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德國黑森林布穀鳥老式座鐘、懸線天文鐘、日本五音鍾、琺瑯國產座鐘……走進曹慶吉的家裡,近200臺民國時期的世界古董鐘錶映入眼帘,仿佛走進一座私家鐘錶博物館。
【解說】今年62歲的曹慶吉是武漢一名古董座鐘愛好者,早年從事楚劇院道具製作行業,精通木工和修繕等手藝。1988年,他隨父親接觸到古董鐘錶,這些誕生於20世紀初期的老鍾雕花鏤空工藝精美、內部機械精細,令曹慶吉愛不釋手。
【同期】曹慶吉:我大概是(19)88年開始收藏的吧,現在已經收藏到現在,大概有180個左右吧,就是我指的是二戰到民國期間的,解放以前的鐘,解放以後的鐘我基本上沒有收藏。
【解說】憑藉著自己木藝和修繕手藝,曹慶吉開始自學古董鐘錶修復。為了收集更多樣式的座鐘,曹慶吉走遍武漢、遼寧撫順、廣州等地的舊貨市場和拆遷區,收購被人遺棄的老鍾。
【同期】曹慶吉:我看見人家都會把鍾給拆了,確實可惜了,蠻多東西就是說,你把它拆了錘了,當廢品賣了回收了,它都是幾十年甚至一百多年,真的可惜了。
【解說】曹慶吉告訴記者,這些古董座鐘大多都有近百年歷史,木質外殼早已破舊不堪,鐘擺鐵漬斑斑,不能準確地走時了。為此,他反反覆覆地拆卸機芯、洗油、上發條、提升重錘、修補雕花,通宵修鍾也是家常便飯。31年來,近200臺產自美國、德國、法國、瑞士、日本等世界各地的古董座鐘在曹慶吉手中「復活」。
【解說】如今,曹慶吉最大願望是開一家古董鐘錶博物館。曹慶吉說,希望古董鐘錶博物館能讓年輕人了解鐘錶的歷史,在鐘聲裡感受從前的慢生活。
【同期】曹慶吉:因為我收藏了有180個左右的,座鐘掛鍾,有的打點報刻,有的專門打點不報刻的,包括世界上有幾個國家的鐘,我想讓市民都免費看一看,想搞一個博物館,讓大家對這個鐘有一個認識,遇到這樣的東西,就不要把它浪費了,給拆掉了。
記者鄒浩 鄭子顏湖北武漢報導
責任編輯:【劉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