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黑土,一座大山,
孕育了豐富的自然食材。
一江松水,四季氣候,
成就了東北的特色飲食文化。
一座城市,一種情懷,
講述著家鄉吉菜的故事
……
吉菜是指吉林飲食文化的總稱,吉林省具有優良的自然生態環境,所以吉菜多利用吉林特產或主產為主要的原料,非常具有地方特色。
吉菜講究濃重味厚,偏重鮮、鹹、辣、酸,說著說著就饞了吧,咱們開始上菜啦!
三套碗席
三套碗席是最具代表性的滿族傳統名宴,「滿漢全席」就是在三套碗的基礎上演變而來的。三套碗席所選用的原材料多為長白山的山珍野菜,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及藥用價值。
如強身健體的鹿肉、滋補氣血的蛤什螞油、大補的人參、猴頭蘑等均在席中有重要位置。滿族最有名的涼菜,雙色皮凍、炒肉拉皮;最有名的湯菜,白肉血腸以及名點薩琪瑪、小窩頭。
整個三套碗席的席面由10款涼菜、3款大件、12款熘炒、湯燴菜、6款面點,共計31種菜點組成。因席中主要菜點是用「杯碗」、「中碗」、「座碗」三套碗盛裝而名為「三套碗」席。
人參雞
人參是東北三寶之一,名貴補品。用吉林人參與當年母雞經加工後,再加入高湯,調料上屜蒸製而成。此菜上桌,只見參臥雞中,雞臥湯中,形體美觀,肢態飽滿。
清蒸白魚
吉林松花湖盛產白魚,清蒸白魚這道精美的佳餚便隨之盛名。
清蒸白魚有兩種做法,高級盛宴以食湯取其魚汁為主,魚肉細膩無鹹淡味;另一種是以食魚肉為主,清蒸時使湯汁侵入魚體內,屬幹蒸。
汆白肉
酸菜汆白肉,是東北家常菜裡出現頻率很高的一道菜,提起來就要流口水。說起它,不過就是最普通的酸菜,最簡單的五花肉,最常見的粉條搭配,但就是有這樣的魔力,讓東北遊子無限想家。
把五花肉切成薄片,酸菜切成細絲洗淨。炒勺內放入鮮湯,燒開後把肉片、酸菜、粉條放入湯內,撇淨浮沫,加上精鹽、味精,花椒水燉至成熟,鮮香四溢。
慶嶺活魚
慶嶺是吉林蛟河市一個山谷小村的名字,由於緊鄰松花湖、慶嶺森林公園、紅葉谷等景區,建有頗具規模的慶嶺活魚美食街,因而遠近聞名。
慶嶺活魚加工時從魚塘中撈起活蹦亂跳的金鱗大鯉,然後快刀解魚,所用調料中「把蒿」非常特別,是當地山間生長的野草,和南方艾葉相似,微帶藥香,隨著滿鍋的水逐漸濃縮,而深深滲透進魚肉中去。魚肉味鮮肉嫩,令人滿口生津。
小雞燉蘑菇
小雞燉蘑菇的來歷也很有東北白山黑土的生活氣息。即是用幹蘑菇、雞肉和粉條一同燉製而成。燉雞的蘑菇最好選用野生的榛蘑,細杆小薄傘的那種,榛蘑可以最大程度襯託出雞肉的鮮香。
大塊的雞肉,鮮美的榛蘑,再來上一壺高粱燒,美!
鍋包肉
鍋包肉是一道地道東北菜,即將豬裡脊肉切片醃入味,裹上炸漿下鍋炸至金黃色撈起,再下鍋拌炒勾芡即成。成色金黃,外酥裡嫩,酸甜可口。
冷麵
冷麵是用蕎麥麵或小麥麵加澱粉加水拌勻,壓成圓麵條,煮熟後浸以冷水,再去冷水伴牛肉片、辣椒、泡菜、梨或蘋果片、醬醋、香油等佐料,加入牛肉湯即成。
它入口後,柔韌耐嚼,涼爽清淡,滑順潤喉,再配嚼冷麵菜,令人食慾大增。越吃越辣,越辣越愛吃,直至沁人心扉、盪氣迴腸、餘味綿長,給人以醇美的享受。
吉林的美食
是一種味道
家鄉的味道
有菜有飯
內心的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