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塗魚大全

2021-02-19 水族圈


棘平牙蝦虎魚


點彈塗魚

彈塗魚形態特徵

彈塗魚身體長形,前部略呈圓柱狀,後部側扁。眼位於頭部的前上方,突出於頭頂,兩眼頗接近。腹鰭短且左右癒合成吸盤狀。肌肉發達,故可跳出水面運動。雄魚的肛門乳頭略尖,呈長三角形;雌魚略扁呈圓形,體呈青藍色,帶有淡色小點星布全身,成魚,體長12-15cm左右,最長可長達20CM左右。


大西洋彈塗魚

生活環境

彈塗魚自然環境下多棲息於沿海的泥灘或鹹淡水處,能在泥、沙灘或退潮時有水溜的淺灘或巖石上爬行,善於跳躍。平時匍匐於泥灘、泥沙灘上,受驚時借尾柄彈力迅速跳入水中或鑽洞穴居,以逃避敵害。

⑴彈塗魚具有挖鑽孔道而棲息的習性,其孔口至少有兩個。一處為正孔口,是出入的主通道;另一處為後孔口,是出入的支通道。可暢通水流與空氣。孔道為「丫」型。也可做產卵室。

⑵彈塗魚適宜水溫為24℃-30℃,適宜鹽度為1.010-1.020,冬季水溫14℃以下時則躲藏於洞穴越冬。有太陽的好天氣,即使是冬季也會出來攝食活動。當水溫低於10度以下時,則深居於底穴洞中,休眠保暖過冬。

⑶彈塗魚食物主要以底棲硅藻為食。常看到其在退潮時的淺灘與排水渠道的底部或兩側攝食底棲硅藻的情況。當魚體被太陽曬乾時即爬入水溜中,然後再遊出水溜繼續攝食底棲硅藻。


大西洋彈塗魚

習性

在離開水遠行時,彈塗魚在嘴裡含上一口水,以此延長它在陸地上停留的時間。因為嘴裡的這口水可以幫助它呼吸,就像潛水員身上背的氧氣罐充滿了氣,而彈塗魚的「氣罐」則是充滿了水的嘴。彈塗魚的腹鰭演化出吸盤,這可以幫助它穩固地停留在自己的位置上。堅強有力的腹鰭支撐著身體,而演變的很好的胸鰭肌肉則把身體向前拉,這樣彈塗魚就可以在陸地移動了。

彈塗魚把鰭當成槳,像在海中划水一樣,在泥上行走。不過,彈塗魚還完全依賴海水來獲得維持生命的氧氣。當它張開嘴進食的時候,口中維持生命的含氧的水馬上會流出來,所以它必須立即補充水,否則就會窒息。由於淺灘上的水有可能幹涸,所以在泥土還是溼的時候,彈塗魚就給自己挖了個洞,當掩蔽所使用。這個洞一直挖到水線以下,這樣即使是乾旱的天氣,彈塗魚還是可以得到海水,供它呼吸之用。泥洞成了彈塗魚的理想家園,它在這裡養育後代。泥洞給小魚提供了必需的水源條件,等小魚長大以後,就可以嘴中含口水到陸地上探險。

彈塗魚有鰓,是真正的魚,但它卻長時間居住在陸地上,成為最初的兩棲動物。儘管彈塗魚喜歡在烈日下跑來跑去,但它們終究是魚,所以仍然得隨時使身體保持溼潤,否則就會死亡。它們的身體結構變動得很少,還必須定時把身體浸在水中。僅僅在嘴裡含口水來吸取氧氣是不夠的,彈塗魚要經常保持身體的溼體以防止危險的脫水現象。因此彈塗魚的所有活動都是在水塘周圍進行的。


大西洋彈塗魚

繁殖習性

彈塗魚雌雄異體。由於彈塗魚肝臟佔的比例很大,成熟的雌雄體腹部在外觀上均很大,所以不易判別性別,唯一的方法是仔細觀察生殖孔。如果生殖孔紅腫大而圓為雌者,狹小延長呈尖狀為雄者。卵巢呈黃色,卵為粘性卵。精巢二條,淡紅色,在腹部兩側。

編輯本段特化器官

彈塗魚屬刺鰭魚科,世界上共有25種彈塗魚,根據其形體和行為特點可將其歸為四個種類:斯卡特勞斯、波爾奧弗撒爾墨斯、佩瑞奧弗撒爾墨斯和佩瑞奧弗撤爾墨頓。彈塗魚的許多行為活動是在陸地上進行的,像覓食、求偶和抵禦入侵等,在各種魚類中它是惟一的一種能在陸地上活動的魚類。彈塗魚主要依靠許多已進化了的特化器官來發揮其生存優勢。例如;它們的眼睛通過長期進化已具有很強的視力,以至於它們能看見渾濁不清的水下物體。彈塗魚的眼睛下面有一個由皮膚折層形成的充滿水的杯狀窩,當彈塗魚的眼睛由於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而變得乾燥時,它會將眼球收縮進這個杯狀窩中,給眼睛添加水份。彈塗魚離開水體後能通過像腿一樣的前鰭在陸地上行走、爬升和跳躍。由於它的皮膚和鰓腔經長期進化已發生結構性變化,因而它既能在水中呼吸也能在空氣中呼吸。確實如此,看到這些動物會使你不由得想起3.6億年前登上大陸的第一批脊椎動物的模樣。當然,從進化角度來看,彈塗魚與最初來到陸地生活的脊椎動物--遠古魚類幾乎沒有多少親緣關係。就像我們自己的祖先一樣,許多現代生物物種也來到了陸地上,並獨自進化在既能在水中也能在空氣中呼吸的生物或兩棲類動物。


大彈塗魚

彈塗魚的故事

彈塗魚還有一名叫闌胡,此魚耐寒耐熱,除了用鰓呼吸外還可憑藉皮膚和口腔黏膜作輔助呼吸,被 提後"不吃不喝"可達7-15天。彈塗魚的視察十分敏銳,一隻眼睛專門用來搜尋食物,另一隻眼睛卻警惕地注視著可能出現的敵害。彈塗魚肉質細膩鮮嫩,是高蛋白、低脂肪,高維生素的食品。

關於彈塗魚,還有一段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

據說南宋末年,宋室兵敗,皇帝趙昺和群臣被元兵追殺,逃到一個象山的一個小島上,來到一戶漁民家想討口飯吃,由於連年戰亂,海盜四去,田園荒荒,主人拿不出糧食招待客人。一時情急,只好將剛捉來的彈塗魚連同街上買來的豆腐一起放在冷水鍋裡燒煮。水溫漸漸升高,而豆腐卻冷著,彈塗魚遇熱盡往豆腐裡鑽。待燒熟後,主人掀開鍋蓋卻不見魚而蹤影。惟有潔白的豆腐浮在清湯中間。主人誤以為魚兒逃走,直到進餐時,才發現魚兒都鑽藏到豆腐塊裡。趙昺吃後覺得此菜鮮美異常,便問主人,主人只好將實情說出。趙昺一時興起,便賜名「御膳白玉羹」。

彈塗魚不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餚,而且是理想的藥膳。彈塗魚表皮的滑涎有很強的殺菌消炎作用。常食彈塗魚可輔助治療傳染性肝炎、痔瘡、癤癬等症。對溫熱、水腫、洩瀉也有一定療效。彈塗魚對老年人來說尤為適宜。因為含脂肪較少,含膽固醇更少;且含一種叫「16碳烯酸」的物質,有保護血管的作用,是高血壓病患者的理想食品。有的地方,把彈塗魚作為一道富貴菜餚,被視為素菜之極,用於敬奉長者。

達爾文彈塗魚

  - The End -

  試試聊天窗回復這些關鍵詞:

魚缸 | 水族箱 | ADA比賽 | ADA賞析 | ADA造景 | 水草欣賞 | 水草文章 | 草缸 | 羅漢 |  龍魚 |  短鯛 | 金魚 |  觀賞螺 |  鸚鵡魚 | 鼠魚

相關焦點

  • 彈塗魚有故事的魚!
    習性在離開水遠行時,彈塗魚在嘴裡含上一口水,以此延長它在陸地上停留的時間。因為嘴裡的這口水可以幫助它呼吸,就像潛水員身上背的氧氣罐充滿了氣,而彈塗魚的「氣罐」則是充滿了水的嘴。彈塗魚的腹鰭演化出吸盤,這可以幫助它穩固地停留在自己的位置上。堅強有力的腹鰭支撐著身體,而演變的很好的胸鰭肌肉則把身體向前拉,這樣彈塗魚就可以在陸地移動了。
  • 創造與魔法彈塗魚在哪刷新?最多的彈塗魚刷新位置分享[多圖]
    創造與魔法什麼地方的彈塗魚最多?想要尋找彈塗魚的刷新位置,在遊戲中並沒有太多的地方,目前有兩個地點都能刷新到彈塗魚,而能釣到最多彈塗魚的地點,下面會給大家帶來具體的位置講解,包括釣魚的技巧,各位也能看一看。
  • 彈塗魚怎麼養?彈塗魚室內魚缸飼養攻略,這魚實在好養又好玩
    目前我們發現可以離開水的魚還是比較少的,常見的有彈塗魚,過山鯽等等。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聊一聊彈塗魚這個物種。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彈塗魚。彈塗魚的別名比較多,比如跳跳魚,泥猴。是背眼蝦虎魚科中非常奇特的一種魚。彈塗魚在水裡面行動比較不敏捷,但是到了陸地上時他們就會依靠自己起強大的胸鰭來進行爬行,還可以進行短距離的跳躍。上岸是他們最與眾不同的一個本領。
  • 彈塗魚 一條魚的生存哲學
    其實這兩種彈塗魚在親緣關係上挨得不算近,是同科不同屬。小個頭的是彈塗魚屬的廣東彈塗魚(Periophthalmus modestus),大塊頭的是同科大彈塗魚屬的大彈塗魚(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體表螢光藍色的斑點便是大彈塗魚的標誌性特徵。
  • 彈塗魚:人們叫它跳跳魚
    (1)彈塗魚在我國,僅僅有3屬6種。常見有彈塗魚(Periophthalmus cantonensis),中國沿海均有分布;大彈塗魚(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見於南海至日本有明海;青彈塗魚(Scartelaos viridis),見於南海和東海。
  • 水族百科(大彈塗魚篇)
    大彈塗魚品種簡介大彈塗魚(詳情介紹)屬於暖水性潮間帶魚類,大彈塗魚喜歡跳躍,通過腹鰭在泥土上匍匐跳躍以覓食,產自我國沿海地區。
  • 新民晚報數字報-彈塗魚
    文 / 仇赤斌  寧波北侖柴郭片區的人把彈塗魚叫做彈鱸(lu),意為彈塗魚有鱸魚之鮮。
  • 「大彈塗魚」它運輸空氣本領
    海邊灘涂上能爬會跳的大彈塗魚是打洞穴居的。在繁殖季節,只有雄性大彈塗魚才會在自己的洞穴裡建造一個像「路燈」似的育兒室,讓雌性大彈塗魚在裡面產卵生子。大彈塗魚卵必須不時地暴露在空氣之中呼吸氧氣,否則就會死亡。於是,雄性大彈塗魚在魚卵孵化的時候,會不停地做著一件事:它一會兒把頭伸出洞外,猛吸一口氣,接著就扭頭遊進自己的育兒室,把嘴裡的空氣吐出來。
  • 彈塗魚:一種能在陸地上生存的魚
    它就是彈塗魚。提到彈塗魚,大家或許都很陌生,覺得從來沒有聽說過這種魚。彈塗魚是生活在中國沿海地區的一種魚類,這種魚體型不大,大概只有我們兩個指甲蓋的大小,所以體重也很輕。比較奇特的是他們除了頭上兩隻眼睛,在背上有還有兩隻眼睛。雖然體型小,但是他們的嘴巴很大,然後顏色是黑褐色的,並且帶有綠色的斑點,想想是不是覺得很噁心呢。所以跟那些色澤鮮亮的魚類比起來,彈塗魚可以說是奇醜無比了。
  • 神奇動物 | 彈塗魚的一生——爬樹、下海、跳舞撩妹
    的確彈塗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目前已有部分彈塗魚有人工養殖。彈塗魚包括蝦虎魚科4個屬——青彈塗魚屬、大彈塗魚屬、齒彈塗魚屬、彈塗魚屬中的30多種魚。四個屬的彈塗魚上岸活動能力不同,水生性依次減弱,向陸地過渡。小個體的彈塗魚屬或齒彈塗魚屬更特化,脫離水面的時間更久,更能適應岸上的生活。
  • #神奇動物穿上身#系列之——(大)彈塗魚
    讀他的貼,被他對觀鳥的熱忱和執著感染,很開心;看到他背著望遠鏡、穿著彈塗魚T恤在南匯灘涂上奔跑的照片,就更開心了,簡直想和他一起雀躍。因為彈塗魚在灘涂上跳躍,生境很對?!更因為這件彈塗魚T恤一年前設計出來,一年後還被孩子們喜歡, 穿著到處晃悠,作為設計者的心情簡直無法形容。這件T恤算是我的第一件自然文創作品。
  • 會彈跳的彈塗魚究竟有哪些神奇技能?
    經過潮汐的洗禮,海陸交匯的「潮間帶」上泥沙細軟,舉步難行,這片看似荒涼的溼地環境卻是「海岸精靈」彈塗魚的樂園。能「離水」的秘密 彈塗魚之所以能「水陸兩棲」,是因為其獨特的身體構造。作為魚類,彈塗魚在水中用鰓呼吸,而在岸上活動時,彈塗魚則有「另類呼吸法」。
  • 每日科普|大彈塗魚:運輸空氣本領從哪兒來
    在繁殖季節,只有雄性大彈塗魚才會在自己的洞穴裡建造一個像「路燈」似的育兒室,讓雌性大彈塗魚在裡面產卵生子。育兒忙 「氣泡室」裡更換新鮮空氣大彈塗魚卵必須不時地暴露在空氣之中呼吸氧氣,否則就會死亡。於是,雄性大彈塗魚在魚卵孵化的時候,會不停地做著一件事:它一會兒把頭伸出洞外,猛吸一口氣,接著就扭頭遊進自己的育兒室,把嘴裡的空氣吐出來。由於育兒室的「屋頂」是個封閉的拱形,空氣鑽到「屋頂」跑不掉,就形成一個「氣泡室」。大彈塗魚這樣一次又一次地把洞外的空氣運到育兒室裡,氣泡室會越來越大。
  • 為了「脫離」大海,彈塗魚花了3億年,剛上岸卻遇到了中國人
    彈塗魚抗氧通過皮膚進行呼吸,但需要保持身體的溼潤才行,因此彈塗魚常在有水的淺灘或魚塘中出現。1、彈塗魚的發源地彈塗魚屬刺鰭魚科,在全世界皆有分布,一共有25種彈塗魚,可分為:斯卡特勞斯、波彈塗魚的特徵爾奧弗撒爾墨斯、佩瑞奧弗撒爾墨斯、佩瑞奧弗撤爾墨頓這4個種類,中國沿海主要有3屬6種,分別為彈塗魚、大彈塗魚、青彈塗魚、大青彈塗魚。
  • 小學課文引爭議 「彈塗魚上樹吃蝸牛」離譜嗎
    海邊一棵大樹上有一群小蝸牛在吃樹葉,彈塗魚爬到樹頂,將這群「害蟲」全吃光。這是鄂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會上樹的魚》的一篇課文。故事所講的「彈塗魚上樹吃蝸牛」,遭到國內相關專家吐槽和批評,認為這一說法違背科學,內容「不靠譜」。課文原作者張衝,不久前致信本報,就此事發表了不同看法。
  • 常言道魚兒離不開水,可是生活在海灘上的彈塗魚卻能離開水生活
    常言道「魚兒離不開水」,可是生活在海灘上的彈塗魚卻能離開水生活。它們會在沒有水的泥沙上爬行、跳躍,有時還能爬到樹枝上。一旦受到驚擾,彈塗魚就立即逃進海裡,以躲避危險。彈塗魚之所以離開水也能生存,是因為它們不僅有鰓,而且還有多個呼吸的器官。
  • 彈塗魚的兩種做法你都吃過麼?(一湯一菜)
    做菜前的一點說明:       彈塗魚雖然生活在海塗中,但是只要簡單清洗後就可以做菜,並不像有些灘涂的小海鮮那樣需要吐泥沙,它很乾淨。小的彈塗魚不用宰殺去內臟,大的彈塗魚也可以不用宰殺去內臟(一般排擋做法)。如果實在覺得心裡不舒服,那麼先拿一塊布保住彈塗魚省得手滑,然後用剪刀剖開肚子,去除內臟即可。
  • 【台州美食】頗有樂天知命味道的彈塗魚
    彈塗魚,在我們這裡叫彈糊, 也有寫成彈烏的。準確地說,應該是彈鱯,別地方的人稱它為跳跳魚。契訶夫有篇小說叫《跳來跳去的女人》,彈塗則是跳來跳去的魚。  古書上記載:「彈胡如小鰍,頭有斑如星,潮退跳入塗中。」
  • 彈塗魚花了3億年進化,脫離大海來到中國,如今為什麼要人工養殖
    從生理結構上來看,彈塗魚有鰓,是真正的魚。它們既可在海水中存活,也可以在淡水中生存,同時它們還可以在陸地上生活。彈塗魚抗氧通過皮膚進行呼吸,但需要保持身體的溼潤才行,因此彈塗魚常在有水的淺灘或魚塘中出現。
  • 彈塗魚會爬樹,黃鱔竟然會變性?細數自然界逆天的魚
    可世界上卻真有一種魚會爬樹,它就是彈塗魚。在我國的沿海地帶,常常可以看見在沙灘附近蠶豆大小的洞穴裡,一個個眼睛高高突起的魚時不時地探出腦袋,這就是彈塗魚,它們機警靈活,提倡只有8釐米左右,胸鰭發達,可以在沒有水的地方爬行、跳躍,有時還爬到紅樹林的樹枝上。多數魚類離開水就會缺氧窒息而死,而彈塗魚卻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