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區「網紅」打卡點——五岔子大橋
封面新聞記者 楊金祝
5月8日,記者從成都高新區2020年工作會議獲悉,2019年該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85.6億元,同比增長8.4%,成為四川省首家GDP破2000億園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首次突破200億元大關。發展勢頭延續,今年一季度,成都高新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產業增加值逆勢同比增長6.1%。
當前,面對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等背景,突破2000億元大關的成都高新區將如何應對挑戰與機遇,謀劃未來發展路徑與方向?
記者從此次會議上獲悉,成都高新區明確六條發展原則,即善用宏觀政策,加快推動產業功能區建設成型成勢;搶抓疫情衝擊帶來的產業鏈重構契機,以產業生態圈理念加快推進強鏈補鏈,構築產業核心競爭力;樹立更加系統全面的經濟增長觀,從「工業主導」向「多極支撐」的穩增長工作格局轉變;秉持「人城產」營城邏輯,在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尋求增長新動力;突出科技創新核心作用,回歸創新驅動發展軌道;堅持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成都高新區2020年工作會議
交出亮眼成績單
2019年GDP突破2200億元
2019年,成都高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85.6億元,同比增長8.4%,佔成都比重達13.4%;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77.5億元;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0.18億元,同口徑增長8.6%,首次突破200億元大關;外貿進出口逆勢保持18%以上高速增長,進出口總額突破4000億元大關,成都高新綜保區連續21個月排名全國第一。
「2019年,電子信息產業規上企業全年實現總產值3361.2億元,同比增長11.7%,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0%。」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圍繞產業生態圈打造,成都高新西區吸引了富士康智能穿戴項目、華為未來技術創新中心、京東方觸控一體化項目等高能級500強重大項目相繼落戶,形成從集成電路、新型顯示、整機製造到軟體服務的全產業鏈條,正加快助力實現成都市電子信息產業突破萬億的目標。
生物醫藥產業是最具創新活力的新興產業。以天府國際生物城為載體帶動,2019年成都高新區生物產業規模首次突破500億元,醫藥工業主營業務收入243億元、佔成都市34.9%,連續三年保持近20%增長率。成都高新區創新設立全國首家國際生物醫藥「保險超市」,連續兩年位居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競爭力排名第6位,世界500強吉利德、美國500強波士頓科學等一批世界知名企業在這裡加速布局。
成都高新南區是成都新經濟活力區的主要載體,正形成新經濟發展動力源。過去一年,全區新增新經濟企業1.6萬餘家,增速超25%;圍繞5G與人工智慧、網絡視聽與數字文創、大數據和網絡安全三大主攻方向,引進項目151個,總投資超1000億元。
向好發展勢頭延續。今年初以來,成都高新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持續深入開展「送政策、幫企業,送服務、解難題」活動,相繼出臺物資保障、科技攻關、金融支持等系列政策舉措,一季度全區產業增加值實現逆勢同比增長6.1%。
中國—歐洲中心
聚力科技創新
力爭7年時間再造一個「產業高新」
此次工作會上,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多次強調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要聚焦提升高質量發展動能,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發揮支撐引領示範帶動作用,圍繞7年時間再造一個『產業高新』(GDP較2018年翻番)的目標,加快建設國家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和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為做優做強成都極核、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和區域帶動力的成都都市圈作出更大貢獻。」
落實到今年工作,成都高新區將按照「人城產」理念,加快推進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新經濟活力區、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等功能區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高新區將加快建設未來科學城,以TOD開發模式、國際航空樞紐為核心驅動力,圍繞建成國際一流應用性科學中心、中國西部智造示範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國際創新性大學聚集區目標,啟動戰略、產業、空間三大規劃編制。加快現有基礎設施建設,年內高質量完成福田TOD城市設計國際方案徵集,加快國際教育園區首批項目啟動,推動產投集團智造基地、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天府校區開工,年底前實現航空科創產業園、航空智能智造園道路路網骨幹成型,全年實現固定資產投資50億元。
此外,成都高新區將大力推進電子信息產業功能區IC設計總部基地和成電國際創新中心,新經濟活力區新川創新科技園新川南組團智慧園一期、新川未來科技園、5G互聯科創園、天府生命科技園三期、瞪羚谷產業社區,天府國際生物城生物產業孵化園及加速器、鄰裡中心等高品質科創空間載體建設,實現未來科學城39.2萬平方米智創產業空間開工建設。
今年是成都市「創新提能年」,成都高新區還提出堅持開放創新「雙輪同轉」,以產業創新提能、優質資源集聚推動能級持續優化,力求有質量的增長。繼續圍繞「送政策、幫企業、送服務、解難題」專項行動,在企業服務上做深做實做細,以專業精準服務為抓手力促穩增長;以創新提能為抓手厚植高質量發展科創屬性,將發展重點更多向科技創新聚焦,使之成為成都高新區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力量,包括打造一批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實施「四派人才」「產業教授」引育計劃,重點實施高新技術企業梯度培育計劃,出臺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推進校院企地協同創新;以產業招引為抓手放大開放實效,全年實現籤約註冊項目200個。
交子公園
推進公園城市建設
今年新增學位12810個
最近,在成都高新南區,橫跨錦江、造型獨特,以「莫比烏斯環」為設計理念的五岔子大橋,成為被大眾追捧的「網紅橋」,晉升為成都最新城市地標,吸引無數市民、遊人前去「打卡」。
五岔子大橋於今年1月通行,正是成都高新區公園城市建設的「代表作」。這座象徵無限潛力與擁抱未來「莫比烏斯橋」的「走紅」,不僅體現了市民對於美好生活體驗空間的追求,也彰顯了成都高新區不斷提升的區域生活品質。
當前,成都正加快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工作會上,成都高新區明確推進高品質公園城市建設,推動一批在成都市具有引領性、示範性的特色項目,塑造人城境業高度和諧統一的新型城市形態。
今年,成都高新區將圍繞「一軸兩橫三環」,實施劍南大道景觀廊道項目及交子金融大街形象提升、錦城大道街道一體化改造項目,加快開放活力環綠道、鐵像文旅環、新川之心綠道環建設。加快實施城市有機更新,啟動中和老碼頭區域舊城改造。加快提升公共運輸服務水平,拓展「特色公交」線路,推進「智慧停車」試點,建立公共停車數據共享平臺。
公園城市是對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回應。為更好回應轄區群眾和企業的現實需求,今年,成都高新區將持續推進基本公共服務設施「三年攻堅」行動,新建鐵像寺社區綜合體等項目101個。推動教育事業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全年新開辦中小學、幼兒園21所、新增學位12810個。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加快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高新醫院建設。建設更多高新「IP」,將鐵像寺水街、玉林西路等特色街區打造成「新旅遊潮成都」主題旅遊目的地。加大社保減免、培訓補貼、「援企穩崗」等政策兌現,更大力度做好重大產業人力資源保障。
在政務服務方面,成都高新區將以更大力度簡政放權、流程再造,全面梳理再造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一般社會投資項目時限壓縮至60個工作日以內。深化企業開辦「零成本」「六小時」「跑一次」高新品牌,實現企業開辦「一表申請」「一窗通辦」「一網通辦」,實現24小時隨時隨地「網上辦企」。拓展「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服務,實現 95%以上的納稅事項全程網辦。
此外,成都高新區今年將加快推進620萬平方米人才公寓續建項目建設,啟動60萬平方米人才公寓新開工項目,加快人才公寓上市供應,啟動172萬平方米已達預售條件的人才公寓售賣,切實為各類人才提供優質的安居服務。
(圖片由成都高新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