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億員工持股計劃橫空出世:飆漲20倍的信維通信能否續寫神話?

2022-01-11 麵包財經


剛剛過去的2017年,在創業板整體低迷的情況下,信維通信(300136.SZ)股價連創新高,並在11月一舉突破500億總市值的大關,成為創業板總市值排名前十的公司之一。

比市值更令人關注的是成長性。過去四年,信維通信復權股價從低點飆升了超過20倍——如假包換的超級大牛股。縱觀滬港深三市,甚至包括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有如此驚豔表現的公司,屈指可數。

一個多月前,信維通信巨額員工持股計劃橫空出世:員工持股計劃資金總額上限為33億元,其中員工自籌資金不超過16.5億元。 

冉冉升起的創業板新星,巨額員工持股計劃加持,500億市值雖然已經進入創業板第一陣營,但絕對值並不算太大。在5G概念加持之下,信維通信能成長為海康威視那樣的超級大白馬嗎?要知道,海康威視總市值從400多億起步,當前已經突破3500億大關,仍被市場看好。

500億市值是成長的頂點,還是新時代的起點,這個問題縈繞在無數研究者和持倉者的心中。

關於公司的產品和行業前景已有大量深度研報進行過研究。今天,我們要從一個簡單的視角來透視這家公司,緣起於員工持股計劃公布之後的股價走勢:在2017年11月30日公告員工持股計劃之後,公司股價經歷短暫上漲之後持續回調。

巨額員工持股計劃,一般被看成利好——公司利益與員工利益深度綁定,但緣何沒有讓信維通信的股價立刻站穩500億市值上方?

短期市場行情暫不說,且看看這家大牛股是如何煉成的。

 崛起前夜:蛇吞象式併購增收不增利 

2010年11月,信維通信登陸創業板。上市之初,只是一家主要為國產手機做天線系統、沒有控股子公司、總市值不到50億的「小公司」。

在上市後的第一個完整會計年度——2011年,信維通信營業收入為1.63億元,同比增長16.31%;實現了7545萬元的淨利潤,同比增長56.58%。但隨後公司利潤開始出現下滑,這源於一次收購。

2012年,信維通信以1.73億元從國際手機天線生產巨頭Laird(萊爾德)集團手中收購北京萊爾德(後更名「信維科創(北京)」)。

北京萊爾德又稱阿莫斯聖韻,是Laird 做天線業務的子公司,主要客戶有蘋果、Nokia、Moto、Sony、LG、三星等。其2011年營業收入為7.1億元,規模遠大於信維通信。

通過此項「蛇吞象」式併購,獲得其他高端品牌手機廠商的供應商資質,信維通信成功切入蘋果、三星等國際手機廠商的產業鏈。

但這筆收購在短期內並沒有帶來利潤。公開資料顯示:北京萊爾德在收購中不接收新項目的訂單,只是繼續承接原有項目的訂單,處於整合恢復期,公司投入並承擔較大費用支出,短期內無法產生效益。

2012年,信維通信利潤急轉直下,淨利潤僅為609.43萬元,大幅減少91.92%,扣非後淨利潤更是僅有87.3萬元,險些步入虧損境地。

到了2013年度,信維科創(北京)業務尚未恢復,年度虧損6605.84萬元,使得信維通信出現經營性虧損,歸母淨利潤為負6561.2萬元。

由於業績下滑,此項在後來被諸多券商分析師看好的併購,在早期並未產生提振股價的作用。2012-2013年間,信維通信股價持續低迷。2013年底收盤時,公司復權股價已經遠低於上市首日的收盤價。

但就在市場情緒跌入冰點之時,一場波瀾壯闊的大漲開始悄然啟動。

 靚麗的利潤表與一飛沖天的股價:20倍股橫空出世 

第一個強力催化劑來自之前收購的信維科創(北京)銷售恢復,這促使信維通信業績大幅上漲。

2014年度,信維通信營業收入為8.08億元,同比增速為129.28%;淨利潤為0.63億元,同比增速為196.15%。其中,信維科創(北京)貢獻的營收及淨利潤分別為3.21億元及0.31億元,佔到集團營收及淨利潤的40%及49%。

儘管2014年度,信維通信的利潤還沒有恢復到2011年的水準,但是在逐漸升溫的牛市氣氛下,股價頻創新高,全年漲幅超過98%,幾乎翻倍。

在對信維科創(北京)收購和整合完成後,信維通信還連續收購或參控股亞力盛、艾利門特、上海光線新材料等。並循序漸進地在2015年度將亞力盛納入合併報表,在2016年度將上海光線及艾利門特納入合併報表。

以北京萊爾德作為基底,配上後面一系列併購活動,以及與信維通信原有業務帶來的協同效應。於是,我們看到了信維通信業績的高速增長:

2014-2016年,其營業總收入從8.08億元增加至24.13億元,歸母淨利潤由0.63億元增加至5.32億元,分別增長了1.99倍和7.44倍。

上市之後的歷次併購以及隨後的整合,成為信維通信業績爆發的關鍵因素,而炙手可熱的概念則提升估值。

雙輪驅動之下,信維通信在四年間經歷了一次「全壘打」式的戴維斯雙擊:每股利潤增長的同時,市盈率也在提升。高速增長的業績、「蘋果概念股」以及「5G概念」催化下,信維通信股價自2014年初以來持續上漲,四年股價漲幅近20倍。

2017年前三季度,報表利潤增長仍在繼續:營收和利潤同比分別增長64.94%和106.4%。

故事到這裡一切皆大歡喜,不僅股價、營收、利潤持續高增長,公司主營的天線業務,也被市場給予厚望,絕大部分研報均鼎力推薦。

儘管近期股價較此前高位略有回調,但當前信維通信的市淨率仍然維持在20倍左右,市盈率維持在50倍附近,典型的成長股估值。

高估值並不可怕,前提是有可持續的高增長。要長期支撐50倍以上的市盈率相當困難,要麼股價下跌,讓估值回歸合理區間,要麼利潤持續高增長,消化高估值。

判斷一個細分行業未來的走勢相當困難,但是從管理層和重要股東的重大舉措上,可以獲得有用的參考信息。過去幾個月,在信維通信上最重大的事件可能就是員工持股計劃了。

 巨額二期員工持股計劃:到底是利好還是利空?

2017年11月30日,信維通信發布二期員工持股計劃(草案):二期員工持股計劃資金總額上限為33億元,其中員工自籌資金不超過16.5億元,員工持股計劃集合資金信託計劃1號及2號的規模上限分別為26億元(含)和7億元(含)。無論從絕對金額,還是股份佔比上,這個員工持股計劃都堪稱巨大。

從原理上說,上市公司員工持股計劃通常被看成利好:第一,員工持股計劃可能大批從二級市場購買股票,這在短期內能夠為市場帶來增量資金;第二,從經營管理上來看,員工持股計劃的主要意義是在於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利益捆綁,提高員工積極性。

但是,當員工持股計劃並非完全從二級市場購買股票,而是從大股東手中接盤,這個利好則要打上一個問號。

之所以要提出這個問題,原因在於本次員工持股計劃之前,信維通信已經推出了金額不菲的一期員工持股計劃,而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變相為大股東減持「打了掩護」。

根據公司公告,公司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分別於2017年2月17日至2017年2月28日通過大宗交易及二級市場購買方式累計買入公司股票44,552,168股,買入股票數量佔公司總股本的4.53%,成交均價為27.65元/股。

其中,2017 年 2 月 28日,公司第一大股東、實際控制人彭浩先生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統向公司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專戶減持其持有的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股 31,578,000 股,減持數量佔公司總股本的 3.29%,參考市值8.7億元。

簡單的說,上一次的員工持股計劃實際上是從大股東手中接盤了股票,大股東通過員工持股計劃花樣減持了。

另外,除了大股東,通過亞力盛併購項目獲得公司股權的亞力盛投資以及深創投同期也開始減持公司股票。

在亞力盛併購項目中,亞力盛投資、德威首創以及紅土創新基金分別獲公司股權6.59%、0.44%及1.05%,深創投持股比例由2.78%增加至3.06%。

根據統計,2016年底以來,大股東彭浩及亞力盛投資以及合計減持5231萬股,參考市值14.2億元。

從信維通信2017年三季報中披露的前十大股東名單來看,亞力盛投資的持股比例進一步下降至了4.28%,深創投持股比例下降至1.25%。

說回第二次員工持股計劃,直接劃重點:這一次,公司的員工持股到底是從二級市場購買,還是仍然從大股東手中接盤?這很重要。

員工持股計劃增持的過程中,其他重要股東會不會減持?這同樣也很重要。

信維通信的業務專業門檻其實挺高,要搞清楚諸如LTCC、MIMO等專業詞語,對於普通投資者並不容易,研判大股東舉動的真實意圖就格外重要。

既然麵包財經的主業是讀財報,當然還是要研究一下信維通信的利潤含金量,這涉及到一個大事情——估值。

 還原利潤表:剝離政府補貼 信維通信實際估值是多少?

觀察最近幾年的財務數據,我們發現,信維通信淨利潤增速明顯高於營收增速,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增速其實處於下降通道。其中,重要的一個影響因素就是政府補貼。

例如,2016年,信維通信新成立的全資控股子公司信維通信(江蘇)有限公司,獲得了2億的政府招商引資財政補助。這筆2億元的補助,在2016年四季度確認營業外收入8000萬,剩下的1.2億在2017年度確認收益。

具體來看財務數據:

2016年四季度,信維通信計入營業外收入的政府補助共0.85億元。2017年半年報中,計入營業外收入的政府補助為1.24億元,同時,與企業日常活動相關的政府補助5000萬計入其他收益,不包括在非經常性損益。

獲得政府補貼,代表當地對企業的支持,按照常理推測,補貼不僅直接產生利潤,還意味著可能會獲得其他政策扶持,是一件好事。

但是,招商引資財政補貼屬於一次性收入,並不具有可持續性。如果刨除各種因政府補助帶來的收益,信維通信當前動態市盈率實際上超過70倍。

2017年前三季度,信維通信營業收入為24.82億元,同比增加64.94%;歸母淨利潤為7.15億元,同比增長106.4%。

這7個多億的利潤中已包含大額政府補貼。2017年12月,信維通信發布公告又獲得政府政府補貼,影響2017年度稅前利潤1.49億元:

公司收到深圳市財政委員會發放的戰略新興產業專項資助資金1,000萬元;公司全資子公司信維江蘇收到江蘇省金壇華羅庚科技產業園管理委員會補貼款1.49442億元。

公司擬將收到的智能製造技術裝備提升項目政府補助1000萬元全部計入遞延收益,按資產預計使用年限,在其後續使用期間由遞延收益平均分攤轉入當期損益;信維江蘇本次獲得的政府補助1.49442億元與收益相關,用於補償已發生的相關成本費用。上述政府補助將增加公司2017年度稅前利潤1.49442億元。

若再加上該項政府補助,信維通信2017年度利潤維持高增長几無懸念。

但這裡面就一個問題需要揉碎了算,按照目前已經公開的數據測算,2017年公司所獲補助總額超過3億元,其中大部分會影響當期利潤,與當前公司利潤相比,不是一個小數字。這實際上抬高了2018年利潤增速的基數,如果2018年公司繼續獲得同樣金額的補助,則增長壓力在業績本身,如果2018年補貼金額下降,則很可能需要用業績來填平補貼缺口之後才能體現出增長。

當用歸母淨利潤計算市盈率時,有一個問題:大額的非經常性損益,尤其財政補助會掩蓋公司的高估值。

舉個極端的慄子:

假設某公司歸母淨利潤為2億元,利潤全部來自於主營業務,總市值100億,此時市盈率是50倍。

如果其中1億元淨利潤來自於政府補助市盈率是多少倍?按照計算公式,市盈率同樣是50倍。但問題是,在後面一種情況下,相當於也把1億元的政府補助給了50倍的估值。很顯然,把1億元的政府補助給出50估值是不合理的。

支撐500億市值,信維需要含金量更高的成長性。

本文作者:麵包財經

免責聲明:本文僅供信息分享,不構成對任何人的任何投資建議。

往期閱讀:

跟車風險

補貼反思錄 | 比亞迪 | 踩雷榜單 | 聞泰科技 | 龍力生物

信披疑雲 | 眾應互聯 | 防微杜漸 | 高轉送迷 | 國軒高科

又現樂視 | 利歐股份 | 江特電機 | 康哲藥業 | 莎普愛思

東山精密 | 洗腦神藥 | 廈工股份 | 天津磁卡 | 永恆策略

中郵基金 | 聯絡互動 | 瀋陽工具機 | 協鑫集成 | 網宿科技

金蟬脫殼 | 白雲山3 | 樂視慘坑 | 天雷滾滾 | 安信證券

周期魅影 | 平安銀行 | 巨頭時代 | 瑞銀推薦 | 上海銀行

國企虧錢 | 債券驚魂 | 晶片決戰 | 富臨運業 | 無孔不入

星星科技 | 民辦教育 | 適者生存 | 同業危局 | 緊盯回購

相關焦點

  • 信維通信激進擴張問疑
    信維通信近年來的擴產伴隨著併購標的業績變臉以及遠超同行的員工福利,在產能沒有完全釋放的情況下,公司拋出30億元的定增,募資規模亦遠超同行,不僅會有產能過剩的風險,也會對中小投資者的權益份額產生稀釋作用。在此節點,大股東拋出10億元的減持規模,其用意耐人尋味。
  • A股射頻濾波器企業大PK:卓勝微VS信維通信VS麥捷科技
    此前華為已戰略入股德清華瑩(持股5%)、無錫好達(持股5.6604%),小米戰略入股無錫好達(持股5.6604%)。可以預見,目前也是國內濾波器廠商發展的最佳時機。不久前,受業績驅動,SAW濾波器廠商卓勝微市值突破1000億元,有望進一步加快國產濾波器進口替代的進程。
  • 老虎ESOP:國泰君安大動作,員工持股收益三個月漲超1.5倍
    對於員工來說,來自公司的股權激勵到底能賺多少錢?來看看國泰君安,從獲得股權算起,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股票浮盈已經超過150%。 如果有員工持股10萬元,現在紙面價值已經翻倍為25萬元。 新《證券法》實施後的首批吃螃蟹的國內券商,國泰君安的員工股權激勵具有樣本意義。
  • 信維通信:擁抱技術,跨過疫情難關
    信維通信是一家專業從事移動終端天線系統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的企業,主要產品為移動終端天線,主要應用於手機、筆記本電腦及上網本等各類可攜式移動終端通信設備,還為客戶提供移動終端天線系統設計方案和手機整機射頻無線性能測試及解決方案。
  • 股權激勵及員工持股計劃是上市公司重要利益共享機制
    股權激勵及員工持股計劃是上市公司重要的利益共享機制,是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功能的重要制度安排。據統計,2015年至2019年深市公司推出股權激勵計劃數量分別為161單、199單、280單、281單和218單,推出員工持股計劃數量分別為281單、127單、164單、96單和88單。其中,213家公司推出多期股權激勵計劃,153家公司推出多期員工持股計劃。股權激勵和員工持股計劃已步入常態化,成為改善公司治理、增強員工凝聚力和公司競爭力的有效手段。
  • 康達新材:第二期員工持股計劃
    風險提示1、本期員工持股計劃設立後將由公司自行管理,但能否達到計劃規模、目標存在不確定性;2、有關本期員工持股計劃的資金來源、出資金額、實施方案等屬初步結果,能否完成實施,存在不確定性;3、若員工出資額較低,則本期員工持股計劃存在不能成立的風險;若員工出資額不足,本期員工持股計劃存在低於預計規模的風險;4、股票價格受公司經營業績、
  • 廣發基金迎「聖誕大禮」:員工持股計劃獲批!上百人...
    本輪認購完成後,目前廣發基金股東結構為,廣發證券(港股01776)持股54.53%,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4.19%,深圳市前海香江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14.19%,廣州科技金融創新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持股7.1%,員工持股合計10%。根據監管公示,廣發基金還需辦理工商變更登記等相關事宜。
  • 海辰藥業:公司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變更的法律意見書
    (三)2020年12月14日,公司獨立董事就本次員工持股計劃變更事項發表了獨立意見,認為:公司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方案變更,系基於市場融資環境變化做出的相應調整,符合員工持股計劃的實際情況。變更後的員工持股計劃內容符合《試點指導意見》等有關法律。
  • 美克家居:美克國際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員工持股計劃持有人會議...
    證券代碼:600337 證券簡稱:美克家居 編號:臨2020-085        美克國際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員工持股計劃持有人會議決議公告        本公司董事會及全體董事保證本公告內容不存在任何虛假記載
  • 合力泰:員工持股計劃出售完畢暨計劃終止
    鑑於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本公司」)2017年員工持股計劃所持股份已全部出售完畢,根據中國證監會《關於上市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試點的指導意見》、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引第4號——員工持股計劃》的相關規定,將相關情況公告如下: 一、本員工持股計劃概況 公司2017年12月
  • 500億晶片巨頭閃崩18%!股價在一年半的時間內漲了11倍
    每經編輯:趙慶10月12日晚間,市值500億的晶片巨頭聖邦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將終止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事項,並向深交所申請撤回相關申請文件。此前公司擬收購鈺泰半導體71.3%的股權,並擬向不超過35名的特定投資者,以非公開發行股份的形式募集配套資金。今日聖邦股份開盤大跌10%,盤中一度跌近18%。
  • 美年健康:董監高放槓桿「炒」自家股票獲利2億?
    通過員工持股計劃槓桿資金,美年健康的高管們賺了多少? 毛估估大概幾個億吧。 資本高手:員工持股計劃加槓桿買賣自家股票 董監高獲利2億? 另外,根據公司2016年8月30日披露的《2016年員工持股計劃(草案)》,公司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11人合計出資額上限佔持股計劃的比例為33.6%,擬設立的集合資金信託優先級計劃份額和劣後級計劃份額的目標配比為不超過 1:1。
  • 員工持股計劃折價購買合理性等受質疑,電連技術收關注函
    關注函顯示,2020年10月26日晚間,電連技術披露《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草案)》,該員工持股計劃擬以19.49元/股購買公司回購股份,購買價格相比回購均價折價約50%,相比於當日股票收盤價格折價53%,參加對象包括董監高人員等。
  • 鋰電池顛覆者漲瘋了:1個多月漲13倍 A股小夥伴僅12隻
    來源:證券時報網來源:數據寶 作者:陳見南固態電池概念股飆漲。固態電池研發企業Quantum Scape Corp再度飆漲,隔夜漲幅高達38.75%,報131.67美元,市值超過477億美元。公司股票於今年11月上市,初始估值僅33億美元。
  • 【調研快報】信維通信接待滙豐銀行等31家機構調研
    信維通信2019年06月21日發布消息,2019年06月17日公司接待滙豐銀行等共31家機構調研,接待人員是投資者關係總監楊明輝,證券事務代表盧信,接待地點2019年6月17日、20日及21日深圳南山科技園特發信息港
  • ...併購助扣非淨利勁增60倍 上市三年股價漲23倍虞仁榮持股市值480億
    截至今年8月27日,韋爾股份股價達171.93元/股,較其發行價上漲23倍多。期間最高漲幅一度超過35倍。13年間,虞仁榮的持股財富已經超過480億元,躋身富豪之列。虞仁榮實際控制的韋爾股份經營業績也實現了高速增長。
  • 中順潔柔受益紙漿降價淨利五年增8倍 員工持股計劃涉及一線員工及...
    2019年,公司實現的淨利潤較2014年增長近8倍。長江商報記者發現,近年來,中順潔柔淨利潤增速持續超過營業收入增速。出現這一現象,主要是公司深耕高端市場,產品毛利率持續上升。今年上半年,公司綜合毛利率46.59%,同比上升近10個百分點。公司披露,其生活用紙毛利率46.19%,居行業第一。
  • 恆邦股份引入合作夥伴背景神秘,員工持股計劃「割肉」離場
    事實上,在今年2月26日發布的《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預案》中,非公開發行對象除了江西銅業、自然人滕偉之外,還包括了員工持股計劃、錦繡中和、長和投資、辛未中和、長潤中和、舒鈺強、銀灃基金等眾多投資機構;當日預設的發行價格為 11.61 元/股,計劃募集資金31.7億元。
  • 上市20年漲138倍,「慢」網易憑什麼?
    上市20年漲138倍,成中概股「漲幅王」網易、阿里巴巴、京東已掀起一波二次上市潮。20年前,門戶網站第一輪納斯達克上市潮,網易也是主角之一。2000年,網易營業總收入為3297萬元,淨虧損1.69億元。
  • Pop Mart泡泡瑪特赴港續寫神話
    Pop Mart泡泡瑪特赴港續寫神話來源:聯商網2020-06-08 16:46在六一兒童節後這一周,很多人被潮流品牌POPMART 泡泡瑪特提交招股書擬赴港上市的消息刷屏。淨利潤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4.51億元,3年漲了近300倍,堪稱一部印鈔機。泡泡瑪特橫空出世的大背景是,「年輕一代消費者對精神內核、自我符號的探索背後所萌生出的巨大消費市場。」而從銷售商品到銷售情感,從傳遞貨物到傳遞娛樂——泡泡瑪特用超級搶眼的財務數字,示範了這種娛樂化零售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