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鐘錶修理師入行55年 曾修好20多萬元勞力士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近日,記者採訪了今年已有70歲的鄧勝利,他仍在從事著修鐘錶的工作。眼不花、手不抖,將一顆比芝麻粒還小的螺絲釘擰入機芯對他來講就像吃便飯那麼簡單。在一平米見方的修理臺上一坐就是55個年頭,鄧勝利說,只要他還動得了,就會繼續修下去。

  痴迷

  從小對鐘錶就有濃厚興趣

  1946年,鄧勝利出生在萬州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因為當時抗戰勝利不久,所以父母給他取了一個響噹噹的名字——勝利。由於家裡有親戚在原萬縣市鐘錶合作社工作,因此,當同齡的孩子還熱衷於丟沙包、滾鐵環時,鄧勝利卻對鐘錶這種精密的儀器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咔嚓、咔嚓」圓圓的錶盤,三根長短不一的指針一圈又一圈地「行走」,永遠不知疲憊。小小的勝利睜大了眼睛,心中充滿了疑問,是什麼讓這些指針可以一直動的呢?那個時候,每一塊表對於鄧勝利來說,都是一件奢侈的藝術品,雖然可以經常看到摸到,但並不屬於他。

  「從很小的時候開始,我的夢想便是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表,雖然這個夢想直到工作好幾年後才得以實現。」回憶起小時候的事,鄧勝利笑著說道。

  正是由於對鐘錶的痴迷,雖然家裡介紹了許多工作,但16歲的鄧勝利哪兒也不去,就要去鐘錶合作社。家人拗不過他,只好把他送進了鐘錶合作社當修理學徒。

  同去的學徒有幾十人,數鄧勝利最小,因此大伙兒都叫他「小勝利」。別看鄧勝利個子小,但學起修理來並不比其他人差。每天將頭埋在鐘錶堆裡的鄧勝利,並沒有把修理鐘錶完全當成工作,而是作為一種樂趣享受,修理技術也從生澀漸漸變得精湛起來。

  鄧勝利說,剛開始學修表時,將一塊表拆成零件要花上半天時間,而且手忙腳亂,常常將一些精密零件搞丟。後來,一塊普通的機械錶在他手中,從拆到裝最多只要三十來分鐘。

  改革開放初期,鄧勝利作為單位骨幹,被派往外地回收舊錶。回收舊錶需要過硬的技術和細心的觀察,如果收購價格高於其本身價值,那麼就會虧本。憑著多年的經驗,一看二摸,鄧勝利便能大致估出這塊表的價值、新舊程度等。幾年裡,他和另外兩位同事四處收表,為單位創造了一筆不小的財富。

  「有些收表的僅僅把表當成了商品,而我卻把經手的每一塊表都當成一件工藝品來考量,因此大多時候只賺不賠。」鄧勝利回憶,對鐘錶的無限痴迷對他的事業有著很大的幫助。

  踏實

  用精湛技藝和誠信態度「說話」

  鄧勝利告訴記者,修鐘錶一定要靜得下心來。天氣炎熱的時候,在修理臺前一坐就是一天,豆大的汗珠從額頭滑落下來,從放大鏡的縫隙流入眼角,扎得眼睛像針刺一樣難受,但仍要堅持。許多零件和螺絲釘還沒芝麻粒大,用夾子夾起來時手不能抖,力度也要控制得剛剛好。「總之一句話,修理精密儀器時一定要心無旁騖,心如止水。「鄧勝利說。

  學有所成後,鄧勝利自己開了家鐘錶行,並以自己的名字命名。那個年代,幾乎人人都戴表,加上鄧勝利的修理技術精湛、服務周到,因此生意一直還算不錯。那時很流行落地鍾,誰家的落地鍾壞了,鄧勝利準會在別人下班後趕到家中,不辭辛勞地將機芯搬回店裡修。修好後,再把機芯送回去。

  一次,一位女顧客將一塊價值不菲的手錶拿到鄧勝利店中修理,顧客稱掉了一個比較重要的零件,拿到專賣店裡檢查後,要價2800元,而且要等一個月。鄧勝利熟練地將表拆開後,發現這個零件只值三十塊錢,而且正好店裡有,就將零件裝配了上去,手錶瞬間就在鄧勝利手中「復活」了。一旁的朋友悄悄給鄧勝利遞眼色讓他多收點錢,而他堅持只收了零件成本費三十塊錢。

  「這位女顧客很感動,後來把她的朋友都介紹到我這裡來了。」幾十年來,鄧勝利都憑著自己過硬的技藝和誠信的態度,不僅積累了很多客源,也結交到各行各業不少朋友。

  「許多客人都把表交到我手中,定好取表時間後便放心地離開了,有時候我還提醒他們要不要看著我修,他們都說信得過我。」鄧勝利說,他既修過幾塊錢一隻的兒童表,也修過價值二十多萬元的勞力士,不管表的價值大小,在他眼裡都是一樣,他都會竭盡所能讓表復原,繼續為主人服務。

  堅守

  行業沒落時仍咬牙堅持下來

  一路走來,鄧勝利的許多同行都改行做了其它工作。特別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隨著傳呼機、手機等漸漸普及,手錶已不再是人們的必需品,這個時候,許多當年和鄧勝利一起「並肩作戰」多年的同事塵封了這門手藝,尋找其他崗位另謀生路。一些關係好的同事也勸鄧勝利放棄,並給他分析鐘錶行業已經開始漸漸衰敗。而他,卻一直咬牙堅持著。

  「生意最慘澹的時候,幾天都賣不出去一塊表,修表的人也寥寥無幾。」鄧勝利店裡的幾名員工都擔心鐘錶店快撐不下去了,雖然鄧勝利也很擔心,但他一直安慰、鼓舞員工:「你們不要擔心,只要鄧叔叔還在,大家就不會挨餓!」

  在鐘錶修理行業還興盛的時候,鄧勝利便坐在修理臺上不停地修表,而當這個行業開始走下坡路逐漸沒落時,鄧勝利仍堅守在一平米見方的修理臺上。」只要還有人在用表,就需要維修,那麼我就不算失業。「鄧勝利說,當時他的想法就是,就算萬州只剩下最後一個人戴表,他也要為這個人服務下去。

  正是這份堅定不移的堅守,讓鄧勝利從鐘錶行業受到衝擊最大的時候挺了過來。近幾年,鐘錶行業漸漸復甦,用鄧勝利的話來說,手錶以前只是單純地作為計時工具為人們所使用,而現在的手錶,不僅是穿正裝時的必備裝飾之一,還是一種身份與地位的象徵。

  執著

  不顧家人反對繼續「折騰」

  鐘錶行業回暖,而鄧勝利也到了古稀之年。他的「勝利鐘錶行」主要由女兒在打理,原本該在家享清福的他卻怎麼也坐不住,仍然每天都會到修理臺上「坐陣」幾個小時。記者了解到,鄧勝利到外地出差時,同行的後輩們都尊他為長,同輩們也熱情地叫他「勝利大哥」。原來,今年70歲的鄧勝利目前已是整個渝東北片區年齡最長的鐘表維修師傅,比他年紀大的師傅都已因各種原因退出了這個行業,只有他還對鐘錶維修保持著最初的那份熱情和執著。

  鄧勝利說,隨著年齡增大,難免會這裡疼那裡疼,但只要一開始修表,他就會立刻精神抖擻,病痛就不見了蹤影,這讓他自己也覺得奇怪。

  今年年初時,鄧勝利忽然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經過我多年的調查,發現除了商場櫃檯外,萬州還沒有高端品牌手錶的專業賣場。」經過深思熟慮後,鄧勝利決定把勝利鐘錶行留給女兒,然後用自己的全名註冊開一家手錶賣場。

  鄧勝利的想法遭到了不少親戚和朋友們的反對。「你都這麼大年紀了,好好在家裡享福嘛,還出去折騰啥子,萬一身體拖垮了怎麼辦?」妻子和女兒眼中滿是擔心。鄧勝利的朋友們也幫他分析市場不好、房租太貴等因素,勸他放棄這個念頭。

  「他們說我折騰,我還就是要『折騰』一次。」鄧勝利不顧家人反對,頂著巨大的壓力,開始著手裝修自己的新門店。鄧勝利的朋友都拗不過他,但也被他執著的精神所打動,並表示一定會支持他的決定。

  鄧勝利有句口頭禪:「當我老了……」比如朋友告訴他哪裡哪裡的風景很美時,他便會說,「當我老了一定要去看看。」大伙兒笑他,70歲的人了都還不承認自己老,那要什麼時候鄧勝利才覺得是真正的「老了」?

  「我覺得,只要我眼睛還看得見,手還不抖,還能繼續坐在修理臺上修表,就不能說是老了。」鄧勝利說,只有等到真正做不動了的時候,他才會承認自己老了。

  心願

  帶出一批徒弟繼續服務市民

  記者了解到,聚集著鄧勝利全部心血的新店面將在最近幾天正式開業,這也算了了他的一個心願。但鄧勝利告訴記者,其實他還有一個心願。

  「我想讓咱們萬州人的鐘表不管患上什麼『疑難雜症』,都不用淘神費力去外地修理,在本地就能獲得維修。」鄧勝利說,如果萬州沒有維修鐘錶手藝的人了,那麼他也要帶一批出來。

  鄧勝利告訴記者,他的另一個心願便是能收徒弟。「現在我也有徒弟,他們很認真的在學習技藝,如果有年輕人願意學習,我也很樂意將我的手藝全部傳授。」鄧勝利笑著說,關於收徒這件事,起初家裡人也不贊成,覺得自家吃飯的手藝幹嘛要傳給別人。

  「但我給子女們講了這麼一個理,我不可能修一輩子鐘錶,他們也不可能修一輩子,而只要有人用表,就肯定要有人繼續修下去,所以與其將手藝帶進棺材裡,不如傳授給愛好這一行的人,讓他們可以繼續為萬州人服務下去。」鄧勝利對記者說。

相關焦點

  • 濟南老商埠裡的「鐘錶郎中」:沒有不敢修 就看有沒有膽
    三個20年 見證鐘錶變遷郭陽是店裡的第四代修表匠,他的師傅名叫李忠。李忠來這裡的時候16歲,35年過去,他成為了店裡最年長和權威的老師傅。修表行老師傅李忠說:「最早一代那時候都是資本家幹的,後來到了50年代又招了一批,到70年代又招了一批,到了80年代招了我們這一批。」
  • 勞力士&帝舵「百事可樂」給巴塞爾鐘錶展加點料!
    內部搭載新一代3285機芯,動儲長達70小時,防水100m,配備Parachrom遊絲和改進的擒縱裝置。售價為8800瑞士法郎,約合人民幣58716元。其初衷是為了減少光線的反射,但由於容易開裂變形,所以勞力士在1956年開始將隨後生產的Ref. 6542改成了金屬表圈。
  • 勞力士、百達翡麗相繼停產,瑞士鐘錶行業現危機?
    北京商報訊(記者 王曉然 陳媚)鐘錶行業進入停擺階段。繼勞力士之後,瑞士奢華制表商百達翡麗(PatekPhilippe)表示,從3月18日關閉生產基地及其總部直至3月27日,後續開業時間待定。此外僅僅就在3天前,3月16日瑞士奢侈手錶製造商勞力士(Rolex)表示,受疫情蔓延的影響,未來10天公司將暫時關閉其在日內瓦(Geneva)、比爾 (Bienne) 和克裡西耶(Crissier )的三個工廠。
  • 勞力士GMT好還是勞力士水鬼好?
    GMT的防水深度僅有100米,且沒有計時錶圈;但同時,也多了雙時區的功能。機芯方面,GMT搭載的是3285機芯,動儲70小時,新一代機芯,更勝一籌。而在外形上,能比較的地方也頗多。在過去,這兩個都被視為工具表,兩相比較,GMT更輕薄一些,錶冠也更小巧一些,比水鬼更適於搭配正裝。
  • 瑞士鐘錶業遭疫情重創 勞力士與百達翡麗歐洲工廠停擺
    原標題:勞力士、百達翡麗歐洲工廠停擺 瑞士鐘錶業遭疫情重創2月瑞士的鐘表出口額同比下跌9.2%至16億瑞士法郎。手錶出口數量為約130萬隻手錶,按年減少22.2%。2月瑞士的鐘表出口額同比下跌9.2%至16億瑞士法郎。手錶出口數量為約130萬隻手錶,按年減少22.2%。該報告指出,2月瑞士鐘錶出口到大部分亞洲市場均出現大幅減少,其中香港市場銳減42%,創下20年來最大單月跌幅,中國內地市場的跌幅達到51.5%,韓國及日本則分別下跌11.2%和2.1%。
  • 大叔蝸居15平小店修鐘錶40年,店內古董鐘錶可開「私人博物館」
    「我有一個小目標,3年後開一個民間版的「故宮鐘錶館」,許琪邊埋頭修鐘錶,邊說著自己的願望。鐘錶維修在上世紀70、80年代曾經是一門熱門行當,鐘錶維修店也遍布大街小巷,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一行越來越萎縮,從事這行的人也越來越少。
  • 他把歲月藏在了修好的鐘表裡
    韋華老師傅今年84歲,在馬來西亞雪蘭莪州巴生的鬱昌表行修理鐘錶。韋師傅出生於馬來西亞彭亨州。他的父母早年間從中國廣西輾轉來到馬來西亞。上世紀50年代中期,出於興趣,韋師傅開始學習維修鐘錶,從此便與鐘錶結伴一生。
  • 機械錶大師:疫情下的巴塞爾鐘錶展,2020年勞力士最新款預測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中國疫情在爆發一個月之後通過全國多方的支援、調度和管控已經明顯有了轉好的跡象。這裡不得不感謝我們這個強大的國家。但是目前國外的疫情卻開始有了泛濫的趨勢。巴塞爾鐘錶展舉辦時間往年一般是三月中下旬,今年已經延期推遲到五月。
  • 勞力士、百達翡麗歐洲工廠停擺 瑞士鐘錶業遭疫情重創
    朱麗娜 香港報導2月瑞士的鐘表出口額同比下跌9.2%至16億瑞士法郎。手錶出口數量為約130萬隻手錶,按年減少22.2%。瑞士奢侈腕錶品牌勞力士(Rolex)執行長 Jean-Frédéric Dufour 日前向旗下員工發出停工聲明,宣布關閉三家工廠10 天,等待疫情舒緩再斟酌復工。
  • 后街小店 | 這家上海最美鐘錶店身藏「絕技」,30多年前就修好過...
    「1977年我從學校畢業,當時無法安排工作,政府就鼓勵自謀職業。」今年59歲的江國良言笑自己曾是「待業青年」,「祖父解放前就從事鐘錶行業,我從小耳濡目染,經常自己琢磨,所以在1978年開了這家鐘錶維修店。」   起初,只是家裡房子隔出一小間,開了一個窗口,一個人埋頭苦做。
  • 勞力士從誕生起就註定成功
    它曾在《2018年全球奢侈品力量排行榜》中排名第12,在「聲譽研究所」列出的《十大最受尊敬的公司》勞力士(Rolex)是瑞士鐘錶業的經典品牌。勞力士表最初的標誌為一隻伸開五指的手掌,它表示該品牌的手錶完全是靠手工精雕細琢的,後來才逐漸演變為皇冠的註冊商標,以示其在手錶領域中的霸主地位,展現著勞力士在制表業的帝王之氣。
  • 奢華品牌—勞力士介紹與鑑賞
    1908年由漢斯·威斯多夫在瑞士的拉夏德芬(La Chaux-de-Fonds)註冊更名為ROLEX。經過一個世紀的發展,總部設在日內瓦的勞力士公司已擁有19個分公司,在世界主要的大都市有24個規模頗大的服務中心,年產手錶45萬隻左右,成為市場佔有量甚大的名牌手錶之一。勞力士(Rolex)是瑞士鐘錶業的經典品牌。
  • 5款新勞力士手錶剛剛登上2018年巴塞爾世界鐘錶珠寶展
    新產品包括更新的GMT-Master II版本,兩款新的Datejust型號以及令人興奮的Cosmograph Daytona和Deepsea時計勞力士已將其GMT-Master II版本更新為其標誌性的Oystersteel新品,以及備受追捧的「百事可樂」紅色和藍色陶瓷表圈 - 與1955年GMT-Master的原始設計相呼應。
  • 勞力士揭竿率眾退出巴塞爾鐘錶展,百年鐘錶展何去何從
    說到表界的年度盛會,就屬日內瓦高級鐘錶展(W&W)、瑞士巴塞爾鐘錶珠寶展(Baselworld),能夠近距離的搶先看到許多鐘錶品牌推出的最新表款,是全球表迷必關注的一大活動。原本 Baselworld 被視為全球最具指標性的鐘表展,囊括了所有地位舉足輕重的高端手錶品牌,尤其像是表界一哥的勞力士向來是最大的參展品牌之一,如今卻一切變了卦。這也預示著,世界「最大」表展──瑞士巴塞爾鐘錶珠寶展(BASELWORLD)看來將成過去式了!
  • 14年裡修好8萬臺設備 他被稱為相機界的「華佗」
    石小傑 攝14年裡,他讓8萬臺設備「起死回生」,被攝影愛好者稱為相機界的「華佗」。一戰成名 1個晚上修理好32臺進水相機「李師傅」的真名李清治,是貴州為數不多的相機專業維修師之一。只要是和攝影有關的設備損壞了,到了他的手裡,就能使設備「起死回生」,而且專治「疑難雜症」。
  • 老人半世紀沉迷「表」情 收藏千隻古董鐘錶(圖)
    俗稱為「棺材仔」的勞力士  鐘錶誕生後的幾百年中,只被人們當做一種計時器。1985年,人們突然發現,紐約的名流們手腕上都戴起了二戰以前的老表,並引以為時尚。  私人珍藏  法國古典座鐘一件20萬  「老李鐘錶店」位於朝天宮古玩市場一樓不顯眼的角落,一走進店內,記者就被一座西洋風格的座鐘吸引了。李老說,這個法國古典座鐘於19世紀製作,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
  • 修理鐘錶40年 鄞州老人守望時間
    中國寧波網5月5日訊 在鄞州區東吳鎮天童老街,有一家鐘錶修理店,店主叫李寅君,今年70歲。從29歲起,李寅君就在這間老屋裡修理鐘錶,至今已有40多年。  李寅君從小對各種機械構造非常感興趣,尤其是對鐘錶的機芯構造更是情有獨鍾。成年後,務農之餘,他購買了許多與鐘錶修理相關的書籍進行自學。13本書被翻爛了,他也懂得了鐘錶內部的許多奧秘。
  • 黑金勞力士JPS Daytona腕錶破紀錄RMB 1,110萬成交
    撰文:Ken NG網上拍賣鐘錶最貴紀錄再次刷新,早前為大家介紹過的勞力士(Rolex)黑金錶盤Ref. 6264 Daytona JPS 18K黃金腕錶,連傭以£121.5萬(RMB 1,110萬)成交,一併打破網上拍賣最貴鐘錶、最貴Daytona JPS腕錶、英國拍賣最貴腕錶三項紀錄。
  • 追蹤勞力士迪通拿:55年的歷史
    在這篇小編編輯的長篇文章中,我們將了解勞力士 Cosmograph Daytona的55年歷史,這是該品牌的標誌性計時腕錶。勞力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推出了第一款以牡蠣為主的計時碼錶,但它絕不是一個熱門產品。1955年,勞力士推出了Reference 6234計時碼錶。錶盤上沒有「Cosmograph」和「Daytona」; 這款腕錶簡稱為「計時碼錶」。勞力士每年製造約500枚這款腕錶,直至1961年停產。這款手錶在20世紀60年代初售價約200美元。
  • 馬術究竟有多貴?一匹戰馬400萬,勞力士與它一同發展!
    比如說女王的女兒安妮公主就曾在1968年世錦賽上獲得馬術項目金牌,基於家裡的優良傳統,女王的孫女也十分愛好騎馬,並多次參賽獲得冠軍。除卻一些皇室貴族,很多富商家的孩子馬術水平也極高,比爾蓋茨的大女兒自小喜歡騎馬,小小年紀就得了不錯的成績,賈伯斯的小女兒也十分愛好騎馬,參加過多次馬術比賽,表現良好,而有著「世界最有錢外孫女「之稱的雅典娜奧納西斯更是把騎馬看做僅有的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