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動作】患者取坐姿或站姿。
【檢查動作】請患者舉起手,越過胸前觸摸對側肩膀(即用右手去摸左肩、左手去摸右肩,兩側比較)。(圖4-5-1)
【檢查結果】若兩側結果明顯不一致,或患者一側摸不到對側肩部,即為陽性反應,則表明該側盂肱關節有內收、內旋和水平屈曲的動作受限。
【注意事項】在測試中要儘可能將受限動作誘發出來。慣用手的肌肉通常較發達,所以有時慣用側的受限程度會稍大些,這也是可以接受的。此外,若肩胛骨因某些因素而無法有效向前移動(protraction),也會造成相同結果,所以測試時要注意兩側肩胛骨是否出現不對稱或受限的情形。
2. 艾波利抓背測試-2(Apley’s Scratch Test-2)
【準備動作】患者取坐姿或立姿。
【檢查動作】請患者豎起大拇指,向上抬手過頭,往同側上背的後下方儘量伸(圖4-5-2),兩側都要做並比較結果。
【檢查結果】比較大拇指碰到上背的位置,若明顯不對稱,則觸碰位置較高的一側為陽性反應,表明該側盂肱關節在外展、外旋、肩胛骨上迴旋與抬高的動作受到限制。
【注意事項】在測試中,要儘可能將受限動作誘發出來。慣用手的肌肉通常較發達,所以有時慣用側的受限程度會稍大些,在測試中還要注意肩胛骨是否出現不對稱或受限的情況。為了方便比較,可根據雙手大拇指尖端能觸摸到的最低那一節棘突,來評估雙肩的受限情況或軟組織的柔軟度。
3. 艾波利抓背測試-3(Apley's Scratch Test-3)
【準備動作】患者取坐姿或立姿。
【檢查動作】請患者豎起大拇指,往後方貼著後背並儘量往上伸(圖4-5-3),兩側都要做並比較結果。
【檢查結果】比較碰到下背的位置,若兩側不對稱,則觸碰位置較低的一側為陽性反應,表明盂肱關節在內收、內旋、肩胛骨內收(Retraction)與肩胛骨下迴旋的動作受限。
【注意事項】在測試中,要儘可能將受限動作誘發出來。慣用手的肌肉通常較發達,所以有時慣用側的受限程度會稍大些,在測試中還要注意肩胛骨是否出現不對稱或受限的情況。為方便比較,可根據雙手大拇指尖端能觸摸到的最高那一節棘突來評估雙肩的受限情況或軟組織的柔軟度。
(二)肩關節前側不穩定(Anterior Instability)測試1. 肩恐懼測試(Apprehension test)
【準備動作】患者平躺,檢查者一手扶著患者上臂,另一手握住患者的手腕,將上肢放在肩關節外展90°、肘關節屈曲90°的位置。
【檢查動作】慢慢地將患者肩關節放到外旋的姿勢。(圖4-5-4)。
【檢查結果】若患者出現驚嚇恐慌的表情,即為陽性反應,則表明盂肱關節可能有前向不穩定的情況。本測試是模仿肩部盂肱關節向前脫臼的過程,因此可能會再度引發肩關節不穩而讓患者心生恐慌。
【注意事項】患者有恐慌的表情不一定表明發生盂肱關節脫臼,還應再做其他測試來確定傷勢。
2. 肩前抽屜測試(Anterior Drawer Test)
【準備動作】患者平躺,讓盂肱關節位於床邊,檢查者上方手固定患者肩部(拇指按住喙突,其餘四指按住肩胛棘),下方手則握住患者肱骨近端(大約是肱骨外科頸的位置)。
【檢查動作】請患者放鬆,檢查者將患者肩關節放在外展70°~ 80°、稍微前屈(0°~ 10°)與外旋(0°~ 10°)的角度,檢查者固定好患者肩部後,將患者肱骨近端由後往前拉(朝天花板方向)。(圖4-5-5)
【檢查結果】與健側相比,若往前位移明顯增大即為陽性反應(患者也可能出現恐慌現象),則表明肩關節可能發生前向不穩定的現象。本測試兩邊都要做並進行比較。
3. 荷比復位測試(Jobe Relocation Test)
【準備動作】患者平躺,讓肩關節外展90°、外旋最大角度,檢查者一手握著患者手肘處,另一手按住患者肱骨近端。
【檢查動作】檢查者固定好患者手肘處後,將患者肱骨近端由前往後推。(圖4.13)
【檢查結果】將肱骨頭由前往後推會讓盂肱復位,做這個動作後,若患者的疼痛與恐慌消失,且肩關節的外旋角度增加,即為陽性反應,則表明肩關節有前向不穩定的情況。
【注意事項】若患者在做肩恐懼測試時出現陽性反應,則應立即進行本測試;若肩恐懼測試為陽性,但做本測試時症狀減輕,則表明盂肱關節有一定程度的前向不穩定;若肩恐懼測試出現陽性反應,而進行本測試時有疼痛,則表明可能有不同方向的不穩定,不一定只有前向不穩定。
(三)肩關節後側不穩定(Posterior Instability)測試1. 肩恐懼測試(Apprehension Test)
【準備動作】患者平躺,檢查者將患者的肩關節放在前屈90°、內旋90°和肘關節完全屈曲的位置,檢查者上方的手放患者的在肘關節上,下方的手固定在患者同側肩胛骨的下方。
【檢查動作】從肘關節沿著上臂的長軸往肩關節的方向下壓(朝床面)。(圖4-5-7)
【檢查結果】若患者有恐慌的表情即為陽性反應,則表明肩關節可能有後向不穩定。本測試是模仿肩關節向後脫臼的過程,因此可能會再度引發肩關節的不穩定,造成患者產生恐慌。
【注意事項】患者有恐慌的表情不一定表示發生盂肱關節脫臼,還應配合其他檢查再確定。
2. 肩後抽屜測試(Posterior Drawer Test)
【準備動作】患者平躺,檢查者一手握住患者肘關節上方,另一手固定患者肩胛骨(拇指按住喙突、其餘四指握在肩關節囊後方)。將肩關節放在外展90°、肩胛骨平面前屈約30°的位置,肘關節儘量放鬆地靠在檢查者身上(圖4-5-8a)。
【檢查動作】檢查者將患者肱骨內旋,同時將患者肱骨近端由前往後方推壓(朝床面),操作時仔細觀察肱骨頭位移的情況(圖4-5-8b)。
【檢查結果】若肱骨頭向後位移程度明顯增加,即為陽性反應(患者也可能出現恐慌現象),則表明肩關節可能發生後向的不穩定。
【注意事項】本測試兩邊都要做並進行比較。
(四)前後向位移(Anterior or posterior translation)測試負荷及轉移測試(Load and Shift Test)
【準備動作】患者坐在無靠背的椅子上,檢查者一手固定患者的鎖骨與肩胛骨,另一手拇指按在患者的肱骨頭後方,其餘四指按在患者的肱骨頭前方。
【檢查動作】檢查者將患者的肱骨輕輕往肩關節方向靠近,這個靠近的動作,稱為「Load」,在英文中有「對準、裝上去」的意思,類似於將子彈上膛的動作。將肱骨頭對準肩關節的中心點(解剖位置),然後再將肱骨頭往前推和往後拉(圖4-5-9),並仔細感受往前、往後位移的程度。
【檢查結果】若往前、往後的位移距離大於肱骨頭直徑的25%,即為陽性反應。本測試兩邊都要做,並比較患側的位移程度。
【注意事項】以肱骨頭的直徑為依據將位移的程度分為三級,位移程度在25%以內為正常。
(1)第一級:位移25% ~ 50%,感覺肱骨頭已滑至關節盂邊線。
(2)第二級:位移>50%,感覺肱骨頭已超過關節盂唇邊緣,但仍可自動復位。
(3)第三級:位移>50%,感覺肱骨頭已超過關節盂唇邊緣,且維持脫臼位置,
無自動復位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