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叔蝸居15平小店修鐘錶40年,店內古董鐘錶可開「私人博物館」

2021-01-11 侶行記藝

「我有一個小目標,3年後開一個民間版的「故宮鐘錶館」,許琪邊埋頭修鐘錶,邊說著自己的願望。鐘錶維修在上世紀70、80年代曾經是一門熱門行當,鐘錶維修店也遍布大街小巷,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一行越來越萎縮,從事這行的人也越來越少。在蘇州葑門橫街上有這樣一家鐘錶維修店,從店外的招牌店內的擺設就可以看出來這家店的歷史。

許琪是一位從事了快40年鐘錶修復的老師傅,他的手藝是祖傳的,他父親從建國前就在觀前街上開店修鐘錶, 30年前到橫街上開了現在這家鐘錶維修店,店面租金也從百來塊上漲到現在的2000多塊一個月,10多年前,許琪接替父親成了店主,從之前的業餘時間修鐘錶,變成了全職鐘錶修復師。

店的面積不大,只有15個平方左右,店內除了櫃檯就是擺得滿滿當當的古舊鐘錶,許琪和他父親不同的是,他不但是一位鐘錶維修師傅,他還喜歡收藏老鐘錶,他從20多歲開始就用自己的工資收藏鐘錶,現在的收藏量已經達到可以辦一個私人鐘錶博物館,家人對他這種痴迷狀態雖然不理解,但也不反對。

許琪說做鐘錶修復並不像一般人想像那樣生存艱難,其實收入比上班多很多,不然他祖父輩怎能靠這門手藝養家,只是修鐘錶是一件比較辛苦的活計,很多人嫌累不願意從事。現在他一個月可以修復50件左右鐘錶,每件收費從幾元到幾百元不等。除了房租水電,收入比一般白領要高。

許琪收的古董級別的鐘表數量十分可觀,在蘇州鐘錶收藏界也是知名人物,只是他比較低調,每天守在這個15平米小店裡,聽著嘀嗒聲,心無旁騖地修理鐘錶。

來找許琪修理鐘錶遍布各地,曾經有一個美國老太太特地從上海抱著一隻古董鍾來找他修理,她在上海找遍了修理行都沒修好,後來聽人介紹才找到蘇州來,許琪用祖傳的手藝,只花了1個多小時就修好了。

許琪的父親今年80多歲了,從事了半個多世紀的鐘表修理,給許琪留下了不少寶貝,無數的已經在世面上找不到零件,以及一套自製的修理工具。這些是許琪眼中的家傳寶貝,也是吃飯傢伙。

滿屋子的鐘表,最早的可以追溯到清代,很多都是古董級,市場售價都在萬元以上。這件名為400天的古董鍾,意思就是上一次發條可以走400天,許琪說這還算普通的,他還收藏了一種不用上發條的空氣鍾,利用大氣壓力來走時,和現在電子鐘一樣,只是不需要電。

許琪收藏的很多古董機械鐘錶,在收來時都有損壞,經他手之後都被修復得完好無損。平時修鐘錶時,如果看到非機械的鐘表損壞比較嚴重,他一般都是建議顧客別修了,不如去買個新的,維修划不來。

但凡是機械鐘錶,他都可以保證修得像新的一樣,而且至少可以用50年以上,他修機械鐘錶的原則是不做回頭貨,必須一次徹底修好。所以這些年來他的口碑在修理界都是交口稱讚的。

一位從蘇州園區趕來的小夥子說他來許琪這修表已經有8年了,每次都是來換換錶帶等一些小問題,也從許師傅這裡學到了不少關於鐘錶的知識。這次這塊心愛的表被孩子打破了,他第一時間就跑來找許師傅修,但因為他的這隻表是石英表,許琪表示大修沒有意義,可以換換錶盤,保證平時看時間使用,但防水和日期顯示這些就不行了,小夥子表示接受,相信他。

關於傳承,許琪說他兒子現在在蘇州園區一家企業上班,是一個部門經理,收入還不錯,兒子現在是不可能來做鐘錶修復了,但基礎技能都教給他了,說不定兒子到一定歲數後,也會像他一樣喜歡鐘錶,所以他一直都沒帶徒弟,就在等著兒子來和他學。

許琪說他還有一個願望,再做3年鐘錶修復,然後退休去各個國家的二手市場收集古舊鐘錶,立志開一個民間版的「故宮鐘錶館」。(侶行記藝版權作品,更多內容請關注百家號:侶行記藝)

相關焦點

  • 他修鐘錶有「硬功」!韓雲正一家四代人傳承維修鐘錶手藝
    民國時期,開辦大明鐘錶眼鏡店「大約在上世紀30年代,我的爺爺韓子珍從老家章丘明水來濟南當學徒,跟日本人學修表。1936年,爺爺在經二緯四附近的望平街開辦大明鐘錶眼鏡店,以維修鐘錶為主,同時銷售鐘錶和眼鏡。」韓雲正師傅介紹說,爺爺在濟南站穩腳跟後,又把三爺爺韓式珍,六爺爺韓式增、七爺爺韓式璞、八爺爺韓式瑛,還有爺爺的內兄、內弟等家族的人都帶入了鐘錶維修業。
  • 高登鐘錶與JAEGER-LECOULTRE合作,推出百年古董琺瑯表
    高登鐘錶即日起至2020年3月15日與JAEGER-LECOULTRE積家合作推出《積家琺瑯工藝手錶展》,積家以頂級琺瑯工藝將米開朗基羅、梵谷、慕夏等大師藝術傑作再現於盤,並難得匯集數件由瑞士博物館攜出之古董琺瑯珍品,於高登鐘錶臺北老爺形象店一次展出。
  • 后街小店 | 這家上海最美鐘錶店身藏「絕技」,30多年前就修好過...
    良辰鐘錶店就「藏身」於武進路430號的老式花園洋房內。   推開古銅色的銅門,走入店內,坐在鬆軟的老式皮製沙發上,借著舊式檯燈昏黃的燈光望向窗外,耳邊不時傳來「嘀嗒——嘀嗒——」鐘錶指針走動的聲音,靜謐而安詳,仿佛帶人回到往日的美好時光。
  • 老人半世紀沉迷「表」情 收藏千隻古董鐘錶(圖)
    眼下,古董鐘錶的收藏與投資價值,正被國內收藏界有識之士看好,近年來國內拍賣市場上古董表拍出的價格直線上揚。近日,快報記者在安品街79號的朝天宮古玩市場內遇到南京古董鐘錶收藏圈內的資深藏家李萬林,他手裡積累的古董鐘錶有上千隻。
  • 收藏| 法國古董鐘錶鑑賞乾貨1.0
    這款鐘的第一個成品於1788年制出,上貢給瑪麗王后,現藏於巴黎裝飾藝術博物館;其他重要作品如今陳列在在聖彼得堡冬宮博物館、馬德裡裝飾藝術博物館及美國米尼亞波利斯博物館內。/ Sotheby's Paris 2015法國鐘錶是歐洲鐘錶的集大成之作,風格多變,用料講究,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壟斷了高級鐘錶市場也主導了整個歐洲鐘錶的審美。
  • 絕美古董鐘錶,美到忘記時間
    最早把西洋鐘錶引進中國的是歐洲傳教士。他們為了能向中國傳教,不惜一切辦法想打開中國的大門。銅鍍金象拉戰車樂鍾,英國,136×55×70cm1606年,明萬曆年間,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恰巧有機會把機械鐘錶作為禮品進獻給皇帝。
  • 四代傳承維修鐘錶手藝,老情懷西洋古董店亮相北方文交會
    在濟南,有這樣一個家族,他們從民國時期就開始從事鐘錶修理,至今已傳承到第四代人。尤其是第三代傳人韓雲正師傅,還保留著一手手工自製零件修鐘錶的「硬功」。11月29日-12月2日,韓師傅與其老情懷西洋古董店將亮相2019中國北方文化產品交易會,展期四天,喜歡鐘錶及西洋古董的朋友可到濟南舜耕國際會展中心現場品鑑、淘寶。民國時期,開辦大明鐘錶眼鏡店上世紀30年代,韓師傅的爺爺韓子珍從老家章丘明水來濟南當學徒,跟日本人學修表。1936年,在經二緯四附近的望平街開辦大明鐘錶眼鏡店,以維修鐘錶為主,同時銷售鐘錶和眼鏡。
  • 修理鐘錶40年 鄞州老人守望時間
    中國寧波網5月5日訊 在鄞州區東吳鎮天童老街,有一家鐘錶修理店,店主叫李寅君,今年70歲。從29歲起,李寅君就在這間老屋裡修理鐘錶,至今已有40多年。  李寅君從小對各種機械構造非常感興趣,尤其是對鐘錶的機芯構造更是情有獨鍾。成年後,務農之餘,他購買了許多與鐘錶修理相關的書籍進行自學。13本書被翻爛了,他也懂得了鐘錶內部的許多奧秘。
  • 西洋古董鐘錶收藏:座鐘最火熱
    目前的拍賣市場,雖然受大環境影響且西洋古董鐘錶屬於拍賣場中的雜項收藏,但從近幾年的拍賣成交數據來看表現不俗。它們精湛的製作工藝和藝術價值正在逐漸得到越來越多藏家的認可。   古董鐘錶的精美並非只有在拍賣場中才能見識,其實在我們身邊的收藏市場中也可以找到它們的身影。經過走訪,北京商報記者在潘家園舊貨市場中找到了一家專門經營西洋古董鐘錶的店鋪,主營18世紀法國古董座鐘。
  • 強達鐘錶——工匠精神,三代傳承
    對強達鐘錶的印象,溫州人大多停留在市區解放街那間開了多年的維修店,卻鮮有人注意到,強達鐘錶在最近5年發生了質的變化。陳強達、陳瑞祥這對父子,在傳承中堅守初心並不斷創新。5年前,因為陳瑞祥的加入,強達鐘錶衍生出了鐘錶文化傳播和市場開拓。
  • 重慶大渡口:40載鐘錶人生 用時間修理「時間」
    在重慶市大渡口區新山村街道鎖口丘社區的金口岸商場,有一間開了21年的老店——世紀鐘錶。進入店內,映入眼帘的是牆上「滴答」作響的各式鐘錶,一位眼戴簡易放大鏡,手拿鑷子的修表匠正專心修理手錶,鑷子在如髮絲粗細的手錶零件中遊走,嫻熟的「修補」技術,讓停止的「時光」再次跳動。
  • 上下杭鐘錶店 乃裳路上續「時光」
    N海都記者 呂蘊嵐/文 黃啟鵬/圖 海都訊 在福州臺江區乃裳路上這排略顯雜亂的店面裡,這家鐘錶眼鏡維修店的名字叫做「時光」,且店老闆的名字叫做「永恆」,突然在濃鬱的市井味中跳出一縷詩意。對附近的居民來說,這是一家僅開張數月的新店,但實際上,這家店已經在中平路開了20多年,因為老城拆遷改造搬到此處。 當年的店老闆黃謂銘,是如今老闆黃永恆的父親。
  • 全國先進個體工商戶的「修表日常」:將誠信注入每一隻鐘錶
    受訪者供圖  技術是服務的硬槓槓  在商鋪林立、車水馬龍的黃巖區勞動北路,葛星君開的萬豐鐘錶店並不惹眼。  1982年,高中畢業的他成了一名「城鎮待業青年」,當時國家積極鼓勵自謀職業,他就在這裡邁出了個體事業的第一步。  鐘錶製造業發展很快,每隔一段時間,表的款式就會更新。
  • 我在故宮修鐘錶|鐘錶修復師王津:擇一事,愛一行,做一生
    花一年修「魔術人鍾」故宮所藏多為明末清初西洋進貢給皇宮的大型精美鐘錶,進貢鐘錶功能十分複雜,外形精美。宮內甚至成立了專門的「做鍾處」,「有的從設計到最後成型甚至要花十幾年時間」,王津介紹說。而完整地修復一座故宮收藏的古鐘錶,各項工序加起來有時多達上百道。
  • 海口難覓鐘錶維修店
    手錶市場的不景氣,讓傳統鐘錶維修店這一行業日益萎縮,漸漸從我們的生活裡淡出。記者走訪發現,我市鐘錶維修店難覓,要修個表還真不容易。    家住藍天路的蔡先生說,佩戴了多年的手錶突然出現了故障,丟掉捨不得。不過,想找一家修表店進行維修可不容易。    與蔡先生有同樣看法的李小姐說,現在想找修表店真的很難,以前,超市內還能看到有經營修表業務,現在已經看不到了。
  • 上下杭鐘錶店搬新址 老物件裡永恆的「時光」
    在福州臺江區乃裳路上這排略顯雜亂的店面裡,這家鐘錶眼鏡維修店的名字叫做「時光」,且店老闆的名字叫做「永恆」,突然在濃鬱的市井味中跳出一縷詩意。對附近的居民來說,這是一家僅開張數月的新店,但實際上,這家店已經在中平路開了20多年,因為老城拆遷改造搬到此處。  當年的店老闆黃謂銘,是如今老闆黃永恆的父親。
  • 武漢一六旬修鍾人:31年「復活」古董座鐘近200臺
    【解說】德國黑森林布穀鳥老式座鐘、懸線天文鐘、日本五音鍾、琺瑯國產座鐘……走進曹慶吉的家裡,近200臺民國時期的世界古董鐘錶映入眼帘,仿佛走進一座私家鐘錶博物館。  【解說】今年62歲的曹慶吉是武漢一名古董座鐘愛好者,早年從事楚劇院道具製作行業,精通木工和修繕等手藝。
  • 花田美育博物館課程|故宮鐘錶展
    直到計時器的發明,讓人類距離精確描述時間的目標越來越近,這個過程貫穿了幾千年,雖然緩慢,但從未停頓過前進的徵途。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花田和孩子們一起,欣賞鐘錶之美,也以從容的腳步邁入嶄新的一年,帶著我們對藝術的熱愛,一如既往。
  • 鐘錶維修師顧於東 分秒方寸間的22年
    對39歲的顧於東來說,這分分秒秒的時間就是他過去22年人生的重點。每一天,他用自己的86400秒去調校著別人的86400秒,「作為一個鐘錶維修師,我的人生就是在這分秒之間,為每一台鐘表修正它的『表生』。」
  • 班主任的童話:百年鐘錶店
    這家叫百年鐘錶店的鐘表店生意平平淡淡,來修表的都是住在附近的老街坊,送來修的表也都有些年頭,不值錢,但老街坊們捨不得丟。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時興帶手錶了,即使戴手錶,壞了也懶得修。正因為這樣,百年鐘錶店的收入很少,剛剛夠老頭每日開銷。人們常問老頭:「你這麼老了,還開店幹嘛?」老頭一笑:「我要開一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