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百度百家號南寧中心提供的人物專題專訪報導來啦!接下來一段時間,我們將對優秀的設計周參賽創作者進行持續採訪,發布專人專訪,並錄入百度app南寧頻道的「創作不止,對話藝術」專題,為您賦能加成百萬曝光!
01小百:龍龍您好,請問您為什麼把自己的工作室起名「野獸派藝術」呢?
龍龍:
建立野獸藝術工作室的初衷是我想創作更多和別人不一樣的作品,堅持手作、堅持藝術,起這個名字也是是因為我喜歡獨一無二、狂野、霸氣且有張力的東西,用野獸來表達我的作品,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02小百:據我們了解,您創作了不少黏土作品。請問您是因什麼原因接觸黏土這門手藝的呢?
龍龍:
剛開始接觸黏土是因為上高中的暑假時經常去幫我老師做助教,其中就有黏土教小朋友做小玩偶,那是我第一次知道有黏土這個東西,很簡單的圓形變人偶。
再次接觸是到了大學實習的時候有個七夕節,想著這麼多人賣花,我也想賣點東西,於是自搗鼓起了捏黏土玫瑰花,為了讓它更逼真,還買了包裝紙,誰知道,非常受歡迎,堅持了一段時間做定製玫瑰花花束。
後來覺得黏土的可塑性太強了,有天翻微博看到別人發的翻糖蛋糕,想著黏土的質地會不會也可以做出翻糖的效果,馬上又行動了起來,就有了黏土蛋糕模型…再到後來的黏土多肉植物,創作出一系列的黏土作品後,我發現,做了手作黏土我離我的繪畫專業越來越遠了,我用不到我最愛的色彩、顏料和畫筆,靈感一現,為何不能把兩者做一個結合呢?就才有了最後的黏土浮雕畫…黏土浮雕立體牆…在這個自學自己搗鼓創作的過程讓我很是享受。
因為只有在不斷的創作中,你才會收穫更多。
03小百:請問您是否在創作中有意將黏土藝術和版畫藝術結合在一起,創造出屬於自己的風格?
龍龍:
是有意來做結合的。
黏土和繪畫我同樣不想丟棄,想著他們要是能做一個結合,那應該會是一個很不錯的體驗,黏土的顏色有限,且幹了之後顏色還會變得舊舊的,那顏料就能解決這個問題,第一次嘗試發現居然真的很不錯,因為我本身對色彩就比較敏感,所以你會看到,我作品的色彩用色是很大膽的,視覺衝擊力很強,這無形中就變成了辨識我作品的標誌也成為了我的創作風格。
04小百:對您來說,版畫藝術是否有獨特的吸引力?
龍龍:
黏土浮雕畫對我來說是極具魅力的,因為它可塑性強,能創造出很多的可能性且少有。
05小百:請問您這次帶來參加比賽的作品是什麼風格,它的藝術風格和特殊含義有哪些?
龍龍:
這次參加設計周的作品是我最喜歡的系列作品,它包含了我喜歡的裝飾畫元素和強烈的色彩對比表達——用油畫框做底,做出色彩碰撞的背景色,用黏土做主體物,視覺的衝擊感就比平面的強很多,且上面的裝飾圖案也是用黏土一塊塊捏出來剪裁進行拼貼的,色彩的搭配也是憑著自己感覺走,我個人是很喜歡的。
06小百:我們在您的作品裡注意到,您有許多作品是偏獵奇、奇幻風格的,請問您為什麼偏愛這類風格的作品呢?
龍龍:
創作的時候其實我沒有想很多,通常就是看到什麼事物的時候的某個點給了我靈感,我就會馬上動手創作下來,我喜歡動物的比較多,但我又不希望展示的只有它們可愛的一面,所以慢慢的就形成了這種風格吧。
07小百:請問您如何看待「藝術已死」的說法?
龍龍:
「藝術已死」的說法我是不贊同的,只是邊界變化大了,也就是說"什麼是藝術"這個概念被擴展了。只要這個概念是可以變化的,藝術就死不了。它至少,總能套到能活下去的某種其他概念上。
其次,人本來就是情感和理智共存的動物,只要這兩能共存下去,藝術就至少是部分人的需求之一,這需求是與生俱來的,所以我不認同「藝術已死」的說法。
08小百:請介紹一下您的創作理念及未來的發展方向,以及對設計周的想法和期望。
龍龍:
未來我還是會堅持初衷,創作出更多的作品,把黏土藝術繼續創作下去,讓更多人知道和看到不一樣的黏土藝術,也期望廣西設計周能聚集到更多有想法,有創意的設計人,一起閃閃發光,也祝願廣西設計周越辦越好!
感謝龍雨老師對本次設計周活動的大力支持。
在龍雨老師的談話中,我們看到了一個堅持初心、堅持手作的設計師對設計、對作品的嚴格追求和赤誠之心。希望您的作品能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也希望黏土藝術能受到更多人的歡迎。
藝術不止,創作不死。
希望野獸派藝術工作室發展越來越好,願越來越多的廣西本土設計師破繭成蝶、展翅翱翔!
為城市發聲,廣西原創內容生產生態感謝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