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告誡:一個人成功前,最怕這「3樣」東西,早懂少吃虧

2021-01-09 智慧研修社

王陽明原名王守仁,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書法家和軍事家。他也是明代心學大師。滿腹才華,年少便很有名,但他的巨大成就並不是來自這些有利的環境。

王陽明曾經說過:百死千難,但為此心。 一個人的一生其實就是修自己的心,一個人不管怎麼忙,最忙的就是自己的心。沒有思想,就沒有行動。如果頭腦魯莽行事,它就會表現得不穩定。

王陽明依靠一顆堅強的心使自己從逆境中獲得成功。王陽明告誡:一個人成功前,最怕這「3樣」東西,早懂少吃虧。

一、懶

一個人的惰其實是天生的,但是懶是後期形成的,也就是說我們說的懶惰其實是從惰開始的,一個人的天性是天生的,是我們改變不了的。但是後天形成的東西是完全可以提前規避的。一個人的懶惰,只在於他知道自己有惰,卻不去徵服或改變它。

二、無才無德度量小

一個人在這樣一個充分重視協作的時代,既無才也無德,肚量還小,這種人是看不慣比他好的強者的。但是他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因素,這將導致他們不管任何事情,只要是壞事就之看其他人的因素。

這樣的人怎麼會成功呢?如果能成功很大程度上靠的是運氣。自古以來,我們講究的就是德。如果我們有天賦但沒有美德,我們的才能會到給我們財富。如果我們有德無才,也會受到大多數人的尊重,衣食無憂。

但是如果一個人無才亦無德,想成功就是很難的事。因為才華是立身的資本,品德是處世的基礎。成功最基本的兩大要素都沒有,他怎麼可能安身立命呢?

三、當面君子背後小人

這樣的人其實叫兩面派。對於這樣的人來說,其實很容易得到別人的好感,但是如果他是一個背後捅刀子的人,喜歡批評別人或者八卦民根,那麼他肯定會走向貧窮。

當面君子背地小人的人就是這樣,因為他們的行為讓他們接觸的人不敢與他們過多接觸,甚至他們所說的話也不被別人相信,這樣的人在遇到麻煩的時候,很可能有人來落井下石。

更有甚者,你很有可能被身邊的人排斥。畢竟,你不想讓今天是你哥們的人明天在背後告訴別人有關你的一切秘密吧。

有人說,人生早一些讀王陽明,就會少走很多彎路。然而現如今在中國,很少有人會記得王陽明。能讓人受益終生的「心學」,不應就此沉默,我們應該將它發揚光大。

想要真正了解王陽明的心學,《傳習錄》這本書再合適不過了,《傳習錄》被稱作「心學」第一書。

就相當於《聖經》在基督教中的地位,而現如今與心學相關的理論,都是出自這本《傳習錄》。

《知行合一》中還蘊含著更多智慧,在閱讀過程當中,會發現很多道理我們都聽過,但是知易行難,不過根據王陽明的觀點,如果沒有做到知行合一,則不是真正的知。

不同的年齡段讀這本書都會有新的認知,都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學習運用心學則是在利我們人生的器。

相關焦點

  • 王陽明告誡:男人最好的風水,是自己的內心!先學會忘掉3樣東西
    看過《了凡四訓》的人,一定知道這句話:一切福田,不離方寸。這所說的「方寸」就是指人的內心。若一個人方寸大亂,那什麼事情都很難做好。而王陽明心學就是我們修養內心最強大的法寶!王陽明告誡:男人最好的風水,是自己的內心 !先學會忘掉3樣東西忘掉過去的恩怨王陽明說,活在當下才最快樂,總是沉浸在過去的悲傷中,你的內心負擔就會不斷加劇。
  • 王陽明:一個人走大運前,會遇到3個坎,熬過去,成功越來越近
    這是南懷瑾大師給世人留下的勸世良言。人世間只有掉以輕心的失敗,從來沒有不經磨難的成功。所以當人生經歷挫折的時候,千萬不要灰心喪氣。人生最痛苦的事不是失敗,而是你本可以成功。」很多人都忍受不了成功之前的種種打擊與灰暗,總是輕易地放棄,怎麼可能獲得成功呢?王陽明在《知行合一》中提到:一個人走大運前,會遇到3個坎,熬過去,成功越來越近。挫折後的放棄王陽明: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
  • 曾國藩相人術:一個人,越不吝嗇這3樣東西,越會有出息
    曾國藩認為,一個人,越不吝嗇這三樣東西,越會有出息。一、不吝嗇功名「獨享大名為折福之道」名聲可以給一個人帶去很多的東西,可以帶去福氣,面子,但是也會招致一些禍患。一個人名聲太好,風頭太盛,那麼必然是會招致別人的紅眼的。讓別人心生不滿。這自然是會不斷的為自己樹敵。讓人生充滿潛伏不定的危機。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都能做到3不問,4不爭!早懂少吃虧
    像王陽明就是真正聰明的人,輝煌過失落過,本是普通人,卻成為了千古聖人,秘訣就是一輩子做到了3不問,4不爭。三不問不問過往王陽明:"過去未來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已經過去的事,放不下又有什麼意義呢?不問結果王陽明:"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凡事想太多,往往是因為做得不夠多。事情總要踏實做完,才能看到最後的結果。人這一生,生是頭、死是尾,中間全都是過程。盡力過好這一生,只看過程、不問結果。華麗地跌倒,總好過無謂地徘徊。
  • 稻盛和夫:一個人要想賺錢,需要放下「三樣東西」,早懂早受益!
    稻盛和夫的經營、人生和成功哲學一直備受推崇,也是男人成大器的一個榜樣,所以,要想有所成就,要想賺錢,那麼,一定要讀一下稻盛和夫的智慧,我最近正在看了稻盛和夫的書籍後,受益匪淺,以下結合稻盛和夫的智慧,跟大家分享一下,稻盛和夫的忠告:一個人要想賺錢,需要放下「三樣東西」,早懂早受益。1、自私稻盛和夫認為,一個人要想賺錢,就要先放下自私。
  • 王陽明:人在得意之時,在這3種人面前也要「低調」,很有道理
    在你得意忘形的時候,往往會變得驕縱狂妄,自視甚高,對別人不屑一顧,就會刺傷別人的自尊和虛榮,為自己帶來意外之災,做人要懂得,對失意人莫談得意事,在這3個人面前,得意時要學會閉嘴。三、莫在失意人前高談王陽明告誡:人生有得意的時候就有失意的時候,一個人遇到了失意失敗,那正是情緒最低落的時候,此時我們最需要的也許不是別人的安慰,而是獨自一個人沉默寡言,獨自消化那些最大的痛苦和煩惱生活中總有一種人,明明知道別人心情不好痛苦難過
  • 王陽明:「人有三,必難過」,是哪「三」樣東西?老祖宗的忠告
    王陽明的這句話,就是告知我們,人和人之間往往是有差異的,因而在致良知的情況下,也會由於個人的差異而到達不一樣的程度。恰好是由於人和人之間的不一樣,因而世界上存有貧富懸殊。一個人是不是能夠過的富足或 是是否會貧困,只關鍵在於這一個人為自身的我前途願意投入多少及其他們能夠有多努力,一個足夠努力拼了命奮鬥的人是一定不會貧困的,起碼在這個時代不管做什麼都能造就一番事業。
  • 王陽明告誡世人:「人生過得好壞,著重於你是小聰明還是大智慧」
    王陽明告誡世人:「人生過得好壞,著重於你是小聰明還是大智慧」王陽明曾對弟子說,「人人胸中都有個聖人,只是不自信,又不肯努力,而丟失了這個聖人的能力這個聖人就會跑路。」三十八歲之後,在政治場上才漸漸嶄露頭的王陽明,平定江西、平定寧王叛亂,屢建功績。王陽明能成為聖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一生都在用行動來證明驗證心中所想的道理,他強調知行合一,二者不可分離,這點很值得我們學習。
  • 王陽明告誡:做人脾氣再大,對這3件事能「忍」的,才是真有本事
    王陽明告誡:做人脾氣再大,對這3件事能「忍」的,才是真有本事1.面對別人的炫耀,忍住吐槽人人都有虛榮心,都想在別人面前展現出更好的樣子,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在滿足虛榮心的驅使下,人們總喜歡向周圍人炫耀自己。
  • 王陽明告誡:人到50,人生過半,在3件事情上心狠,是積攢大愛
    在人生欲望這一方面,老顧最敬佩王陽明,王陽明的一生經歷起起落落,但是最終他成為了中國的聖人!成為了日本人的偶像,他的一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告誡,其中一個就是對於年過50的人!王陽明告誡:人到50,人生過半,在3件事情上心狠,是積攢大愛1、狠心控制自己的欲望王陽明:人活到極致,是節制!
  • 一個人成功之前,必須要斷舍離的三樣東西
    這世間,沒有無緣無故的成功,也沒有不明不白的失敗。凡成功者,都是根據自己的長處來確定並堅持自己的人生方向,善於利用自己的優點和長處,迴避自己的弱點和短處,然後如願以償地實現了夢想。成功者在發跡之前,都會「斷舍離」三樣東西。
  • 真正決定一個人命運的好壞,不是能力,而是這3樣東西
    先問你一個問題:什麼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你可能可能會說,勤奮、能力、人脈、運氣等。這個世界上從來不缺乏有有能力、聰明的人,也不缺乏勤奮的人,但是最後取得大的成功的人往往是不是哪些最聰明的人,最有能力的人。
  • 王陽明提醒:一個人不成熟,有這三大表現,看看你中了幾條
    王陽明提醒:一個人不成熟,有這三大表現,看看你中了幾條成熟意味著一個人能否嫻熟地處理事物,恰當地抒發情緒,正確地做出判斷,自覺地承擔後果。一個成熟的人會在需要時給予援助,也會在犯錯時保持樂觀並積極改正。總的來說,成熟的人就是會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
  • 王陽明:心術不正的人,臉上多半有3種怪相,別等吃虧了才知道!
    王陽明在心學體系中就提到:「心術不正的人,臉上多半會出現3種怪相」。第一種:皮笑肉不笑微笑是世界上最溫暖的表情,一個真誠的微笑往往會打動一個人的的心,獲得別人的好感。但是總有一些人皮笑肉不笑,一般看到這種不發自內心的笑,就會覺得非常虛偽或者不懷好意。
  • 王陽明智慧:牢記這3句話,就算沒錢沒勢,照樣能出人頭地
    俗話說,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爬,自古以來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最後取得成功的人也有很多,所以不要害怕你所在的「起點」,起點太低並不可怕,可怕的身在底層卻不知道往上爬,不尋求改變,這樣的人一輩子都很難成功。明朝傑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軍事家王陽明的3句話值得我們牢記:人生低谷時,踐行這3句話,就算沒錢沒勢,也照樣出人頭地。
  • 王陽明告誡:人後半生運勢,靠的不是錢和人脈,需牢記七字真言
    勤:勤於求知,細於做事勤勞是中國人最重視的優良品質,各行各業都需要勤勞,這不僅是做事的態度,同時也是做學問的態度。小時候最羨慕的就是」別人的家的孩子「,他們上課沒怎麼聽,放學回家不寫作業,就玩遊戲,但每次考試總能名列前茅。
  • 王陽明:一個人在倒黴之前,有3大徵兆!當心福氣慢慢消耗
    人的一生總是會充滿變數,就像是王陽明,他的一生最是坎坷,經歷各種被陷害,被貶黜,但是最後仍然能成為中國的聖人!影響了中國和世界很多國家。甚至很多人都說王陽明是一個倒黴蛋,一生總是被陷害,但他最終還是挺了過來!
  • 王陽明:「人有三,必窮」,有這3個特徵的人,註定難以成功
    但實際上,世界上從來就沒有註定的貧窮,一個人的未來會怎樣都是現在所做的決定造就的。明代的心學大師王陽明曾說:「人有三,必窮」,一個人如果有這3個特徵,將註定難以成功。德行是處事基礎,當一個人兩樣都沒有的時候,很難在世上立足。二、懶有人認為,人的惰性是天生的,懶是後天養成的。也就是說,懶惰其實是從惰開始的,一個人的天性與生俱來,是我們沒辦法改變的,但後天養成的東西,卻是可以避免和克服的。
  • 王陽明:生活中,這3種人命最苦,希望沒有你
    王陽明是儒家心學大師,他以偉大的文治武功,被譽為古今之完人。王陽明進一步發展了孟子、陸九淵的心學學說,並加以發揚光大,成為心學的集大成者。他的心學,提倡致良知、知行合一,讓人們從對外界的、功利的、世俗的求索中,重新發現自己的內心,用心體悟世界,從而獲得心靈主體的自由和大徹大悟。王陽明告誡世人:生活中,這三種人命最苦。
  • 王陽明:人生最大的病就一個字,男人慾成大器,修煉2個「心計」
    對此,心學創始人王陽明早在幾千年前給出了答案:真正內心強大的人,都具備著兩種低調做人的"心計"。心計一:萬緣脫去心無事這就是說,真正強大的人,都擁有一顆平常心。所以,陽明先生告誡人們:"謙為眾善之基,傲為罪惡之魁。"人生在世,如果一個人自恃有才能,在對待他人時,急於顯露自己的鋒芒,一定會遭到別人的設防、嫉妒,甚至陷害。因此,真正的內心強大的人,反而會待人低調、謙虛謹慎,懂得韜光養晦的"心計"。俗話說:大浪淘沙沙去盡,沙盡之時見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