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美術館×萬象城:七夕藝術裝置——永恆之環

2020-12-15 騰訊網

2020年6月29日,原·美術館聯合重慶萬象城共同推出「2020萬象藝術家孵化計劃」,面向全國徵集萬象城七夕藝術裝置方案。

經歷一周時間的開放徵集,本次萬象藝術家孵化計劃總計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148件方案作品。評委組由原·美術館執行館長薛薇、策展人陳姣皎、重慶萬象城管理中心總經理趙丹以及副總經理白雪組成。他們以創作故事線、方案創意、互動性、可落地完成度等維度作為評判標準,對入圍藝術家團隊方案進行評分。經過評委組的多輪篩選,最終於7月16日確定中選作品——《永恆之環》。

永恆之環 Eternal Return

我們仰望夜空,想要探尋認知中的永恆。時間與光,宇宙與星辰,仿佛永恆只存在於最為未知與浩瀚之處。

我們把星辰具象化,加上了「宇宙」的尺度,去衡量彼此的愛。

我們希望愛能夠像星辰一樣,比人類的存在更加永久。

Eternal Return,哪怕生命是一成不變、永無止境的輪迴,也值得熱愛和讚頌。

《永恆之環》(eternal return)是GR藝術小組與數字媒體藝術家譚婷合作提供的戶外裝置作品,由多個半透明異性網狀透明單元組成,直徑10米,離地2.5米。作品的主要材料為建築用可阻燃藍色安全網。作品的燈光系統由1上萬顆小燈和構建互動體驗的若干顆LED大燈組成,可與觀者實時互動。

白天,作品是一個漂亮的藍色圓環「漂浮」在空中,進入圓環,被藍色籠罩,又給予慰藉。

而到了晚上,裝置的顏色、肌理、材質與燈光的結合,呈現出流動的星河景象。

藝術家團隊通過此裝置讓參與者體驗星辰變幻、流動的永恆瞬間。星辰作為心靈的投射,仿佛找到了心中永恆的對應。

燈光系統 I. 星點狀程序燈光

系統亮強弱呼吸,帶狀依次閃爍發光

燈光系統 II.日落、黎明、午夜

在這三個時段所有的燈光會點亮並跑動起來,長達一分鐘的通體發光狀態。

燈光系統 III.交互時,燈光與人多點互動——裝置因人參與而呈現不同的燈光狀態

互動說明:捕捉到人,將形成一個對應的光點;當人靠近,光點變大變強;靠近的兩個人,我們設有可融合的光點。

裝置選用建築用可阻燃藍色安全網為裝置主要材料,此材料是GR關於城市主題系列作品的常用材料。安全網原計劃用來保護人類的身體,隨即被棄之無用。選擇這些材料,只是為了從一些可能被忽視的角度,來回應我們的生活。建築材料和自然材料一樣,跟我們的情感與生存的關聯,永遠超出我們的想像。

藝術家團隊介紹

GR藝術工作小組Green Revolution

一個專注於裝置藝術創作的藝術小組,成立於2017年,現有成員有張鬱竹、王英子、李萬峰、劉泓伶、姚驍、翁文倩、田寧飛、唐嬌。GR主要使用自然材料、工業材料、回收物品作為創作媒材,認為生活中能見到的每一樣東西,與人的緊密連接永遠超乎想像。代表作品有《舞》《flow》《城市之丘》《奇蹟》《隧道》等。

譚婷

數字媒體藝術家,現居重慶。

畢業於羅德島設計學院數字媒體專業。專注於人、物和空間的體驗設計,採用數位化的方式,希望也能帶來溫暖和靈性。

個人作品曾參與2012年上海雙年展,上海K11展覽美成就完美。2018團隊參與法國Maison& OBject家居設計展,2019年參與Clot上海華人POP—UP store的家居設計。

藝術家 Q&A

Q:你覺得永恆之環與萬象城之間的共通點在哪裡?

A:唯有對人真誠的設計思考,才能讓產品打動人,走入心坎裡。萬象城作為一個品質生活高地,《永恆之環》作為一個公共藝術作品,都是某種城市理想的載體。在這裡,自然與科技得到交融與碰撞,藝術不再高高在上,而是包裹你與你相融。

Q:你如何看待藝術裝置與商業體之間的關係?

A:我覺得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純粹藝術和商業藝術的區分。任何藝術要克服的難度都是相似的,至於做到什麼程度,則是藝術家的問題而不是某種類型的問題。我們傾向於儘可能地擁抱消費社會(商業藝術是其中最典型的景觀),並期望在這個過程中,認識到更為真實的自己。

Q:你對此次裝置作品與大眾的互動有什麼期待和希望?

A:我們的作品《永恆之環》作為一個互動燈光裝置,希望通過與燈光的互動以及在特製的環境,希望能給大眾帶來一種星河般永恆的愛情體驗。

商業藝術是藝術的下一階段

藝術需要商業,商業也需要藝術,它們相互區別,卻也相映成輝,共同構成我們真實的生活世界。此次與萬象城共同推出2020「萬象藝術家孵化計劃」,是一次新鮮的嘗試,以跨界融合的視角,聚焦藝術與商業的平衡。

原·美術館致力於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影響大眾生活與審美品位,讓優質的青年藝術家資源不斷得到新的探索挖掘和公眾延伸的可能。

萬象城作為重慶主城區高端時尚的一站式購物中心,一直持續探索著成為一個更加豐富的存在。它融合了時尚、藝術、商業,所有的嘗試不單單是在充實一個高端商業的空間,更是連接人與人之間情感共鳴的美好載體,一個烙印著專屬於重慶這座城市特質的存在。

跨越媒介,打破「藝術」與「商業」的固有邊界,感受各個領域的相通與循環,讓資源重新融合與碰撞。相信此次跨界合作,藝術與商業都能找到被大眾認可的獨特DNA,繼而形成藝術產業與公眾參與間產生共振的豐富體驗。

相關焦點

  • 原研哉聯手 Noiz Architects,為臺南美術館打造專屬藝術裝置
    參觀臺南美術館,千萬別錯過這個秘密景點!藝術裝置「律動之影」(Shadow in Motion),由日本平面設計大師原研哉和 Noiz Architects 團隊聯手打造。位在臺南美術館地下停車場入口,即是戶外地面和地下一樓停車場接連之處。
  • 戴比爾斯鑽石珠寶永恆之約獻禮七夕
    作為鑽石珠寶商中公認的光影大師(Jeweller of Light),戴比爾斯鑽石珠寶甄選夢幻逸品,完美詮釋兩心相悅的七夕情懷。    如鑽石般雋永的愛情,經過時光的雕琢更彌足珍貴。擁有極致的火光(Fire)、生命力(Life)和亮光(Brilliance)表現,戴比爾斯奢華美鑽彰顯親密愛侶之間至真至美的璀璨光芒,傳遞彼此心底的濃濃愛意。
  • 從3座美術館看建築與藝術的共生
    本期介紹的3座置身在自然之中的美術館建築,在設計之初或受到藝術概念的啟發、或本身就與藝術作品結合,使建築和場所超越了遮風擋雨、保溫庇護、存儲陳列等基本功能,通過構造、空間、光影所形成的節奏、韻律,而具有了感染人心的共情力。
  • O'Kids工作坊丨秋天的第一場藝術活動,在原·美術館等你
    時間:10月4日 15:00-17:30地點:原·美術館人數:7歲以上個人(5-8人)人數:7歲以下親子(2-3組)費用:38藝術家餘童擅長採集來自大自然的花草樹木原料進行作品創作,她的花草葉染是一本時間和大自然之書,收錄了大自然與時間的對話,春華秋實夏蟬冬雪,經她之手,都被鐫刻成為永恆。
  • 《重逢島》新媒體藝術展在原美術館正式開幕
    2020年6月6日,由原美術館主辦,涅米文創出品,倪昆擔任總策展人的《重逢島》新媒體藝術展在原美術館拉開序幕。近500位藝術界、媒體界的朋友重逢於此,共同見證20位國內外優秀新媒體藝術家的創作成果。對於原美術館來說,這是闊別近半年以來的第一次正式開館,也是2020年的年度首展。
  • 夜空彩虹 x 成都萬象城2期|"逐光之境"探索先鋒光影裝置
    2020年末,夜空彩虹聯合多名中國當代著名藝術家,共同為成都萬象城2期打造了以「創意燈光藝術裝置」為軸的城市公共藝術空間,發現和探討成都這座國際大都市深層的文化與藝術魅力。   這是一場不容錯過的【新媒體藝術燈光節】「逐光之境」,讓你以新視角、沉浸式的方式領略先鋒新媒體光影裝置。
  • 大型裝置藝術作品精選
    正如Eliasson創作生涯中完成的許多作品一樣,這次的作品《小溪》在選址上十分獨特,融入該展館所持有的獨特文化元素,在用料上、結構上以及歷史上將藝術品與該美術館融為一體。       作品與展館巨大的反差讓人深入研究這裡曾經文化歷史的真實性,與此同時作為全球視角的一部分,作者也十分注重裝置帶給人們的現場感官體驗。作品是一件巨大的景觀裝置,被布置在美術館的南面。
  • 評展|在森美術館讀鹽田千春:「靈魂的顫動」與裝置的平面化
    這場展覽雖已經在10月底結束,但其帶來的震撼卻在延續:展覽海報在東京的六本木之丘,豎立著由傳奇藝術家路易絲·布爾喬亞在九十年代世界上九所美術館前設計的巨型蜘蛛像「Maman」中的其中一座。作為六本木的地標,這隻蜘蛛也象徵著繁華的六本木不僅有著日本最昂貴的寫字樓,也有著與現代藝術共時的森美術館。蜘蛛吐絲織網,由點而線,進而組織起整個空間。
  • 直島藝術群落:烏託邦式的藝術群島
    這座小島上的主體建築大多是普利茲克建築獎獲得者、建築大師安藤忠雄一手打造的,其中尼斯之家美術館、地中美術館都是安藤忠雄的作品,李禹煥美術館則是他和藝術家李禹煥合作完成的。安藤忠雄也在此實現了他一直以來的理想——自然和藝術相融合的「環境美術館」。一座遺世獨立的島嶼,一個高於現實的藝術計劃,安藤忠雄一手將這個烏託邦變成現實。所以也有人稱直島為安藤忠雄島。
  • 繪就城市藝術領空|逸美美術館開館一周年
    時光掠影,轉瞬即逝,但美好卻可以定格,在心中留下永恆的記憶。去年此刻,富力國金中心逸美·美術館,在眾盼之下璀璨開館,成為瀋陽文化藝術地標。如今不負光陰厚愛,逸美·美術館迎來了開館一周年典禮的盛大時刻!11月20日,坐落於瀋陽一環之心的富力國金中心逸美·美術館,在萬眾矚目之下,開啟了開館一周年的華彩盛典。
  • 鳳凰藝術 | 2018年度十座大型藝術裝置
    沒有什麼會比一座大型藝術裝置更加引人矚目,不行的話,那就來兩座。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有哪些大型藝術裝置驚豔了2018?。以及以下是「鳳凰藝術」帶來的相關報導。裝置藝術,是指藝術家在特定的時空環境裡,將人類日常生活中的已消費或未消費過的物質文化實體、進行藝術性地有效選擇、利用、改造、組合,以令其演繹出新的展示個體或群體豐富的精神文化意蘊的藝術形態。
  • 日本文化之旅:從東京美術館畫廊中,淺析草間彌生的前世今生
    欲深入了解圓點女王草間彌生的作品母題──「無限」、「永恆」與「增殖」,走一趟東京早稻田的「草間彌生美術館」是最好的選擇。  該系列作以棉織物、紙纖維等材料製成男性突起物,再將之覆蓋於家具的雕塑作品,此反映了草間彌生自小對性的恐懼。然而,軟雕塑卻是在藝術家 Claes Oldenburg 大量於作品中使用後,才被廣為人知。而如草間彌生以鏡子為媒介的作品,或以重複印製展現繁殖意象的裝置作品,也都是因其他藝術家後來的使用而聞名。
  • 順豐聯合情緒美術館舉辦「活色生箱」主題裝置藝術展
    2020年1月8日,北京——由順豐和情緒美術館聯合舉辦的「活色生箱」主題裝置藝術展今天在北京798藝術區拉開帷幕。展覽將持續一周,聚焦水產、鮮果、牛羊肉三大熱門年貨品類,以食材最自然的狀態為創作靈感,視覺化呈現以順豐為代表的冷鏈物流及科技在食材保鮮方面的應用,傳遞鮮食文化與綠色、健康的生活理念。
  • 市美術館新館開館:文化新亮點 藝術新地標
    1月3日,備受廣大市民矚目的市美術館新館正式開館,意味著嶽陽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又添一處文化新地標。一座現代化的專業美術館  開館當天,美術館新館一樓展廳的「清風掠過·劉雲藝術作品展」迎來了上萬名市民的參觀。
  • 草間彌生《水仙花園》裝置被安置在「瞬間」展館
    Claude Monet, 'water lilies', 1908 Dallas Museum of Art不過,這家倫敦美術館已經獲得了另外三幅作品,其中包括一幅圓形睡蓮油畫,它也是德克薩斯州達拉斯藝術收藏博物館的明星收藏。國家美術館表示,以印象派為特色的藝術展覽數不勝數,但從來沒有一個展覽將它們作為裝飾藝術來進行探索。
  • 南境丨郭工:東方禪韻的裝置藝術
    ,中國物相 心相 世相-中國當代藝術新常態,原美術館,重慶,中國ART藝術鄭州,鄭東綠地中心,鄭州,中國天真,NUOART,北京,中國呼吸,南京博物院,南京,中國就像沒有發生一樣,1 House,北京,
  • 藝術兒童暑期歐洲之旅精彩回放(1):畢卡索美術館
    藝術兒童工作室在2015年暑期尋訪歐洲的旅程中,訪問了法國和西班牙兩個國家的十多個城市,沿途拜訪了許多藝術大師的展覽館、故居、還包括建築作品、文化遺產、……這璀璨之旅的第一站就是位於巴黎的畢卡索美術館。
  • 「無界」美術館一周年:當「新媒體藝術」遇見上海
    teamLab茶屋中的花茶2001年,東京大學工程學出身的豬子壽之成立了藝術團體teamLab,他們運用數位技術進行創作,通過藝術與技術的融合,摸索人與世界、人與自然的新關係,「無界」美術館由此誕生。在豬子壽之看來,這是一座「沒有地圖的美術館」,希望到訪者能夠沉浸在無邊界的藝術空間中,在廣闊的世界裡彷徨,用有意識的身體去探索,共同去發現和創造全新的世界。
  • 藝術一刻|歷史流變,人性永恆
    藝術一刻|歷史流變,人性永恆 2020-08-07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京北藝術新地標,上方美術館推出豐富藝術活動
    坐落於北京昌平區北七家鎮寶隆藝術區的上方美術館,以中國工筆畫和當代雕塑為特色,已成為京北地區最專業的美術館之一。繼「潮動——2020當代藝術展」等展覽後,上方美術館於12月12日連續推出多項藝術活動,為京北的藝術愛好者送上豐富的精神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