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裝置丨連接人 藝術 技術

2021-02-26 數虎圖像

交互裝置,讓人與設計產生聯繫,給人帶來無限樂趣,它可以是一種減壓方式,一場遊戲,或夢境,或真實。它消除了藝術品與人之間的距離,使人成為藝術品的一部分。讓交互裝置不是單純的裝置藝術,而是人、藝術、技術的連接。

打工人壓力大,焦慮重重。而一場交互藝術裝置展,也許可以讓人佔時忘記生活的微苦。布魯克林Teknopolis交互藝術裝置展,玩的不是心跳而是輕鬆。

在交互現場,你可以旋轉跳躍,群魔亂舞,來釋放壓力,甚至可以用手觸摸聲音裝置,彈奏出專屬於自己的曲目。

當你拼接的不同材料,投影到屏幕上,像在玩心理學上的沙盤遊戲,讓潛意識意識化。看著如流水變化的色彩,壓力自然得以釋放。

生活在多元的社會、人類可以產生連接的東西很多,可總有人自嘲是「社恐」,喜歡安靜的呆在角落,宅家擼貓、吃雞。如果社恐遇到了交互裝置,我想Ta一定會愛上的。

以色列數字裝置藝術家丹尼爾·羅津(Daniel Rozin)在紐約個展的互動裝置作品《企鵝鏡》(Penguins Mirror)看似簡單,實則有趣。試問誰不愛呆萌的企鵝?

《企鵝鏡》有黑白兩面,由 450 個電動毛絨玩具組成,是一個散落在地板上的裝置。靜置的時候,企鵝鏡呈黑色,毛絨玩具以背部面對遊客。如果遊客晃晃手,對應區域的小企鵝便乖巧的轉圈圈,組成企鵝白白的肚皮則是遊客的身形姿態。正如一面鏡子巧妙的映照出你的動作。

那些喜歡自嘲社恐的人,其實擁有有趣又豐富的內心世界。他們可能不會到南極看企鵝,對海洋館的企鵝也不感興趣,但想玩一把交互裝置,用自己的身形、動作來掌握企鵝隊形的變化。

《Kryophone》是法國團隊 Scenocosme 創作的互動聲音裝置,主要素材是冰塊,利用聲音、光線、靜電接觸、結合冰塊的形狀、密度和透明度等產生藝術效果。當體驗者用手觸摸冰塊時,冰塊會對體驗者身體的靜電觸感作出反應,像一個發光的水晶球。

冬天不止是滑雪,泡溫泉、還可以交互體驗。你可以踩冰塊,聽呼嘯的風,觸摸冰球,看它從粉色變到藍色再到綠色。冬天的肅穆、蕭條在交互中多情又善變。隨著顏色的變化,風聲也隨之變化,或加速、或減速,不停的在耳畔響起咕咚咕咚的聲音,好像冰雪消融,春天正緩緩而來。

面對網際網路成長起來的90後、Z時代等年輕消費人群,在IP、流量滿天飛,注重「體驗為王」、消費場景多元化的今天,交互裝置可以很好的詮釋品牌精神、與消費者產生情感共鳴,並使其認同企業文化。比如,運動品牌NIKE與倫敦創意工作室Field合作,打造了《Force of Nature》的運動裝置。

年輕人喜歡健身、運動,但是大家都知道跑步、擼鐵很累、很無聊。當跑步者在Field嵌入了定製傳感器的跑步機上跑步,開啟了一段互動視聽之旅。當跑步者看到隨著自身移動速度而改變的顏色和圖案,他可以調整速度,讓裝置變幻出不同的形狀和色彩。那些流動的顏色和圖案產生互動,仿佛是運動者燃燒的脂肪的和揮發的汗水。這種互動體驗感好像隨時掌握自己的人生方向。

交互裝置將競技、力量、堅持、宣洩、運動、自由、灑脫,這些運動的品質和企業文化潛移默化的融入跑步中,讓真實的跑步與虛擬的跑步形成的圖像結合,佔領消費者心智。

-

相關焦點

  • 交互裝置不只是單純的交互,是一種人、藝術與技術的巧妙聯合
    交互裝置作為一種人與裝置聯繫性很強的媒介,可以讓人參與其中,並獲得真實的親身感受。交互裝置不僅是單純的裝置藝術,也不只是單純的交互,而是一種人、藝術與技術的巧妙聯合。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些有趣的案例,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交互裝置。
  • 機械藝術矩陣丨仿生裝置藝術設計更具高級感!
    當機械與藝術融合,會產生怎樣有趣的設計靈感和藝術創造?機械,總給人一種冰冷的質感,但如果有一天,機械被賦予了溫度和生命,那就意味著又一個偉大的藝術即將誕生。機械仿生裝置「會呼吸的傘」在美國劍橋Biomed Realty大樓的中庭,近400隻傘型掛件有規律地收縮與擴張,組合成了一個大型的公共藝術裝置——機械仿生裝置「會呼吸的傘」( Diffusion Choir)。裝置由400組可摺疊傘形機械配件組成,每一個元件都可以獨立打開和關閉,由運行Flocking算法軟體控制模擬飛鳥和魚群的運動。
  • 藝術·科技·人文丨實驗藝術裝置
    飛揚蘿蔔針對此次突發全球疫情創作了國內首個大型城市公共藝術互動裝置《愛·在雲端》落地武漢左嶺。
  • 變廢為美,環保裝置藝術
    美陳資訊,美陳培訓,裝置,主題展,交互多媒體,商業等 一個公共空間知識糧倉庫 瑞典建築事務所UMA(Ulf MejergrenArchitects)便使用塑料寶特瓶來建造墨西哥一所藝術學校的外牆立面,期望為當地社區樹立一個正面積極的榜樣,也希望民眾看到這面藝術牆的同時思考:使用過的寶特瓶除了丟棄外,亦能透過巧思賦予它新的意義。
  • 美國藝術學院交互專業有哪些?
    l 藝術型互動設計:基於多元文化以及網絡文化的發展,跨界整合音樂、影視、新媒體、雕塑、裝置、網絡程序、電腦編程、虛擬實境、科技(VR, AI等)、視覺語言等的互動藝術。但並不是每個學校都會開設這四種方向的交互專業,接下來我們主要以大家比較熟悉的4所藝術院校開設的交互專業帶大家了解一下美國藝術院校交互專業的開設情況以便交互同學的專業選擇和院校選擇。
  • 裝置藝術*生活丨藝知物當代藝術空間
    Image Technology InstallationParada可口可樂通過交互式技術、共享時刻和音樂演唱會在數字空間中擴展了一個增強型物理實時中心。這是一個由500個半透明球體構成的自由流動的空間,當公眾進入主體裝置,可以在其中創造屬於自己的體驗。球體運動的效果通過閃電系統增強,該閃電系統經過編程,可以對音樂會,遊戲和其他品牌等不同事件做出反應。
  • 年畫賀新春——互動裝置藝術作品《大過年》即將展出
    互動裝置藝術作品《大過年》的主題及創作元素來自於山東博物館館藏年畫珍品《正月十五鬧元宵》(年代:民國版後印,尺寸:18x33釐米,體彩:小橫幅,產地:楊家埠) 年畫中有十個童子,中間一個手舉鰲頭燈,四個兒童敲鑼打鼓,寓意「獨佔鰲頭」,另外五個手提各種燈籠,表現了兒童們歡度正月十五元宵節的情景。
  • 仙境般裝置藝術作品'Eden'
    點擊關注國際美陳俱樂部平臺美陳資訊,美陳培訓,裝置,主題展,交互多媒體,商業等一個美陳知識糧倉庫
  • 裝置藝術×生活丨藝知物當代藝術空間
    影像科技裝置Image Technology Installation《可口可樂館》Parada可口可樂通過交互式技術、共享時刻和音樂演唱會在數字空間中擴展了一個增強型物理實時中心。這是一個由500個半透明球體構成的自由流動的空間,當公眾進入主體裝置,可以在其中創造屬於自己的體驗。
  • 裝置丨奧拉維爾·埃利亞松的抽象:設計藝術的藝術
    而先鋒藝術,往往就是這樣,讓人看不懂,卻可以感受到藝術家的激情和想像。2017年,Netflix推出一部高分高質量的紀錄片:《抽象:設計的藝術》,一集帶你認識一位頂尖的設計大師。時隔兩年,第二季迎來火爆回歸,在豆瓣評分上直衝9.2分。與第一季大不同的是,除了幾大新穎的設計領域,Netflix更是在全新一季中重磅加入「藝術「作為一大亮點。
  • 媒體藝術形式調查3 - 交互強迫症 - 「如果我們今天必須在場……」
    這一幕絲毫不讓人感到驚訝。今天的觀眾對於數字交互式作品非常熟悉——如果不是「過於熟悉」的話。在對交互藝術的討論中,一種流行的看法是「將觀眾的參與納為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是一種令人歡欣鼓舞的賦權過程;在我們看到的交互藝術展覽所附帶的文本中,這一論調屢見不鮮。而本文將與這一論點拉開距離,試圖觀察觀眾在數字交互裝置作品中值得關注的真實處境,以及這種處境事實上造成了何種局限。
  • 「交互新思路」:專訪新媒體藝術家李思曼
    如果要選的話我會更傾向於實體交互工具這方面,比如單片機、裝置這個方向,尤其是在虛擬空間很流行的當下,交互裝置就是一種新的雕塑形式,我想人類總是會有想要物理上親近的欲望。而物理裝置本身可以和用戶在同一空間內、浸透在同一種空氣中,這應該是一件不可取代的事情。多媒體交互裝置樂器作品《Windloom織風》:
  • 原·美術館×萬象城:七夕藝術裝置——永恆之環
    燈光系統 III.交互時,燈光與人多點互動——裝置因人參與而呈現不同的燈光狀態 GR主要使用自然材料、工業材料、回收物品作為創作媒材,認為生活中能見到的每一樣東西,與人的緊密連接永遠超乎想像。代表作品有《舞》《flow》《城市之丘》《奇蹟》《隧道》等。 譚婷 數字媒體藝術家,現居重慶。 畢業於羅德島設計學院數字媒體專業。
  • 全美最藝術*新科技的畢業展丨2018NYU itp
    ITP ,是紐約大學 Tisch 藝術學院的一項為期兩年的研究生項目
  • 互動式聲光電裝置《驚蟄》一個可以讓體驗者盡情發洩的裝置藝術作品
    「傳統的未來」,探討藝術精神的永恆價值,值得讚賞。本次展覽由傳統、當代與未來三個單元組成,共展出三十件數字媒體藝術作品,表現主題既有歷史經典再現與現實精神關懷,更有對未來世界的憧憬。藝術家們通過交互投影、體感互動等富有創意的表現形式,探索媒體藝術的當代表達,呈現傳統文化的未來發展路徑,為觀眾提供了超出日常的觀展經驗。
  • 【國際文創燈光研究院】智能交互式數字燈光裝置藝術
    大型購物廣場應用  隨著人們觀念上開始打破了對藝術的界限,一些品牌也逐漸意識到藝術能為商業帶來的巨大影響力和推動力,藝術與商業相結合的互動燈光裝置成為最具表現力的存在。  以下這個"三角形探戈"是一個空間改造項目,希望能夠促進人們之間的互動,吸引顧客,並增強私營露天零售街的公共空間的體驗。
  • 傾影科技集團:互動藝術裝置,許你一場空間「魔法」盛宴~
    藝術家們運用互動裝置藝術的獨特創意,表現想像與真實交織的視覺幻境,營造一種特別的視覺體驗環境,並通過與作品的多感官互動而激發人們的聯想,使人們獲得一種全新的審美體驗,引發思考。01敦煌壁畫壁畫是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其中敦煌壁畫尤為出名。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壁畫也會逐漸褪色。
  • 2020年品域中國交互公共藝術裝置系列設計競賽——品域·凌雲裡
    競賽由城市更新開發運營平臺品域中國及國際設計競賽品牌Young Bird Plan聯合發起,本次競賽旨在通過廣大藝術、設計、數字新媒體等相關領域內專業人士、愛好者的參與,在品域·凌雲裡項目中設計交互公共藝術裝置,增加該項目的藝術性、趣味性和互動性,探討城市更新項目激活的可能性。
  • 視頻丨純粹藝術!成都不能錯過的0元互動裝置展
    現場展覽作品多元化,雕塑、燈光裝置、攝影、視頻影像等交互展示,凸顯青年藝術家在疫情時期綜合視覺樣式的創造活力與反思。這十幾位在國際上嶄露頭角的青年藝術家,代表中國最新銳的藝術思潮和審美。通過藝術展的視覺描述,我們看到「非典型」性藝術空間在藝術展覽呈現上的拓展及藝術展覽的不斷鋪陳對空間的塑造。
  • 柔宇科技劉自鴻:柔性技術是一種新的人機互動技術
    劉自鴻表示,我們今天去看信息技術的變化,確實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從上世紀80年代PC的出現,改變了我們的工作方式;再到90年代網際網路的出現改變了我們的連接方式;再到2007年iPhone的出現,改變了我們的通訊方式、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