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次,吃到有種子的香蕉——僅1/10000的人能吃到的涼山野生芭蕉,限量供應,售完即止!

2021-02-07 總包之聲

今天,涼山君給大家帶來

僅1/10000的人能吃到的涼山野生芭蕉


吃過香蕉的人很多

但吃過芭蕉的人卻很少

特別是純野生的芭蕉,更是少之又少!

所謂野生芭蕉,是可以吃出種子的芭蕉。


出現帶種子的芭蕉之所以難得,是因為現在幾乎所有商品芭蕉都選用特定培育的品種,使其內種子退化,並採用各類人為幹預穩定芭蕉性狀。


而吃出種子,則說明該芭蕉品種野生且管理方式近乎自然生長。這樣一來,能順利到達大家手裡的芭蕉,可就是無限接近野生的芭蕉

待其成熟後剝開表皮,輕輕咬開如頂級黃油一般的果肉,滑潤軟糯的口感讓此前吃過的所有香蕉芭蕉瞬間寡淡無味。



上圖是涼山的小村莊,村裡房前、屋後、路邊、林子裡有很多自然生長、無人看管的芭蕉樹。但是,這麼生態的芭蕉因為野生,每棵芭蕉樹產量不高,且一旦實現產業化就破壞了其自然的純真,因此,市場上極難見到。



這裡的村民勤勞淳樸,這些自然生長的芭蕉基本上長在誰家山頭地裡就屬於誰家了,村民們只會用這些野生香蕉、芭蕉葉子餵豬、餵鴨。



幫助我們採摘野生芭蕉的是一位少數民族的小夥子,我們一起討論自然農法的理念方法,希望這種天然無汙染的水果可以進到城市讓大家放心的食用。

沒有人為幹涉,不打藥不催熟

帶著山野的芬芳和氣息!

清新香甜,Q彈緊實的口味

就是不一樣!不禁讓嘴巴覺醒。

為了讓大家能吃到難得一掛不追求產量

純天然無汙染的芭蕉!

為了不錯過這個美味

我們決定給大家發點嘗鮮

我們讓村民們幫忙上山砍一些

每天進山現拉點出去發貨,由於量不是很穩定

所以下單後我們大約3天內給大家發出!

芭蕉從山上砍下青色的生果後

為了保證口感更佳、能儘快嘗到美食

我們要求當地農戶採用當地古老捂芭蕉的傳統工藝

在合適的時間滴一點點當地釀造的糧食酒

收到後大家再用個塑膠袋裝密封著捂幾天

等芭蕉果皮變黃,逐漸變黑,果身變軟就可以開吃了!





為宣傳涼山本地水果,涼山良品特推出幸運吃野芭蕉送野芭蕉活動:


只要購買涼山良品野芭蕉,在吃的過程中,吃到芭蕉籽,拍照發朋友圈,發圈內容為:「涼山良品帶籽野芭蕉,您吃過沒?……」


具體味道描述自由、真實發揮。然後截圖發於「涼山美食家」微信群內。


涼山良品將根據發圈時間確定第幾個吃到有籽芭蕉,將對第8、18、28、58、78、88位幸運美食家各送一件超值10斤裝野芭蕉一件(贈送的野芭蕉同樣可以參與活動)。



▲芭蕉沒有用過催熟藥,自然放到果子黃透帶黑,才是熟透的狀態,沒放熟透會有淡淡澀味


香蕉從樹上採摘下來後,在家中放置7天左右成熟,香蕉的顏色會經歷「綠色--黃綠色-金黃色」的變化。完全是自然成熟,沒有經過任何人工催熟。


如果你收到美食後,實在等不及了,可以用如下熟方法,風味一樣哦

1)將芭蕉和蘋果用密封袋包在一起,6天左右變黃待果皮可以完全剝開就是成熟了;

2)將大米和芭蕉用密封袋裝在一起密封儲存3-4天即可成熟。

注意:存放溫度不能低於20°,否則不會熟;助熟過程密封會產生水汽,請觀察香蕉熟透程度,一旦熟了需要通風放置。野生芭蕉的種子質地較硬,請小心咀嚼!

小朋友請在大人監護下食用!


《銀魂》的作者空知英秋寫的一句臺詞曾在網絡上紅極一時:「我們這些普通人,光是活著就已經要竭盡全力了。」


這次,我們要用這句話形容一種同樣普通的水果——香蕉。

 

香蕉(圖片來自pixabay.com)


香蕉是很多人最喜愛的水果,它味道甜美、顏色討喜、價格低廉、產量高、便於貯存運輸,廣受消費者和種植者青睞。目前香蕉的栽培地遍布亞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赤道沿線,是世界產量排名第二(第一為西瓜)的水果,全球每年總產量可達1億噸以上。也就是說,全球平均每人每年消耗約30斤香蕉。

 

目前,世界的主要香蕉產地在南北緯30°之間,主要包括亞洲的印度、印尼、馬來西亞和菲律賓等國;美洲的宏都拉斯、巴拿馬、巴西和哥斯大黎加等國;非洲的盧安達、蒲隆地等國以及大洋洲的澳大利亞。

 

隨處可見的種植園和低廉的價格使香蕉看起來非常普通。但很少有人知道,香蕉是人類農作物馴化史上培育歷程最艱難的水果之一。


歷史上,香蕉曾數次遭遇過種族滅絕危機,在數代人艱難地培育和持續不斷的品種改良下才達到現今的種植規模。可以說,香蕉的前世今生是「活著就已經要竭盡全力」這句話恰如其分的寫照。


我國也有野生香蕉種植的歷史,野生香蕉和野生芭蕉在古代都被統稱為「芭蕉」,是重要的文化元素。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出自蔣捷《一剪梅》),香蕉作為古人筆下重要的文化符號,最早可追溯到南宋之前。但隨後的數千年,我國的芭蕉栽培始終停留在詩詞歌賦及園林造景的階段,並未向食用性方面開拓。


因此,以上兩種香蕉雖然起源較早,但都不是我們現在食用和栽種的香蕉。約14世紀,隨著伊斯蘭教傳入印尼,包括印尼在內的東亞地區成為現代栽培香蕉的發源地。


可食用的香蕉品種建立後,隨著伊斯蘭教的遷徙和貿易洪潮一路向西推進,先後在非洲大陸、馬達加斯加落地開花,其後又在葡萄牙人的殖民洪流中被帶到南美洲和加勒比海區。兜兜轉轉之後,香蕉栽培又經南亞傳播到東南亞和澳洲,最終進入我國的雲南一帶安家落戶。

 


公元前數千年,巴布亞紐幾內亞和中國等地均有香蕉栽培記錄。但目前全球廣泛栽種的香蕉(如華蕉)為起源於東亞的人工栽培品種。因此,雖然我國擁有豐富的野蕉資源,但目前種植的香蕉卻是舶來品。

 

在漫長的傳播途中,隨著世界各地氣候條件的不同和長期的人工選育,最初的兩種野生芭蕉品種之間互相雜交、變異,形成了數個香蕉品種。這些不同的香蕉品種,在公元前8000年前都可以追溯到兩個原始的野生芭蕉屬品種:小果野蕉(Musa acuminata)及野蕉(Musa balbisiana)。小果香蕉味甜但多籽;野蕉軟糯但酸澀——以至於這兩個野生香蕉雖然早在漢代就有分布於我國雲南等地的記載,卻罕有人將其當作一種食物享用。

 

野生小果野蕉(圖片來源:Visualhunt.com)

 



看外形

香蕉彎曲呈月牙狀,果柄短,果皮上有5-6個稜。芭蕉的兩端較細,中間較粗,一面略平,另一面略彎,呈「圓缺狀」。其果柄較長,漿果三稜狀,果皮上有一般3個稜。總體來看,香蕉個大,芭蕉較小。


看顏色

香蕉未成熟時為青綠色,成熟後轉為黃色,並帶有褐色斑點,果肉呈黃白色,橫斷面近圓形。芭蕉果皮呈灰黃色,成熟後無斑點,果肉呈乳白色,橫斷面為扁圓形。

嘗味道

香蕉香味濃鬱,味道甜美。芭蕉的味道雖甜,但回味帶酸。


外形

香蕉和芭蕉同屬芭蕉科,在形、色、味上都很相近。從外觀上看,香蕉稜少,形體長圓,果柄短,未成熟時為青綠色,成熟後轉為金黃色,果肉為黃白色,橫斷面近圓形。芭蕉一頭略大,另一頭略小,果柄較長,芭蕉果皮呈灰黃色,果肉是乳白色,橫斷面為扁圓形。從味道上分辨,香蕉味道濃甜,而芭蕉果肉細緻油滑,但回味中略帶一些酸澀。


涼山良品宣言


每個社會人,總要找到一個歸屬於他自己的公益事業。


涼山良品,要用最天然的涼山本地美食向世界重新介紹大涼山。我們要對涼山說:貧窮並不代表落後。


涼山良品,就是這樣一個立志造福涼山當地百姓的公益項目。


關注涼山,把愛傳遞,歡迎點讚、掃碼關注、轉發文章。大家的一個小小的支持也是對我們堅定前行的莫大鼓舞。


涼山良品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涼山良品」搶購野生芭蕉吧!

相關焦點

  • 芭蕉香蕉這樣還能吃嗎?
    芭蕉同屬於芭蕉科芭蕉屬,是一個家族中兩個品種,可從外形、色澤和滋味區別。芭蕉比香蕉便宜些!兩端較細,中間較粗,一面略平,另一面略彎,呈圓缺狀,其果柄較長,果皮上有三個稜。外形彎曲呈月牙狀,果柄短,果皮上有5~6個稜!是芭蕉香蕉味道可口,含著維生素、多種微量元素;容易消化吸收,有排毒的功效;食用後能使人身心愉悅,有「快樂食品」之稱。
  • 香蕉和芭蕉,到底哪個更通便?
    香蕉和芭蕉都是野蕉和小果野蕉雜交的後代,也算是親兄弟了。不過它倆跟「先輩」比起來,沒有大量硬硬的種子,吃起來帶勁多了。從形態上區分的話,芭蕉比香蕉更為粗短,且稜會更少一些。而在口感上,芭蕉通常會偏酸,香蕉則會更甜一些。
  • 芭蕉和香蕉的區別性在哪?如何挑選好芭蕉
    香蕉中的糖分可迅速轉化為葡萄糖,立刻被人體吸收,是一種快速的能量來源,這也是很多運動員喜歡在比賽期間食用香蕉的原因。  此外,從營養學的角度看,芭蕉更溫性一些,含有更為豐富的膳食纖維和大量的水溶性植物纖維,所以,其潤腸通便的功效,因此吃芭蕉不會便秘,香蕉反而更偏涼性。因此,芭蕉更適合胃寒的人以及老年人。
  • 香蕉與芭蕉的區別
    水果是生活中很常見到的,水果的種類比較多,而且不同的水果在含有的營養元素上,也是有所不同,蘋果是最常見的水果,它含有的維生素、胺基酸比較多,它對減肥和消化都是有著很好幫助,那香蕉也是很常見的水果
  • 「香蕉和芭蕉」長得很像 營養卻差很多
    從顏色上分辨,香蕉皮的顏色成熟後是黃色並有褐色斑,而芭蕉的顏色發灰,並且沒有斑點;從味道上就更好選購了,香蕉聞起來就有一股濃鬱的香味,而芭蕉這種味道很淡,而且吃起來雖然有些甜,但甜裡帶著一股酸味根本沒有香蕉那種可口的香味;香蕉有哪些神奇的作用1、吃香蕉可預防或治療高血壓經常吃香蕉對我們的健康是非常有幫助的,能起到非常好的預防或治療高血壓的作用
  • 原來,最早的香蕉長這樣?
    野生香蕉的歷史非常悠久,但它們的存在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未引起先民的注意。因為野生香蕉的果實內含大量種子,這些香蕉無論味道如何,光是硌牙的感覺就能讓人望而生畏。那麼,誰是第一個吃香蕉的人?目前認為,香蕉的發源地位於太平洋上的巴布亞紐幾內亞島。該島有著得天獨厚的土壤條件和氣候水分環境,特別適合芭蕉屬植物生長,島上的野蕉樹都異常高大,果實足以令當地土著作為主食。我國也有野生香蕉種植的歷史,野生香蕉和野生芭蕉在古代都被統稱為「芭蕉」,是重要的文化元素。
  • 香蕉連種子都沒有,要種植香蕉該怎麼辦?有幾個辦法
    不過與其他水果不一樣的是,我們在吃到例如桃、李、蘋果、杏等等水果時,我們都會發現這些水果裡有種子,但就唯獨香蕉沒看到種子在哪裡。難道是香蕉根本就沒有種子?也或者是香蕉像無籽西瓜那樣經過人工培育以後,沒有了籽兒?
  • 芭蕉跟香蕉,是一樣的?營養價值?又到底有什麼不同之處?
    香蕉和芭蕉的外形是十分相似的,但是,營養價值卻不相同。古往今來,芭蕉都是文人墨客筆下的美談,從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聲」,到南宋詞人蔣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芭蕉無不給人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詩意。可能很多人,對於芭蕉和香蕉分不清楚,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
  • 民間中草藥:芭蕉
    ----芭蕉是一種枝葉繁茂的熱帶植物,這種植物的果實與香蕉十分相似,只是它的個頭比較小,在成熟以後外表也多為黃色,而且能供人類食用
  • ​民間中草藥:芭蕉
    ----芭蕉是一種枝葉繁茂的熱帶植物,這種植物的果實與香蕉十分相似,只是它的個頭比較小,在成熟以後外表也多為黃色,而且能供人類食用
  • 黃香蕉人人都見過,但是你吃過紅香蕉嗎?還有這麼多好處!
    吃過黃色的香蕉,但不少人還是第一次聽說紅香蕉,吃過後覺得這些年的香蕉白吃了,從來不知道原來還有紅香蕉這麼美味的存在。紅香蕉,是芭蕉屬的香蕉品種之一,因葉鞘,葉柄,中脈,果皮為紅色而得名,我國自1986年引進馬拉西亞紅香蕉,在福建,海南,廣東,廣西,臺灣等地種植,其中漳州紅皮香蕉尤為顯著。
  • 減肥能吃香蕉嗎?吃對了減肥吃錯了發胖
    減肥能吃香蕉嗎這個問題在減肥圈是有爭議的。正方是香蕉減肥法的腸道者,說早餐就吃香蕉配白開水,細嚼慢咽吃到飽,午餐和晚餐正常吃就好了。道理是香蕉含有較多纖維素因此飽腹感強,香蕉含有豐富的酵素,使得午餐和晚餐及即便正常吃飯也不會囤積脂肪。
  • 芭蕉和香蕉傻傻分不清?六大方面教你識別
    古往今來,芭蕉都是文人墨客筆下的美談,從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聲」,到南宋詞人蔣捷的「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芭蕉無不給人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詩意。可能很多人,對於芭蕉和香蕉分不清楚,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
  • 香蕉是健身者和減肥者的最愛,但香蕉的種子在哪裡?
    我們吃的大多數水果都含有種子,芒果有大核,蘋果有小核,種子被埋起來,新的樹就長出來了,但是香蕉,你可能已經注意到,沒有任何種子,到底是怎麼回事?事實證明,香蕉裡已經有一萬年沒有種子了。香蕉起源於東南亞和美拉尼西亞群島,而野生香蕉是今天香蕉的前身,是一種不能食用的水果,果肉少,種子多,自然發生的突變,產生無核的果實。很多年前人類開始利用這種自然現象,通過選擇無核香蕉來進行育種。
  • 芭蕉焗芝士菜譜
    在十六世紀時,葡萄牙人將其帶到美洲種植,中美洲和南美洲在二十世紀則已經成為了世界主要的香蕉種植地區。雖然香蕉和芭蕉外形類似,但其實兩者在營養和物理外觀上有不小的差別。成熟的香蕉呈黃色,比成熟的芭蕉略小一號,也比芭蕉口感更甜; 未成熟的芭蕉外形粗獷,皮厚呈綠色。在哥斯大黎加,香蕉是指可以生吃的芭蕉屬植物,而芭蕉則是需要烹飪後才能下肚(對人來說)。
  • 奶奶把一袋香蕉丟進鍋裡煮,家人不理解,半小時後全家人吃到嗨!
    奶奶把一袋香蕉丟進鍋裡煮,家人不理解,半小時後全家人吃到嗨!香蕉是我們家經常會吃到的,因為口感軟糯綿柔好吃,大人小孩都喜歡吃,而且香蕉獨特的香味放在家裡也是很香的,經常買來的香蕉就直接剝皮吃了,不過奶奶最近的行為異常,竟然把我買的一袋香蕉都丟到鍋裡去,奶奶也不解釋原因,只說讓我們半個小時之後再看,原來是奶奶說煮過的香蕉會比生吃香蕉會更有營養,也會更加好吃,開始不信,結果家人吃了之後都誇好吃,不過香蕉不止這一種吃法,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款補鈣又無糖還健康的香蕉小鬆餅
  • 蠕動的香蕉?還是會動的屎?它就是香蕉蛞蝓,這回還有人問能不能吃嗎?
    說到香蕉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多吃香蕉可以通便,緩解便秘,對腸胃比較好。(然而我個人最討厭香蕉和榴槤),大家請繫上安全帶,下面我準備發車啦。
  • 那些年文昌人吃過的野果,是否還記得?
    那些年,文昌人童年中的野果,是否,味道的記憶還猶新,請與文昌網一起,慢慢回味……1、桃金孃桃金孃,文昌話叫「囉呢」、「哆呢」等,初秋是果熟時節,掛果纍纍,4、紫玉盤紫玉盤長得像香蕉,有健胃行氣,祛風止痛之功能,也是文昌農村孩子的最愛。
  • 香蕉採摘完之後,為什麼要把香蕉樹砍掉?果農道出真相!
    在現在我們基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歡吃水果,吃水果的話也是有很多種吃法的,有的人喜歡在飯前吃,有的人喜歡在飯後吃,但是其實這兩種吃法其實都是對的,因為在日常中我們經常吃水果的話它能給身體維持良好的狀態,及時補充人類所缺失的所有水分,多以多吃水果是一件好事。
  • 嵩縣農民種植「北方白香蕉」,從野生到大田培育成功,耗時8年
    河南省西部伏牛山脈的山林裡,有一種8月份成熟的野生水果,在沒有成熟的時候,表皮看上去像是大號的獼猴桃,或者說是腎臟的形狀,至完全成熟之後,表皮炸開,漏出裡面白色香蕉一樣的果肉,味道甘甜,香味濃鬱,繞齒不絕。當地俗稱「八月炸」,也有人叫它「北方白香蕉」。不過,「人紅是非多」,隨著網絡的傳播,大山裡的野生八月炸成了「網絡達人們」尋味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