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開展野豬種群數量資源調查 數量有多少?官方給出答案

2021-01-07 安徽網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月8日,黃山市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發布消息,稱該市林業局委託安徽師範大學相關課題組在全市範圍內開展野豬種群數量及獸類資源多樣性調查。結果顯示,黃山市野豬總數在19961~28509頭範圍內。其中歙縣、黃山區、祁門縣野豬總數排在前三位。

調查結果顯示,黃山市除城區外,其它丘陵、山區均有野豬分布。通過應用紅外相機數據,以及氣體分子碰撞率模型,估算出黃山市野豬總數在19961~28509頭範圍內。其中,休寧縣野豬總數為1796~2386頭;歙縣野豬總數為5809~8183頭;黟縣野豬總數為1431~2121頭;祁門縣野豬總數為4734~6902頭;徽州區野豬總數為348~458頭;黃山區野豬總數為5479~7929頭;屯溪區野豬總數為59~77頭;黃山風景區野豬總數為305~453頭。

紅外相機監測結果還顯示,野豬的拍攝率在當地所有獸類中最高,說明該物種的豐富度最高。

近年來,黃山市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越來越重視,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和政策,如植樹造林、封山育林、退耕還林等。這些政策的實施使黃山市森林覆蓋率明顯提高,由「十二五」期間的77.6%提升到現在的82.9%,同時森林生態系統植被狀況明顯好轉。這為野豬的生存、繁衍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野豬的天敵是大型貓科動物(如華南虎、豹、雲豹等)和犬科動物(狼、豺等)。華南虎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在安徽就幾乎絕跡,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狼也基本消失。豹、雲豹和豺十年前在皖南山區還有野外記錄,但近年來高強度的紅外監測均無一記錄。這些大中型食肉動物野生種群極度減少,致使野豬種群數量失去了天敵的有效控制。另外,由於野生動物保護法的貫徹執行,各地狩獵工具,尤其是獵槍得到有效控制,野豬種群來自狩獵的威脅大幅度減小。

李樹林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吳永泉

相關焦點

  • 陸水湖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開展溼地鳥類種類和數量調查
    12月15日,陸水湖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組織工作人員對西涼湖溼地鳥類種類和數量開展調查,了解赤壁市越冬候鳥種群數量等情況。為確保數據的準確性,調查組深入湖區沼澤等地帶,仔細辨認鳥種、清點數量,拍攝記錄溼地鳥類生存情況。據統計,此次西涼湖調查記錄鳥類39種3955隻,西涼湖西涼村老湯屋調查記錄到28種1234隻,西涼湖衙門咀調查記錄到22種2721隻。
  • 我國人工圈養大熊貓種群總數量達到633隻
    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 「十三五」期間,我國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藏羚羊、蘇鐵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這是記者4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的。
  • 揭秘吉林琿春林區野生虎豹數量為何居中國之首
    一隻東北豹跨過中俄邊界 吉林省林業和草原局供圖東臨邊境佔地利中國東北是野生虎豹的故鄉,不過從20世紀起,受棲息地破壞等因素影響,野生虎豹種群數量急劇下降,到90年代末期幾乎匿跡。俄羅斯同期調查顯示,彼時俄羅斯遠東地區虎豹數量卻在增加,這表明中國境內的虎豹被迫「出國」了。
  • 問政四川|巴中數百村莊遭野豬等動物侵襲 村民:政府為啥不依法獵捕?
    對這樣的做法,當地村民不是很滿意,「不準我們傷害野豬,那政府能不能拿出點辦法,幫我們解決下這個安全隱患嘛。」楊如典說。記者就此採訪巴中市林業局野保科科長陳闖,他表示已收到相關信息,並交辦巴州區林業部門調查。巴州區農業農村局森林資源股股長許雨辰表示,森林資源股兼職了野保工作,人手相當緊張,由於受災地方較多,所以區林業部門並未直接前去調查。
  • 中國野馬種群數量穩步增長,突破600匹大關,居世界第一
    日前,新疆和甘肅兩地普氏野馬總數量達593匹,加上國內一些動物園飼養的幾十匹野馬,中國野馬種群總數已突破600匹大關(其中野外種群達347匹),佔世界野馬總數的近三分之一,繼續保持擁有野馬數量世界第一的地位。
  • 羅布泊地區野駱駝活動範圍縮小種群數量減少
    新華網烏魯木齊4月30日電(記者張鴻墀)「中國羅布泊野生雙峰駝科學考察隊」目前結束了對中國野駱駝主要棲息地的考察,考察隊隊長——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夏訓誠研究員說:「野駱駝的活動範圍正日益縮小,野駱駝種群和數量正不斷減少」。  夏介紹說:「考察隊認為,中國野駱駝的數量目前大約在300-500只」。這一數量比國寶大熊貓還要稀少。
  • 鄂州市林業主管部門全面開展2021年全省冬季水鳥同步調查工作
    為摸清鄂州市越冬水鳥資源狀況,掌握越冬水鳥資源的動態變化,配合完成全國2020/2021年越冬季長江中下遊水鳥同步調查,根據《省林業局關於開展越冬水鳥同步調查的通知》(鄂林護〔2020〕1號)和《省林業局辦公室關於印發2020年全省秋冬季野生動物保護行動方案>的通知》(鄂林辦護〔2020
  • 日本野豬感染豬瘟數量增加 農水省計劃擴大家豬疫苗接種區域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據日本共同社5月25日消息,今年以來日本已發現500頭以上感染豬瘟的野豬。4月以來,新潟、神奈川、京都3個府縣也首次出現野豬確認感染。若攜帶病毒的野豬到處跑動,可能會再度大肆傳染給飼養的家豬,日本農水省計劃擴大家豬接種疫苗的區域。日本的野豬感染目前仍在持續蔓延。根據日本地方政府的調查結果顯示,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11日查明,約2200頭野豬感染豬瘟。由於檢測體制加強等因素,其中今年1月以來查明感染的數量達到約560頭。
  • 天津優化生態環境效果顯現 野生動物種類數量大幅增加
    據介紹,「十三五」期間,天津市堅持生態優先、保護優先,推進生態治理恢復,強化野生動物資源保護,改善優化野生動物的生存棲息自然環境,使天津市的野生動物資源得到有效保護,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多。特別是天津作為全球8大重要鳥類遷徙通道之一——東亞至澳大利西亞鳥類遷徙通道的重要中途停歇地,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生態資源優勢,使得天津市鳥類資源逐年恢復,每年春秋兩季經天津市遷徙、停歇的鳥類數以百萬計。
  • 國內唯一金絲燕棲息地:僅存三十多隻,最大種群曾有兩百多個巢
    爪哇金絲燕喜群居,棲息地多在黑暗潮溼的巖洞內,因為長期適應洞穴環境進化出類似蝙蝠一樣的回聲定位功能,這一特徵在鳥類中非常罕見。金絲燕為食蟲性鳥類,一天捕食飛蟲可達7000餘只,對抑制森林和農業害蟲有重要的生態意義。海南自明代以來就有生產燕窩的歷史記載。1982年,中科院動物所洗耀華研究員考察大洲島,在漁民的幫助下獲得了兩隻大洲島金絲燕標本,現存於中科院動物所鳥類標本館。
  • 美國大批野豬,山頭泛濫成災,帶來巨大損失,為什麼不抓來吃?
    野豬在我國是三有保護動物,不能隨意抓捕食用。其變成保護動物原因有二:一是野豬肉質緊實,營養價值豐富,能提供給人體大量營養元素,前些年人類大量捕捉野豬,導致數量大幅縮減;二是人類活動面積擴張,野豬生存面積減小,農藥使用毒害到野豬。
  • 雲南建成30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小區 67種野生植物種群得到保護...
    12月28日記者從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獲悉近年來雲南持續開展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截至目前已實施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項目120多個建成了30個保護小區(點)13個近地和遷地基地(園)5個物種回歸實驗基地巧家五針松、華蓋木滇桐、雲南金錢槭等67種野生植物種群得到有效保護和恢復極小種群物種,是指分布地域狹窄或呈間斷分布,長期受到外界因素脅迫幹擾,呈現出種群退化和數量持續減少,種群及個體數量已經低於穩定存活界限的最小生存種群,隨時瀕臨滅絕的野生動植物種類。
  • 日本野豬感染豬瘟數量增加 需警惕再度傳染家豬
    若攜帶病毒的野豬到處跑動,可能會再度大肆傳染給飼養的家豬,農水省計劃根據需要擴大作為給家豬接種預防疫苗對象的「推薦地區」。報導稱,日本野豬感染豬瘟的現象目前仍在持續蔓延。對地方政府捕獲的個體進行基因檢測的結果顯示,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11日,約2200頭野豬的檢測結果呈陽性。其中2020年1月以來,查明感染的豬瘟的野豬數量達到約560頭。
  • 大野豬強過虎?在東北虎的地盤上,就數野豬被吃得多
    ,抑制著大多數食草動物及部分食肉動物的種群發展。由於東北虎生存的環境較為原始,野生有蹄類動物種類和數量都比較豐富,所以包含老虎在內的眾多食肉動物,它們對獵物的選擇自由度都很高。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一項針對錫霍特山脈地區的生態研究數據顯示,發現東北虎偏愛中大型的有蹄類獵物,其中佔比最大的是馬鹿,其次為野豬,第三的則是狍子。
  • 穿山甲保護升級背後:因食藥之用被大量捕殺 種群銳減
    2018年8月,我國全面停止商業性進口穿山甲及其製品,並通過開展專項行動等措施,加大對破壞穿山甲等野生動物資源犯罪的打擊力度。 最為標誌性的動作,就是此次將穿山甲的保護級別從國家二級提升為國家一級。同年,來自世界自然聯盟物種生存委員會穿山甲專家組的數據顯示,穿山甲是涉及全球非法貿易最多的哺乳動物,過去10年,全球有100萬隻穿山甲被捕獲和貿易。 我國現存穿山甲數量有多少,尚無權威數據可以參考。一個嚴峻的事實是,由於棲息地破壞、盜獵現象嚴重等因素,中華穿山甲數量明顯下降,野外已經很難看到穿山甲實體。
  • 抖音1w代表多少數量
    抖音平臺上有多個數據指標,很多人都會關注達到1w這個級別時代表的數量級意義,比如播放量、點讚數、轉發量、留言量、粉絲量等這些直觀常見的數量變化。1、在抖音上1w指的是1萬的數量級別,隊友大多數帳號來說,1萬播放量已經算是比較多的數量級別了。
  • 一張睡了10年的床墊,塵蟎數量有多少呢
    嗨~各位,今天我們來做一個調查,問題就是:你家的床墊,你睡了多少年?1年?3年?5年?
  • 野豬在美國泛濫成災,人豬大戰美國戰敗,800萬頭豬怎麼吃得完
    1920年代,蒙特利縣的地主將歐洲野豬和俄羅斯野豬引進加州,以供狩獵玩耍,後來這些野豬與逃出來的家豬交配繁殖,3種類型的野豬強強聯合,創造出了一個新的豬群,科學家稱之為「超級豬」。許多專家認為這些豬不可能在寒冷的氣候中繁衍生息,但萬萬沒想到,野豬很快適應了北方氣候,進化出了厚厚的「毛皮大衣」,並學會在雪中挖洞,形成所謂的「豬圈」來保暖。在生殖上,它們也是最多產的。在大約6個月大的時候母豬就會開始繁殖,平均每年生產2窩6-12頭小豬。很快,野豬的數量就不可避免的增加到了700萬到800萬頭。
  • 景區如何把控遊客數量?如何合理規劃出行?聽聽濟南市民怎麼說
    日前,一條黃山景區現場遊客擁擠的視頻引發關注。視頻中,大量遊客在景區扎堆,真正達到了「人從眾」的場面。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加上天氣逐漸回暖,市民出遊意願增強。目前,我市不少景區已經陸續開園,「五一」假期臨近,如何做到疫情防控和開園兩不誤,是擺在景區運營者和旅遊業從業者面前的一大課題。景區應該如何把控遊客數量?普通市民應該如何合理規劃出行?
  • 家豬放歸自然會變回野豬嗎?美國野豬成災,年損20億,農場主哭了
    豬,是一種進化非常成功的動物,也是人類馴化動物中唯一還具有龐大野生種群的物種。野豬在我國是一種不可多得的野味,且屬於「三有」保護動物。相信大家都清楚,家豬是由野豬馴化而來的。如果將家豬重新放回到野外,它們會不會重新變成野豬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可以參考美國的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