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關古道一關分南北,一腳跨兩省。一直都想著用腳去丈量下這條千古的驛道,這條古時的海上絲綢之路。
從秦時開鑿羊腸山道,到唐天寶年間張九齡奉旨擴寬至今日的模樣。
千百年來,這裡留下了張九齡,湯顯祖,王陽明,蘇東坡,陳毅元帥等風雲人物的故事。
因東坡謫惠州,故錄東坡遺詩已記之。1094年夏,蘇胖子貶嶺南途經梅關,留《贈嶺上老人》詩:鶴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親手栽/問翁大庾嶺頭住/曾見南遷幾個回一個心灰意冷的胖子!
古道旁有東坡樹為證,另外古木參天,楓香王有1400年的樹齡。千年古楓環封雲寺如將軍般疊立,狀元樹也婆娑在古道旁向人訴說。
1101年春,東坡先生北歸至梅關村,有《贈嶺上梅》詩:梅花開盡雜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要回家了,心花怒放的就差醉舞了。
北歸和南遷時的心情真是兩重天呀!梅嶺雄關,千古一關,一關分開南北天!
一直都想著用腳去丈量下這條千古的驛道,這條古時的海上絲綢之路。1101年春,東坡先生北歸至梅關村,有《贈嶺上梅》詩:梅花開盡雜花開/過盡行人君不來/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細雨熟黃梅要回家了,心花怒放的就差醉舞了。
千百年來,這裡留下了張九齡,湯顯祖,王陽明,蘇東坡,陳毅元帥等風雲人物的故事。1094年夏,蘇胖子貶嶺南途經梅關,古道旁有東坡樹為證,另外古木參天,楓香王有1400年的樹齡。千年古楓環封雲寺如將軍般疊立,狀元樹也婆娑在古道旁向人訴說。北歸和南遷時的心情真是兩重天呀!梅嶺雄關,千古一關,一關分開南北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