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淫作惡 報應不爽

2021-02-09 天地同向

貪淫作惡者從來為天所不容,因而報應不爽。(圖片來源:Adobe Stock)

貪淫者為天所不喜。而為與他人之妻有染而除去其夫之作惡者,更是惡上加惡,為天所不容。以下兩個實例便說明了人由於犯了這些惡淫之行而遭到的報應。搬運本號文章 還請高抬貴手

既淫人妻又殺其夫 雷電無情報應不爽

在清朝年間,常熟縣裡有個錢外郎,他發現在其同一個鄉裡中,有一婦女長得面容姣好,不過家裡卻非常地貧窮。於是他便開始圖謀不良。錢外郎表面上裝作好心,經常對那對夫妻噓寒問暖,還特意借錢給她丈夫,並建議他到近海的臨清去做賣布的生意,這樣就可以賺到更多的錢。

當那個丈夫經常白天到那兒去做賣布的生意後,錢外郎就不斷地在白天去那個婦人那裡獻慇勤,最後他終於得手而與那個婦人有染。

有一天,她丈夫出門後逕直來到船中,由於正值潮水退落而無法開船,結果只能又折返回家。當他回到家中,他正好看見那個錢外郎與自己的妻子正在一邊喝酒,一邊做那苟且之事。那個丈夫在看到不堪入目的這一幕後,又慚愧又憤怒,立刻轉頭又回到了船中。(小編:zhengdingzhiyou)

而錢外郎和那個婦人害怕姦情傳揚出去,因而二人經過商議密謀後,錢外郎在夜晚時派遣他家的傭人扮作強盜,前去殺害了這個婦人的丈夫。然而此事被這個鄉裡中的族人知悉後,便去向當地的官府告發了。結果這對男女被官府抓了起來並被判了死罪。(小編:zhengdingzhiyou)

錢外郎在監獄裡花了許多銀錢越級買通官吏。結果兩人竟然都免罪釋放。不過就在這一對男女剛踏出官府大門,忽然間天空雷雨大作,最後錢外郎與這個婦人兩人同時被雷電擊中而死。

由此可見,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像這種既與他人之妻勾搭成奸,又去殺害其夫,在人間他縱然能夠花大錢而免入牢獄,不過天理昭彰,報應分明。在冤魂的纏繞下,作惡者終究逃不過上天的惡報懲罰。古往今來,與人勾搭成奸而又殺人者,最終必然都逃不脫來自於上天的慘烈報應。

假公濟私為淫慾 亡魂纏繞天報應

過去有個叫張寶之人,他在擔任成都府知府大人時,曾偶然與其下屬的華陽縣李尉之妻相遇,發現其美貌無比,便生出了想佔其為己有的惡念。當時也正巧李尉因收人贓款之事敗露,於是於是在張寶的一力推動下,李尉受到了彈劾並被流放於嶺外。結果李尉就在被逐出嶺外的路上死去了。

於是張寶便重金賄賂李母,因此將李尉之妻娶了過來,從而遂了他早就有的奪人之妻的惡願。但是過了不久,娶來的夫人就得了病,並且在夢中見到了李尉的亡魂。於是那個婦人次日便一命嗚呼了。

而就在她死後沒幾天,張寶又在夢中見到了亡婦。亡婦告訴他說:「李尉已向天帝訴冤,早晚會來取你性命,你要深居府內避開他。」於是張寶嚇的因此而不敢出門。(小編:zhengdingzhiyou)

有一天的黃昏時分,張寶坐在府堂上,遠遠地就看到了堂門外邊似乎有一個紅袖子在向他招手,張寶以為這人就是李尉的妻子,於是張寶急忙下了堂走了出來。令張寶想不到的是它竟然就是李尉的冤魂。那冤魂抓著張寶就劈頭蓋臉地打了下去。只見張寶被打得口鼻出血即刻而亡。

從這個作惡而遭天報的實例中,可以看到,即使位居高官,只要作惡而又有淫行者,同樣是報應不爽。由此可見,人得為他的一切行為負責。

眞言傳播三步走  ❶點讚 ❷點在看 ❸轉發出去

相關焦點

  • 貪淫好色的10種過患,不可不知!
    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淫,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淫,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  ——《楞嚴經》  一者、淫習交接,發於相磨。研磨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於中發動。
  • 佛說:貪淫之人有十種過患
    淫有十過患。何等為十?一者貪淫之人,雖生天上為天帝釋受五欲樂,心如偷食狗常醉不醒,沒於五欲駛流河中。  二者貪淫之人,雖為人王威力自在,作恩愛奴被人所使,多得財寶如火受薪不知厭足,亡身喪國死墮惡道。  三者貪淫之人,恆系屬他六賊驅策,無常大象躡其背上,心如猿猴不知眾難。慾火焚燒不識父母兄弟姊妹,猶如豬狗更相荷擔無復慚愧。
  • 佛教佛學:「正淫」的本義是什麼?
    因此,對於真正有心修行的人來說,「正淫」並沒有太大的意義。所以,儘管後世的佛教,允許在家居士有「正淫」,即夫妻間的正常性生活,但是「正淫」同樣不可貪,因為貪「正淫」過盛,同樣會墮惡道,同樣還會助長你的邪淫心。
  • 防小人由面相開始~鼻尖肉垂多貪淫
    防小人由面相開始~鼻尖肉垂多貪淫出門在外,除了要小心本性兇狠多詐之人,對於那此一先天體質上就比較貪色好淫的人,不論你是男女都要格外小心。俗語說得好,兇狠殘暴之人或許會奪走你的性命·但貪色好淫之人卻會奪走你的靈魏,讓你的心一子都蒙上陰影因此只要你是人就不能忽視這種、心靈上的危機·從傳統面相來說貪色好淫之人多半是鼻尖肉多下垂鼻子代表個人的自我意志鼻骨屬精神上的需求·如一個人鼻梁見骨表示比較注重精神食
  • 「萬惡淫為首」的「淫」是這個意思!真相竟是這樣!
    還有那些個「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惡,乃人之本性」、「萬惡淫為首」等從反面來警醒人們應當注重對自身的品德修養的養成,道德良知的確立。很多時候,邪念往往是一念之間的。它會在無形之中改變一個人的脾氣秉性,所以需要一個人能夠從小就接受健康的思想道德教育,明確道理規律,對自我能夠加強自控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人們常常會對「惡」的一面產生好奇,因為其容易偽裝的特性,使人們不易察覺它的存在。
  • 為非作惡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為非作惡,見「為非作歹」。出自:清·貪夢道人《彭公案》第七回:「今天倚仗你那些為非作惡之人,前來擾亂我的公事,對也不對?」近義詞有:為非作歹、生非作歹,為非作惡是貶義成語,可作謂語、定語;指做種種壞事。
  • 關聖帝君戒淫經註解
    古云:「萬惡淫為首,死路不可走」,豈可不信乎! 關聖帝君戒淫經(註解)帝君曰。帝君說。 淫為萬惡之首。嫖娼宿妓為淫,奸通別家婦女亦為淫。萬惡,指萬般惡事。首字,作第一件看。言世間惡事雖有萬般,總以淫人妻女,壞人名節,為第一件大惡。 孝乃百行之先。
  • 戒淫十三法
    也因此,這個社會需要有各方仁人善士,來大力提倡戒淫,以消弭頹風、挽救子孫也挽救自己。為了不讓青少年男女因對社會的險惡茫然無知,而誤陷於淫海的陷阱,譯者乃針對現時社會的狀況,及綜合前賢大德的戒淫法,彙編了下列的戒淫十三法,但願能幫助讀者們戒除邪淫,及認知如何避開邪淫的旋渦。如有誤差疏漏處,並祈各方仁君原諒賜正。
  • 【戒色修為】戒淫文195條
    戒淫文1、 青少年時期,血氣未定,不能犯色慾。這就叫善調身心,不用藥而可使疾病霍然痊癒。——保陽子58、 奇男子,須割愛。愛不割,則墮軟暖魔網矣!——紫柏尊者59、 《楞嚴》一經由阿難發起作我們的模範。全經著重說一「淫」字,由這「淫」字,說出很多文章來。——虛雲老和尚60、 要知身為淫本。防淫如防火,防愛如防賊;火不防既成灰燼,賊不防悉為賊有。
  • 深入經藏:學佛必修課程 四種清淨明誨之戒淫
    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淫,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 四種清淨明誨中,第一種就是戒淫。
  • 【戒色修為】經典戒淫文195條
    若是淫慾無度,必然精氣耗散,神不守舍,疾病叢生,而不日死亡。——蘇東坡7、 想其老者如母,長者如姊,少者如妹,幼者如女,生度脫心,熄滅惡念。——《四十二章經》8、 上天常降禍於好色貪淫之人,而且其報應也特別快。愚人卻像做夢一樣的顛倒無知,不知畏懼。世人如果放縱自己的行為不加檢點,那麼災殃隨時都會降臨。
  • 《壽康寶鑑》淫禍案五:好色貪淫,依財仗勢,心機頗深的錢外郎
    自古至今,貪淫好色使人愚痴,使人喪心病狂的例子很多。本案就是其中之一,讓我們以恭敬之心,讀一讀壽康寶鑑淫禍案第五,那個依財仗勢,心機頗深,被雷劈死的錢外郎。錢外郎和那婦人密謀差人扮作強盜將窮人殺了。窮人的同族人知道這個情況,向官府叫冤。當地已判定姦夫淫婦死罪。於是,錢外郎用錢賄賂上級官員改判無罪。一天,錢外郎與窮人妻子剛剛走出城門,忽然雷雨驟作,一個閃電霹雷,兩人當場被擊死。  【批】淫其婦而殺其夫,天理難容,冤魂仇恨難解。因此,人雖巧於計謀,而上天更神於報應。
  • 淨空法師:"婬"女字旁,專指男女邪淫,"淫"三點水,凡是過分都叫淫
    奢淫驕縱。任心自恣。】  這個現象在今天社會幾乎到處都看到,無論是中國、外國。所以你要問,社會為什麼這麼亂?災難為什麼這麼多?不是沒有原因。我們看批註,「二明盜惡。於有主物」,這個財物是有主的,「若多若少」,不管是多是少,「不與而取」,主人沒有答應,沒有給你,你自己取得,「皆為盜惡」,這都叫偷盜。「盜惡之行,源於三毒」。人為什麼會做偷盜?根源他心裡有三毒。
  • 文昌帝君戒淫寶訓(註解)
    人之為惡,其初不安也,再則漸安之,久而安之,及至安於為惡,則良心死了。其過愆非但終身莫贖,且將萬劫沉淪。或問知過而能改若何?孔子曰:「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豈不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嗎!六祖云:「自性起一念惡,滅萬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恆沙惡盡。」
  • 戒淫的方法
    三敬天神:上天禍淫而福善,所有天神也都是行善積德而升天為神,故神明喜歡行善清正的人,但也常降災給作惡邪淫的人。因此,要尊敬天神,縱令在黑夜密室,都不可犯罪犯淫,以免觸怒天神。常存敬神的心,讓自己不敢起邪惡淫穢的念頭。這樣,對戒淫就有相當的幫助。 四養精神:精神若是健壯飽滿,則身心康泰。精神若是虛損耗竭,則身心病弱。
  • 風水先生說:「淫字論事不論心,論心千古無完人」,後面還有一句,你知道嗎?
    《增廣賢文》中寫:「萬惡淫為首」,「淫」對於古人來說是最忌諱的事情,歷史上有多少帝王最後都是栽在了「淫」字上,所以才會有商紂王寵信妲己,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告誡
  • 你知道楞嚴經中有多少個淫字嗎?
    說多淫人,成猛火聚。 11. 教我遍觀百骸四肢諸冷暖氣。神光內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 12. 燻聞離塵,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眾生,遠離貪慾。 13. 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14. 淫心不除,塵不可出。 15. 如不斷淫,必落魔道。 16.
  • 佛教:貪嗔痴有一樣,都不能除煩惱
    欲動,則心動;心動,自然煩惱叢生,貪嗔痴三毒是一切煩惱的總根子,我們不管有多少煩惱,不管有多少苦難,都是由貪嗔痴所產生,貪嗔痴就是我們眾生迷惑的根本,放下貪嗔痴,就能得當下自在了。貪,是對於喜好的過分偏執;指染著於色、聲、香、味、觸等五欲之境而不離的心理活動,;嗔,是對於討厭的過分偏執;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視、怨恨和損害他人的心理。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實相而做出貪或者嗔的反應;又作無明。指心性迷暗,愚昧無知佛學上的貪是指有求心,即六欲,它緣起於六識,嗔是指不平心,即七情,它緣起於五蘊,而成的第七識——思維意識。
  • 萬惡淫為首,當因果承負來的時候後悔莫及
    縱至愚之人,斷無幸災樂禍,厭福惡吉者。而好色貪淫之人,心之所期,與身之所行,適得其反,卒至所不欲者悉得,而所欲者悉莫由而得,可不哀哉。」末學慚愧試譯——「人沒有不希望自己健康長壽、子孫興旺、功業卓著、吉星高照的,也沒有人願意疾病短命、後世滅絕、家道敗落、兇神降臨的。
  • 戒定慧熄滅貪嗔痴(上篇)
    > 一、什麼是三業二、煩惱的根本是貪嗔痴三、什麼是戒定慧四、戒定慧熄滅貪嗔痴 一、什麼是三業業為造作、行為,行為有身、語、意三行,此三種行為對未來的影響,就稱為三業。1、身業:身體的行動是一種造作,故身體的行為就是身業。身業,指身所作及無作之業,有善有惡,若殺生、不與取(偷盜)、欲邪行(邪淫)為身惡業;若不殺、不盜、不淫,即為身善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