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月8日,黃山市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發布消息,稱該市林業局委託安徽師範大學相關課題組在全市範圍內開展野豬種群數量及獸類資源多樣性調查。結果顯示,黃山市野豬總數在19961~28509頭範圍內。其中歙縣、黃山區、祁門縣野豬總數排在前三位。
調查結果顯示,黃山市除城區外,其它丘陵、山區均有野豬分布。通過應用紅外相機數據,以及氣體分子碰撞率模型,估算出黃山市野豬總數在19961~28509頭範圍內。其中,休寧縣野豬總數為1796~2386頭;歙縣野豬總數為5809~8183頭;黟縣野豬總數為1431~2121頭;祁門縣野豬總數為4734~6902頭;徽州區野豬總數為348~458頭;黃山區野豬總數為5479~7929頭;屯溪區野豬總數為59~77頭;黃山風景區野豬總數為305~453頭。
紅外相機監測結果還顯示,野豬的拍攝率在當地所有獸類中最高,說明該物種的豐富度最高。
近年來,黃山市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越來越重視,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如植樹造林、封山育林、退耕還林等。這些政策的實施使黃山市森林覆蓋率明顯提高,由「十二五」期間的77.6%提升到現在的82.9%,同時森林生態系統植被狀況明顯好轉。這為野豬的生存、繁衍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野豬的天敵是大型貓科動物(如華南虎、豹、雲豹等)和犬科動物(狼、豺等)。華南虎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在安徽就幾乎絕跡,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狼也基本消失。豹、雲豹和豺十年前在皖南山區還有野外記錄,但近年來高強度的紅外監測均無一記錄。這些大中型食肉動物野生種群極度減少,致使野豬種群數量失去了天敵的有效控制。另外,由於野生動物保護法的貫徹執行,各地狩獵工具,尤其是獵槍得到有效控制,野豬種群來自狩獵的威脅大幅度減小。
李樹林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吳永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