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罩一塊錢1個被罰4萬餘元,到底動了誰的奶酪?
01一個口罩賺4毛錢被罰4萬該藥房於元月23日從仙桃某公司購進一次性勞保口罩44000支,購進價格洪湖華康醫院現任負責人毛華學先生表示,他並不支持口罩賣高價,被罰是內部溝通出了點問題。毛先生說:「我的覺悟不會那麼低,主要是藥店最近我交給我女婿管了,他不太了解情況,因為口罩的進價一直在漲,這次漲價也沒有跟我說。」
-
微商又出事了!朋友圈熱賣的這款產品,廠家被罰1403.3萬!
微信朋友圈內,早有微商鼓吹「隨便果」,聲稱可以排毒、清腸、減肥,不過,真正用過「隨便果」的市民卻罵聲一片。廈門市第二醫院腸胃外科副主任張國偉說,很多「減肥食品」其實加了瀉藥成分,這「隨便果」或也不例外。近日,廈門一家公司就因無證、偽造產地生產 「四季優美隨便果」,被罰1403.3萬元。這也是廈門市場監管局近年來開出的數額最大的一張罰單。
-
微商無證倒賣口罩?南明區市場監管局:從嚴處罰!
現場查獲的口罩 調查過程中,執法人員發現,微商王某正通過物流接收和向微信客戶寄送口罩。經初步核實,王某並未辦理營業執照,且所銷售的口罩無正規包裝,南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其行為予以立案調查。 經查,王某通過朋友圈、微信群等方式購進和銷售口罩,因群眾及時舉報,該批口罩僅有少量售出,王某從事經營行為未到市場監管部門辦理營業執照,其所售口罩無法提供檢驗報告或檢驗報告複印件等產品資料。
-
微商違法賣口罩被頂格處罰:口罩全部沒收,罰款10萬餘元
3月17日,都市新聞記者從南明區市場監管局獲悉,該局近日接到群眾舉報稱,貴陽市南明區解放西路有人涉嫌違法銷售口罩。接到舉報後,南明區市場監管局立即組織執法人員前往現場核實。現場查獲的口罩。執法人員來到現場調查後發現,系微商王某正在該地經過物流接收和向微信客戶寄送口罩,後經初步核實,王某並未辦理營業執照,且所銷售的口罩無正規包裝,南明區市場監管局對王某的行為予以立案調查。
-
假冒「3M」口罩流向市場 江蘇公布一批發「疫情財」案例
其中,無錫2處涉案經營點通過網絡,銷售假冒「3M」口罩2.55萬隻,泰州某公司銷售假冒「3M」口罩7萬餘只,部分銷往南京、揚州等地。通報稱,2月6日,無錫市市場監管局對一張涉假冒「3M」口罩物流單進行了分析研判,從物流單所示發貨地入手,迅速鎖定了2處涉案經營點。
-
賣假口罩的微商們,我求你別再害人了
直到今天,口罩依然是緊俏貨,電商平臺上偶有補貨,也是秒售罄。能有一堆 N95 口罩,那絕對比你開蘭博基尼回老家更拉風。這次疫情恰好發生在春節前,工人都返鄉,導致口罩供不應求,很多人都沒買到。So,這時候見得風就要浪的微商,就出來碰瓷了。
-
微商售賣假冒RELX悅刻產品,獲刑3年6個月
近日,記者在中國裁判文書網官網查詢獲知,一起網絡售賣假冒RELX悅刻產品的刑事案件於8月25日在廣東省東莞市第二人民法院宣判,被告人陳某東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6個月,並處罰金20萬。 據該案件的刑事判決書顯示,被告人陳某東從2018年10月起,利用電商平臺售賣假冒RELX悅刻註冊商標的電子菸產品。
-
假冒「3M」商標賣口罩,4人被判刑!
1月底,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市面口罩緊缺,被告人程某某、朱某商議購進口罩向藥店加價銷售以牟利。1月21日,兩名被告人聯繫南京個體經營戶丁某某、張某某,購入「3M」牌口罩5.16萬隻,並獲悉口罩系仿製。經查,上述口罩系徐某某經營的家庭小作坊生產的劣質仿冒「3M」口罩。
-
國外口罩怎麼選?查處假冒YOSHIDA口罩案始末
近日,無論是線下藥店還是線上平臺都是一罩難求,很多消費者轉而將目光投向國外購買口罩。2月1日,江蘇省常熟市市場監管局聯合公安機關破獲一起特大製售假冒日本YOSHIDA醫用口罩案,查獲假冒口罩200萬隻。該局順藤摸瓜,追根溯源,立案調查與本案有關的涉案當事人,協助蘇州市市場監管部門查獲假冒及「三無」口罩400多萬隻,查獲董某銷售的假冒口罩151.3萬隻。
-
北京查獲2萬多隻假冒3M口罩 進價僅2至3.5元一個
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4日電 4日,北京市市場監管局通報,日前,北京市市場監管局與公安機關偵破一起銷售假冒品牌口罩案,查獲假冒3M品牌口罩2.1萬餘只。據犯罪嫌疑人交代,該批假冒品牌口罩購進價格為2至3.5元不等。
-
1.2萬隻假口罩,罰71.2萬!長春查處3起違法銷售醫用口罩鏈條案
1.2萬隻假醫用外科口罩在微信上售賣、3名銷售者均屬無證無照、3個非法銷售環節層層加價……日前,長春市公安局食藥環偵支隊聯合長春市寬城市場監管分局聯合查處了3起無證無照銷售醫療器械違法行為鏈條銷售案件,並開出了巨額罰單。
-
微商朋友圈內賣假冒LV,3個月牟利200萬!
朋友圈裡的代購今年4月份,無錫市公安局梁溪公安分局接群眾報警稱,其在微信上購買了一對假冒香奈兒品牌的耳釘。接警後,民警將耳釘送至專業機構鑑定,經鑑定,該耳釘確是假冒產品。民警了解到該微商經營的種類涉及:手錶、包包、飾品、衣服等,涵蓋LV、Gucci、Cartier、Dior等50餘種高端品牌。
-
朋友圈賣假包被起訴,微商被判3年:還發廣告?你可能觸犯刑法了
是的,如果還在賣山寨貨,可能你已經觸犯了刑法了!最近一條關於「微商賣假包被判刑三年」的消息在網上傳開。經鑑定,被查獲的箱包均為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價值136萬餘元。很多人以為,到這裡事情就結束了。但是,周微商賣假包的行為已經觸犯刑法了,屬於犯罪行為。什麼罪呢?銷售假冒註冊商標的商品罪!
-
現在全國都缺口罩,而微商卻有很多,他們的口罩從哪裡來?
也正因為口罩缺口比較大,所以現在很多人都買不到口罩,甚至從藥店裡面也買不到。比如我在深圳龍崗這邊,想要從藥店買口罩,必須提前好幾天預約,而且即便預約了也不一定能買到,有時候能買到也就幾個。但是在全國口罩都比較緊缺的情況下,大家卻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大家的朋友圈有各種微商在銷售各種口罩,而且很多微商都是1萬個起批。
-
賣假冒網紅口罩,還刷單,這家公司被罰了100萬元
通訊員 市聞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馬焱疫情期間,出門佩戴口罩已經成了大部分人的習慣。雖然天氣熱起來,口罩依舊不能摘,有人開玩笑說,「防曬防醜防尷尬」是口罩的三大好處。因此,口罩已經成了一些年輕人的時髦配飾,比如,很多明星紅人都愛戴的PITTA口罩。近日,根據舉報線索,杭州餘杭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當事人杭州某商貿有限公司進行檢查,在其倉庫發現標註「PITTA」商標口罩及「PITTA」包裝紙盒等若干,經鑑定,為假冒阿萊克斯有限公司註冊商標「PITTA」。
-
朋友圈買賣口罩亟需規範,別讓微商變「微騙」
經查,1月30日,被告人黃智博在貼吧中發布出售口罩的虛假信息。次日,黃智博向被害人袁某謊稱自己有大量現貨口罩可出售。為騙取被害人的信任,黃智博將虛假的醫用口罩圖片、打包、快遞視頻、提貨地址等通過微信發送給對方,並以預付款的名義共騙得袁某11萬餘元。微信拉黑,吃喝玩樂盡數揮霍。
-
朋友圈熱賣的這款產品,廠家被罰1403.3萬!
微信朋友圈內,早有微商鼓吹「隨便果」,聲稱可以排毒、清腸、減肥,不過,真正用過「隨便果」的市民卻罵聲一片。廈門市第二醫院腸胃外科副主任張國偉說,很多「減肥食品」其實加了瀉藥成分,這「隨便果」或也不例外。
-
廈門查獲一批假冒3M口罩,竟從1.3元賣到29.5元
為了不給違法經營者可乘之機執法人員連續奮戰6個多小時火線追擊迅速查清該批次假冒3M口罩從1.3元/個賣到29.5元/個的暴利鏈條「該批次口罩是廈門一家商貿有限公司以1.3元/個向安徽省某供貨商進貨,該商貿有限公司以1.5元/個
-
賣口罩寄空包!「微商」詐騙21萬被公訴後獲刑6年
利用群眾購買口罩的迫切心理,一些不法分子扮成「微商」,在朋友圈和社交群推送「小廣告」,他們想方設法取得買家信任,誘騙買家「下單付款」,最終卻以不發貨、發「空包」或直接「拉黑」而告終。以「賣口罩」為名,行電信詐騙之實,躲不開恢恢法網。2月25日,江蘇省徐州市豐縣檢察院就依法起訴了這樣一起案件。
-
口罩進價6毛賣1塊 湖北一藥店被罰4萬 當地:啟動重新調查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13日訊2月12日,針對「洪湖市某藥店進價6毛的口罩售價1元被罰」一事,湖北省洪湖市對該處罰啟動重新調查,藥店經營者也對該處罰作出回應,稱漲價被罰是內部溝通出了問題。口罩進價6毛賣1塊,進銷價差4毛,哄抬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