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女子日常喜歡佩戴的裝飾品,有哪些呢?

2020-12-06 霖昕說史

瓔珞

瓔珞,有一些像我們現代人佩戴的項鍊。雖然在網上的古裝寫真和漢服照片中經常可以看到她的身影,圖片上看也非常特別,清新好看。可是在實際生活中佩戴的人並不多。

是因為瓔珞的體積比項鍊更大,一般來說想要做的精緻並且非常好看就要花費比較更多的成本,不然就會看起來顯得很廉價。而目前現在市面上的瓔珞,在控制不要用太多的成本下又怎麼可能做到進精緻呢?在這樣的情況下,在現實中佩戴的人自然不會多了。

手鐲

玉鐲,低調內斂又典雅是最能代表咱們東方女性的一種手腕上的配飾,玉鐲作為手腕上的飾品,不僅深受古代中國各階層的女性喜歡,在現代也是同樣深受廣大女性同胞們的喜愛。這種首飾給人一種溫婉如玉的感覺,溫婉又很低調的手腕飾品玉鐲對於淑女們來說,白皙的纖細的滑嫩的手腕加上一個玉鐲子,真的是非常美麗且適合。

耳墜

耳墜不像項鍊那樣,有可能會被衣服遮擋到,耳墜和髮飾。頭飾是古代衣服飾品中最顯露在外面最顯眼的飾品,而且古代的長裙,加上比較高水平位的髮飾頭飾和耳墜,把人們的關注的重點都集中在了人的上半部分,使得穿漢服長裙的女性看起來就更,身材挺拔修長。而相比小巧精緻貼耳的耳釘,耳墜形態多變材料豐富就有更多,更大的發揮空間。

荷包

手繡的荷包是中華民族傳統的裝飾中,人們隨身攜帶的一種裝零錢,小物品,零星東西等的小包。荷包的造型很多種,圓形、橢圓形、方形、長方形;也有做成實物的樣子,例如桃形、如意形、石榴形等;荷包的上面繡的圖案有複雜的也有簡單的,比如花朵、飛鳥、走獸、草蟲、山水、人物或者一些吉祥祝福語、詩詞文字都有,裝飾和實用性兼備

團扇

團扇是古代的女子拿在手上的裝飾品,一般都為布面繡制,上面圖案也如荷包一樣豐富。但是顏色一般沒有那麼多彩,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搭配上精緻的團扇,雖然很簡單,但在上面很精緻的裝飾,也會顯得很精美,也可以用來遮擋面部,於是這種羞澀內斂的感覺就會被充分地體現出來。有些朝代女子出嫁時,沒有用紅蓋頭,也是用團扇遮住面部。

髮簪

這個是在古代女子配飾中最常見,最普通的一種,基本上大家都會佩戴。製作工藝有簡單的也有複雜的,上面的珠寶玉石也是根據佩戴者的條件來選擇,古代常用的一些寶石,如珍珠、瑪瑙、珊瑚、綠松石等,一些複雜的拉絲烤漆等工藝,到現在也還是有流傳下來,也有在製作使用,古代人多盤發,一般家境不好的女子,也有用簡單的木質類似一隻筷子,當簪子用。如今看來也是別有一番特色,現在也有很多人喜歡髮簪,但是絕大部分人也不會喜歡過於複雜的風格。

髮帶

髮帶也是古代常見的一種頭飾,男女皆可佩戴,但多數為兒童或者男子佩戴,簡單的髮帶戴在頭髮上,可以給優雅飄逸的長髮帶來活力,製造出不同的美感,體現出一種很灑脫、精神,隨意的髮飾,讓人看到後覺得耳目一新,以前古代的髮帶既有束髮這種功能性和也有頭上的裝飾性,所以做的不會很寬,方便於扎束,如今也有很多女生喜歡戴髮帶,但是現在市面上有一些做得比較寬大,可以綁成花或者蝴蝶結的樣子,也是特別好看的。

雲肩

是佩戴在肩上的一種配飾,類似披肩一樣的裝飾品,能夠改善漢服單調的小配飾。顧名思義,雲肩廣泛的說法指的就是披肩,因為它的下擺做出類似波浪的狀,並且上面會繡上一些類似於雲朵線條等的圖案,因此被稱為雲肩。這種服裝的配飾出現的比較晚,後來才有女性使用,可以突出女性的端莊典雅和精緻感。

頭紗

古代女子偶爾也會除了搭配頭紗。她們搭配的頭紗一般不會太鮮豔多以淺藍色為主,但是也不會是那種白色的頭紗。一般頭紗也會出現在特定的場合,並不是說都會搭配頭紗。

禁步

在中國古代,受封建教育影響,規定女性走路不可以露出腳。"禁步",就是在中國古時候用來約束女子的各種行為舉止、規範儀容儀態而衍生出來的。所謂"禁步",是古代的一種裝飾品,掛在腰間。是將各種不同形狀的玉器吊墜,用彩色的線串串在一起,組合成一個整體的玉器串。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女子裝飾品的巔峰:慈禧太后和她所佩戴的護指套
    【圖1】一名清朝女子和她所佩戴的銀質護指套。 中國古代女子喜歡蓄甲並佩戴護指套的歷史由來已久。在我國的吉林老河深地區的墓葬中,就曾經出土過漢代的「金護指」。
  • 古代女子如何裝扮自己?首飾設計精緻特別,連梳子也能當頭飾呢!
    在古代,對很多東西的稱呼都是非常講究的,比如女子的頭飾就有很多不同的讀法,就像通常女生頭部別的簪和釵。那麼它們之間的區別究竟在哪裡,今天就給大家來介紹一下吧。先給大家普及一下古代對首飾的稱呼,古代的時候,女孩成年叫做"及",它也是一種首飾名稱的概括,其中包括很多種類的材質。
  • 中國古代女子髮飾詳解
    皇宮貴胄的女子可以用珍奇的材料做髮飾,而一般小戶人家只能戴荊釵,「拙荊」 便是古代男子對外人稱自己的妻子的謙詞。1、 笄,簪,釵,華勝 笄,是古時用以貫發或者固定弁,冕的。在《儀禮。士冠禮》中記載:「皮弁笄,爵弁笄。」鄭玄註:「笄,今之簪。」古代婦女經常使用笄來固定髮髻。古代女子到了成年的時候就用笄將頭髮綰起,因此笄也指女子的成年禮。《儀禮。
  • 知識 中國古代女子髮飾詳解
    皇宮貴胄的女子可以用珍奇的材料做髮飾,而一般小戶人家只能戴荊釵,「拙荊」 便是古代男子對外人稱自己的妻子的謙詞。1、 笄,簪,釵,華勝 笄,是古時用以貫發或者固定弁,冕的。在《儀禮。士冠禮》中記載:「皮弁笄,爵弁笄。」鄭玄註:「笄,今之簪。」古代婦女經常使用笄來固定髮髻。古代女子到了成年的時候就用笄將頭髮綰起,因此笄也指女子的成年禮。《儀禮。
  • 中國古代女子的頭飾居然這樣驚豔!
    ——白居易無論是「蛾兒雪柳黃金縷」還是「翠翹金雀玉搔頭」,說的都是中國古代女子的頭飾,它們或華麗或淡雅,造型各異,風味不同,卻都有著各自的典雅和驚豔。所謂頭飾,顧名思義,就是頭上的飾物,可以分為髮飾和耳飾。那麼,中國古代的頭飾主要有哪些呢?
  • 一步一美人,一搖百媚生,中國古代女子的頭飾如此驚豔
    無論是「蛾兒雪柳黃金縷」還是「翠翹金雀玉搔頭」,說的都是中國古代女子的頭飾,它們或華麗或淡雅,造型各異,風味不同,卻都有著各自的典雅和驚豔。  笄(jī)古人用來簪發和連冠的飾物,是簪 、釵的鼻祖。 步搖古代女子插於鬢髮之側以作裝飾,同時也有固定髮髻的作用。步搖由在簪或釵上掛珠玉垂飾而來,取其行步則動搖,故名。《釋名·釋首飾》:「步搖,上有垂珠,步則動搖也。」
  • 玉器的歷史:中國古代玉器有哪些用處?
    我國是玉的王國,從新石器時代開始,人們就把玉石作為美的象徵,把它做成裝飾品美化生活。到奴隸社會時,用玉之風遍及各階層,玉器已被賦予特殊的含義。到了封建社會時,對玉器的佔有已成為地位和財富的標誌。
  • 雲髻鳳釵,流光瀲灩——中國古代女子髮飾詳解
    皇宮貴胄的女子可以用珍奇的材料做髮飾,而一般小戶人家只能戴荊釵,「拙荊」 便是古代男子對外人稱自己的妻子的謙詞。1、 笄,簪,釵,華勝 笄,是古時用以貫發或者固定弁,冕的。在《儀禮。士冠禮》中記載:「皮弁笄,爵弁笄。」鄭玄註:「笄,今之簪。」古代婦女經常使用笄來固定髮髻。古
  • 中國古代女子髮型變遷史,日本女子原來仿的這個朝代?
    溫庭筠的這首《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鮮明的描寫了古代女子精心化妝的過程。在中國古代,人們十分看重毛髮,所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孝之始也。除非極特殊的情況,一般人是不會去剪自己的頭髮的。而女子對於頭髮更為看重,髮型以及髮飾對她們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妝容。
  • 髮飾:配合髮型的重要「零件」(古代女子的頭飾)
    可以想像,古代女子的髮型要想保持住精心設計的「千姿百態」,最重要的的一點就是如何「加固」的問題,而且,聰明的古代女子,也當然能想得到在髮型上添加一些點綴的飾物,這樣才能相映成趣。所以,髮飾也就成了古代女子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
  • 【愛情攻略】中國古代女子的定情信物
    宋 磁州窯紅綠釉粉盒  粉盒,乃古代女子存放脂粉的化妝盒,是婦女閨房中不可或缺的日常用品。中國婦女使用妝粉至少始於戰國時期,唐宋時已非常流行。荷包的造型有圓形、橢圓形、方形、長方形,也有桃形、如意形、石榴形等;荷包的圖案有繁有簡,花卉、鳥、獸、草蟲、山水、人物以及吉祥語、詩詞文字都有,裝飾意味很濃。荷包上繡鴛鴦常用作定情之物,妻子送給丈夫佩戴,以示夫妻恩愛、永不分離的意思。荷包上繡鴛鴦常用作定情之物,妻子送給丈夫佩戴,以示夫妻恩愛、永不分離的意思。
  • 古代女子髮型的變遷,你認為哪個朝代最好看?哪個至今還在沿用呢?
    古代女子髮型的變遷,你認為哪個朝代最好看?哪個至今還在沿用呢? 秦始皇統一了天下,不僅統一了文字、度量衡等,連宮中的婦女也要求統一著桃花妝梳神仙髻。
  • 臂釧,手臂上的萬種風情,古代女子最性感的飾品
    臂釧是古代女人最重要也是最性感的臂飾,而且非常挑人。能夠佩戴臂釧的女人,必須要身材適中,豐而不肥,纖而不瘦。太過豐滿,臂釧緊箍在手臂上,看起來很油膩;太過纖瘦,臂釧箍不住,而且沒有美感。因此,只有手臂纖長圓潤的女人,才有資格佩戴臂釧。
  • 雷哥出品,細數古代的男女定情信物有哪些?
    細數古代的男女定情信物有哪些?在中國古代,古人深受儒家文化的薰陶,所以很注重人和人之間的禮節。而在當時那個文化大背景之下,人們又是如何來確定男女雙方之間的愛情的呢?「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
  • 看看古代女子如何打扮自己?梳子都能當作首飾
    在我國古代都是規矩都嚴格,女孩子到了15歲成年的時候叫做「及笄」,而在古代笄它也是一種首飾的名稱,那麼古代的女子是如何打扮自己的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簡單了解一下。笄笄是慢慢演變成簪的,主要是古代女子盤發的工具,到了後來簪的用途就很廣了,它可以在表面刻許多的花紋,甚至還可以在上面鑲嵌珠寶,古代女子佩戴起來非常生動好看,而我們電視劇中看到的釵,
  • 情人節要到了,你知道古代十大定情信物有哪些嗎?有幾個流傳至今
    簪子簪子是古代婦女用來固定和裝飾頭髮的一種首飾,如今在影視劇中還可以見到。自唐宋起,簪子在婦女之間就極為流行。《儀禮》中記載,古代女子成年稱「及笄」,「笄」指的就是髮簪。女子佩戴髮簪標誌著成年,因此髮簪也常用來表達愛意。2.
  • 老照片,冷知識:清朝達官貴族女子為什麼喜歡佩戴護指套?
    【圖1】一名清朝女子和她所佩戴的銀質護指套。在一些清宮劇裡,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皇宮裡的嬪妃、娘娘們,會在手指頭上戴著一種又長又尖的東西,它們被稱之為「護指套」或「護甲套」。中國古代女子喜歡蓄甲並佩戴護指套的歷史由來已久。在我國的吉林老河深地區的墓葬中,就曾經出土過漢代的「金護指」。【圖3】電視劇中佩戴護指套的人物形象。到了清朝,護指套終於社會上層廣泛流行,成了一種服飾文化。
  • 古代女子的頭頂風光
    古代男女均留長髮,笄為古代男女用來插定綰起的頭髮或弁冕的。「弁」為古代冠名。「冕」即皇冠。固定冠帽的笄稱為「衡笄」,周代設「追師」的官來進行管理。用來固定髮髻的笄叫「鬠笄」。從周代起,女子年滿十五歲便算成人,可以許嫁,謂之及笄。如果沒有許嫁,到二十歲時也要舉行笄禮,由一個婦人給及齡女子梳一個髮髻,插上一支笄,禮後再取下。
  • 古代女子戴耳環,原來有這麼多講究
    我們都知道女人首飾眾多,常見的就有:戒指,項鍊,手鐲,耳環等,但是最能體現一個女子嬌羞,活潑一面的就是耳環了。那麼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古代女子帶耳環,有什麼講究。講究一:恪守婦道,原來古代女子一開始帶耳環,並不是用來裝飾和打扮自己的,而是一個警鐘,我們都知道古代女人是沒有地位的,在這種男權主義的社會中,古代的女子不得已要穿耳洞,戴上耳環,提醒她們要恪守婦道。
  • 中國古代女子十大定情信物,中國式的美!
    來源:CCTV4國寶檔案(ID:CCTV4gbdawx)中國古代女子有十大定情信物,它們有的普通,有的昂貴,適合所有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