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 文/張珩)隨著復工的開始,上班族們對於咖啡的需求也日益上升。近日,瑞幸咖啡悄然全線漲價1元。對此,瑞幸方面回應稱:屬於正常的運營政策調整,優惠減免根據情況動態調整。
觀察者網注意到,星巴克曾經依靠漲價提升了自己的財務表現。在不久之前,被做空機構質疑業績的瑞幸股價也一度大跌,而此次漲價或許可以提升自己的業績表現。
1月31日,瑞幸被做空股價跳水,收跌10.74%。今日盤後微跌0.29%。
全線飲品漲價,再推「買一送一」促銷
瑞幸APP顯示,瑞幸飲品的價格全線上調1元,目前的價格體系為28元、25元、22元,優惠券系統也同時保留,不過在使用最常見的3.8折券之後,每一杯咖啡的價格僅僅上漲幾毛錢。
在漲價的同時的,為了在復工之後吸引用戶,瑞幸也在繼續一如既往的推行「燒錢」策略。觀察者網發現,瑞幸推出了3月9日之前限時買一送一券,優惠力度甚至超過了傳統的買二送一,折扣從66折變成了5折。
從長遠來看,這種提價之後再做短時間促銷的策略,對於拓展新的用戶群和培養老用戶習慣還是有一定效果的,同時可以降低消費者對於提價的牴觸心理。
值得注意的是,瑞幸在不久之前被著名中概股做空機構「渾水」發布的報告做空,股價一度大跌。
彼時渾水的報告指出,即使在成熟的市場,有更成熟的客戶,有效價格停也滯在了10元人民幣(不包括免費產品)。只有28.7%的商品以超過標價50%的價格售出。大部分商品的售價都在標價的28%-38%之間。由於瑞幸的核心客戶對價格仍然非常敏感。只有39.2%的顧客願意支付的價格高於12元人民幣,18.9%的顧客每杯咖啡支付的價格高於15元人民幣。
根據瑞幸財務長Reinout Schakel在1月份花旗銀行最近的一次會議上的言論,超過63%的客戶為每杯咖啡支付15-16元人民幣。同時在三季報中,瑞幸指出63%的產品售價超過零售價的50%,這和報告的調查相互矛盾。
報告認為,瑞幸的單品價格極為關鍵,按照瑞幸自己的說法,在每家店每天400件商品的情況下,每件商品售價16元人民幣,店級利潤率可高達28.4%。但是在實際情況下,每家店每天263件,淨售價為9.97元,根據管理報表,店級損失為28%。即使通過規模經濟和降低成本,商店層面的損失仍然高達24.7%。
在目前的情況下,門店必須通過每天銷售800件商品才能實現盈利,否則必須將單品價格提高到最低13元。
如果按照瑞幸的解釋,漲價1元對於至少63%的客戶沒有太大的影響;不過渾水的報告指出,瑞幸的平均有效價格僅僅停留在10元,核心客戶對於價格非常敏感。
瑞幸漲價對於銷售究竟有多大的影響,觀察者網將持續跟蹤。
星巴克是行業漲價先驅
另外一方面,業內連鎖咖啡的「龍頭企業」星巴克曾經多次漲價,2016年星巴克部分飲料上漲1元至2元,隨後在2018年11月,星巴克再度將濃縮咖啡、茶瓦納以及星冰樂等飲品的價格上調1元。彼時星巴克回應稱,調價是基於運營成本和市場評估,租金、物流、門店設施、人力、產品研發和顧客體驗創新等方面。
同時星巴克還表示,將給予自帶隨行杯顧客的環保折扣,從此前的3元增加至4元,以每一杯優惠10%-20%的力度,切實鼓勵和回饋顧客的環保行為。
在星巴克二度漲價之後,新浪微博上一則關於星巴克漲價的投票顯示:39.5%的投票者覺得裝高雅的成本又提高了,24.2%的人覺得「錢包被掏空」,14.4%的人表示要轉戰其他咖啡品牌,只有13%的人表示漲價了也照常喝。
但從結果來看,星巴克的漲價其實沒有引發消費者的大規模抵制。
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星巴克的總營收為 63 億美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 4.4%,在歸屬於公司的利潤方面,星巴克在這一個季度獲得淨利潤 6.63 億美元,去年同期則是 6.6 億美元。
數據顯示,在全球市場,消費者單筆訂單金額增長 3%,中國市場的數據更高一些,達到 4%。漲價對於星巴克的利潤貢獻不小。
有了成功的先例,此次瑞幸漲價是否能達到提升業績指標的作用?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曾在接受上遊新聞採訪時稱:「瑞幸依託其運營模式、市場佔有率、品牌影響力,已經在消費端獲得了一定認可。幾十元一杯的咖啡或奶茶,消費者都願意購買,毫無疑問漲價一元帶來的影響不會太大。」他表示,在品牌運營力和話語權不斷增強後,可以根據自身發展的節奏,去進行價格上的彈性調整,這在行業中也並不少見。「對於瑞幸而言,此舉有利於其加快達到盈虧平衡點的速度。」
(編輯:弘毅)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