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莉絲.默裡的《風雨哈佛路》,讓你把一切的不可能,變成可能

2020-12-21 品書小妮子

我會去翻看《風雨哈佛路》這本書,是來自大學英語老師的推薦。那個時候的我對於未來極度迷茫,但是看完這本書後,我仿佛一下子找到了生活的目標。

對於文中主人公而言,沒有比她經歷的生活更糟糕的了,但是在她的努力拼搏之下,仍就把曾經的不可能都變得有可能。

主人公莉絲和家人一起生活在紐約的貧民窟,要知道,這是全紐約最糟糕的地方,到處充斥著毒品、非法交易。儘管所處環境惡劣,父母都是「癮君子」,但麗絲依舊深愛著自己的家人。因為家庭貧窮·,頭上長滿蝨子也沒辦法洗澡。在學校裡經常遭到同學們的嘲笑和捉弄,令她極度崩潰。

緊接著,又得知父親因無錢支付房租被送進收容所,母親感染了愛滋去世,家庭一下子變得四分五裂。可憐的她,從此便露宿街頭了。餓了,就翻垃圾桶找東西吃。困了,晚上就睡在無人的地鐵上。她以為自己的生活就這樣完了。

偶然的機會,老師帶她和同學參觀了哈佛大學。從那以後,考哈佛便成為了她的目標。莉絲髮奮苦讀,用兩年的時間完成了高中四年的課程,還獲得了《紐約時報》一等獎學金12000美元。

莉絲的成功是偶然嗎?我不這麼認為,我認為這是必然的結果。

眾所周知,莉絲的童年是不幸的。但是,她並沒有抱怨世態的不公,她懂得感恩,無論父母變成什麼樣子,她都會一如既往地照顧她們,不離不棄。

相比之下,我們所生活的環境,比莉絲要優越得多。在父母的關心下,我們可以隨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仍有一些人不知足,嫌棄家裡貧窮,對父母惡語相向。要知道,好的生活是靠自己爭取的,而不是靠無止境壓榨父母取得的?

另一方面,儘管生活如此艱難,莉絲依舊努力追尋自己的目標。她有過一段墮落的生活,但是她及時醒悟過來,用將來的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去學習。考哈佛大學,這在別人眼中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她做到了,也只有她做到了。老天分給每一個人的時間都是平等的,關鍵在於自己如何利用了。

在這兩年時間內,她邊打工邊學習,度過了無數個艱辛的日日夜夜,最終如願以償,考上了哈佛大學。這個在別人眼中夢想中的學校,在她的努力之下,最終變成了現實。

中國有句古話:「英雄不問出處。」不要因為貧窮而自卑,等你站上金字塔尖的時候,別人只會羨慕你的成就,對於你的過去,便不會去理會了。

這本書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而故事中的麗思如今已經成長為人們心中的偶像了。如今,莉絲在全球各地發表演說。她要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來激勵人們跨越困境去追尋心中的夢想,賦予人生意義,實現自我價值。

在莉絲的引導下,一遇到困難,我都會想到她說的那句話:「如果我不顧一切發揮每一點潛能去做會怎樣? 我必須做到,我別無選擇。」

相關焦點

  • 《風雨哈佛路》:只要內心強大,你也可以成功逆襲
    《風雨哈佛路》是美國演說家莉絲·默裡的自傳體小說,被改編成電影,在2003年上映,當年就獲得第55屆艾美獎的三項提名,影片也以其真實的情境、逆襲的精神感動了無數的觀眾。當遭遇困境時,看看這部影片,它會帶給你最大的啟示。
  • 一本好書 | 莉絲·默裡的《風雨哈佛路》
    《風雨哈佛路》作者莉絲·默裡1980年出生於紐約市布朗克斯區,父母吸毒,15歲的莉絲無家可歸。她在居無定所,流浪街頭的日子裡,用兩年時間完成了高中四年的學業,以全優的成績考入哈佛。這本書的講述的是她與命運抗爭的故事。
  • 風雨哈佛路:貧民窟女孩的哈佛逆襲之路
    #風雨哈佛路真正的童話這一學生的親身經歷也被拍變成一部電影,這部電影便是今日強烈推薦給大家的《風雨哈佛路》。這一切的背後是一種幾近瘋狂的勤奮,她每日只睡三四個鐘頭。到迄今為止,一切好像都很幸福。生活不容易放手殊不知,她以前各種各樣的狀況牢牢地地把握住了她。貧苦和困苦是埋下了風險的根本原因。
  • 《風雨哈佛路》:理解「杜根定律」,把自信變成行動,走向另一邊
    雖然能力可能暫時不夠,但只要心中有信念,就會有動力。這是「杜根定律」的核心思想。就像《風雨哈佛路》中的莉斯一樣,她以自信,歷經磨難,進入了夢幻大學。那麼在《風雨哈佛路》中,「杜根定律」如何為Liz工作?·即使老師已經放棄讓莉斯上高中,但是她依舊請老師再給她一次機會,並把論文那封已經寫給老師的信交給她,只是為了能去上學。
  • 一部與學霸有關的電影——《風雨哈佛路》
    《風雨哈佛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了一位生長在紐約的女孩莉斯(Liz)歷經各種人生磨難,憑藉自己的努力,最終考上哈佛大學的故事。也是在此刻,她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人生,她知道自己不能再這樣頹唐下去了,她知道自己該結束之前荒唐一切,重新來過,她的人生就此轉折。她用真誠打動了校長,爭取到了了讀高中的機會。隨後,她開始了漫漫求學路。她用兩年時間學完了高中四年的課程,同時還兼職打工掙生活費,無家可歸的她只能在來來回回的地鐵裡度過漫長夜。
  • 最貧窮的女孩兒如何考上哈佛?淺談經典勵志電影《風雨哈佛路》
    你可以為生活中的不幸尋找各種藉口,也可以推自己一把,去創造更好的生活。這是個人最喜歡的一句臺詞,出自電影《風雨哈佛路》。《風雨哈佛路》《風雨哈佛路》又叫「最貧窮的哈佛女孩兒」,是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
  • 風雨哈佛路:付出了不一定會有結果,但贏了就是賺了,輸了也不後悔
    早在小白還不明世事的時候就聽說過《風雨哈佛路》這本書,當時也不知道它為什麼會那麼出名,但只就「哈佛」二字就已足夠牽動莘莘學子的神經。後來知道了還有一部同名電影,前兩天小白就抽空看了一下,只能說:這部電影沒有辜負它的盛名。
  • 中國版「風雨哈佛路」:哈佛學霸Molly的求學經歷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她畢業於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曾擔任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外聘教師,但她有一個你無法想像的起點:她父母幾乎都是文盲,小Molly 9歲起就為自己的學費擔憂、奔走,去哈佛讀書的學費也是自己籌款而來的! 從一個普通的客家女孩到哈佛學生會的主席,她的經歷就像一部中國版的《風雨哈佛路》。客家人堅韌的品格,不屈不撓的闖勁在她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 《風雨哈佛路》:影響人生成敗最大因素,隱藏在這條心理學法則裡
    我沒有退路,我只能不停地努力向前走。我為什麼不能做到?——麗茲如果你看過《風雨哈佛路》這部電影,一定會對這句臺詞銘記於心。這是一個從苦難沼澤爬起來的勇敢女孩對世界的宣言。她的故事,感動了無數人,因為這是一部由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
  • 「奇蹟女孩」莉茲默裡的逆襲,《風雨哈佛路》中的真實寫照
    大家好,今天來推薦給大家一部催人警醒的美國經典勵志故事片:《風雨哈佛路》。影片講述了一位,生長在紐約貧困區的女孩麗思,經歷人生的艱辛,憑藉自己的努力,最終走向哈佛大學最高學府的故事。影片女主十五歲的女孩出生在美國的貧民窟,從小生活在一個不幸的家庭和環境中。
  • 《風雨哈佛路》經典臺詞:人生有風有雨,只能不停地努力向前走
    分享一些電影《風雨哈佛路》的經典臺詞,縱使世間有諸多不公平,我們可以做的不是憤怒、不是等待,而是加速快跑,或者尋找更合適的賽道。 1. 我覺得我自己很幸運,因為對我來說從來就沒有任何安全感,於是我只能被迫向前走,我必須這樣做。世上沒有回頭路,當我意識到這點我就想,那麼好吧,我要盡我的所能努力奮鬥,看看究竟會怎樣。
  • 《風雨哈佛路》:解讀迷途少女自我拯救背後的現實意義
    文/月如豆瓣8.1分的經典電影《風雨哈佛路》是美國一部催人警醒的勵志電影,影片由Peter Levi執導,索拉·伯奇、邁克·裡雷等主演。麗茲是大千世界千千萬萬個你我的化身和縮影,總有一個點會戳中你我的痛,點醒迷茫和沉睡的你我。現在的你處於人生的哪個階段?是疫情期間困在家卻還在為大學夢挑燈夜戰的學生嗎,是畢業後糾結大城市漂泊還是回家過穩定生活的應屆生嗎,是已經成家卻還未立業的焦慮青年嗎,又或者是走在人生邊上不知道前方在哪兒的迷惘朋友。
  • 《風雨哈佛路》經典回顧:你的人生,其實早就註定了(附完整視頻)
    電影《風雨哈佛路》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女孩利茲有一個很糟糕的原生家庭,父母都是癮君子,母親還精神分裂,雙目失明。小小年紀的利茲,就生活在骯髒、飢餓的貧民窟。起初,由於要照顧母親,上學對她來說,只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母親過世後,她一度心灰意冷。可她很快意識到,自己今天的決定,會註定以後的命運:「你十六歲了,卻只有八年級的水平。
  • 靠清理垃圾為生的他考上哈佛,卻揭開了美國教育的醜陋真相
    前段時間,出生底層、畢業後成為環衛工人的美國黑人男孩Rehan,靠不懈的努力和堅韌,先後考上馬裡蘭大學和哈佛,堪稱另一個版本的「風雨哈佛路」。不過,寒門學子逆襲被大肆宣揚的背後,恰恰反映了美國社會階層固化和教育不公,就連常青藤盟校也有為上層階級服務的本質。一方面是對名校的追逐,一方面是越來越多學生患上「空心病」。
  • 靠清理垃圾為生,考上哈佛大學!他的故事藏著美國教育的殘酷真相
    看點前段時間,出生底層、畢業後成為環衛工人的美國黑人男孩Rehan,靠不懈的努力和堅韌,先後考上馬裡蘭大學和哈佛,堪稱另一個版本的「風雨哈佛路」。不過,寒門學子逆襲被大肆宣揚的背後,恰恰反映了美國社會階層固化和教育不公,就連常青藤盟校也有為上層階級服務的本質。一方面是對名校的追逐,一方面是越來越多學生患上「空心病」。
  • 解析《風雨哈佛路》:困境中的莉斯,教我們如何面對「習得無助」
    一:解析《風雨哈佛路》影片講述一位生長在紐約的女孩莉斯(Liz)經歷人生的艱辛和辛酸,憑藉自己的努力,最終走進了最高學府的經歷。而戴維老師在這過程中也是很鼓勵她,而莉斯也是有著自己的夢想與追求,她想要去到最優秀的大學哈佛裡上學,想要步入最高學堂。她雖然也懷疑過自己的能力以及決定,但是在最後她卻能夠堅定自己的想法與夢想,勇敢的去追求,努力付出,最終她踏入了哈佛大學的大門,成為為哈佛大學的一名學生,實現了她的夢想,從而也改變了她的人生走向,讓她的人生有了光明的未來。
  • 風雨人生路,一切靠自己!(真實)
    人生一路風雨,一切要靠自己!撐起自己的傘,為自己的人生遮風擋雨;走好自己的路,讓自己的生活安穩踏實。只有經歷了雨打風吹,生活才更充實;只有經歷了千錘百鍊,人生才更精彩!
  • 《風雨哈佛路》:說它是毒雞湯的人,一定沒有認真看電影
    重刷這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風雨哈佛路》,我發現了女主角成功的4個秘訣。麗絲出身在一個非常糟糕的貧民窟家庭。有多糟糕?父親是癮君子,對家漠不關心。這讓她獲得了公費參觀哈佛大學的資格。環境優雅,氛圍活躍,這座知識殿堂比想像中更加令人怦然心動。麗絲好奇地注視著來來往往的哈佛學子。他們,看起來和常人似乎沒什麼不同啊。
  • 重溫電影《風雨哈佛路》,從3個角度分析女主麗絲如何完成蛻變
    周末重溫了一遍電影《風雨哈佛路》,可能是因為它足夠真實,在上映16年後,它給人帶來的鼓舞依然存在於每個看過這部電影的人心中。影片中講述的是一個出生在美國的貧民窟裡的女孩麗絲,生活在一個父母酗酒,吸毒,還染上愛滋的悲慘家庭,她經常流落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