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科創企業受智慧財產權訴訟困擾 專家建議建立科創誠信制度與科創企業專利評價機制)
對正在科創板IPO「排隊」的科創企業來說,專利可謂其核心競爭力之一。然而,資本市場上時常會發生競爭對手在IPO關鍵時期發起專利訴訟,「精準狙擊」企業IPO。「卡點」的智慧財產權訴訟成為科創企業IPO的「攔路虎」,這一悄然蔓延的惡性競爭現象引發業界的高度關注。
近日,由上海浦東新區智慧財產權協會主辦的「通往科創板的智慧財產權之路—科創板上市的智慧財產權合規準備及訴訟應對」2020「IP TALK」峰會,就此話題進行交流探討,共商治理之道。安翰科技董事長吉朋松呼籲建議建立科創誠信制度,建立科創企業專利評價機制,讓真正具有中華科創品德的企業共同推動中國科創健康發展。
據了解,多家衝刺科創板的高科技企業,都曾在上市的關鍵節點遭遇競爭對手專利「狙擊」而影響上市進程。高科技醫療器械頭部企業安翰科技在衝刺科創板時,就曾遭遇競爭對手重慶金山利用8項專利索賠5000萬元的「卡點」訴訟。這是首例針對科創板上市企業的專利糾紛案,被業內稱為「科創板專利訴訟第一案」。直到今年8月,這起訴訟才塵埃落定,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認定依法駁回原告重慶金山科技的全部訴訟請求。
安翰科技董事長吉朋松受邀出席本次峰會,以《專利智慧財產權是科創的DNA》為題,從科技企業科創屬性以及惡意訴訟對專利危害的角度進行主旨演講。他認為,科創企業只有當發明專利比例超過70%,同時有高比例和大數量的國際發明專利、關鍵技術分布合理、專利和核心產品具有高度相關性等特徵,才算具備了真正的「科創屬性」。
吉朋松呼籲建議建立科創誠信制度,建立科創企業專利評價機制,讓真正具有中華科創品德的企業共同推動中國科創健康發展。
中關村智慧財產權戰略研究院院長、中國智慧財產權法學研究會副會長馬一德指出:「敬重競爭對手是起碼的良知,也是企業發展的應有之義。」
馬一德認為,中國企業本是同根生,應合作共贏,共同發展,形成產業聯盟,提升中國的國際競爭力和市場軟實力,為廣大老百姓提供更優質的產品和更好的服務。他建議,科創企業應充分了解競爭對手,當其正在上市、融資和發展壯大時,及時查找自身差距以提升競爭力和資本市場分析能力。
中國智慧財產權法學研究會會長劉春田表示,對於惡意訴訟,監管部門須有所行動,而企業應當運用法律捍衛自身權利。他建議,擬上市企業應對智慧財產權進行全面核查,保證權屬清晰和授權許可完備,不侵犯第三方的智慧財產權。在保證遭受正常專利訴訟難以奏效的情況下,還要針對可能遭遇的惡意專利訴訟做好應對措施,確保及時、全面地回復上市審核過程中監管機構的問詢,將惡意訴訟對企業上市的不利影響最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