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城士兵為何不推倒梯子,反而往下扔石頭?原因其實很簡單

2021-01-14 騰訊網

重慶通遠門雕塑,爬城梯子就是一架普普通通的竹梯,真實的古代雲梯不可能這麼low

作為古代攻城工具的第一個偉大發明,魯班的雲梯得到了楚王的衷心讚賞,由此下定了攻打宋國的決心。只要認真想想,就知道雲梯不可能是幾把竹梯綑紮在一塊,由士兵扛著去攻城吧。

魯班為楚王獻上攻城用的雲梯和水戰用的鉤援

從《武經總要》的記載來看,雲梯的結構還是相當科學而複雜的。

首先,相當龐大沉重。雲梯底部有用鐵板(最早是木板蒙牛皮)包裹的藏兵室,裡面可以容納很多披甲士兵。梯子本身也非常堅固,可以承受多名披甲士兵連續攀登。這樣沉重的結構使其不可能被人力推倒。

宋代雲梯

其次,巧妙地利用了反彈力。雲梯分為可以摺疊的兩截,頂部有鐵鉤,平時用繩子栓住鐵鉤,把上半截固定在底部橫梁上。戰時靠近城牆後,就砍斷繩子,上半截雲梯在巨大彈力的推動下搭上城牆,鐵鉤牢牢地咬住城頭,甲士乘機攀登。這個時間是很短的,如果守軍用刀斧去砍鐵鉤,還沒砍斷呢,甲士就已經登城了。

可見用雲梯進攻時,旁邊還有利用槓桿原理舉起的擋板,掩護雲梯接近城牆,避免守軍用弩箭射殺雲梯上的甲士

再次,雲梯不是單獨作戰的攻城工具,同時還有撞擊城門的衝車,壓制守軍的井欄(箭塔),讓守軍顧此失彼。與其冒險去推或者砍砸,還不如用弩箭和石頭攻擊雲梯上的甲士有效呢。

當然,扔石頭依然比較低效,很可能你還沒扔兩塊呢,敵人已經登城殺到面前了,並不是對付雲梯的好辦法。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涇原兵變」爆發,德宗出逃奉天(今陝西乾縣)。叛軍首領朱泚親率大軍,攻打奉天城;德宗任命少數民族名將渾瑊負責守城。

相關焦點

  • 為何古代的守城士兵寧可用石頭砸,也不把梯子推倒?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攻城者都快要攻上城牆了,守城者肯定不會坐以待斃,一般人的想法是把梯子推倒,這樣攻的人就上不來了,但是事實告訴我們相比起推梯子,用石頭砸的方法會更好。 攻城者爬上來,守城者不會傻到放低重心彎下身子去推梯子,力氣沒大到可以推掉幾百斤重的梯子,一不小心還會被攻城者拉下去。
  • 古代攻城戰爭中,前排士兵怎樣克服對死亡的恐懼?
    看一些有攻城場景的電視劇,進攻方士兵必定扛著梯子登城,守城方則可以較輕鬆的化解。首先可以放倒梯子,不然就石頭、滾木此後,再不行倒油、點火,攻城方士兵叫苦不迭、損失慘重。真如影視劇中攻城方士兵損失十之八九,那前排士兵是如何克服馬上就要陣亡的恐懼呢?
  • 古代城門都是木門,士兵攻城為何不用火攻?史學家:他們想但不能
    這也是為何在三國時期,諸葛亮僅憑兩個書童,一撫古琴的空城計,就嚇退了疑心病發作的司馬懿。 但再怎麼棘手,也還是要硬著頭皮上的。而古代士兵攻城一般是通過對峙來消耗城裡的糧草,只要糧草消耗殆盡,就不怕守城士兵乖乖開城門投降。
  • 一戰中,英國貴族陣亡率為何遠高於普通士兵,原因其實很簡單
    這些天天呆在城堡的英國貴族為何也要奔赴戰場?雖然許多平民子弟也戰死前線,但相比之下,貴族家庭付出了更多的生命代價。 戰爭不像是傳統那樣的騎馬拼殺,而是焦灼的陣地戰甚至是肉搏。因特殊的社會地位,他們往往被授予「排長」之類的小領導職務。但對於這些並沒有太多作戰經驗的新手來說,排長意味著他們必須衝在一排士兵之前,直接撞在德軍重型機槍的槍口上。
  • 為何古代攻城者不愛用火攻?明明古代城門都是用木頭做的
    但有一個十分矛盾的地方,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城門作為守城最重要的環節,都是用木頭所做成的,按照常理,木頭容易被火點燃,那麼攻城者只需要用火攻即可將城門攻破了,但是我們的戰爭史上卻又為何很少見到有人用火去燒城門呢?
  • 面對木質城門時,古代人為何不進行火攻?看看原因你就知道了
    不然的話,歷史上怎麼會有那麼多久攻不下城池的案例存在呢?不過,木質的城門再怎麼堅固,都畢竟是由木材製作而成的。既如此,那按常理來講,它是肯定能被火燒著的。可既便如此,古代人卻不用火燒的方法來攻城門。那麼,面對木質城門時,古代人為何不進行火攻?看看原因你就知道了!
  • 古代城門都是木門,為何攻城時不用火?知道原因後才知古人真高明
    他們不可能不懂這個道理,那麼古代發生過那麼多戰爭,士兵每次冒著生命危險推攻城車去撞城門攻城,為什麼不用火燒毀木城門再衝進去呢?知道原因後才知古人真高明 若想燒燃,需要堆積更多的易燃物、柴火等,而這些工作量費時又費力,這來來回回的搬運乾柴雜草也很容易被守城士兵襲擊,從而得不償失。
  • 美軍士兵紋身泛濫,為啥紋「漢字」成了主流?其實原因很簡單
    導語:美軍士兵紋身泛濫,為啥紋「漢字」成了主流?其實原因很簡單我們知道,在二戰結束之後,擁有了巨大財富的美國,一下子就成為了軍事大國。軍隊人數也十分多,在2019年,美軍的現役軍隊總人數達到了143.9萬。
  • 我國徵兵時為何不收有「刺青」的人?原因其實很簡單
    導語:我國徵兵時為何不收有「刺青」的人?原因其實很簡單紋身,也叫刺青,是當下年輕人追求潮流的表達方式之一。在早年的時候,喜歡紋身的都是一些不良青年,還有小混混、地痞流氓。美國的軍隊當中紋身的人尤其多,很多的士兵都喜歡在身上紋沙漠化大片的圖案甚至是花臂。他們認為,這些紋身可以象徵自己的身份,也是一種美觀的方式。一旦上了戰場,滿天的炮火說不準會落到誰的頭上,一旦被炸得面目全非,紋身可以隊友認出自己是誰。但是在我們的國家上,一般有紋身者是不允許參軍的,這還是為什麼呢?
  • 扔石頭扔出來的衝力理論
    這就是亞里斯多德「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的論述。這一觀點自提出後就一直受到哲學家的批評,其中,拋體運動(扔石頭)就無法用亞里斯多德的動力學理論解釋,物體脫手後沒有直接回到它的「自然位置」,還在水平方向上發生了運動,那麼是什麼力持續作用在物體上使得物體沒有直接掉向地面?亞里斯多德最後解釋說一個通過空氣的拋射運動是因為物體周圍介質產生了「漩渦」或者「振動」,才保持了拋射運動。
  • 北極溫度那麼低,為何因紐特人還要住冰屋?原因其實很簡單
    北極溫度那麼低,為何因紐特人還要住冰屋?原因其實很簡單說到寒冷,我們想到的就是北極。大家心裏面的北極都是冰天雪地,雖然美麗但是基本上很少人在那裡居住。我們生活在溫暖的大地上,我們體會不到他們那裡的風俗習慣。
  • 宋代軍隊披甲率高,普通士兵身披幾十斤鎧甲,為何不是敵人的對手
    宋代將軍(韓世忠)宋軍在戰場上獲勝的方式,主要是以守城為主的防禦戰,藉助各類守城器械,宋軍一次又一次打敗了前來進犯的敵人。曾經有歷史愛好者專門統計了兩宋幾百年來,對外戰爭情況。那麼有人會提出疑問,宋代的軍隊獲勝率那麼高,為何還會被敵人打得割地賠款;即便宋軍取勝,卻沒獲到一點好處呢?
  • 德軍士兵在莫斯科凍死幾十萬,為何不搶蘇聯人的衣服穿?
    可是德國士兵為何還會大量凍死,最終敗退而歸呢? 剛開始德軍確實勢不可擋,莫斯科保衛戰更讓希特勒堅信,三個月打下蘇聯輕而易舉,但是最終結果卻是大敗而歸,主要原因是天氣極寒,士兵被凍死,可是有人就要說了,眼看著要凍死,為什麼德國士兵不搶蘇聯人的衣服穿
  • 庭院不知道擺什麼好看?不如扔幾塊石頭,講到簡單還美觀
    那麼還有沒有再簡單一點的做法呢?厚匠找了一下資料,發現在碎石路面上扔幾塊石頭,其實也挺好看。這樣的做法在日本叫「枯山水」。在這樣的庭院中,我們見不到碧水細流,只有白沙與石頭的各種組合,枯山水中的「山」常以一些疊放有致的石組所構成的縮微式園林景觀,偶爾也包含苔蘚、草坪或其他自然元素。人們可以從中感受到海、島嶼,還有雲海、孤峰,小橋、流水。從意境上看,禪意石的簡約和拙樸符合禪宗「奇特返於平常,至味回歸淡泊」的精神追求。
  • 明朝:士兵逃亡現象嚴重?看看軍戶們的境遇就瞬間明白了
    明朝時期的中國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任漢族人統治的朝代,明朝時期同樣沿襲了前代所留下來的戶籍制度,全國的人口也被分為幾大戶,這其中就包括軍戶,明朝時期我國的軍事力量可以說非常的強盛,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軍戶制度能夠得到廣泛的推行,當時北邊不少的蒙古軍隊也有很多投降的士兵,
  • 編織技法,簡單的幾種梯子形圖案手鍊,值得收藏
    迷人的梯子形圖案,能給普通的衣著増添一絲情趣和亮點。戴上這款配飾,您的時尚感迅速提升。編織技法簡單,只需在皮革手鍊上把串珠編織成梯子形。梯子形圖案手鍊梯子形手鍊和吊墜同系列的串珠編織成梯子形。纖細的縱向線條,非常時尚。
  • 杭州一27歲男子嫌樓下夜宵攤吵多次高空扔石頭:影響我創作
    最近,濱江長河派出所接到康康谷商業中心一家龍蝦店店主的報警,說那個從高空扔石頭的人又在扔石頭了,店門口夜宵攤的桌子被砸碎,差點還砸到人……這樣的報警,長河派出所從去年5月以來已經接到了數十起。時間主要集中在夏季夜晚小龍蝦夜宵生意比較好的時候,差不多兩三天就能接到一起扔石塊的報警,而冬天夜宵淡季,夜宵攤位不擺出來,扔石塊的情況就基本沒有了。所以,民警認為,扔石塊的人是不是因為這些餐飲店的油煙或者噪音擾民,才做出這樣過激的行為。
  • 明明是賈寶玉的人生,為何被一塊石頭奪了去?
    以「石頭」而非「紅樓」來描述這一本書,原因在於,這一部書似乎是由一塊石頭所引出的。不過這石頭倒也不一般,乃是女媧補天所遺留下的,經茫茫大士與渺渺真人攜帶入世後,又與空空道人相逢,因此傳出一段佳話。因這段故事是通過石頭之口所述,故名《石頭記》。
  • 堆石頭應該被禁止,原因竟然是不環保?!網友表示不服,大不了堆完就推倒唄!
    其實,這只是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參與過的一個的「挑戰」,在大千世界裡,還有許許多多同樣很需要技術含量的挑戰。比如,聞名國際的吐櫻桃核挑戰,需要長期的練習和強大的肺活量;原因嘛,就是不!環!保!組織的創始人John Hourston也表示,「人們通常都是在不了解環境和相關知識的情況下這麼做,所以他們根本不知道他們所在的地方有沒有野生動物或者歷史遺蹟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