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丁元英吟「自嘲詩」,為什麼三個「文化人」突然離開?

2020-12-13 老黃文化趣談

古人云: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告誡我們不要用一個人的外在表現去衡量一個人的內在標準,就算是看上去很謙虛很低調,那或許只是他願意這樣表現而已。

現實中,越是咋呼,炫耀的人,越是沒有什麼本事的人,反而那些謙虛有加,低調的人卻願意隱忍蟄伏,這樣的人越能有所成就。所以說不要用淺薄的眼光去衡量一個人,衡量這個複雜的社會,以及整個人生!

假如你不能理解這個道理,那就會在人生中鬧出很多笑話,把自己過成了一個小丑,比如《天道》中芮小丹為丁元英,安排了一個飯局,本來是想讓丁元英難堪,但是最後卻發現自己和自己請來的三個「文化人」難堪了。飯還沒有吃,三個人就走了!

事情的起因是芮小丹在詢問丁元英音響價格,丁元英隨便說了一個幾萬,但是當芮小丹找了很多人要買的時候,才發現這套音響居然要40多萬,音響沒買成還被耽誤記過處分!

這是其一,其二就是芮小丹在無意間又發現丁元英因為「缺錢」,而不得已要將自己珍藏的唱片賣掉,作為丁元英的臨時「監護人」,自己卻一無所知,所以就對丁元英產生了怨恨。

因為自尊心受挫的芮小丹就想找幾個文化人作陪,羞辱一下丁元英,出出氣,目的也是想讓丁元英知道,不要拿自己開涮,這就是《天道》中的「鴻門宴」!

飯局中,大家邊聊天邊喝酒,還談了文化信仰和人生境界,最後話題轉移到了錢上,這幾個「文化人」就開始抱怨和大牢騷,說什麼社會缺乏誠信,不夠公平和掙錢太少等等。

丁元英是個明白人,這一切都逃不過他的法眼,但他一句話也沒有說!

本來可以是一個愉快的就餐,但最後卻越來越不和諧,幾個文化人都明白芮小丹的意思,於是就聯手開始灌丁元英酒,並提議要「行酒令」。

這個遊戲的提議,也是因為他們看到謙虛低沉的丁元英,一定不是什麼有識之士,「行酒令」正好能讓他出醜,但結果他們都錯了。

接下來丁元英沒有再客氣,開始了他的有力反擊!

一開始丁元英打算喝完這幾杯酒就要離開酒席,丁元英說道:「讓我喝完這六杯酒就走,別讓我在這裡倒下,給我留一塊遮羞布。」但是那幾個「文化人」卻不罷休,硬是不讓丁元英離開。

局面就僵在那裡,丁元英為了快速讓自己脫離,只好借著酒勁發洩,脫口而出《自嘲》一詩。本是後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經閣半卷書,坐井說天闊。大志戲功名,海鬥量福禍,論到囊中羞澀時,怒指乾坤錯。

雖然不擅長詩詞,但是芮小丹還是能聽出這其中的意思,在自己的心中默默的翻譯了一遍,意思:

沒見過什麼世面,也沒有學識的人,偶然有機會登上大雅之堂,自我陶醉地賣弄經閣學問之中的皮毛,坐井觀天,用一己之見看問題,志向遠大到戲弄功名。徹底超脫的至高境界,以海為鬥量度人生禍福,這是何等胸襟,但突然一摸自己口袋錢少的時候,就開始破口罵娘了。

這首詩本來是丁元英對自己的描述,但此時拿出來非常的合適,不僅使芮小丹像是照了鏡子,連那三個「文化人」也無地自容。

此時飯局上的氣氛十分的尷尬,三個「文化人」都不傻,自然明白這詩的含義,自認為丁元英是一名不見經傳的商人,為人又比較沉悶,以為沒有什麼本事,哪知道他的水平遠超於他們三人。

三個人只好舉起酒杯一飲而盡,抱拳說:「丁先生,失敬,失禮,有緣再見,告辭!」三個人臨走還遭到瑞笑道的一頓埋怨。

但大家都知道了丁元英的真實實力後,才明白原來自己才是這個局中的小丑,並非操作者,而是被戲弄的那個人,所以只好立馬起身走人。

在這場鬧劇中,不管是芮小丹,還是那三個「文化人」,之所以會被丁元英奚落,原因還是因為他們沒有一種正確的衡量他人的眼光和智慧,太過於膚淺,不懂得「真人不露相」的道理,所以他們才成為了這場鬧劇中的小丑!

俗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在看一個人的時候,千萬不要只看表面,而是要看內心的本質。

生活節奏加快,金錢和權利都是我們最想要的,但是如果不懂的為人處世的大智慧,又怎麼能在社會中生存呢?不管你是身在職場還是在生活之中,唯有掌握了為人處世的大智慧,才有可能讓自己成功。

當一個人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選擇就非常的關鍵,不管你是在事業上還是在生活中,要懂得善於思考,讓自己有一個正確的選擇,才有可能接近成功。

丁元英的智慧不是每個人都有的,雖然一般人很難達到他的水平線,但是只要我們不放棄嘗試,必定會悟透其中一二,用來解決人生中遇到的煩惱,事業上的不順,讓自己變得更加的通透,還是綽綽有餘的。

如果你也想學習一下丁元英的思維,想更多的知道他所擁有的商戰思維和他所有擁有的商界文化,那一定要讀一讀豆豆的這部小說《遙遠的救世主》(《天道》以此小說改編)。

電視劇都是通過刪減的,原著中才是最完整的,原著中的內容更加的深刻,更加能幫你深入理解丁元英,掌握丁元英的智慧!

《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一直被商界奉為神作,豆豆也一度被被股民奉為神人,她的「三部曲」堪稱經典。

豆豆的作品在文學上可能不是第一,但現實意義卻十分的深遠,不斷能幫助你從內心思考人生,還能幫你在事業遇挫時找到方法。

三冊現在售價69元,一頓飯錢而已,可能就能讓你收穫另一種思維,一條通往成功的捷徑,十分划算。

感興趣的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電視劇《天道》,丁元英酒桌前念的《自嘲》,到底是何意
    結合電視劇《天道》和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我們從故事裡可以清楚地知道,丁元英是藉助自己之前所做的一首《自嘲》,來應對芮小丹跟歐陽雪兩個女人的「窮追不捨」。六兩酒下肚的丁元英,被逼得實在沒有辦法了,用自己之前所做的這首《自嘲》,來「屈膝求和」,俺都低頭服軟了,你歐陽雪和芮小丹,別再逼俺了。丁元英《自嘲》:本是後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經閣半卷書,坐井說天闊。大志戲功名,海鬥量福禍。論到囊中羞澀時,怒指乾坤錯。
  • 《天道》:為什麼三個人突然從飯局上離開?原來是自以為是的鬧劇
    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那就會在人生中鬧出笑話,讓自己一次次的出醜,就像芮小丹為丁元英安排的那場「鴻門宴」一樣,本來是將丁元英當做老鼠一樣調戲,但是後來才發現,對方並不是老鼠,最後請來三個作陪的文化人,甚至也灰溜溜的中途離開,這都是因為沒有識人之見所帶來的後果。
  • 《天道》:芮小丹第一次請丁元英吃飯,為什麼要「文化人」作陪?
    東奔西跑後結識了葉曉明,帶著葉曉明去丁元英家,原想著花幾萬讓葉曉明做個和丁元英一樣的音響,不料芮小丹被葉曉明打臉了,葉曉明告知,如果要做個和丁元英一樣的音響,最起碼得40萬,聽了這話後的芮小丹,無名之火冒出來了,自己也十分的尷尬,想發洩都不知往哪裡發洩。
  • 《天道》:芮小丹為什麼主動示愛丁元英?因為她是「天國的女兒」
    《天道》:芮小丹為什麼主動示愛丁元英?因為她是「天國的女兒」在電視劇《天道》中芮小丹一直被稱為「天國的女兒」,是因為她是所有人當中唯一一個可以為了自己心中所想而付出全部的人,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且會不遺餘力付出任何代的去爭取,這就是芮小丹、這就是「天國的女兒」。
  • 再看《天道》,讀懂了芮小丹,也明白當初她為什麼請丁元英吃飯
    芮小丹:我想先請他吃頓飯吧,找幾個有文化的人作陪,不委屈他,歉疚,窩火一鍋燴了。所以芮小丹就想請丁元英吃個飯,她找了身邊幾個文化人,有點知識的,面上說是作陪,其實是想和丁元英較量一番。但是沒想到的是一上來幾個人就開始輪番「敬酒」,想讓丁元英出醜。最後丁元英不動聲色,一一接住。在飯桌上他們相互吹捧,表現的十分牛氣,但丁元英卻只是聽著,看著,不露聲色。
  • 天道:丁元英悟出三條生存法則,看著簡單,普通人一輩子也悟不懂
    丁元英對人性的洞徹,由此可見一斑。而了解人性只是其一,滿足人性需求才是關鍵一步。大家不妨想想馮世傑、劉冰、葉曉明這三個人為什麼最後走到了丁元英的身邊。與其說他們主動投靠,倒不如說他們掉進了丁元英設的圈套裡面。丁元英知道他們想接近自己,所以他順水推舟,滿足他們的需求,進而使他們為自己所用。
  • 天道:在最後一集時,小丹給丁元英打電話,丁元英為什麼不說話?
    我在陝北風沙灘區的一條返回縣城的路上,不管怎麼巧了,總之是碰見了通緝犯黃福海,他是古城三起武裝搶劫銀行案的首犯,還有三個沒看清楚,他們正在路邊給吉普車換輪胎。這兒離秦谷縣城只有15公裡,開車20分鐘就到。」丁元英在打電話的過程中多一句話也沒有說,因為丁元英明白,芮小丹作為警察的天職,就是要做這種事。
  • 《天道》:丁元英最後去了哪裡?他為何要離開古城
    《天道》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學作品,富有特色的是主要人物所表現出來的深邃思想,使人震撼,令人深思。它又是一部披著愛情的外衣,實則展現同一文化屬性下不同人性的故事。人是有思想的蘆葦,也因此決定了自己去往的方向,丁元英也不例外。
  • 天道:丁元英的強勢文化屬性從何而來?是鍛鍊還是人設?
    芮小丹問:文化屬性?沒聽過這個詞,這個很重要嗎?丁元英說:透視社會依次有三個層面:技術、制度和文化。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 《天道》丁元英真的悟到了「天道」嗎?為什麼他可以,別人卻不能
    問題來了:《天道》丁元英真的悟到了「天道」嗎?為什麼他可以,別人卻不能。丁元英不假裝文化自信,他很真實,真實到把對文化的偏見深入骨髓,他的包容極具理性,所以他和別人很難融在一起,因為別人接受不了他的生存觀念和生活方式。
  • 天道:芮小丹褪下友情外套謀求肉體歡愛,丁元英為何不為所動?
    #為什麼不為所動?在初次看到丁元英時,芮小丹更加是肯定了自個的看法。那時候,丁元英剛關停公司,前一天夜裡多了幾杯酒,滿身酒味待在車後排,芮小丹把他送到出租房就離開了。她認為,丁元英最多是個有一點文化知識的讀書人,並沒有肖亞文說得那樣神。
  • 《天道》:能悟懂丁元英的3個「天道」思維的人,境界不會低
    芮小丹則是個充滿夢幻色彩的女孩,溫柔大方,樸素真實,不顧一切去做自己喜歡的職業,對丁元英從好奇轉變成愛情,大膽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天國的女孩這個結局更給她添上了一層美麗的光輝。而丁元英給人的感覺則是,沉靜內斂,灑脫自然,整個人展現出獨特的神秘魅力,不同常人的價值觀,居高臨下俯仰眾生的性格,既能叱吒與商業戰場,也能在市井小攤邊玩的開心。而丁元英最後被車隊接走,也讓他本就如同高人般的身份添上一層神秘色彩。
  • 《天道》:丁元英都已經窮到賣唱片了,為什麼不開口求朋友幫忙?
    如果可以,請給個關注。擺一道茶,我們一起聊聊關於《天道》中的那些不易被常人理解的想法和思維《天道》寫到現在,我發現我又有了更多的感悟。對更多的事情有了另外一種思考,還有理解。為什麼丁元英都已經窮到賣唱片了,還不開口,求朋友幫個忙。01你求朋友辦過事嗎?給你辦成了還是辦砸了?
  • 《天道》啟發:丁元英「瞞天過海之計」是格律詩成功關鍵
    三年前第一次看《天道》,那時候看得昏昏沉沉,看一半,睡一半。後來隨著自己身上發生的事情多了,突然想看再看一遍。這一看就再也沒有再停下來,以後每看一次,就覺得受教,直到後來買了原著,又在不停地看。最開始覺得丁元英是神人,現在看來,他對于格律詩的成功的把握,其實只是對樂聖公司做局的自信。
  • 《天道》結局:「救世主」丁元英最後到底去哪了?
    智玄大師的言說,是全書唯一一次提到「天道」二字。後來作者親自領銜編劇據此書改編的電視劇即命名《天道》,可見作為作者思想投射的主角丁元英對佛學思想的態度。書中另外還有一場隔空論戰,對方是一個叫王明陽的人。這次論戰是丁元英在古城跟芮小丹發生實質性接觸之後(事實上,也正是因為王,兩者才捅破最後一層窗戶紙),馬上發生的。
  • 《天道》:芮小丹一絲不掛站在丁元英面前,為何丁元英落荒而逃?
    顯然,芮小丹是被丁元英的個人魅力所徵服。如今這個社會有很多「舔狗」,姿色還可以的女人只要是不善拒絕的,一般身邊都圍著一大堆男人。丁元英跟這些人完全不一樣,在古城一年的時間裡,丁元英幾乎沒有去找過芮小丹,反而把自己關在房間裡,這樣的男人更容易給女人一種神秘感。
  • 《天道》:丁元英用這一高招「一物三關」,給禮物做了保險裝置
    丁元英在與劉冰最後一次談話時,明確了劉冰後悔自己當時退股的原因是「自己認為別人沒告訴他格律詩後來能勝訴的結果」,也就是「我失敗,不是因為我弱,而是別人不幫我的原因導致的」時,丁元英認定劉冰將來對格律詩肯定是個潛在的禍害。格律詩是什麼?
  • 《天道》:解讀丁元英高人思維,兩個字說下背後的動機:痛快
    用丁的話,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中國的傳統文化是皇恩浩大的文化,它的實用是以皇天在上為先決條件。中國為什麼窮?窮就窮在幼稚的思維,窮在期望救主、期望救恩的文化上,這是一個滲透到民族骨子裡的價值判斷體系,太可怕了。
  • 《天道》:丁元英最後去了哪裡?可能暫時出家了,理由有三點
    丁元英退出德國的私募基金,回到國內後。他託自己的助手肖亞文幫自己找個清靜的地方,本來在天津已找好房子,並付了租金。肖亞文覺得不合適,又把丁元英安排在古城這座小城市裡。古城位置較偏經濟落後,這裡的人生活節奏慢,城市很平靜,非常符合丁元英的要求。
  • 《天道》:愛佔小便宜的人未必聰明,愛吃虧的人也不一定真的愚蠢
    《天道》這部電視劇中,丁元英是一個牛人,他是做資本運作的,曾經用一年的時間賺到了2個億,並且在古城的三年時間完成了對貧困村王廟村的脫貧工作。丁元英擁有常人難以理解的思維方式跟商戰技巧,值得每一個商務精英跟創業者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