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20萬大軍被圍,餓到槍都拿不動,粟裕:快給他們送大肥豬

2020-12-26 騰訊網

《孫子兵法》有云:「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真正偉大的戰將,其實並不在於殺死了多少敵人,攻佔了敵人多少土地,而是在於戰爭所應有的目的。畢竟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武將決不能為了戰爭而戰爭,為了殺人而殺人。

雖說「慈不掌兵」,但並不意味著戰將就不應有人性。孟子曾有言:「仁者無敵。」自古以來,真正偉大的戰將,往往都是雄心與仁心兼具。有雄心,就會對抵抗的敵人毫不容情;有仁心,就往往能儘量保全已經交出武器敵人的性命,從而達到攻心的效果。而開國元勳粟裕大將,便是這樣雄心與仁心兼備的絕世戰將。

淮海戰役,是三大戰役中規模最大、消滅敵人最多的戰役。在這場戰役中,華野和中野密切配合,連續殲滅包圍並殲滅黃百韜、黃維、杜聿明三大集團。而戰役的主要指揮者粟裕,可謂居功至偉,他所指揮的軍隊取得了80%以上的戰果。他善於抓住戰機、勇猛穿插,以60萬人圍殲80萬人。戰後,甚至連史達林也感到不可思議:

「60萬殲滅80萬,簡直是個奇蹟。」

淮海戰役主要分三個階段。從1948年11月6日至22日,粟裕帶領華野大破黃百韜,取得了全勝。隨後在11月25日,黃維兵團10餘萬人被中野圍困於雙堆積一帶。

眼看黃維集團即將迎來末日,坐鎮徐州的杜聿明集團已經有如驚弓之鳥。11月30日,杜聿明集團終於決定出逃,杜聿明率領邱清泉、李彌、孫元良等部以及地方黨政機關、後方人員約20萬人,沿徐州、蕭縣至永城公路蜂擁而逃。

粟裕得到杜聿明集團出逃的決定後,立即派遣10縱、2縱、11縱、13縱分路突擊、迂迴包抄,在敵人逃跑的路上布下了天羅地網。

各部接到命令後,展現了令人敬佩的執行力,他們冒著敵機的轟炸,雷厲風行、廢寢忘食、日夜兼程,採取多層多路尾後追擊的方式,最終將杜聿明集團的20萬大軍層層堵死。

如果杜聿明率領全軍奮力突圍,未必就沒有生機。然而就在這關鍵時刻,一貫喜歡「瞎指揮」的蔣介石又犯下昏招。原來在12月3日上午,蔣介石得知黃維兵團正面壓力減小,解放軍一部後撤,誤以為解放軍因傷亡過大而後撤。而杜聿明集團也已經撤出了是非之地——徐州。

一貫喜歡賭博的蔣介石,又做起了解救黃維兵團的春秋大夢。於是,蔣介石派空軍向杜聿明投下自己的手令,命令他立即協同由蚌埠北進的李延年兵團南北夾擊,以解黃維兵團之圍。

對於當時的局勢,杜聿明非常清醒。如今解放軍兵力雄厚、火力強大,且在北面布下了天羅地網。如果貿然北進,而不是走為上策,就一定會落入華野和中野的包圍網。到時候別說拯救黃維兵團,即使自己也會全軍覆沒。

然而攝於蔣介石的淫威,杜聿明還是決定南下救援。畢竟如果堅持己見,黃維兵團必遭覆滅,蔣介石必然遷怒於己。到時候交由軍法部審判,那可就不好看了。反正江山是蔣介石的,出了什麼問題,都應由他自己負責。

於是杜聿明按照蔣介石的規定,調整部署,採取東、西、北三面掩護,向東南突擊的戰法。

然而粟裕早就料到蔣介石有這一招,於是他在灘溪口、馬莊一帶預設層層陣地。其後,粟裕採取南面、西面堵擊,北面、東面突擊的戰法,盡力壓縮敵人。最終,各支部隊鐵壁合攏,於12月4日拂曉,將杜聿明集團全部圍困在陳官莊、青龍集、李石林等地區。

到了這時,杜聿明才知道後悔。如果當時他秉承「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恐怕早就全師而還了。但如今,20萬大軍身陷重圍,說什麼都晚了。於是在12月6日,杜聿明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突圍行動。但在解放軍的奮力阻擊下,最終以慘敗而告終。

杜聿明集團到達陳官莊附近時,老百姓早就因為恐懼而逃亡一空,連一粒糧食也沒給他留下。20萬大軍每天的消耗,簡直猶如天文數字一般。

剛被包圍時,蔣介石為了拯救自己的嫡系部隊,命令空軍不惜一切代價維持杜聿明集團的生存。根據需要,必須每天出動120架次,空投糧食肉類食品240噸、彈藥和其他物資160噸才能滿足需要。然而國民黨不是財大氣粗的美國人,既沒有那麼多空軍,也沒有那麼多物資。

一開始,空軍的投送還能勉強滿足需求。但是12月18日之後,陳官莊雨雪交加、天氣惡劣,空投開始大打折扣。加之包圍圈越來越小,國民黨空軍唯恐我軍射擊而不敢低飛,因此在1000米高空便順風投下,最終落到我軍陣地上。

僅僅10天後,杜聿明集團的糧食便已告罄,陷入了崩潰的地步,真正的地獄終於降臨了。為了搶奪空投的糧食,國民黨各部像餓狼一樣到處奔跑、到處搶糧,相互廝殺、相互毆鬥。只有是有空投箱的地方,便必然有如同爆豆一般的槍聲。

沒有糧食,國民黨軍只好殺掉牲口,為了燒火做飯,國民黨軍只好拆了房子。餓極了,就吃野草、樹皮、麥苗和騾馬皮。到了後來,許多國民黨士兵已經餓到槍都拿不動的地步。

然而國民黨軍人還不是最慘的,最可憐的是跟隨軍隊盲目出逃的徐州男女學生、市民、地主之類的難民隊伍。他們不在編制之內,連最少量的口糧也沒有。最終,邱清泉將男子編入部隊。而那些女學生和其他婦女們,只能充當臨時太太。

在空投場附近的田地裡,挖了一個個洞穴,用降落傘作為頂棚。內中便是國民黨軍官和「臨時太太」的居所,是逼良為娼的所在地。

在陳官莊,有路子的人不僅餓不死,反而能發一筆橫財。有權有勢的軍官們,利用貪汙、巧取來的食物、大餅和罐頭,信口開河地換取人家的貴重之物,賺得盆滿缽滿。而這些醜惡的現象,不僅預示著陳官莊國民黨軍的結局,也預示著蔣家王朝的末日。

而反觀我軍那邊,卻是另一幅景象。對於杜聿明集團,粟裕採取了圍而不打的政策,部隊就地修築堡壘,只作防禦,不作進攻。

與此同時,我軍陣營熱鬧了起來。根據華東局和華野的部署,120萬民工不斷將糧食、彈藥送至前線。指戰員們,每人可以分到豬肉1斤,香菸5包。在老百姓的幫助下,80萬斤豬肉很快便送到了前線,讓前線將士們過了一個好年。

人心向背,決定著戰爭的勝負。被俘國民黨將領楊伯濤曾回憶:

「經過幾十裡的行程……呈現出千千萬萬的人民群眾支援解放軍作戰的偉大場面。路上我們經過一些集鎮,茅屋土舍,死寂無人。而這時不僅家家有人,戶戶炊煙,而且鋪面上有賣饅頭、花生和菸酒的……還有一輛輛大車從面前經過,有的車上裝載著宰好刮淨的大肥豬,想是犒勞解放軍的。而我們帶著隊伍經過這裡時,連一根豬毛都看不見……」

解放軍足食足軍,國民黨軍饑寒交迫。按說,粟裕理應將口子收得更緊,餓死更多國民黨軍,到時候再進行進攻,恐怕會更加順利。當年白起將45萬趙軍圍困於長平,就是這麼幹的。

然而粟裕畢竟是粟裕,即使面對最兇惡的敵人,他也展現出了偉大的仁者精神和人道主義。因為粟裕明白,內戰是為了解放人民。國民黨的普通官兵,何嘗不是人民的子弟,他們僅僅只是誤入歧途而已。解放軍的目的並不是殺害他們,而是感化他們、解放他們,讓他們幡然悔悟,最終為人民服務。

因此在保持軍事壓力的同時,粟裕又展開了政治攻勢。於是他下令,將傳單、宣傳品用六零炮打到敵人陣地上;有時候,戰士們會趁著夜色,將食品、香菸送到敵人陣地上。

過年時,粟裕又下令戰士們將幾口宰好的大肥豬送給前方的國軍官兵。而剖開豬肚子,裡面裝滿了宣傳品。

就這樣,飢餓的國民黨官兵不斷越過陣地向我軍投誠,開始是零星的,以後便越來越多,整班、整排甚至整連的國民黨士兵開始紛紛越過戰壕,向我軍投誠。很多國軍士兵一衝到我軍陣地就暈倒了,實在是太餓了。

由於投誠的人實在太多,甚至李彌都哀嘆道:

「要秘密向師、團、營長說明,士兵願意到共軍那裡去,就隨他去吧,吃飽了回來也好,不回來也好,唯一的要求就是不帶武器。」

從1948年12月16日到1949年1月5日,相繼投誠的國民黨士兵已經達到1.4萬之多。這些投誠的士兵大部分成為了「解放戰士」,調轉槍口立功贖罪。

除此之外,粟裕還對包圍圈內的難民網開一面。四縱和十縱在包圍圈東面的青龍集開了一個放人的口子,設上了幾層火力網。漸漸的,一千多名老百姓、學生、傷員和姨太太脫離了苦海。其中,有些國民黨官員、軍官假扮老百姓,也想混出去。但最終,大多都被我軍官兵識別並俘虜。

按說,粟裕給被圍敵軍送糧食和豬肉,是有可能增加敵人實力以及自己進攻難度的。然而粟裕有著強烈的自信,他相信自己的行動不僅能儘量保住敵人的性命,而且能讓他們棄暗投明,從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相比於當年屠殺40萬戰俘的白起,粟裕實在高明太多了。

1949年1月2日,北方平津戰役已經接近尾聲。而華野經過多日的休整,可謂是士氣旺盛、兵精糧足、體力充沛。於是在當天,粟裕下達了總攻的命令。

1月6日15點30分,華野的總攻打響了。各縱隊和特縱集中優勢炮火,將敵人陣地打成了一片火海。在我軍強大的攻勢面前,困餓無比、士氣低落的國民黨軍根本無力抵抗。在解放軍「繳槍不殺」的呼聲中,整師整團的國民黨軍放下了武器。在戰鬥中,邱清泉被擊斃,李彌和杜聿明相繼被俘。杜聿明20萬大軍,就此全軍覆沒。

清點戰場後,杜聿明集團傷亡約176000人,而華野僅傷亡17870人。相比於圍殲黃百韜兵團,我軍此戰的傷亡可謂輕微。因此淮海戰役第三階段是「收穫最大和消耗最小的一個階段。」而粟裕一系列巧妙的攻心戰術,可謂是居功至偉。

淮海戰役結束後,國民黨在中原和華東的精銳部隊損失殆盡,我軍基本解放了長江以北的華東、中原地區,蔣介石的統治中心——武漢、上海、南京已經處於我軍的直接威脅之下。人民的勝利,已經不可逆轉了。

而粟裕所在的華野,被改編為第三野戰軍。淮海戰役前,華野大約有36萬軍隊。而戰役結束後,數量已經增長到58萬,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剛剛投誠的國民黨軍士兵。在後來渡江戰役中,他們奮勇殺敵、悍不畏死,為解放全中國做出了自己的貢獻。而粟裕對他們的攻心和感化,可謂是功不可沒的。

勇哉!智哉!偉哉!仁哉!足智多謀、戰功卓著的粟裕大將,人民永遠懷念你。

相關焦點

  • 被雜牌中的王牌重創後,粟裕採用了這種戰法,將陣地攻破
    而在這個時候的黃百韜卻先動了,在當時的蘇州會議上,顧祝同決定要放棄海州和連雲港,堅守徐州,把兵力全部都集結在徐蚌地段。在11月6日,徐州的「剿總」會議結束的第二天,黃百韜馬上就趕往了自己的司令部,馬上命令部隊,要以最快的速度集結,準備往西撤退。
  • 粟裕生平最長臉的一仗,囂張日寇乖乖奉上祖傳寶刀,大寫一個服字
    國軍對此分析得無比透徹,作為戎馬一生的沙場宿將粟裕不可能瞧不出其中的利害得失。因此,粟裕選擇將第一仗定在邵伯,根本原因是出於戰略利益的綜合考量,至於垂死掙扎的日寇,他們投不投降並不關乎著整體戰局,亮出鋒利的牙齒把敵人撕得個粉碎,日寇就沒有不投降的道理。
  • 「小淮海」如何打成了「大淮海」?毛主席為何說粟裕立了第一功?
    只不過「小淮海」戰役剛打了兩天,戰場形勢發生了變化,粟裕果斷「順水推舟」,將「小淮海」調整到了「大淮海」。 當時具體什麼情況,簡單說就是,蔣介石發現黃百韜兵團被圍之後,心急火燎之下,為了拯救愛將,迅速集中了7個兵團共80萬兵力,部署在江蘇徐州、安徽蚌埠一帶,似乎擺出了要與我軍大作戰的態勢。
  • 馬紹信的林彪,徐正運的杜聿明,《大決戰》兩大標誌性角色迎挑戰
    同時為了更深入的理解角色他花費數月時間在軍科院檔案館和中央檔案館看當年的電報原件,並且這些都是常人難以企及的檔案資料,禁止紀錄和拍照。許還山飾演的黃百韜▲許還山曾飾演黃百韜另外,除了林彪這一角色,電視劇版《大決戰》中的經典角色數不勝數,謝偉才飾演的粟裕,傅學誠飾演的劉伯承,
  • 杜聿明以為擊斃一位師長,沾沾自喜大肆宣傳,16年後發現別人健在
    解放戰爭打響之初,共產黨的軍事力量是遠不如國名黨的,因為他們所配備的武器裝備更為精良,而且在軍隊指揮官這方面,他們也有很多軍事才能非常出眾的人才,比如像杜聿明等人到今天我們也不得不稱讚他們的排兵布陣之強。所以此時,共產黨只好以防禦為主,通過靈活的應對。
  • 16歲跟隨粟裕當紅軍,一生只聽黨的話,粟裕晚年還贊他是好兵
    16歲的林朝亮再也平靜不下來,成天想的都是紅軍。沒過幾天,紅軍真的來隊伍了,在曉坑岑頭張思坳村南5裡地的大楓樹,抄了一家土豪地主。林朝亮邀了幾個小夥伴趕去看熱鬧,只見村外有紅軍戰士站崗放哨,地主大院中間升起一堆火,紅軍戰士把帳本地契扔到裡面燒,還把糧食分給大家。院子裡圍滿了村民,看到打地主的場景,群情激奮,當場都要跟著紅軍打土豪。
  • 粟裕童年苦練槍法,多年後參加紅軍,在特長一欄他寫下3個字
    最初的大俠夢,源於家裡的一個長工阿陀,阿陀比粟裕大10歲,在那個亂世,他的經歷不少,湘西自古出人才,同時也有許多落草為寇的綠林好漢,小小年紀的粟裕從阿陀那裡,聽聞了許多大俠的故事。阿陀講,江湖中有一名叫「草上飛」的大俠,他功夫了得,能日行千裡,夜行八百,經常行俠仗義,除暴安良,粟裕對這位大俠,十分的仰慕,多次哀求阿陀也教自己「輕功」阿陀知道,自己的東家,也就是粟裕的父親,並不喜歡自己的孩子舞刀弄槍,但是他也架不住粟裕的苦苦哀求,只好偷偷的答應。
  • 粟裕未當選元帥,不是謙虛而是資格不夠
    淮海戰役中,粟裕帶領的華東野戰軍,是絕對的主力,60萬兵力中,華野有45萬;同時華野殲敵數量也很大,55萬殲敵數量中,近40萬都是華野殲滅。淮海戰役第一階段殲滅黃百韜,第三階段殲滅杜聿明,都是粟裕的華野獨自承擔。而第二階段圍殲黃維,華野的炮兵和南下部隊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古有韓信,今有粟裕」,你怎麼看?
    ;劉伯承說:「粟裕同志智深勇沉,非常優秀,百戰百勝,有古名將之風,是我軍最優秀的將領,是中國的戰略家」;渡江戰役時,劉伯承再次提到粟裕將軍:「將來過了江,我就不帶兵了,把部隊都交給粟裕吧。」主席幽默地說:「你這個名字好呀,包含了中國兩個大軍事家韓信和粟裕,你還比他們都幸福。」主席不經意地將粟裕將軍與韓信相提並論,透露出粟裕在他心中的地位。1953年2月,主席乘坐專列前往南京,途經徐州時,他遙望當年的淮海戰役戰場,又一次提到粟裕將軍。
  • 劉峙謊報軍情,蔣介石不罰反賞,實在是國民黨軍再聽不得戰敗消息
    都以為對方很「土」,做出很瞧不起的樣子。但是,不大對頭。等兩支隊伍交錯前進,都發現對方無頭無尾地過著,頓時緊張起來。於是,兩邊越打火力越猛。◆邱清泉(時任國民黨軍第二兵團司令官)天亮之後,雙方將領大感意外:以潘塘為中心的戰場縱橫了十幾裡。雙方馬上意識到,原來對方不是潰散隊伍,而是有組織有計劃的部隊。
  • 粟裕:戰機是創造出來的,不是等來的,殲滅74師,前期鋪墊很關鍵
    「硬核桃」指的是杜聿明率領的第5軍,胡璉率領的第11師,張靈甫率領的74師,這些蔣介石嫡系王牌部隊,都是由他指揮的,他們都在這一陣型中。這裡所說的「爛葡萄」,是指一些次等兵和非次等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雜牌兵」,他們都在陣型的兩邊。若「硬核桃」遭到攻擊,則周邊的「爛葡萄」會立即發動救援;若「爛葡萄」遭到攻擊,則可先讓「爛葡萄」打成肉醬,再「硬核桃」發動進攻。
  • 粟裕的紅軍登記表,「有何特長」一欄填3個字:跑長路
    粟裕看在眼裡,躲在屋中敲敲打打好幾天,給母親做了一雙模樣樸拙,卻結實耐用的布鞋,母親高興得合不攏嘴,用了多年。 湘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民風強悍尚武,好勇鬥狠,舊時兵匪為患,幾百年未絕。粟裕家僱請的長工阿陀,年長他10來歲,貌不驚人,憨厚樸實,卻有一些拳腳功夫,幾個人不能近身,還有一肚子曲折離奇的俠客故事。
  • 張震送文件時發現,身經百戰的粟裕竟在暗自垂淚
    我在聆聽張副主席的回憶,和查閱、收集檔案資料以及訪問雷英夫等知情老同志的過程中,了解了粟裕冤案的由來,特別是對粟裕垂淚一事感觸頗深。這要先從張震進京擔任軍委作戰部部長談起。張震是粟裕的部下,曾擔任第三野戰軍(華東軍區)的參謀長。1952年3月10日,張震被任命為軍委作戰部部長。
  • 杜聿明:19歲娶大2歲農村姑娘,三個排長勸他休妻娶女學生被拒
    解放軍的高級將領陳毅的勸降信就擺在他的眼前,杜聿明斟句酌字,不覺心裡一動。「保證全體官兵的生命安全」,事到如今,還有什麼比這更重要呢?雖然條件是「全軍放下武器」。 望著那個軍官的背影,杜聿明的眼中充滿了淚水,一種無奈的淚水,他不知道自己的命運如何,或許就是生命的最後盡頭了,人在最後盡頭想到的肯定是自己最親的人,他想到了自己的母親,自己的妻子曹秀清,想到了自己的兒女,尤其是自己的大女兒杜致禮。
  • 爆笑:吃火鍋的時侯,有小肥牛、小肥羊缺沒有小肥豬?
    我說:不!我不會!老婆說:很簡單,就把衣服塞進去,放洗衣粉,然後按開始就可以了,不過我已經把衣服洗好了,晾起來了,你去把地拖拖吧!2、哥們愛上一姑娘,他媽媽嫌棄女孩家窮,不許哥們和她交往,哥們終日鬱鬱寡歡,我看在眼裡,於是對他說:別怕,兄弟我幫你搞定。次日我去他家中做客,聽到他媽媽的腳步聲,我立刻把他撲倒熱吻。。。
  • 王耀武致力研究粟裕,予其唯一敗仗,竟因一張手紙被俘
    粟裕不負期望,用兵得法,僅兩個多小時,就攻克羅源縣城,殲敵1000多名,活捉敵縣長。他們的共同領導,浙皖贛邊新蘇區負責人方志敏,後來在囚室中寫了《我從事革命鬥爭的略述》,這樣評價尋淮洲:「19師師長尋淮洲同志,因傷重犧牲了!他是紅軍中一個很好的指揮員,他指揮7軍團,在兩年之間,打了許多有名的勝仗,繳獲敵槍6000餘支,輕重機槍300餘架,並繳到大炮幾十門。」
  • 夢見大肥豬向家走來是啥意思 夢見大肥豬進屋
    夢見大肥豬向家走來夢見豬,預示是吉祥的徵兆。夢見肥胖的豬,預示事業興旺,生氣勃勃。反之,如果夢見瘦豬,說明做夢人最近家業不好,有點暗淡蕭條,可能家裡有人會給你惹麻煩。打算出門的人夢見大肥豬,建議有風雨則止,慎防發生意外。準備考試的人夢見大肥豬,意味著如意順利,可能錄取,理科要十倍努力。創業的人夢見大肥豬,代表平順經營得財利,最近不可有所變動。談婚論嫁的人夢見大肥豬,說明固執已見無法溝通,婚姻難成。懷有身孕的人夢見大肥豬,預示生男,慎防流產難養。
  • 粟沛曾是國民黨員,解放後讓粟裕安排工作,粟裕:去人民大學工作
    粟裕大家都不陌生,他是我國歷史上傑出的革命家和軍事家,在戰爭時期立下赫赫戰功,他卓越的指揮才能和領導能力,在軍中無人不知,連偉人也常常對他讚賞有加。不過,這樣的一位優秀的將領,卻深感愧疚,因為參加革命,家人都慘遭連累,也沒有辦法盡孝道。
  • 1950年中央點將統兵入朝作戰,為何首選粟裕,次選才是林彪?
    導言林彪和粟裕是我軍兩位最能徵善戰的將軍,他們的指揮水平難分高下,但為什麼1950年中央點將統兵入朝作戰,首選粟裕,次選才是林彪?巧合的是,這兩位優秀的軍事將領是在同一年出生的,1950年的時候,他們都只有43歲,和彭德懷元帥、劉伯承元帥、徐向前元帥等幾位能徵善戰的老帥相比,他們都屬於年富力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