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又火了!千人奔赴河北「支援」,外媒:中國速度名不虛傳

2021-01-08 星火瞭望臺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而國家在多年的發展之後也已經擁有了多張在世界上的名片,其中中國基建與中國速度必定是最亮眼的。從港珠澳大橋到三峽水電站、從深中通道到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中國速度正在一次次刷新其他國家對中國的看法,並且向世界證明:我們可以!

01豐能抽水蓄能電站

這次,我國派遣3000人前往河北進行基建支援,這一基建工程就是豐能抽水蓄能電站。這個工程位於河北省的豐寧滿族自治縣內,共分為兩期來修建開發,第一期裝機規模180萬千瓦。上水庫庫容5800萬立方米,下水庫庫容6070萬立方米,這個工程呢個完成之後,將會對京津冀地區的用電問題發揮調節作用。據悉,該項目建成之後,風能抽水蓄能電站裝機容量將會達到360萬千瓦,可以說是世界上裝機容量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了。而該水電站也將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各項賽事提供電能保障,一期項目於2013年5月正式開工,最終將會於2022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

02水電站建設難度大

該水電站自從開工建設以來,曾經遇到過許多的困難,但是負責該項目的工程師面對重重的困難,並沒有放棄,而是勇敢地將每個問題克服。因河水中還存在大量的泥沙,為了防止泥沙侵佔水庫庫容和對運行造成不良的影響,工程師將下水庫分成攔沙庫與蓄能庫兩個部分,兩個部分有著不同的功能,也可以完美解決泥沙過多的問題。

第二個遇到的問題就是攔沙壩的土質,據悉,攔沙壩地上不大部分為淤泥構成的粉土,這種土質不是太好,並不好處理。而攔沙壩的地基也不太穩定,康能能力很差。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該項目的工程師經過多次嘗試研究,最後終於解決了這個問題。而作為當前最成熟的電力系統,這個水電站也有著使用壽命長、基金投入少、運行便捷等優勢,而這些優勢也讓它在一眾水電站中脫穎而出。

033000人奔赴河北支援

雖然豐能水電站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水電站,但是它建成之後作用會很大。所以國家為了儘快建好這個水電站,先後派遣了3000人去河北支援該工程的建設,值得一提的是,這3000人都有著建設三峽水電站的經驗,他們的加入必定能夠加快豐能水電站的建設。而我國這麼大的動靜也引起了外媒的關注,他們也在了解情況之後驚嘆:中國速度果然名不虛傳。

04總結

這個工程完成之後,京津冀地區的電能將會有源源不斷地供應,並且還是清潔能源,也不會汙染環境。

05精彩回顧

土耳其「洋垃圾」堆積成山,當地居民苦不堪言,卻要甩鍋給我國?

執迷不悟!中國遊客再行「險地」,國家表示:這次自己負責

相關焦點

  • 中國又發生了啥?3000人火速趕赴河北,外媒:中國速度不容小覷
    中國經濟快速崛起,期間也發生了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中國到底又發生了啥呢?3000多人火速奔赴河北,外媒表示,中國速度不容小覷。說起中國這些年的發展,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我們在很多領域方面,都取得卓越的成績,尤其是隨著經濟一體化的進步,我們的優勢也快速展現出來。
  • 廣東火了!8000人連夜「火力全開」奔赴,外媒:這就是中國速度
    睡一覺,新火車站誕生了,看一場電影,一座橋沒了,中國速度到底有多快,這是我們無法預測的,一個個數字更是讓外國網友持續瘋狂。今天就和大家說一說廣東又火了!8000人連夜「火力全開」奔赴,外媒:這就是中國速度。
  • 4萬人連夜奔赴臺灣海峽,美專家:中國速度真可怕
    文/背起行囊(原創文章,歡迎大家轉載分享)與這世界交手這麼多年,是否光彩依舊眾所周知,中國一直被冠以「基建狂魔」的稱號,顧名思義,我國在基建方面所做的工程,一次又一次驚豔世界。今年早些時候,福建龍巖火車站大改造,1500餘名鐵路工人僅用9小時就完成了這項工程,此次改造投入大型路用列車7臺,挖掘機23臺,就連馬斯克對此也感嘆,中國先進基礎設施建設速度比美國快100多倍。可以說如今的中國基建工程備受外媒的關注。而此次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的修建,更是動用了4萬工人,他們火力全開連夜奔赴臺灣海峽,就連美國專家都驚嘆:中國速度真可怕。
  • 中國又火了!2千多工人火速奔赴山西,外媒:中國速度太可怕
    山西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因位於太行山的西部而得名,根據歷史記載,山西的歷史長達三千年,被稱為「華夏文明的搖籃」,有著「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的稱號,總面積達到15.67萬平方公裡,整個山西省的山地面積佔了80%以上。
  • 中國又火了!4萬人奔赴臺灣海峽,美國專家:這就是中國速度?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經濟如同走上了「快車道」!短短70年的時間,便從一個的「貧窮大國」躍升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逐步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央,得到了世界各國的矚目。就拿我國的建橋史來說,迄今為止我國公路、鐵路橋梁總量已超過百萬座,讓中國橋梁逐步成長為一張閃亮的「國家名片」。
  • 中國又火了!嫦娥五號創造5項中國首次,外媒:這就是中國航天
    例如我國的科技領域、勘探領域、貿易領域、製造業領域、基建領域等,都讓許多國家為之刮目相看,可見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了。 如今中國又火了!嫦娥五號創造5項中國首次,外媒直言:這就是中國航天技術!究竟哪些成就,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疫情當下的中國速度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速度就是擔當在全國軍隊和各地醫護人員的大力支持下,武漢有信心戰勝這場嚴峻的疫情,同時會用中國速度爭分奪秒支援火神山醫院的解放軍火神山醫院內部一角現在全世界都在關注中國,疫情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全國上下人民緊崩著的心,外媒更是持懷疑態度,稱不可能短時間內完成火神山醫院建設任務,可就在今天火神山醫院正式交付給人民解放軍
  • 江蘇又火了!打造世界首座高鐵懸索橋,外媒:怎麼又是中國?
    例如我國科技領域、勘探領域、貿易領域、製造業領域、基建領域等,都讓許多國家為之刮目相看,可見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了。眾所周知,中國的基建實力得到了世界各國的尊重與認可,更是被不少國家稱之為「基建狂魔」。如今江蘇又火了!打造世界首座高鐵懸索橋,外媒更是直言道:怎麼又是中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選派檢驗醫療隊支援大連
    12月22日凌晨,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接到遼寧省衛健委通知——選派10名具備核酸檢測資質並有較豐富檢測經驗的隊員,組成應急檢測隊伍,從瀋陽前往大連支援當地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供圖這10名醫護人員自疫情發生以來一直工作在核酸檢測第一線,曾經作為支援大連檢驗醫療隊奔赴大連,積累了豐富的檢測經驗,此次依舊是原班人馬出徵奔赴大連開展檢測工作。
  • 火線支援!各省醫療隊出徵海外!「中國溫度」溫暖世界
    面對這些國家的求助,中國各省市專家團隊、中國政府機構、民間組織和個人,紛紛火線支援,用「中國溫度」溫暖世界!之前,我們是一個省援助湖北一個市,現在,我們是一個省,支援一個國家——四川醫療隊奔赴義大利義大利是此次疫情最嚴重的國家之一,3月10日義大利向中方求助。
  • 中國火了!斥巨資「打通」喜馬拉雅山脈,外媒:這怎麼可能?
    例如我國的科技領域、勘探領域、貿易領域、製造業領域、基建領域等,都讓許多國家為之刮目相看,可見中國發展速度之快了。說到中國的基建,許多國人都會由衷感到自豪,而中國更是被許多國家稱之為「基建狂魔」。如今中國又火了!斥巨資「打通」喜馬拉雅山脈,讓外媒格外詫異,直言說:這怎麼可能?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廣東又火了,8000工人擼起袖子,外媒:中國又在幹啥?
    近幾十年來,中國一直處於高速發展的狀態,在看到自身短板的時候,都會在第一時間將其彌補,當然,遇到我們拿手的項目時,我們也會努力的發展,儘可能將這個領域發展成自己的亮點,現如今,中國基建就是這樣一個領域,已經成為了中國的一張名片!
  • 中國「夏威夷」這個冬天格外火 外媒羨慕ING
    俊男靚女婚紗照、免稅店前排長隊、海洋館裡親子遊、運動達人來衝浪……外媒日前播發一組文字和圖片報導,如此描述和記錄中國「夏威夷」海南島當下的旺季景象。冬季裡大批中國遊客陸續來到海南島,享受豔陽高照、水清沙白,與如今仍深受疫情蔓延困擾的海外景象形成鮮明對比。海南島旅遊市場火爆場景,顯示中國在抗疫取得重大成果後,旅遊經濟呈現的濃濃暖意。
  • 山東火了!上萬名工人「鑽進海底」,外媒:中國又在幹啥?
    拿破崙曾說過「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一旦它醒來世界將為之震驚」。事實就是這樣,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總量是突飛猛進的發展,不僅讓各個國家為之震驚,在國際上的地位也有所提高。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會帶動科技、信息、軍事等各方面的發展,科研人員的不斷努力下,從而取得不錯的成績。
  • 1000萬人,5天測完:外媒驚嘆「中國速度與眾不同」
    有效防止「第二波感染風險」《華爾街日報》對比了各國的確診病例數,稱美國和歐洲每日新增確診病例數以萬計,而中國僅有兩位數——幾乎均由境外輸入。中國政府嚴格的防疫措施和努力幫助了中國經濟的「更快復甦」,並且正有效防止潛在的「第二波感染風險」。
  • 外媒:埃塞爾比亞或將成為下一個中國,這幾方面與中國高度相似!
    導語:外媒:埃塞爾比亞或將成為下一個中國,這幾方面與中國高度相似!眾所周知,中國因為數十年來經濟的高速增長,使得中國成為了世界上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從一個貧窮落後的中國到一個擁有著現代化城市的經濟強國,中國只用了短短數十年的時間。
  • 四川戰疫七日記:中國速度
    然而事實證明,經過了接近一年的疫情防控淬鍊的四川,這場「遭遇戰」已經完全不是當初的態勢,一切都體現出了「中國速度」。郫都區核酸採樣現場 新華社12月7日 驚心動魄的一天12月7日凌晨3:00,郫都區人民醫院報告一例新冠肺炎可疑病例。7:50,成都市疾控中心覆核並確診其為新冠肺炎患者。
  • 德國教授攜新型病毒抑制劑奔赴中國,支援武漢!他究竟啥來頭?
    1月24日,大年三十的凌晨,一條消息在「虎撲步行街論壇」上傳開:德國呂貝克大學生化教授、冠狀病毒研究專家羅爾夫·希爾根菲爾德(Rolf Hilgenfeld)正帶有新研發的抗病毒藥劑乘機前往中國,支援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疫情肆虐之際,該消息也在微博等社交媒體平臺上迅速擴散。這位希爾根菲爾德教授何許人也?他手中的藥物和研究成果能遏制正在蔓延的病毒疫情嗎?
  • 倒立洗頭機風靡海外,外媒大讚中國創新精神
    來看《南華早報》在其網站發布視頻後外國小夥伴的反應:愛做一些「無用良品」並拍成視頻,讓人笑到發抖自己卻一本正經,網紅小夥耿帥常被網友調侃為「發明界泥石流」,但他其實早已名聲在外,外媒早就給他冠上了「無用愛迪生(Useless Edison)」的稱號,他製作的小玩意兒也火到了國外。
  • 「投我以木桃,報之於瓊瑤」中國醫療專家組奔赴海外抗疫新戰場
    「投我以木桃,報之於瓊瑤」這是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的表述,「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在中國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國際社會對中國提供的政治支持,以及79個國家和10個國際組織為中國人民提供的抗疫物資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