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挪威三文魚是怎麼生長的嗎?
雖然挪威三文魚是一種海魚,但是它的「魚生」實際開始於陸地上的培養基。挪威三文魚養殖的專業人員利用先進技術,根據魚的特點,有效的控制其繁殖期,如此一來能夠有效的延長其生產季。在淡水中受精,受精卵在孵化前,會在恆溫狀態下保存80天。魚苗孵化後先是由卵黃巢提供營養物質,經過2到6周後,會被轉移到大一些的淡水魚池中,開始有規律的投餵飼料。再在淡水魚池中生存10—16個月後,被轉移到海水中,此時重量在60-100g,但已度過其重要的「銀化」轉變期,之後放於海水養殖,變成「幼鮭」。在養殖場經過14-22個月的飼養,當挪威三文魚長到4-6公斤時,就可以開始捕撈了,然後銷往世界各地,成為全球人民餐桌上的美食。
然而挪威三文魚的滋味鮮美、肉質獨特與有保障的食品安全等方方面面,都離不開挪威得天獨到的自然條件。地處北歐的挪威,被稱為挪威王國,東與瑞典接壤,西鄰大西洋。挪威領土南北狹長,海岸線異常曲折,達2萬公裡,多峽灣和天然良港,沿海島嶼很多,被譽為「方島國」。挪威本土屬亞寒帶針葉林氣候,斯瓦爾巴群島、揚馬延島屬苔原氣候。自2001年起挪威已連續六年被聯合國評為最適宜居住的國家,並於2009年到2013年連續獲得全球人類發展指數第一的排名。
正是挪威如此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賦予三文魚良好的養殖條件。挪威寒冷的氣候,使得挪威三文魚有更加豐富的營養元素,尤其是omega—3不飽和脂肪酸(DHA和EPA)的含量高。oemga-3對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病風險和胎兒及新生兒的大腦發育有幫助。而正常一次進餐挪威三文魚(150克魚肉)中所含的EPA及 DHA約有1.8克。根據歐洲食品安全局的推薦膳食用量,正常一次進餐三文魚可提供人體一周所需的omega-3脂肪酸量。
挪威人民感謝自然的饋贈,也著力於保護海洋環境,堅持採取可持續發展的方式來對待挪威這一重要的海洋資源。相信未來的挪威三文魚會有更廣闊的世界,供更多的人享受著來自海洋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