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剛進社會我是主張你改來改去的,但是只能五年不能超過五年,五年以後你大概知道你這輩子要做什麼,你就堅定不移去走,我也不贊成說從小就立志,然後就堅定不移的,那萬一搞錯了怎麼辦?所以孔子給大家,30年的時間,三十而立,要30歲,你才有資格講這句話。今生所有的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嗎?想必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就好比我們遇見好事情了,會說是運氣好。遇到不好的事情,會說運氣不好。好像冥冥中有一種力量,在操控著我們的一生。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命運」,也因此,很多人在通過各種途徑尋求改變命運,讓人生變好的良方。那「命運」到底是怎麼回事?可改嗎?怎麼改才有效?
我們常說「盡人事,聽天命。「盡人事」就是後天的人生規劃,即使你做得很好,最後能不能成功,也要看後半句的「聽天命」,即配合先天的人生規劃。二者的配合程度,決定著最後的成敗。後天的規劃跟先天的規劃吻合,達成的效果一定很好;如果後天的規劃跟先天的天命根本不一樣,結果只能是徒勞無功。很多人每天一早起來就很忙,一天到晚都很忙,累了就睡,很少動腦筋。像這樣不動腦筋,又能夠一天一天過的人,就是完全照命在走,這樣的人是沒有什麼創造力的。每天都一樣過,年年都一樣過,一晃一天,一晃一年,一晃十年,一輩子都沒有改變,還能有什麼創造?
人生的遭遇,有變數也有常數。變數的部分可以創造,常數的部分就只好接受了。
我們要明白,遺傳是命中的常數,而後天的環境則是命中的變數。換句話說,人一生的命運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先天的人生規劃,二是後天的人生規劃。我們常說「盡人事,聽天命。「盡人事」就是後天的人生規劃,即使你做得很好,最後能不能成功,也要看後半句的「聽天命」,即配合先天的人生規劃。二者的配合程度,決定著最後的成敗。後天的規劃跟先天的規劃吻合,達成的效果一定很好;如果後天的規劃跟先天的天命根本不一樣,結果只能是徒勞無功。
你的命運就是靠你的意志創造出來的,但幹萬記住,不要勉強,不要過分。
人生的價值就在造命,但是千萬記住不要勉強,不要過分,過分的結果是害人害己。但是如果不及,就是自暴自棄。過與不及,二者都不是合理點。所以孔子才提出,最好的途徑就是不要管你的命怎麼樣,一定要做你喜歡做的事情。但喜歡是有先決條件的,就是正當的事情才可以喜歡。正當的,我喜歡做的,有樂趣做的,我兢兢業業去做,做到最後證明我是成功的,我很高興;證明我是失敗的,也沒有什麼可抱怨的。因為人生只求四個字:問心無愧。我們一生的努力,就是在證明我們到底有什麼樣的命。
人生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不努力,你就不知道你的命是什麼;你努力了半天,也不過是知道你的命是什麼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