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吃手好處多多,但如果超過這個階段還吃,家長可要警惕了

2020-12-21 CiCi媽媽說育兒

最近網上一位寶媽曬出一段可愛的寶寶視頻:夜裡突然聽到吧唧吧唧的聲音,以為家裡進老鼠了。結果打開燈一看,寶寶正在吃著自己的手指甜甜地睡覺呢。看著孩子啄自己手指的樣子,媽媽覺得可愛又好笑。不過網友關注的點卻在寶寶吃手指這個習慣該不該戒的問題上:

@夜雨微涼:寶寶吃手容易形成習慣,長大了也不容易改掉,而且還會導致牙齒長不好。@Red:反正我是不介意我家寶寶吃手,說吃手能滿足寶寶的好奇心。@:要吃吃到一歲多就給他戒掉,吃手會促進大腦發育。

那麼寶寶吃手究竟是有益還是無益呢?幾乎所有的寶寶為什麼都逃不開吃手這一動作呢?作為家長是該允許還是阻止呢?本文將為你解答這些問題。

寶寶為什麼會喜歡吃手呢?

寶寶喜歡吃手一般發生在寶寶1歲以內,主要表現為睡覺時喜歡含著手指,甚至在初期會出現直接吃手的情況,家長看到寶寶這樣的行為會哭笑不得。那麼寶寶為什麼會喜歡吃手呢?這三點佔主要原因。

吃手能夠獲取安全感

剛出生的寶寶脫離母體後是非常缺乏安全感的,而嬰兒期的寶寶天生就具備吸吮需求,他們只有在吸吮的時候才能獲取到安全感。喜歡吃手也是因為在吸吮過程中能夠獲取到安全感,但隨著寶寶慢慢長大,這種習慣會逐漸消失,所以家長們也不用過多焦慮。

吃手是寶寶人格發展的第一階段

寶寶在出生的第一年是通過口腔去探索感知世界,這是寶寶人格發展的第一階段。這時候的寶寶需要通過某種方式來滿足自己的安全感,吃手便是這個人格發育過程中的一個行為,並且這種行為在睡眠期表現較多。

寶寶吃手是在探索世界

嬰兒期的寶寶探索世界是通過嘴開始的,不過這個時期的寶寶把手當做一個外來物吸吮啃咬,因此家長有時候會發現寶寶啃咬手指用力時卻不感覺到疼痛。當寶寶從亂啃咬手到最後精確地伸出某個手指吸吮啃咬,代表著寶寶的大腦以及手眼協調能力得到了提高。

寶寶吃手有什麼好處呢?

寶寶吃手的過程大多經歷吃拳頭→亂吃某根手指→精確長期地吃某根或多根手指。在這個過程中,寶寶吃手指的變化意味著寶寶大腦發育的進步。這個時候家長發現後不要去阻止寶寶的行為,因為吃手指對寶寶的好處還是很多的,刻意的阻止反而會起到負強化的作用。

鍛鍊寶寶手眼協調性

寶寶在吃手過程中能夠達到鍛鍊寶寶手部和眼部的協調性(哪根手指比較適合放嘴裡吃或哪根吃得比較舒服)。通過吃手指的訓練,能夠為寶寶今後鍛鍊抓握能力、控制和認知自己的小手打下基礎。

促進神經功能的發育

寶寶在吃手指時,對觸覺、嗅覺、味覺起到了刺激作用,能夠促進神經功能的發育和提高吸吮力。很多家長會發現寶寶在吸吮乳汁時力氣會越來越大,與寶寶吃手分不開關係。

吃手指能夠愉悅寶寶心情

嬰兒期的寶寶認知力有限,生活比較單調。吃手指能夠給寶寶愉悅心情,又能滿足寶寶的吸吮反射要求。有些家長會發現,寶寶明明已經吃得飽飽的了,還是會吃吃手指來解渴,這是因為吃手真的讓寶寶心情很美麗。

寶寶吃手好處多,但如果超過這個階段還吃,家長要警惕

寶寶吃手指是有非常多的好處的,但是如果寶寶長期吃手指則容易導致寶寶出現各種發育問題。特別是寶寶到了某個年齡之後,如果寶寶還繼續吃手指,則家長一定要警惕。

4歲以後寶寶仍舊吸吮手指,家長要警惕心理疾病

嬰兒吸吮本是一種正常現象,一般在寶寶3個月出現,在2歲後逐漸消退。寶寶在4歲以後如果仍舊吸吮手指,家長則要考慮是否是出現了行為偏異。而且發生這種現象一般伴隨著寶寶心理問題:分離焦慮、孤獨沮喪、生病等,家長一定要特別注意。

寶寶在4歲以後仍舊吃手,可能造成寶寶嘴部發育畸形

寶寶如果在4歲以後還經常吸吮手指,則容易影響寶寶的牙齒發育,甚至導致寶寶吞咽咀嚼以及寶寶發音出現問題。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對寶寶吃手的情況進行糾正幹預:適當忽視或是分散寶寶注意力以及鼓勵表揚的方法,直至寶寶改變這個行為。

寶寶吃手一定要注意衛生

寶寶吃手不可避免地會帶入細菌病毒到口裡,這個時候家長要做的就是幫助寶寶保持小手乾淨,以減少寶寶手口病的傳播風險,時常給寶寶多洗手。

CiCi媽寄語:

當家長發現寶寶喜歡吃手指時,家長首先不要緊張和擔心,超50%的寶寶在7個月左右的時候就不會再吃手指了。而且在嬰兒期寶寶吃手指家長不要阻止,因為這是口欲期和心理髮育的必備過程。家長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幫助寶寶儘量保持手部乾淨。但如果寶寶到了4歲以後還吃手,家長則要引起重視

相關焦點

  • 在這個階段教寶寶手語,好處多多!家長不必擔心影響寶寶說話
    但小毛太小不會說話,於是家裡人就開始教小毛手語,包括揮揮手、要吃這個東西、想要那個玩具等等。想睡覺覺:雙手合十並支撐頭部傾斜。肚子餓了:用手摸摸的肚子。想吃東西:拿勺子舀小碗裡的吃的。喝牛奶:拿著奶瓶來回搖一搖。
  • 寶寶總是頻繁吃手,要阻止嗎?
    幾乎全世界的寶寶都有一個共同的愛好——吃手,關於寶寶吃手,各有各的說法,有的人覺得不要緊,吃手是寶寶探索世界的一種方式,有的人卻心急如焚,寶寶總是這樣頻繁的吃手,既不衛生又會把手指吸壞了……眾說紛紜,好像都挺有道理的,今天東興貝加美月子中心就來嘮嘮寶寶吃手的問題吧
  • 寶寶吃手變聰明還是變醜,家長到底要不要阻止?需分情況區別對待
    媽媽群裡有位媽媽說,她家娃6個多月了,最近每天「吧唧吧唧」吃手吃的津津有味的,幫她拿出來,一會兒自己就又塞進去吃了。吃手時口水不停的往外流,衣服一會兒就得換一件,戴口水巾也是,一天得換五六塊口水巾。她說從網上看,寶寶吃手的文章很多,有的說這是寶寶聰明的表現,也有的說家長要幹預,如果寶寶總吃手,會影響口腔和牙齒發育,牙齒不整齊、外凸,會影響寶寶的容貌。
  • 孩子愛吃手是長牙引起的?你錯了!寶寶吃手3大「苦衷,媽媽要了解
    前兩天我朋友跟我說:「我家孩子也是一樣,現在都4歲了,每天晚上睡覺就喜歡吃自己的右手大姆指,給他換一個指頭都不行,怎麼辦?」很多媽媽認為孩子愛吃手是因為要長牙,牙床癢的原因,其實,這只是孩子生活發育過程的一個階段,孩子愛吃手是天生的,那麼相信很多媽媽都有類似的困惑,孩子為什麼愛吃手呢?手就這麼香嗎?
  • 寶寶三歲半了還喜歡吃手,你可千萬要注意,背後的原因必須要知道
    "文/月兒媽媽(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前幾天,鄰居家的媽媽忽然半夜急衝衝的問我,「你家孩子吃不吃手呀?我家孩子這幾天不知道怎麼搞的總是吃手,說也不聽,」要知道鄰居家的孩子已經3歲半了,這時候吃手確實要引起重視。
  • 「三翻六坐八爬」,如果寶寶超過這個月還不會翻身,家長要注意了
    現實生活中有些家長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別人家的孩子早早3個多月就會翻身了,而自己家的寶寶都快6個月了卻還遲遲都不會翻身。擔心的同時,家長可能也會產生這樣的疑惑:寶寶到底幾個月會翻身屬於正常?為什麼別的孩子都會翻身,我家寶寶卻不會?還有寶寶6個月了還不會翻身,家長應該怎麼辦呢?
  • 寶寶吃手怎麼辦?寶寶吃手的心理探秘
    根據弗洛伊德的兒童心理發展階段理論:0-1歲是口欲期,寶寶在這個階段通過口腔來探索世界,包括吸吮手指。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拿到什麼都要放到嘴巴裡舔一舔,咬一咬,嘗一嘗,他們通過口腔探索認識世界,發展自己的認知。
  • 「整天把手放在嘴巴裡,一拽出來就哭」,孩子吃手,家長該不該管?
    所以吃手指的關鍵在「吃」,而不在於吃什麼,因為,「吃」是ta們早期探索這個世界的唯一途徑,吃什麼在於ta們能把什麼放進嘴裡。 如果你在ta手裡放個搖鈴,ta還可能會把搖鈴塞進嘴裡呢。(每個孩子的情況都會略有差異,所以如果寶寶的表現不同,家長也不用著急。)
  • 孕期吃巧克力 好處多多
    導語孕期吃巧克力 好處多多。香濃美味的巧克力味道,一直都是我們的最愛。
  • 孩子吃手到底要不要管?
    幾乎99%的寶寶,都有過吃手的習慣。 其實也不難理解,小寶寶不會走路,不會說話,甚至視力還沒發育完全,面對這麼「無聊」的生活,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吃手。 關於寶寶頻繁吃手的問題,是每一個媽媽帶寶寶必經的難題之一。
  • 是什麼導致孩子經常吃手,背後的原因需要家長進行反思
    近期有一位家長和我傾訴說他家寶寶經常吃手,怎麼說都不聽,給他拔出來,他立即又塞進嘴巴裡,還嘿嘿的笑,有一次實在受不了就打了寶寶兩下,結果哭過之後吃得更厲害了,想想都覺得頭疼。,每個小寶寶在這個階段都會有吃手的現象,對於小寶寶來說這就是他開始探索這個世界的開端,並且也通過口、齒、唇的運動鍛鍊了自己的咀嚼能力,還可以為後來的語言能力打下基礎。
  • 為什麼每個孩子都吃手?一直給寶寶吃真的沒關係嗎?
    當然還有些寶寶無聊也會吃手,這就是養成了習慣性動作。寶寶吃手會變醜嗎?有些媽媽聽說寶寶吃手對牙齒發育不好,會變醜。是的。長期「吃手」會影響寶寶牙齒和口腔骨骼的正常發育,但這是要長了牙齒以後哦。一般寶寶 6個月-1 歲開始萌出上下門牙,這時候長期吃手,會讓上下牙齒無法正常咬合,久而久之就會讓牙齒外突,俗稱齙牙。如果寶寶一直到5 - 6 歲還長期吃手,那顎骨發育的不良影響將是終生的。吃手對口腔造成對影響▼
  • 寶寶愛吃手,階段不同結果不同,特別是第二階段:需引起父母重視
    導讀:孩子吃手真的是聰明的表現嗎?孩子吃手的行為一般在多大會消失?面對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吃手,父母該怎麼做?細心的家長會發現,寶寶從兩三個月開始突然變得愛吃手了,吃的開心的時候恨不得把整個拳頭都放嘴裡吮吸,有人告訴他們愛吃手的孩子都聰明,不需要制止,也有人說吃手不衛生、影響牙齒健康,需要進行幹預。
  • 【吉米熊】寶寶吃麵好處多多
    那麼首選肯定是麵條了,麵條有助於消化,特別適合寶寶吃,下面我們來看一看寶寶吃麵條有哪些好處?從營養角度來說,麵條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能補充奶粉或母乳餵養所不足的那部分營養。從寶寶腸胃功能來說,一歲以下寶寶的腸胃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善,給寶寶食用的食物應當是容易被消化吸收的。麵條細軟,容易消化,特別適合作為寶寶的輔食。
  • 「你怎麼又在吃手了,髒死了」「給他摸點辣椒,我看他還吃不吃」
    昨天去表妹家玩,遇到了一件很尷尬的事情:進門還沒多久,表妹突然發火,大聲斥責6個月的兒子:「你怎麼又在吃手了,髒死了」。表妹夫也跟說:「給他抹點辣椒,我看他還吃不吃」!不過,他們也只是嚇唬寶寶,並沒有真給孩子手上抹辣椒。
  • 板慄吃成胃出血?給孩子吃千萬別超過這個量
    要說冬季美食,糖炒慄子絕對佔有一席之地。剛出鍋的糖炒慄子,油光鋥亮,熱氣騰騰;咬開一個,露出橙黃色的果肉;吃進嘴裡,細膩軟糯,滋味甘甜……美味的板慄自然也受到孩子的喜愛。但吃板慄的講究可不少,作為家長您都了解嗎?
  • 寶寶愛抓人居然是這個原因?如果家長被抓時有這種反應就大錯特錯了!
    1歲4個月的女寶寶,性子急還脾氣大,稍不順著她就發脾氣抓人,抓不到人就使勁兒咬自己的手,或是拿手邊的東西砸,本人昨天不幸就被自己閨女用衣服撐子砸中了
  • 寶寶輔食要加「油」嗎?超過這個年齡就要加,否則影響智力發育
    這些脂肪除了能提供能量以外,還對寶寶的神經發育、認知發育有著重要的作用。 寶寶超過這個年齡就要加「油」,晚了恐影響智力發育 對於6個月以前的寶寶來說,母乳中的油脂完全能滿足他們發育所需,但6個月以後母乳中的脂肪就已經不能滿足寶寶了。
  • 6個月可以吃輔食的寶寶,魚要怎麼吃
    橘子媽媽老家在黑龍江,典型的內陸,小時候很少能吃到魚,橘子媽媽還記得第一次吃魚的時候嫌棄魚腥呢。但是從小就聽說吃魚可以變聰明這個說法,實際聰明與否是靠後天努力加先天遺傳,但是吃魚確實可以補腦,所以這個說法其實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 冬季寒冷,哪些食物寶寶不能吃,哪些對寶寶有好處,媽媽要知道
    其實在我生病的當天大寶寶也拉肚子,只是當時他沒有說。事後大寶寶才告訴我,之所以臨去酒店前剛洗過澡,從酒店回來他又再次去洗澡,就是因為他吃了兩片冰凍西瓜,還沒到家就拉在了內褲上。從這次生病深刻的教訓中得知,寒冷的冬季下列食物孩子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