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震送文件時發現,身經百戰的粟裕竟在暗自垂淚

2020-12-21 中國網文化

▲粟裕(右二)1955年10月1日於天安門城樓

1995年,國防大學領導賦予我一項任務:協助國防大學老校長、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張震上將撰寫回憶錄。因我曾在軍委辦公廳和總參謀部工作過,便分工我收集張副主席擔任軍委作戰部部長、副總參謀長時期的資料和起草初稿。

我在聆聽張副主席的回憶,和查閱、收集檔案資料以及訪問雷英夫等知情老同志的過程中,了解了粟裕冤案的由來,特別是對粟裕垂淚一事感觸頗深。

這要先從張震進京擔任軍委作戰部部長談起。張震是粟裕的部下,曾擔任第三野戰軍(華東軍區)的參謀長。1952年3月10日,張震被任命為軍委作戰部部長。

當時,總參謀長徐向前因病休養,由第一副總參謀長聶榮臻代理總參謀長職務。粟裕擔任第二副總參謀長(任職時間是1951年11月12日。1954年11月9日,被任命為總參謀長)。

共和國成立前,作戰部直接隸屬中央軍委,稱軍委作戰部。1950年5月改屬總參謀部建制,稱軍委總參作戰部,也習慣地簡稱為軍委作戰部。

1952年4月,彭德懷元帥因病從朝鮮回國就醫,病癒後,被留在中央,7月起主持軍委常務工作,兼顧志願軍作戰。

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決定在國務院設立國防部。彭德懷從1954年9月起,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部長和國防委員會副主席。

國務院設立國防部之後,軍隊的領導體制並未改變,依然由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直接領導各總部和指揮軍隊。彭德懷被任命為國防部長,但還是以中央軍委副主席的身份參與領導軍事工作。

國防部設立之初,與軍隊各總部的隸屬關係、分工、職責等條例尚未建立,矛盾就由此而來。

軍委作戰部的辦公地點,在中南海居仁堂。張震到聶榮臻、粟裕辦公室匯報和請示工作很方便。

有一次,張震給粟裕送文件,看見他正在低頭垂淚。他跟隨粟總多年,從沒見過這位身經百戰的大將軍流過淚,便關切地問他是什麼原因?

粟裕對老部下道出了苦衷:

原來,總參謀部的文件,都是直接報給毛主席的。毛主席對我說過,你每周或半個月到我這裡來一次。彭總回國主持軍委常務工作後,我很尊重他,就把原來直接呈送毛主席的文件,送到彭總那裡,請他轉呈。不想,彭總很不高興地把文件一摔,對我說:「你要給主席送文件,就自己送,為什麼還要我轉?我不當你的通信員!」於是,有些總參的文件,我就直接呈送給主席了。

剛才,彭總對我說:「今天主席把我叫去,問我,總參報來的XX文件,你的意見是什麼?」他指著那份文件,嚴厲地批評我說:「總參報主席的這份文件,為什麼事先不給我看?」

粟裕用手帕揩了揩眼淚,又說:究竟哪些文件總參可以直接報主席,哪些要通過彭總轉報,彭總也沒有明確,我無所適從,很為難哪!

粟裕為難,還不止於此。

彭德懷就任國防部長之後,要求體現國防部的作用,有些過去由中央軍委或總參謀部的名義頒發的文件,要改由國防部的名義發。但是,他並沒有明確規定是哪些文件。正因為不明確,總參謀部起草的文件,常常因署名問題受到他的批評。如,有的文件沒有用國防部名義,他批評說:「這麼大的事,為什麼不用國防部名義?」有的文件,總參建議用國防部名義發出,他又批評說:「屁大的事,還用國防部名義!」

男兒有淚不輕彈。如果粟裕真是存心向國防部爭權,還能委屈地暗自垂淚嗎?由此可見,他面對百萬強敵,是剛強果敢的;對於事關國家安危的戰略和軍隊建設問題,他也可以據理力爭;而對於如何處理黨內的人際關係,則是一竅不通,受了窩囊氣,也只能暗自垂淚。

考慮到如果把元帥把大將罵哭的事公之於世,會影響兩位老總的形象,因之,此事在《張震回憶錄》中並沒有寫。如今,又有人翻出舊案,這就逼得知情者不得不把粟裕垂淚的事披露於世。如果有人認為筆者沒有為尊者諱,那責任就只能由繼續向粟裕大將潑髒水的人來承擔了。

——摘自《世紀》雜誌2020年第四期

來源:文匯網

相關焦點

  • 粟裕大將一生最艱難的時刻,武平戰鬥頭部負傷,被發現時奄奄一息
    負責火化事務的老師傅在清理粟裕大將的骨灰時,竟然從顱骨中發現了3塊彈片。至此,人們才知道粟裕大將身體虛弱,總是頭疼的原因是彈片造成的。要說起這些彈片是怎麼進粟裕頭中的,這還要從南昌起義後說起。南昌起義後,起義部隊迅速南下撤離。
  • 1950年發生什麼事,粟裕在沿海集結65萬人,都沒解放臺灣
    早在1949年3月的一次會議上,毛主席就曾做過指示:「當渡江戰役還在進行的時候,粟裕就應該把注意力轉移到如何爭取解放戰爭的全部勝利上。從戰略全局來看,第三野戰軍下一步的作戰任務,主要應該放在解放東南沿海島嶼和臺灣島,以肅清華東沿海地區的國民黨軍殘餘勢力。」1949年6月4日,中央再次做出指示,要求粟裕,張震開始注意研究臺灣的問題。
  • 王耀武致力研究粟裕,予其唯一敗仗,竟因一張手紙被俘
    粟裕後來在他的戰爭回憶錄中還多次提及尋淮洲,並表達了對尋淮洲的高度認可與敬佩。尋淮洲對他的參謀長也是信任有加。北上抗日先遣隊出徵不久,橫渡閩江時,尋淮洲墜馬負傷,便將軍事指揮重任委託給參謀長粟裕。而在攻克羅源縣城之戰,尋淮洲更是把攻城任務全權交給粟裕具體實施。
  • 毛主席為何說粟裕立了第一功?
    只不過「小淮海」戰役剛打了兩天,戰場形勢發生了變化,粟裕果斷「順水推舟」,將「小淮海」調整到了「大淮海」。 當時具體什麼情況,簡單說就是,蔣介石發現黃百韜兵團被圍之後,心急火燎之下,為了拯救愛將,迅速集中了7個兵團共80萬兵力,部署在江蘇徐州、安徽蚌埠一帶,似乎擺出了要與我軍大作戰的態勢。
  • 16歲跟隨粟裕當紅軍,一生只聽黨的話,粟裕晚年還贊他是好兵
    兩歲的妹妹送了人家當童養媳。  一家4口人,一畝薄地,一間破屋,兩個孩子實在養不活。以至於在女孩子兩歲時,忍痛送給別人家做童養媳。  「典妻」10年。林朝亮接觸到紅軍打土豪的宣傳時,挺進師已經在浙西南站穩了腳跟,建立了根據地,有了群眾基礎。當時的粟裕和劉英,率領部隊頻繁遊擊,響亮提出「打土豪,開倉濟貧,幫助群眾度饑荒」的口號。所以有林朝亮看到的打土豪燒地契分糧食場面。
  • 被雜牌中的王牌重創後,粟裕採用了這種戰法,將陣地攻破
    黃百韜可謂是身經百戰,他的預計跟共軍的總攻「不謀而合」,當時的解放軍就是要拿黃百韜開刀。在粟老總接到命令之後,是非常的興奮,因為當時的粟裕和黃百韜是老對手了。粟裕將軍這場戰爭是稍縱即逝,在粟裕老總發現這個情況之後,馬上動用了所有的部隊,從三個方面,決心把黃百韜兵團和徐州的這個地方相隔。
  • 粟裕:認準就不放棄,純情將軍的漫漫追妻路,事業愛情雙豐收
    在和楚青約見談話過程中,粟裕發現這位十五歲的女學員學習刻苦,成績優異,而且回答問題快速簡捷,伶牙俐齒,尤其是聽了她參加新四軍的經過,更加佩服她的膽色和堅持。當問及楚青是否願意到二支隊來工作時,小姑娘一聽說能到一線打仗的部隊工作,不假思索地就同意了。談話結束後,粟裕便回到二支隊。可整整過了一個月,粟裕也沒下調令。其實,粟裕這時候正在糾結呢。
  • 粟沛曾是國民黨員,解放後讓粟裕安排工作,粟裕:去人民大學工作
    粟裕出生的時候,家裡已經沒有以前的繁華了,所以很多事情都是靠著母親和粟裕兄弟做,這樣一來可以減少僱工,緩解生活開支。這也使得粟裕能夠深有體會那些貧苦百姓對於生活的無奈和掙扎,他也很想幫助他們。1924年,十幾歲的粟裕就有了去常德求學的想法,但奈何家裡當時已經供完粟沛、粟裕兩兄弟讀完高小,家底已經花得差不多了,儘管粟裕想繼續求學是好事,但是家裡的錢只能供一人。這時候,粟裕的哥哥粟沛主動放棄了學業,希望能給弟弟一個好的未來。
  • 「古有韓信,今有粟裕」,你怎麼看?
    從南昌起義時的警衛班長開始,粟裕將軍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實實在在,在一場接一場戰鬥中逐漸成長為新中國開國大將。他深通韜略,多謀善斷,用兵不拘一格,忽奇忽正,大開大合,行動果敢,判斷準確,常常令人拍案叫絕!
  • 華東野戰軍成立,粟裕任副司令眾人不服,陳毅:不要給粟裕擺資歷
    將主力軍北移,沒有先打強敵,在猛攻泗縣時,被敵軍師長張靈甫適時捕捉戰機,親率一個整編師迅速推進,兵分兩路,直撲泗陽,後攻淮陰,陳毅戰場先機已失,雖緊急抽調一個縱隊和一個旅的兵力回援泗陽,但血戰兩天兩夜,全軍付出慘重的傷亡代價,也沒能夠取得有效的戰果。
  • 杜聿明20萬大軍被圍,餓到槍都拿不動,粟裕:快給他們送大肥豬
    杜聿明集團到達陳官莊附近時,老百姓早就因為恐懼而逃亡一空,連一粒糧食也沒給他留下。20萬大軍每天的消耗,簡直猶如天文數字一般。 剛被包圍時,蔣介石為了拯救自己的嫡系部隊,命令空軍不惜一切代價維持杜聿明集團的生存。根據需要,必須每天出動120架次,空投糧食肉類食品240噸、彈藥和其他物資160噸才能滿足需要。
  • 戰神粟裕談戀愛有多笨拙:兩次求愛被拒,想在咖啡廳架機關槍
    粟裕聽說了詹永珠的出身後,很為她能捨棄優越生活投身革命的行為讚許,於是在梁永斌的安排下,他和詹永珠有了第一次談話。當詹永珠出現在粟裕面前時,粟裕不禁為她清秀文靜的模樣所吸引。經過一番談話,粟裕發現詹永珠並沒有銀行千金身上的壞毛病,她樸實單純,是個才思敏捷,敢愛敢恨的可愛姑娘。粟裕在了解了詹永珠的個人經歷和參軍動機後,忍不住又問她將來有什麼志向。
  • 國軍中將被抓時,喊道:我和粟裕是好朋友,結果如何了?
    時值1948年初,我國革命名將粟裕將軍給中央軍方打去電話,要求在中原戰區打一場殲滅戰,部分軍委沒有同意,而主席隨後便給粟裕致電,讓他領軍渡江,故此粟裕便立軍令狀,限在4-8個月時間內,剿滅國軍第五軍以及十多個旅團。同年六月,粟裕將軍帶領華野大軍打響「豫東戰役」,而國軍區壽年亦帶兵參與了這場對抗。可惜我軍氣勢如虹,把區壽年等軍隊打得連連敗退。
  • 2013年張震大婚,被新娘點名送手捧花的舒淇,哭得泣不成聲
    在之後的結果也可想而知,舒淇到了公司之後才發現她的工作帶有些許的風月性質。但是如果不工作的話,又要面臨天價違約金賠償,無奈之下只好聽從公司的安排,開始了許多大尺度寫真。凡事還是都是雙面的,雖然舒淇因為這組寫真一度跟家人鬧到了決裂的地步,但是隨著雜誌的大賣,她也被更多人所熟悉。
  • 張震張鈞甯《緝魂》震撼:超劉德華《拆彈專家2》!
    舉個例子,電腦C盤根目錄複製的文件,複製文件自身反過來把C盤根目錄源文件刪除了!劇照片段三:女主人公李燕,一體先後負載三個人格,李燕自身、丈夫王世聰、檢察官張震!片段四:懷孕警官張鈞甯為了挽救患癌晚期的丈夫阿超(張震飾),與犯罪分子私下交易,作偽證救丈夫。
  • 通過四則事例,看毛澤東對粟裕的格外賞識與看重
    第一個事例是,抗戰前專門打聽「粟裕是否還活著」,周子昆特地報告「粟裕還在」 自中央紅軍長徵以後,毛澤東三年來一直未得到粟裕的消息。而粟裕在浙南三年遊擊戰爭期間,僅有的一部電臺被打壞後,便與上級一直失去了聯繫。
  • 粟裕未當選元帥,不是謙虛而是資格不夠
    、許光達授銜完畢,對於粟裕授予大將軍銜而非元帥眾說紛紜,曾有謠言傳出,粟裕最開始授予的是元帥軍銜,最後他自己請辭,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胖虎對於此問題幾乎翻閱了所有檔案,所有資料,未有詳細史料表明對於粟裕曾授予元帥軍銜,但是對於粟裕謙虛兩讓司令卻有明確記載。
  • 粟裕訪問神戶,一日本老人來拜訪,大將贈送新領帶和襯衫
    其中,1979年5月7日至6月9日,中國派出了以廖承志為團長的代表團,對日本進行為期一個月的訪問,訪問的目的地包括東京、名古屋等多個城市,在這個代表團中,有一個特殊的人物,他就是赫赫有名的開國大將之首——粟裕。 這是粟裕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訪問日本,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粟裕參觀了現代化的城市和先進的科學管理技術,感慨頗多。
  • 粟裕曾經兩次讓帥,為何回憶錄中對第二次隻字不提
    在解放戰爭初期,粟裕是負責華中野戰軍的,他的職務是華中野戰軍司令員、華中軍區副司令員(司令員是張鼎丞,他的司令員職務,也是粟裕主動讓賢的)。而陳老總,是負責山東野戰軍的,他的職務是山東野戰軍司令員兼政委。後來,山東戰況不利,粟裕在蘇中卻打出了七戰七捷的輝煌戰績,於是組織上電令粟裕北上,兩個野戰軍合併,共同對敵,華東野戰軍就此成立。
  • 粟裕兩次與死神靠近,一次子彈打穿耳部顳骨,另一次彈片嵌入頭顱
    談秦說漢(346)粟裕兩次與死神靠近,一次子彈打穿耳部顳骨,另一次彈片嵌入頭顱在和平的年代裡,沒有人喜歡戰爭;但在特殊的年代中,戰爭卻可以換回和平;我們不應該忘記,那些為我們今天的繁榮與穩定無私奉獻的人。粟裕大將一生曾經六次身負重傷,南昌起義後,部隊轉移到廣東潮州時,被子彈打穿了右耳上側顳骨,但大難不死,稍作包紮就馬上去追趕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