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口罩寄空包!「微商」詐騙21萬被公訴後獲刑6年

2020-12-26 棗莊網警巡查執法

防疫期間,一「罩」難求。利用群眾購買口罩的迫切心理,一些不法分子扮成「微商」,在朋友圈和社交群推送「小廣告」,他們想方設法取得買家信任,誘騙買家「下單付款」,最終卻以不發貨、發「空包」或直接「拉黑」而告終。

以「賣口罩」為名,行電信詐騙之實,躲不開恢恢法網。

2月25日,江蘇省徐州市豐縣檢察院就依法起訴了這樣一起案件。被告人司學工(化名)因犯詐騙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六年、並處罰金五萬元。

網購口罩收「空包」

當面取貨又「中套」

2月10日凌晨,路燈下的徐州,因新冠肺炎疫情管控而顯得有些清冷。

王鑰(化名)緊握方向盤,面色凝重,旁邊坐著的幾個朋友默不作聲,各自刷著手機新聞,焦慮的情緒在車內蔓延。就在幾天前,王鑰將5.4萬元貨款轉給朋友管樺(化名),讓他以單只2元出頭的價格,從「微商」司學工手中購買一批口罩。

此後幾經催促,王鑰才收到司學工發來的快遞包裹,但裡面卻不是期待的口罩,而是一張薄薄的紙,上面印著「刷單」兩個字。王鑰的心頓時「咯噔」一下,馬上打電話給管樺,要找司學工討說法。此時,算上幫王鑰支付的5.4萬元,管樺向司學工支付的貨款已達9萬餘元。

「這幾天出貨量大,可能發錯了,你要我再補發或者退款都行……」司學工給出的解釋,顯然沒有得到管樺和王鑰的認同,在他們的強烈要求下,司學工通過網絡支付平臺將9萬餘元貨款全部退還。王鑰拿到屬於自己的5.4萬元,感覺「虛驚」一場。

「倉庫裡還有一批口罩,我沒有審批手續,發不了快遞,你還想要的話,得開車過來取。」沒過多久,司學工又出現了,他憑藉此前的「守信」行為,加上一套新的說辭,讓王鑰再次放鬆警惕,又向其打款3.4萬元購買口罩。按照司學工發來的手機定位,王鑰從沭陽縣出發,連夜開車趕到徐州市豐縣某鄉鎮。

然而,三個小時的苦等,沒有換來司學工的出現。隨後,其電話、微信也先後失去了音訊,王鑰決定報警。

檢方提前介入偵查取證

遠程連線庭審「屏對屏」

2月11日,因涉嫌詐騙罪,司學工被豐縣公安機關取保候審。

豐縣檢察院依法提前介入偵查取證工作,與公安機關密切配合,及時固定電子證據,對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證人證言之間進行相互印證,及時調取物證、書證,對相關視頻監控和物證進行指認,完善證據鏈條。

2月13日,案件移送檢察機關審查起訴。豐縣檢察院依法查明,2月6日到9日間,犯罪嫌疑人司學工利用疫情防控期間群眾對緊缺防疫物品需求較為迫切的心理,在沒有口罩貨源的情況下,通過微信發布虛假口罩銷售廣告,採取騙錢後發空包裹、提供虛假快遞單號、拉黑聯繫方式等手段,先後詐騙被害人王鑰、管樺等4名受害人21萬餘元,嚴重擾亂了疫情防控物資市場秩序。

根據《刑法》規定,嫌疑人虛構事實,詐騙公私財物,其行為構成詐騙罪;利用電信網絡實施詐騙,屬於電信詐騙。

2月18日,豐縣檢察院依法以涉嫌詐騙罪對司學工決定逮捕,次日向豐縣人民法院提起公訴,並提出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得到法院採納。

同時,考慮到疫情防控工作正處在關鍵時期,豐縣檢察院與縣法院、看守所、法律援助中心四家單位經商議,決定採取「遠程視頻連線」的方式進行庭審,把訴訟過程從「面對面」變為「屏對屏」,以降低人員交叉感染的風險。

精準量刑建議獲採納

檢察官案後再「支招」

2月25日,案件開庭審理。案件承辦人、豐縣檢察院檢察長陳士莉出庭支持公訴,豐縣法院院長潘榮凱擔任審判長。

陳士莉根據法律規定和量刑標準,結合相關從重、從輕情節,對案件綜合、精準考量,建議對被告人司學工判處有期徒刑六年,並處罰金五萬,得到法院採納。

被告人司學工當庭表示服從判決,認罪認罰。

「這類案件常因社交群或朋友圈裡的『小廣告』而起,犯罪嫌疑人往往通過盜用圖片和視頻,編造虛假身份信息,來取得被害人的信任,進而實施詐騙行為。」辦案組成員、豐縣檢察院員額檢察官王婉芳提醒網友以案為鑑。

在購買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品時,應當選擇正規的實體藥店或電商平臺,對社交群、朋友圈裡那些「賣口罩」的人要注意防範,尤其當遇到「私下」轉帳支付、提供驗證碼等要求時,更要提高警惕。

「快遞行業中的一些問題也在案件中暴露出來,為提升業務量、完成考核指標,個別業務員發空包『刷單』、售賣快遞單號等違規行為屢禁不止,對市場秩序和社會誠信造成了破壞。」陳士莉檢察長表示。

——————END——————

來源丨檢察日報正義網

相關焦點

  • 大學生賣口罩詐騙400萬,被抓時正在談3000萬大單
    2月21日,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公安分局接到一醫療有限公司業務員報警,稱匯款136.6萬元給介紹人小甜買口罩,卻一直收不到貨物,疑被詐騙。辦案民警通過調查,發現嫌疑人小甜今年19歲,還是一名在校大學生。其與同夥苑某在網絡上瘋狂發布廣告,先後誘使多人上當詐騙錢財400餘萬元。
  • 線下防疫 線上防騙 丨宿遷一女子「空手套白狼」,以賣口罩之名詐騙...
    近日,宿遷市宿豫公安分局抓獲涉嫌以售賣口罩為由實施詐騙的犯罪嫌疑人鮑某某。此前,鮑某某通過微信發布虛假信息,謊稱自己有口罩售賣,累計騙取錢款4萬餘元。2020年春節期間,鮑某某發現不少微商通過賣口罩賺了錢,就動起了歪腦筋。她在各種微信群裡發布消息,聲稱自己有大量口罩貨源,果然,一些急需購買口罩的網友添加了上鉤了,與鮑某某開始了「私聊」。
  • 朋友圈買賣口罩亟需規範,別讓微商變「微騙」
    黃智博,2019年,曾參加優酷選秀節目《以團之名》。2020年1月,《以團之名2》受疫情影響而暫停錄製,黃智博回到廣東老家。出道即巔峰,當粉絲再次看到黃智博的新聞時全都驚呆了。2月25日,上海市浦東新區檢察院以黃智博涉嫌詐騙罪,依法向浦東新區法院提起公訴。
  • 出售假口罩、收錢後寄空信封……上海警方嚴厲打擊這些行為
    出售假口罩、收錢後寄空信封……上海警方嚴厲打擊這些行為 澎湃新聞見習記者 陳少穎 通訊員 朱晨 黃孟陬 2020-02-08 20
  • 虛構快遞單動輒數億元 揭秘「空包」背後的貓膩
    第四方支付平臺下遊的「承兌商」再找到「碼商」虛構網絡購物記錄,並通過「碼商」向賭客發出收費二維碼。「碼商」即收費二維碼提供商,也是電商平臺的商戶。「碼商」收款後,再通過「承兌商」、第四方支付平臺逐級將錢轉給境外賭博公司。「空包」就是在「碼商」虛構網絡購物記錄時使用的。
  • 「歸國富豪」謊稱代買3M口罩,詐騙愛心人士17萬獲刑
    其中公布了冒充「歸國富豪」謊稱能代買「3M」口罩的顏某詐騙案。檢察官通過遠程視頻系統訊問犯罪嫌疑人顏某。2017年,被害人魯某某曾將房屋短租給回國暫住的被告人顏某,兩人結識並加為微信好友。雖然顏某在國內和美國均沒有固定工作及收入,但是經常往返中國和美國,對外聲稱自己是從美國回來的富商,吹噓自己及家庭的經濟實力,「自己開慈善公司,父親開運輸公司,母親開公司賣維密胸罩,收入過億」,「家裡有專機」、「在美國關係很厲害」等。在與魯某某聊天過程中,顏某甚至吹噓,2月24、25日要去西班牙參加會議、2月26日要去舊金山參加兩個大的會議、5月要去白宮開會、6月要去西雅圖開會等。
  • 6萬元買名表,付錢後表遲遲不到……丨詐騙近百萬元的假微商落網
    今年10月,福建省居民劉先生在網上認識了一個擁有店鋪的「微商」並對其身份深信不疑。前不久他通過這位「微商」購買了一塊價值6萬元的名表,沒想到錢支付後卻遲遲沒有收到名表。劉先生感覺不妙,急忙向南崗公安分局花園派出所報案。
  • 壹現場丨網購奢侈品後「調包」假貨退款 男子詐騙獲刑1年半
    但有人卻鑽了這個空子,三次網購奢侈品後,再用假冒充真貨退貨退款,甚至威脅索要三倍賠償。2020年12月11日上午,此案在北京朝陽法院線上開庭審理,張某某因犯詐騙罪獲刑1年6個月。庭審中,公訴機關指控,2020年5月,張某某先後兩次在某APP中,購買價值5958元的香奈兒黑金方糖手錶一塊和價值19226元的卡地亞玫瑰金鑲鑽釘子戒指一枚。
  • 朋友圈「賣口罩」!變換身份多地詐騙20餘萬元後落網
    朋友圈「賣口罩」!疫情防控仍處於關鍵時期然而,還是有人以「賣口罩」為名在網絡上實施詐騙4月23日,金鳳警方遠赴河北、山東等地,成功抓獲一名變換身份作案的詐騙犯罪嫌疑人,偵破在銀川及海南、杭州等地以「賣口罩」為由詐騙案3起,涉案金額20餘萬元。
  • 現在全國都缺口罩,而微商卻有很多,他們的口罩從哪裡來?
    也正因為口罩缺口比較大,所以現在很多人都買不到口罩,甚至從藥店裡面也買不到。比如我在深圳龍崗這邊,想要從藥店買口罩,必須提前好幾天預約,而且即便預約了也不一定能買到,有時候能買到也就幾個。但是在全國口罩都比較緊缺的情況下,大家卻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大家的朋友圈有各種微商在銷售各種口罩,而且很多微商都是1萬個起批。
  • 年回款100億的最大微商集團出事,10萬微商血本無歸!圍攻總部、拼死維權!
    100億的「第一大微商」摩能國際炸鍋了,10萬全國代理面臨血本無歸,開始圍攻總部、拼死維權!摩能微商代理集體訴訟2016年底,摩能國際啟動了「大海計劃」,確定了「回款三百億」的目標。2017年,摩能國際旗下各大品牌在全國各地巡迴舉辦以招商為目標的「峰會」,也就是傳統的會銷,據說效果非常不錯。但是,光鮮的表面之下並不簡單。
  • 快遞「空包」成網絡詐騙犯罪工具!無錫警方破獲6億條快遞單號販賣案
    吳方全說:「我們後來發現他完成詐騙必須得有一個空包單號,我們就考慮空的單號是哪兒來的?是怎麼走完整個物流信息的?我們之後發現在網上有很多大量的空包網站,當時非常多,就把排名靠前的一些網站又做了分析,發現這個網站其實控制端就指向兩個地方,一共有2700多個網站,分別是這兩個團夥在控制。」
  • 泉州男子「賣口罩」詐騙得手後,反覆上網查看警方是否介入
    來源:南安公安嚴厲打擊利用疫情詐騙在網上發布虛假口罩售賣信息並詐騙成功後,他心裡很不安,反覆在網上查詢是否有關於自己這起案件的新聞報導,還查詢出遠門需要準備什麼證件等,做好了出逃的準備……3月2日晚,南安市公安局梅山派出所抓獲了這名在網上以賣口罩為名實施詐騙的犯罪嫌疑人黃某。
  • 青島打掉「面膜微商」詐騙團夥
    近日,黃島區(西海岸新區)檢察院依法以涉嫌詐騙罪對詐騙團夥主要成員批准逮捕。繳納298元,他成了面膜微商剛滿18歲的小新一直沒有固定工作。2019年9月10日,他忽然萌生了做微商的想法。通過網上搜索,小新隨便點開了一個招聘微商的廣告,上面有客服連結,在與客服聊了一會後,小新就留下了自己的微信。
  • 唱「雙簧」詐騙1年,有期徒刑12年
    這年頭,只要你打開手機,朋友圈的微商「漂洋過海來看你」。「9塊9,無憂創業,發微信朋友圈就能賺錢,買房買車。」2017年11月的一天,正在哺乳期的二胎寶媽李麗(化名)被這則面膜廣告深深打動了,花費6萬餘元購進面膜,心想著做微商掙點奶粉錢。可沒過多久,李麗發現面膜並沒有宣傳的美容奇效,朋友圈售賣無人問津。
  • 最大微商集團出事,10萬微商血本無歸!圍攻總部、拼死維權!
    摩能微商代理集體訴訟2016年底,摩能國際啟動了「大海計劃」,確定了「回款三百億」的目標。2017年,摩能國際旗下各大品牌在全國各地巡迴舉辦以招商為目標的「峰會」,也就是傳統的會銷,據說效果非常不錯。但是,光鮮的表面之下並不簡單。
  • 陝西防疫人員驅車至雲南發現口罩提貨地是廢墟,女子獲刑8年
    防疫人員驅車幾千公裡從陝西到雲南自提口罩,沒想到「提貨地」竟是一片廢墟。4月14日,一起疫情期間虛構防疫物資兜售的詐騙案件在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法院開庭。該案由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案發後,虹口區檢察院第一時間及時介入,指派檢察官與公安機關會商案件辦理細節,引導取證並提出偵查意見。在審查逮捕階段2名被害人被騙3萬餘元的基礎上,又成功查找到多名被害人,認定金額也增加至40餘萬元。其中一名被害人受陝西省某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委託採購口罩,用於轄區醫療機構一線工作人員使用。
  • 明溪一男子利用職務偽造招標項目,詐騙7人190餘萬元,獲刑!
    明溪一男子利用職務偽造招標項目,詐騙7人190餘萬元,獲刑!2018年5月,劉某偽造「明溪縣體育館熱水器、看臺座椅建設項目」騙取被害人楊某投資,騙取楊某2萬元。偽造的公章2018年5月,被告人劉某偽造「明溪縣文化宮舊樓改造工程項目」騙取被害人謝某投資,詐騙被害人謝某10萬元。後經謝某多次催討,歸還謝某6萬元。
  • 男子網購奢侈品後以假貨冒充真貨索賠 獲刑1年6個月
    光明網訊(記者 孫滿桃)男子網購奢侈品後以產品質量為由,將仿品冒充原物寄回並要求退款。12月11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對該案作出判決,男子因犯詐騙罪,獲刑1年6個月。
  • 「平安荊楚行動」微商遭遇口罩騙局 大冶警方跨省抓獲嫌疑人
    來源:強哥說警事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口罩、醫用酒精、消毒藥水等物品供貨緊張,少數不法分子利用網絡發布銷售口罩等緊缺物資的虛假信息實施詐騙。4月9日,大冶警方對外通報,破獲一起疫情期間利用口罩實施網絡電信詐騙的案件,辦案民警遠赴湖南將犯罪嫌疑人抓獲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