政策、幫企業、送服務、解難題」專項行動,在企業服務上做深做實做細,以專業精準服務為抓手力促穩增長;以創新提能為抓手厚植高質量發展科創屬性,將發展重點更多向科技創新聚焦,使之成為成都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力量,包括打造一批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實施「四派人才」「產業教授」引育計劃,重點實施高新技術企業梯度培育計劃,出臺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推進校院企地協同創新;以產業招引為抓手放大開放實效,全年實現籤約註冊項目200個。

交子公園

推進公園城市建設

今年新增學位12810個

最近,在成都高新南區,橫跨錦江、造型獨特,以「莫比烏斯環」為設計理念的五岔子大橋,成為被大眾追捧的「網紅橋」,晉升為成都最新城市地標,吸引無數市民、遊人前去「打卡」。

五岔子大橋於今年1月通行,正是成都高新區公園城市建設的「代表作」。這座象徵無限潛力與擁抱未來「莫比烏斯橋」的「走紅」,不僅體現了市民對於美好生活體驗空間的追求,也彰顯了成都高新區不斷提升的區域生活品質。

當前,成都正加快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工作會上,成都高新區明確推進高品質公園城市建設,推動一批在成都市具有引領性、示範性的特色項目,塑造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新型城市形態。

今年,成都高新區將圍繞「一軸兩橫三環」,實施劍南大道景觀廊道項目及交子金融大街形象提升、錦城大道街道一體化改造項目,加快開放活力環綠道、鐵像文旅環、新川之心綠道環建設。加快實施城市有機更新,啟動中和老碼頭區域舊城改造。加快提升公共運輸服務水平,拓展「特色公交」線路,推進「智慧停車」試點,建立公共停車數據共享平臺。

公園城市是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回應。為更好回應轄區群眾和企業的現實需求,今年,成都高新區將持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設施「三年攻堅」行動,新建鐵像寺社區綜合體等項目101個。推動教育事業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全年新開辦中小學、幼兒園21所、新增學位12810個。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加快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高新醫院建設。建設更多高新「IP」,將鐵像寺水街、玉林西路等特色街區打造成「新旅遊潮成都」主題旅遊目的地。加大社保減免、培訓補貼、「援企穩崗」等政策兌現,更大力度做好重大產業人力資源保障。

在政務服務方面,成都高新區將以更大力度簡政放權、流程再造,全面梳理再造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一般社會投資項目時限壓縮至60個工作日以內。深化企業開辦「零成本」「六小時」「跑一次」高新品牌,實現企業開辦「一表申請」「一窗通辦」「一網通辦」,實現24小時隨時隨地「網上辦企」。拓展「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服務,實現 95%以上的納稅事項全程網辦。

此外,成都高新區今年將加快推進620萬平方米人才公寓續建項目建設,啟動60萬平方米人才公寓新開工項目,加快人才公寓上市供應,啟動172萬平方米已達預售條件的人才公寓售賣,切實為各類人才提供優質的安居服務。

(圖片由成都高新區提供)

相關焦點

  • 聚焦AI發展 2019年《成都高新區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藍皮書》出爐(內...
    成都作為西部的國家中心城市,其人工智慧企業也快速增長。 就在今年2月,成都發布了《成都市加快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專項政策》,大力推動人工智慧產業發展。不過近一年來,成都的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究竟有何效果?其未來發展趨勢又在哪? 11月1日,人工智慧代表企業「考拉悠然」發布了2019年度《成都高新區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藍皮書》。
  • 庫珀科技獲高新區梯度培育企業認定 ,助力成都高質量發展
    成都高新區日前發布今年首批(總第二批)梯度培育企業名單,共計485家企業上榜。**其中,庫珀科技入選2020雛鷹企業,也是新晉榜單上為數不多的區塊鏈主賽道企業。**
  • 萬華化學市值突破2000億元大關 20日收盤價65.30元
    水母網7月21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孫長波)20日煙臺資本市場發生了一件大事,就是萬華化學成為山東省內首家市值突破2000億元大關的上市公司。截至20日收盤,萬華化學股價達到了65.30元,因其總股本31.4億股,總市值達到了2050.25億元,超過第二名濰柴動力689.59億元。
  • 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推進大會在常州高新區舉行
    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 1月9日,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推進大會在常州高新區舉行。 常州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切實把加快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作為重要政治任務,搶抓先機、鍛造優勢、贏得主動,加快建設國家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
  • 25個項目籤約入駐 成都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推介會在成都高新區舉行!
    會上集中介紹了成都電子信息發展方向、功能區布局和產業政策,發布電子信息場景應用機會清單,並正式啟動電子信息產業生態圈聯盟,25個合作項目籤約入駐,總投資達231億元。 去年,成都市電子信息規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8400億元,同比增長14.07%,位居全國前列,中西部城市第一位。
  • 剛剛,長沙高新區發出政策紅包36.88億元!
    今日(3月24日)上午,長沙高新區召開2020優化營商環境暨政策兌現大會,2019年累計兌現各類政策資金36.88億元,同比增長68%,本次大會兌現10大類69項共計近1.2億元政策資金,惠及712家企業。
  • 國家稅務總局成都高新區稅務局切實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助力企業發展
    原標題:國家稅務總局成都高新區稅務局切實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助力企業發展   為切實落實
  • 北部灣新材料不鏽鋼產量突破300萬噸大關
    12月14日,北部灣新材料公司在綜合樓三樓隆重舉行不鏽鋼產量突破300萬噸慶祝儀式。這是新材料公司發展史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標誌著公司的發展邁向了新臺階!
  • 成都高新區稅務局切實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助力企業發展|減稅降費|...
    為切實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全方位助力企業發展,成都高新區稅務局針對性開展各類專項服務,多措並舉、優化服務、及時推送優惠政策,幫助企業減稅降費,助力企業復工復產,保證讓各類企業應享盡享稅收紅利。據了解,2019年高新稅務共落實新增減稅降費62.15億元,在此基礎上,落實2020年新增減稅降費40.73億元,確保了政策落實到位,大大緩解了企業資金壓力,稅收助力企業發展。多點發力助力小微企業發展高新稅務為實現減稅降費政策的真正落實,多種方式齊發力,積極作為,直面小微企業在政策落實中可能面臨的問題,全面排查,精準定位,為小微企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 2019年長沙高新區發出政策紅包36.88億元
    3 月 24 日上午,長沙高新區召開 2020 優化營商環境暨政策兌現大會,2019 年累計兌現各類政策資金 36.88 億元,同比增長 68%,本次大會兌現 10 大類 69 項共計近 1.2 億元政策資金,惠及 712 家企業。
  • 成都高新區:培育生物醫藥新高地(高新區看創新③)
    今年1—9月,生物產業規上工業實現產值近200億元,同比增長約13%,遠超全國平均水平。成都高新區的生物醫藥產業緣何發展如此快速?請看記者的實地採訪。完善鏈條:需求導向,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石怡沒想到,才不到兩年,公司就有這麼大的變化。
  • 長春市高新技術產值突破 2000 億元大關 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
    " 十三五 " 期間,長春市把培育和發展科技創新型企業作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下大力氣培育和發展高新技術企業,結出累累碩果。吉林省永利雷射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在查看儀表參數。
  • 高新區重裝升級 浙江創新再出發(三)
    這就是杭州高新區(濱江)的精神。 激發創新發展新動力 今年上半年,高新區(濱江)實現全區生產總值789.25億元,增長7.0%,增速居全市第一;財政總收入209.67億元;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303億元,增長14.5%,總量躍居全市第一;規上服務業實現營收1106億元,增長6.9%。
  • 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來了,未來科技城是核心!
    12月24日,第二屆「蓉貝」軟體人才大會暨第十八屆中國國際軟體合作洽談會上,國家級「工業軟體協同攻關和體驗推廣中心」正式揭牌,成都高新區籤約落戶金山辦公西部技術研發創新中心等4個重大項目,並與電子科技大學籤訂共建特色化示範性軟體學院合作協議。
  • 春風楊柳萬千條 產城處處見新意——南昌以思想大解放推動發展大突破
    與中部其他省會城市相比,南昌在經濟總量、產業結構、創新研發平臺、高端人才支撐等方面,都存在不小的差距,也滿足不了自身發展的需要。在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上,杭州、成都、西安等地「流量經濟」發展得有聲有色、風生水起。相比之下,南昌VR產業雖然起點高,但引爆遲的問題一直存在,產業依然處於孕育期……事在人為。事不成首在人不為,人不為一在能不能,二在願不願。
  • 突破90000億大關…
    同時,在激烈的競爭下,未來券商頭部效益將愈發明顯,有更強競爭力的大券商將不斷侵蝕小券商的市場份額。 證券業協會數據顯示,2019年證券公司債券承銷收入較2018年大幅增長,全行業的收入從2018年的149.2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203.2億元,增幅達到36.19%。
  • 2021電影市場開門紅 元旦單日票房突破6億元大關
    6億元大關,目前的元旦檔成績已經超過2018年1月1日當天的3.68億元。那麼2021年,優質國產影片的創作勢頭如何保持?對中國電影的發展有哪些期待?  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元旦檔跨年影片上映三天來,國產劇情片《送你一朵小紅花》累計票房達5.96億元,國產喜劇《溫暖的抱抱》累計票房4.11億元,已上映10天的《拆彈專家2》累計票房7.35億元。首都電影院副總經理於超介紹,在嚴格執行75%上坐率的防控措施下,依舊能感受到觀眾的觀影熱情。
  • 南京高新區(浦口園)搭乘四新專列發展駛入「快車道」
    在緊鑼密鼓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高新區招商引資工作從未「止步」,迅速開啟「線上招商」模式,改「面對面」交流為「屏對屏」溝通,確保「招商突破年」招商引資工作實現再突破。  「受疫情影響,園區近期出訪、來訪基本取消,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招商進程,為了保證招商質量和力度,我們重點在打牢基礎、創新方式上下功夫。」高新區科創集團副總經理李強說道。
  • 聚焦2023,成都申辦世界科幻大會委員會正式成立
    事實上,2007年也是世界科幻大會第一次來到亞洲,主會場是日本橫濱,在北美也設有分會場,在成都舉辦的這場盛會,則被很多科幻迷視為精彩的序幕,並稱之為「pre-Worldcon」。如果成都2021年能成功申辦2023年的世界科幻大會,就將成為第一個舉辦世界科幻大會的中國城市。因此,明年在華盛頓舉行的第79屆世界科幻大會,對中國、對成都來說,意義非凡。
  • 深耕「人城產」營城邏輯|解碼成都高新區五年區域經濟發展史
    這五年,成都變革經濟工作組織方式,堅持「人城產」營城邏輯。在此背景之下,成都高新區書寫「城」與「產」的五年變遷,成就了一部區域經濟發展史。駿馬」),項目於2016年11月18日舉行投產儀式,英特爾承諾將持續投資成都工廠,如今,英特爾在區內投資超百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