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田美育博物館課程|故宮鐘錶展

2021-01-16 花田兒童藝術

時間,有多令人著迷呢?

晝夜、光陰、白駒過隙……

和時間有關的詞句有如恆河沙數。

人類一直從自然索取和時間的關聯,

太陽,流水,火燭。

直到計時器的發明,

讓人類距離精確描述時間的目標越來越近,

這個過程貫穿了幾千年,

雖然緩慢,但從未停頓過前進的徵途。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

花田和孩子們一起,

欣賞鐘錶之美,

也以從容的腳步邁入嶄新的一年,

帶著我們對藝術的熱愛,

一如既往。


故宮的鐘表館內展出了一百餘件宮廷鐘錶,年代跨度從17世紀到20世紀初,精緻華麗。這些鐘錶融匯了東西計時之法,是當時宮中珍貴的陳設裝飾,也是明清時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產物。它們傳達的歷史、藝術和科技信息已經跨越了國界;它們具有的濃鬱的文化趣味與文化意象,價值珍貴。八方來賀的王朝已消散在歷史中,徒留下華麗繁複的時鐘向我們講述曾經的繁華。「勸君惜取少年時」,「一寸光陰不可輕」。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經由孩子的眼睛,重新思考人類的永恆寄託,欣賞前人的無限智慧,體會過去歲月裡發生的快樂。品一品古典的味道,啟蒙關於「時間」的審美。

孩子們看到了機械之美——古董鐘錶有打時打刻的計時功能,上面裝飾的人物、鳥獸、花卉等還能通過機械聯動不斷變化,表現各種動作。孩子們看到了工藝之美——準確的報時、精美的造型變化、優美的音樂起伏,所有這些元素都能在同一個鐘錶上精準地配合。孩子們也會感受到設計之美——齒輪間的聯動,整個鐘錶的靈動與協調。

正如羅振宇在跨年演講《時間的朋友》中提到:「課程的本質是激發稟賦,教育的本質是人點亮人。」看著一個個小小的專注的臉龐,我們欣慰,花田讓孩子們內心有一個小角落被點亮了。




如果時間有聲音?會是怎樣的?走進鐘錶館,仿佛進入一條時光隧道,清脆丁玲的聲音始終相伴。仔細聽:


是銅鍍金人在打鐘;


是清脆悅耳的鳥鳴;是魔術人偶在變戲法;


是八音盒奏出優美的旋律;


是時鐘的滴滴答答;還有人群爆發的驚嘆;


或許是寫字人鍾書寫時的沙沙聲;


還有老師的講解,讓人入迷,反而讓人忘卻了時間。




從展館出來,時間已經過了正午,逐漸西斜的太陽灑在層層疊疊琉璃瓦上,整個故宮的建築群散發著淡淡的金光,映著藍天和紅牆,展示著昔日皇城的威儀。紅牆下,孩子們拿起筆,或許對時間的理解還懵懵懂懂,但是心中已經有了關於時鐘的許多靈感,要把他們描繪出來。



紅牆下,朱漆大門金色門釘,如此氣派的背景,和自己的作品合個影吧!你們笑起來真是自信滿滿~



在博物館中學習,還能交到好朋友,交流中能找到更多的想法。瞧!這兩個快樂的小夥伴,每次博物館課程都一起參加。



每一次的博物館課程,很多家長也都參與其中。就如此行的鐘表展,對於家長們來說,有人從中讀出了時光易逝,也有人從中找到了某種永恆,而孩子們更多是找到了快樂和驚喜,每個人都有收穫!更不用說每一座古董鐘錶本身就是一件件充滿生命力的藝術作品。

在每一次博物館課程中,我們都會通過不同的藝術形式,幫助孩子們提高對構圖、形體、空間、色彩等元素的敏感度,尋找建立畫面的形式的密碼,並啟發孩子們對藝術、對周遭的感受力。這也是我們希望帶給孩子們和家長們的,一份永恆的審美。


讓我們一起回顧之前的精彩課程吧!

👇


花田美育博物館課程|博洛尼亞插畫展

花田美育博物館課程|吳冠中百年誕辰藝術展





··· 花田兒童藝術空間 ···

用藝術激發潛能

兒童美育 | 藝術遊學 | 繪本閱讀


花田兒童藝術空間專注於2—12歲兒童趣味引導式藝術教育,由國際學校近10年教學經驗的資深藝術教師創辦,課程在尊重孩子成長天性的前提下,根據孩子生理心理特點滲透國際學校課程體系(IB)和情商教育系統(SEL),並結合友善用腦(brain-friendly)的學習策略,通過藝術教育手段從智力、情感、社交、審美四個方面悉心培養學生。



ADD:北京市朝陽區百子灣後現代城C區11號樓101

聯繫方式

電話 |15801343486 玥玥老師

或添加老師微信






相關焦點

  • 瀋陽博物院推出多個線上展覽|瀋陽故宮|文物|博物館|文物展|臨展...
    、帥府等博物館客流量銳減,一些以室內展廳為主的博物館相繼閉館。  瀋陽故宮推出鏤月裁雲——院藏清代宮廷雕刻精品展、盛世典藏——瀋陽故宮博物院藏國寶展、曾在盛京——瀋陽故宮南遷文物特展、清前三京——興京 東京 盛京展、乾隆在盛京文物特展、清前歷史陳列、清代宮廷鐘錶展、院藏珍寶展
  • 美育課程「全覆蓋」 寧波大學:「大美育模式」讓思政教育潤物無聲
    美育課程「全覆蓋」「加入合唱團是我大學生活最難忘的經歷。」戴東君是寧波大學醫學院畢業生,大二時加入了學校合唱團。在合唱團中,他學習了很多音樂技巧,並在合唱類比賽中獲得浙江省特等獎等多項榮譽。「很多著名科學家都有著深厚的藝術素養,美育是可以促進專業學習研究的,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我在故宮修鐘錶|鐘錶修復師王津:擇一事,愛一行,做一生
    幾代人的鬧鐘王津的爺爺曾是故宮圖書館館長,少年時期,王津就每個月往故宮裡跑。1977年初中畢業後,王津也正式進入故宮工作。講座上,有觀眾問起傳統鐘錶的收藏價值,王津覺得有些「說不好」,他簡單地比較了現代鐘錶和傳統鐘錶在製作工藝、功能化、精準性上的區別。王津講到這兒又突然想到家裡那個70歲的舊鬧鐘,他一下子興致來了。
  • 博物館文創的「故宮經驗」
    人們常說,故宮是個大IP,在故宮這個大IP的組成裡,藏品保護和研究、展覽展示,是各項工作的基礎,而宣傳、教育、文創是外延內容。各方面工作協調統一,才能成就博物館的整體影響力。以「千裡江山」系列文創為例,源於配合2017年午門「千裡江山與中國青綠山水畫」大展。
  • 故宮收藏的這些鐘錶,件件都是絕世珍品!
    乾隆四年(1739年),「自鳴鐘處」改名為「做鍾處」,從內務府造辦處獨立出來,從此成為專門製造鐘錶的皇家作坊,廣集西洋鐘錶技術和清宮鐘錶製作、修復技術於一身,造型大多高大、莊重,很有氣勢,以顯示皇帝的威嚴。現在故宮博物院所收藏的鐘表中,絕大部分都是乾隆時期收藏和製作的。
  • 百達翡麗又一大型鐘錶展即將開幕
    繼2012年杜拜、2013年慕尼黑、2015年倫敦和2017年紐約之後,2019年,新加坡成為第五屆百達翡麗鐘錶藝術大展的舉辦城市,將為當地民眾帶來深入探索百達翡麗鐘錶世界及其時計傑作的機會。本次鐘錶藝術大展展覽時間從2019年9月28日(星期六)至10月13日(星期天),屆時高級制表工藝的收藏家、藝術愛好者以及公眾均可前來觀展,沉浸於百達翡麗的精彩世界,身臨其境般地來到位於日內瓦羅納大街歷史悠久的百達翡麗沙龍、普朗萊烏特製表工坊以及百達翡麗博物館。藉助這一千載難逢的機會,觀眾將能一窺現今僅存的日內瓦獨立家族制表企業的幕後故事。
  • 雲遊全球20大博物館,足不出戶領略世界文明史!
    每個展品,均配有來自大英博物館策展人和講解員詳細的文字和語音介紹。 AR技術模擬博物館 「遇見維米爾」特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便是前文所提到的「真正虛擬的博物館」。 為了讓觀眾體驗更加逼真和沉浸式的觀展效果,谷歌用AR技術模擬了親歷博物館參觀的過程,展品懸掛在各個展廳的牆面上,隨著觀看者的移動,作品在屏幕上的面積也會隨之改變,細節也隨著觀看者的靠近展現得更加清晰。
  • 《文物的時空漫遊》上線懶人聽書 和王源一起遊歷四大博物館
    3月10日,懶人聽書攜手騰訊、塗思美育上線文博類音頻節目《文物的時空漫遊——四大博物館,20個文物故事》,由故事推薦官王源帶領聽眾,走進湖南省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秦始皇帝陵博物館四大博物館,以20個文物背後的精彩故事,開啟一場博物館聲音之旅。
  • 故宮600年特展開幕:排隊給故宮「過生日」,觀展攻略來了
    原創 朵朵編輯部 耳朵裡的博物館你好啊,我是朵朵~故宮600年特展終於開幕了!!!我依舊早上八點等著開門,可我這次是真的來太早了,中午一點半才開展,一起排隊的人非常多,可以想見,這個展覽是今年最火爆的展覽之一了。
  • 戲劇美育課程落地東城五校
    12月初,大山派戲劇美育首期主題課程在北京市東城區5所中小學結課。經過兩個月的學習,地壇小學、前門外國語學校、東四九條小學、史家七條小學、工美附中五所中小學校的近400名學生順利結業。第一次接觸大山派戲劇美育課程,東四九條小學五年級的同學們表示,課程體驗和預期完全不同。讓同學們覺得頗為新奇的美育課程,是在各種各樣好玩的小遊戲中展開的。在一個被稱為「胡言亂語」的遊戲中,孩子們被主講老師邀請上臺,通過自創的「新語言」自我表達。坐在臺下的小觀眾們也有任務,他們需要猜測這門「新語言」背後的意思。孩子們個個興高採烈,高高舉起小手,掩藏不住心中的好奇與興奮。
  • 「看不見的故宮」,李少白故宮攝影作品展開幕
    展覽現場李少白故宮攝影作品展在北京銀泰中心開幕。此次攝影展由北京銀泰中心主辦,雅昌影像、盛騰博思共同承辦。故宮,即紫禁城,是明清兩朝二十四位皇帝的皇宮。故宮始建於1406年,距今已經整600年,為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的宮殿型建築。故宮現為故宮博物院,是國家一級博物館,與俄羅斯埃米塔什博物館、法國羅浮宮、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英國大英博物館並稱為世界五大博物館。北京銀泰中心作為此次展覽的主辦方,與故宮東西相望,相隔6000米的距離,其實也是一段時空的交匯。
  • 故宮打造「零廢棄博物館」 國博發布「博物館能源管理指南」
    近年來,博物館行業呈現出總量提升、規模擴大、需求增加的發展勢頭,博物館的館舍建設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現代化的機電設施不僅保證了文物儲藏保管、展示、研究需要的恆溼恆溫等基本要求,而且也顯著提升了參觀環境、觀展舒適度和體驗感。而這些也必然促使博物館類公共建築的能源消耗相對過去大幅度增加。
  • 《上新了·故宮》:博物館教育的第二課堂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卻詠梅)日前,教育部、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關於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明確指出,各地教育部門和中小學要將博物館青少年教育納入課後服務內容,鼓勵小學在下午3點半課後時間開設校內博物館系列課程,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專題教育活動。
  • 這裡也要出文創,故宮給支招
    在清代,這座北京故宮東北170多公裡外的宮殿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有「一座山莊,半部清史」之說。300多年後的今天,深厚的淵源使兩座宮殿仍然保持著密切的聯繫。近年來,從梅花鹿、文創產品、鐘錶到大型展覽,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各領域的合作逐漸深入,輝煌厚重的歷史文化正在京津冀大地上綻放新的光彩。
  • 「燃·速——世界汽車百年人物雕塑展」北京汽車博物館開展
    人民網北京12月8日電 (記者 鮑聰穎)12月5日,「燃·速——世界汽車發展百年人物雕塑展」在北京汽車博物館開展。展覽以「汽車科技與藝術」為主題,以世界汽車發展歷史為軸,通過經典汽車人物雕塑形象,多維度展現汽車運動百餘年歷史長河中汽車人物的風雲故事。
  • 展望2021| 文物特展「牛轉乾坤」,故宮呈現歷代人物
    澎湃新聞獲悉,2021年故宮博物院將推出原定於2020年推出的「往昔世相」特展,呈現故宮收藏的歷代人物畫,國內數十家文博機構還將共同策劃「牛轉乾坤——辛丑(牛年)新春生肖文物聯展」,並在春節期間展出。上海博物館等主要文物展館的新特展詳細計劃也將於近期公布。
  • 2020年兩會藝術界聲音:「美育」、「扶貧」與「科技」成關鍵詞
    但調查2018、2019年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和31家省級綜合性博物館官網展覽情況,2018年33家博物館出國展覽11個、入境展覽61個,2019年33家博物館出國展覽12個、入境展覽34個,差距懸殊。從出入境展覽巡展情況看,入境展覽一般會在國內多地巡展,而出境展覽巡展較少。如2017年我國出境展覽47個,其中巡展展覽僅4個,佔比8.5%;同年入境展覽29個,其中巡展展覽7個,佔比24.1%。
  • 故宮×卡地亞丨新展新看點,我們幫你總結好了
    2019年6月1日至2019年7月31日在午門-雁翅樓展廳有界之外卡地亞·故宮博物院工藝與修復特展上故宮鐘錶修復師也就是儒雅睿智的「故宮男神」王津老師不定期在鐘錶展館內現場演示鐘錶修復技藝圖片來源 | 故宮博物院官微能遇上都是緣分
  • 新加坡百達翡麗鐘錶藝術大展
    emmanuelle moureaux為百達翡麗在新加坡舉行的鐘表藝術大展專門設計的展廳藝術裝置,藝術裝置由11500朵花組成,花瓣有100種顏色。 繼杜拜、慕尼黑、倫敦和紐約之後,新加坡被百達翡麗選為第五屆手錶藝術大展的舉辦地,詮釋了對其宇宙及其創作的深入見解。
  • 故宮鐘錶修復師王津:43年收了4個徒弟
    央視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的熱播,讓文物修復師這個有點冷門的職業成為大家頂禮膜拜的對象。儒雅睿智的鐘表修復師王津喜提「故宮男神」稱號,吸引越來越多的網友想去故宮拜師學藝。 8月30日,國家級非遺項目古鐘錶修復技藝第三代傳承人王津在成都參加活動,分享故宮修鐘錶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