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煮茶,蒸茶,究竟哪種白茶衝泡方式,更適合冬天呢?

2020-12-15 小陳茶事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看了一眼手機,早晨八點鐘。

透過厚實的窗簾,只能看到外頭是灰濛濛的一片。

福州,終於算是正式入冬了。

前些日子大家還在討論著,這哪裡像是冬天啊,11月份了,滿大街的穿著短袖。

北方大雪紛飛,南方豔陽高照。

這不,12月才剛來,冷空氣也隨之趕到。

降溫來得措不及防,只能硬著頭皮,出門迎接冷風的挑戰。

晨跑,是堅持了很久的一個習慣。

但每到這個季節,心裡仿佛總是有兩個小人在打架,一個說去,一個說不去。

當然,不能輕易放棄,咬咬牙,又能挺過今年的冬天。

跑完步回來,煮一壺老白茶,驅趕身體的寒意,也為剛剛流失的汗液,補充了水分。

入冬以後,茶友們問得最多的一個問題,莫過於,「老白茶要怎么喝?」

為大家分別介紹三種方式:泡茶,煮茶,蒸茶,究竟哪種更適合冬天呢?

《2》

第一,泡茶篇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

既然如此,老白茶經過了多年的良好陳化,當之無愧的好茶。

當然,也是要用蓋碗衝泡的。

蓋碗泡老白茶,好處良多。

隨便列舉幾個,比如,白瓷蓋碗的質地細膩,燒制時,表面覆蓋了一層釉質。

因此,蓋碗能夠完美地隔絕茶具和水,不會吸附茶葉原本的香氣和滋味。

老白茶中珍貴的藥香,花香,陳香,粽葉香……

醇厚的茶湯,稠滑的湯感,都能被品飲者完美的感受到。

再比如,用蓋碗可以一衝一衝的衝泡,體驗每一衝的別樣風味。

2017的五彩貢眉餅,第一衝的蓋香是微甜的香氣,帶著一絲絲粽葉香與竹葉的清香。

整體來說,香氣是清新恬淡的。

茶湯入口飽滿淳和,較為成熟,已經有明顯的棗香在湯水裡,能夠被捕捉到。

除此之外,還有淡淡的甜花香,以及竹葉香在尾調上盤旋而來。

第二衝的蓋香,變化為了濃鬱的藥香,夾雜著幾分熱情的棗香,絲絲清甜。

像是在一個竹製的蒸籠裡蒸紅棗糕,一打開,水蒸氣蔓延整個屋子,那股竹葉香與棗香混合,卻毫無違和感。

第二衝的茶湯,明顯滋味更濃了,湯感變得更厚實,更飽滿,也更有層次感了。

微微晃動品茗杯,能看到湯水充盈著膠質感,如同布丁一般醇厚,濃稠的漿感。

用蓋碗衝泡老白茶,光是第一衝和第二衝,就能給人帶來如此驚豔的喝茶體驗。

那麼之後的,就留給茶友們自己細細品味吧。

蓋碗衝泡雖然好處頗多,但入冬之後,許多茶友卻不喜歡用它了。

原因很簡單,因為它涼的太快了!

出湯之後,若是沒有及時喝完,不等兩三分鐘,茶湯就徹底冷了下去。

但如果趕進度式的,一衝接一衝,不僅影響了喝茶體驗,也讓細細品味,成為了牛飲。

室內有暖氣,那倒也還好;若是沒有,就麻煩了。

因此,茶友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來選擇泡老白茶的方式。

《3》

第二,煮茶篇

煮茶,從古至今,都在流行著。

宋時煮茶,要先把茶葉烘烤乾磨成粉,水沸時再下茶末。

唐宋八大家中,屬蘇東坡最為熟練。

「茶雨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入冬煮茶,是一種意境,也是一種氛圍。

每到這個季節,就會在手邊煮一壺老白茶,三五好友齊聚,品茶談天。

應時應景,又頗具情懷。

冬天煮茶,有什麼好處呢?

首先,當然是不用害怕茶湯太快冷卻。

不用一衝衝的注水和出湯,解放雙手,在手腳冰涼的冬天,煮茶可謂是懶人的福音。

煮茶,讓大家在冬天也能夠細細品味熱茶的滋味。

其次,煮茶可以滋潤身心。

在煮的過程中,水蒸氣會隨著茶香一起飄出茶壺。

蔓延到整個房間裡,不僅讓空氣中布滿了自然的香氣,也變得更加溼潤。

到了冬天,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空氣都會變得格外乾燥。

有時候,在電腦旁放一臺加溼器都不管用。

但若是加溼器加上煮茶,雙重補水,就能讓室內充盈著溫潤的氣息。

不僅從外補水,喝一杯暖暖的老白茶,也能為身體及時的補充水分。

最後,煮茶可以為身體補充熱量。

入冬之後,發現小夥伴們總是縮手縮腳的,呆著上不想動。

尤其是一些女孩子,被凍得臉色發白,看起來氣血不足的樣子。

於是招呼著大家一起煮老白茶,喝過之後,個個面色紅潤了起來。

一股暖流流進了身體裡,溫柔的茶湯給喉嚨按摩,也提起了精神。

因此,煮茶對於冬天來說,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但有些茶友喜歡在煮茶同時,放一些紅棗、枸杞等,想要增加一些口感。

可優質老白茶,不建議大家添加輔料。

若是想要喝到棗香,大家可以選擇煮優質的老壽眉餅,自帶清甜的棗香。

與額外添加紅棗的滋味不同,老白茶的棗香,是甜而不膩的。

並且,優質的老白茶,若是胡亂加料,反而會掩蓋原本的味道。

因小失大。

所以,選到優質的老白茶,煮出來的茶湯就已足夠好喝,無需加料。

《4》

第三,蒸茶篇

與煮茶相比,蒸茶雖然沒有如此悠久的歷史,但仍然受到很多茶友喜愛。

原因無它,有趣。

有趣的事情,總能吸引大家的目光。

並且還是與「茶」相關,這便讓更多的愛茶之人,漸漸喜歡上了蒸茶。

不過還有一些茶友,只聞其名不見其人。

這裡就要先解釋一下,什麼是蒸茶?

在某科上對於「蒸茶」一詞的解釋,是製作茶葉的工序之一。

指的是利用高溫高壓蒸汽,將茶蒸軟,以利於壓製成型。

而我們本文所說的蒸茶,指的是飲茶的一種方式。

在蒸茶器中,投入老白茶,再進行燒水。

水沸騰之後,會從底部源源不斷的冒出水蒸氣,不斷地衝刷著茶葉,再慢慢的浸潤它們。

如此一來,就能將老白茶中的內質緩緩釋放,滴落到壺底。

循環往復。

而與煮茶相比,蒸茶時的茶與水沒有直接接觸,因此,所花費的時間更長一些。

煮一壺茶,可能只需要五分鐘的時間。

而蒸一壺茶,卻需要大半個小時,甚至更久。(時間要根據茶壺容量而定)

若是求快節奏的生活,煮茶可能更適合你。

而對於追求慢生活的茶友們來說,蒸茶是不二之選。

早晨起來,做好蒸茶的準備工作後。

澆澆花,喂喂魚,做半小時瑜伽動作,或是打一套太極。

回來之後,這壺老白茶便蒸好了,正適合飲用。

當今社會,每個人都在求快,卻沒顧忌自己的身體吃不吃得消。

偶爾給自己放個假,蒸一壺老白茶,休養生息。

《5》

老白茶,泡、煮、蒸皆宜。

具體要選擇哪種,還需看茶友們自己的喜好了。

想要品味好茶每一衝的風味,選蓋碗衝泡。

求快求速度,或是三五好友聊天品茶,選煮茶。

而若是享受慢生活,慢節奏的茶友,自然可以試試蒸茶。

實際上,慢一些也挺好,停下來,多多感受生活的美好。

感謝好茶,讓自己邂逅了這麼多的美妙。

冬日飲老白茶,選對正確、合適的方式,便能喝到溫暖的茶湯。

除了風景,最美不過一杯老白茶。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讚。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相關焦點

  • 煮茶和泡茶,到底哪種方式衝泡老白茶更好喝?
    關於老白茶怎麼衝泡更好喝茶友們各有己見很難達成一致觀點那事實究竟是怎麼樣的呢?正吃著剛摘的水果呢,手機突然收到了一條茶友的消息,「小白,老白茶怎麼衝泡更好喝呀?」關於老白茶的衝泡方式,一直都是茶圈中的熱門話題,大家為此爭論不休。那究竟哪種方式衝泡出的老白茶更好喝?小白今天為大家一一介紹。
  • 拆解白茶衝泡的兩種方式,從煮茶到蓋碗泡,人人都懂得如何喝茶了
    煮茶能榨出茶葉最深層次的味道和風味,不造成任何一絲的浪費。當一款茶用蓋碗快出水的方式衝泡,泡出來的滋味偏淡時,可以嘗試用煮茶的做法。和平時的泡茶相比,煮茶能釋放出不一樣的茶味內容。但持續加熱式的煮茶,湯水能沸騰上好一會兒的時間。在這不同的水溫條件下,白茶釋放出來的滋味物質有所差異。在煮茶方式正常,沒有長時間沸煮的情況下,不容易煮出濃重的味道。所以對白茶而言,有的茶適合煮茶,但卻不推薦悶泡,正是這樣的道理。與此同時,泡茶和煮茶能呈現出不一樣的風味。
  • 泡茶與煮茶,哪種方法喝茶更好?
    首先,泡茶和煮茶,區別在於衝泡的方式、用具、溫度、時長,進而適合的茶葉也不同。 現代人的泡茶其實很多樣,可以用大茶杯泡,投茶入杯後注入開水,泡開後再飲茶。也可以用蓋碗或傳統常見的紫砂壺衝泡。從簡單到複雜的都有,形式多樣,不一一列舉,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泡茶適合不發酵、輕發酵、全發酵烘焙的綠茶、黃茶、白茶、烏龍茶、紅茶、普洱生茶(按發酵輕重排序)。
  • 煮老白茶,煮黑茶,煮紅茶,煮茶的說法這麼多,那茶都適合煮嗎?
    話說,六大茶類裡有這麼多的茶,究竟哪些茶適合煮著喝呢?《2》傳統的茶類裡,哪些茶適合煮?煮茶,茶入水烹煮得飲。藉助持續的加溫、高溫,促使茶味的不斷浸出。煮茶的過程,有兩大特點。一是水溫比較高,高溫沸煮。二是茶葉和水的接觸時間相對較長。故而適合用來煮的茶葉,它們擁有共性。
  • 話說,中國六大茶類裡,白茶、普洱、紅茶,哪些茶適合煮著喝呢?
    聽一壺咕嚕咕嚕的水聲,喝到的不僅是茶,更有一份閒適與溫情。 話說,六大茶類裡有這麼多的茶,究竟哪些茶適合煮著喝呢? 將茶葉煮著喝,能體會到不一樣的味道。 煮老白茶,近年來的茶圈熱門。 但其實,老白茶並非煮著喝最好,蓋碗衝泡能領略到的茶味層次更加佳。 至於煮白茶,除了新白茶外,上了年份的茶都適合煮著喝。
  • 煮茶雖好,卻不是每種白茶,都適合煮著喝,新白茶請衝泡著喝!
    地熱,讓煮老白茶,蒙受了不白之冤。所以,喝老白茶,村姑陳通常會用白瓷蓋碗泡著喝。煮茶,只是偶爾為之。說到煮茶,真的是羨慕北方的朋友。寒冬臘月,屋外大雪紛飛,擺上復古的茶具,煮上一壺老白茶,快哉。《2》冬天裡,茶友們聊到煮白茶的頻率,也變高了不少。
  • 老白茶只能煮著喝?不,宜衝泡、宜煮茶,才是優質老白茶的內核
    熱鬧的、溫暖的煮一壺老茶,更適合冬季或早春天氣比較冷的時候。提到夏天喝老白茶,還是更推薦大家用蓋碗衝泡的方式。用蓋碗原汁原味的泡出茶湯,逐衝的感受和品嘗,更能喝到老白茶完整的滋味變化。認真泡茶,不負茶味,亦不負老茶多年陳化的時光等待!
  • 冷水泡茶、溫水慢泡、沸水衝泡,誰才是春白茶茶味最好的釋放方式
    內在物質充足的好茶,一旦使用了冷泡的方式衝泡。這對於內在的茶味物質利用效果而言,完全是太浪費。冷水泡茶,茶味的釋放比較緩慢。與此同時,整體的茶味浸出效率,亦比較有限。衝泡好茶,特別是衝泡高山白茶,水溫建議使用剛燒沸的開水。足夠高溫度的沸水,更能激發茶葉內部的深層次香氣和滋味。水溫越高,對茶葉內在物質釋放增加的壓力越大。根據實際的泡茶經驗, 衝泡白茶時,水溫越沸。
  • 哪種最適合衝泡春白茶?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說到白茶衝泡,最經常推薦的三種衝泡方法。1、白瓷蓋碗衝泡2、玻璃杯衝泡3、煮茶法不同的茶具衝泡,白茶滋味、香氣各異。同時,品級不同、年份不同的白茶,所選用的衝泡方式大有不同。
  • 冬天適合煮什麼茶?看了就會操作的實用「煮茶攻略」
    但是別以為煮茶是今天才有的飲茶方式。 煮茶的方式已經在歷史的軌跡中存在幾百年了。 自先秦時期伊始,發展到唐代達到最高峰,上至朝堂,下至尋常百姓都採用煮茶的方式飲茶。陸羽的《茶經》第五章,即命名為「煮」。
  • 煮茶與泡茶的區別是什麼?什麼茶煮比泡更好?
    小約的父母,近幾年來更喜歡上了煮茶。在他們的眼中,煮茶才是對茶最好的方式,也是最適合他們退休後的生活。上次清明節回家時,發現父親不知從哪裡淘到一個木炭爐,甚是精緻。問了便說,跟母親兩個人自退休後無所事事,所以我們兩人經常在家裡「鬥茶」,有時候鄉裡鄰居也來,甚是熱鬧。
  • 白茶是煮著喝,還是泡著喝?喜歡煮茶的人,這裡有你想要的乾貨
    應時應景,冬天除了下雪,還有煮茶。煮茶,讓冬季變得更有情調,也更加溫暖。天寒地凍中,想必沒有什麼能比煮一壺茶更令人有治癒感和歸屬感了。有人說,泡茶泡其鋒芒,煮茶煮出精華。這句話並不假。白茶,在兩種衝泡方式下亦會散發出別樣的光芒。可部分茶友的煮茶道路,並不是一帆風順。與想像中的口感大相逕庭,因此不禁懷疑,白茶真的適合煮嗎?那麼,白茶到底要不要煮著喝呢?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
  • 六大茶類這麼多,究竟哪些適合煮茶?一次性說完煮茶的那些事
    宋代的米芾在一首《醉太平》,開篇就提及「風爐煮茶,霜刀剖瓜。」爐子上溫一壺茶,可供半日慢慢的消遣。發展到現代社會裡,煮一壺茶喝的方式,在茶圈裡仍舊流行。不過,按傳統的六大茶類劃分,有綠、紅、黃、白、黑、青之分,究竟哪些茶適合煮茶呢?
  • 泡茶泡久了反而有害!煮茶和泡茶有什麼不同?
    為什麼可以煮茶,卻不能長時間衝泡茶呢?關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弄清楚煮茶和長時間泡茶的區別。為什麼不能長時間衝泡茶,最根本的問題就在於這個「長時間」上,所有的茶葉都有其衝泡的次數,少的三四泡,多的七八泡,在泡夠這些次數後,茶葉中所蘊含的芳香物質也好、營養成分也罷,已經在衝泡的過程中基本萃取完畢,再泡下去,不僅聞著不香喝著寡淡,更重要的是,茶葉中所蘊含的那些短時間難以析出的有害物質,在長時間的衝泡下,也會慢慢被衝泡出來,喝下去反而會有害健康。
  • 衝泡白茶時,為什麼玻璃杯200ml水,放1.5克茶,而蓋碗要放5克?
    到了蓋碗衝泡,就是100-110ml的水量,投茶5克呢?《2》用不同的茶具泡白茶,適用的投茶量不同。玻璃杯泡,注水量200ml,投茶建議1-1.5克。蓋碗泡,標準蓋碗注水100-110ml,投茶量為5克。煮白茶,注水量300-400ml,投茶量為2-2.5克。話說,為什麼在玻璃杯泡白茶時,注水量多,但投茶量又少了呢?答案是泡茶的情況不同。
  • 煮茶和泡茶,哪個難度係數高?
    日常中煮茶與泡茶最為常用,哪個難度悉數高更不好掌握呢?到了漢魏六朝時期,人們開始加冷水或者熱水,煮至沸騰後飲用。煮茶的方式在現代也被廣泛應用,老白茶、老茶頭、老熟茶、黑茶等老茶都可以用來煮,口感溫潤醇厚。煮茶的形式不限,簡單方便,圍爐煮茶,也是一件極風雅之事。而煮茶和泡茶一樣,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 陳皮茶泡與煮,哪種更適合你?
    新會陳皮除了可以入藥、煲湯、調味料,更多的朋友喜歡用來泡茶,與朋友們一起品茶聊天。說到泡茶,有朋友就問陳皮茶可泡、可煮,到底哪種方法比較好?首先,陳皮泡茶要選對年份。一般五年以下的陳皮,口感稍苦,不適合用來泡茶,若用於泡茶,則可能出現口感帶苦、酸、澀的情況。泡茶應該選擇五到十年左右的陳皮,入口口感甘醇。當然,越陳久的陳皮,氣味口感就越佳。選好年份的陳皮,然後就要選對自己喜歡的泡製方法。陳皮茶有泡茶法和煮茶法。
  • 冬天煮茶的正確打開方式,學會這樣做,幫你選對茶,煮好茶
    這茶,我們到底是直接煮呢,還是先泡一泡,而後再煮?究竟哪一種更加合適呢?其實,懂茶的人從來就不會糾結於此!我們還是先來說一說煮茶與泡茶的基本差別吧。事實上,相比較而言,泡茶更加考驗主泡手的泡茶技藝。這樣衝泡出來的茶湯無論滋味、氣韻,還是湯色、香氣,顯然也就因人而異,更加豐富多彩,也更加充滿了無限的想像空間。
  • 夏天煮白茶,要用開水煮茶好,還是用冷水煮茶比較好?
    而開水煮茶,更適合煮內質豐富的幹茶。內質豐富的好茶, 推薦蓋碗泡著喝。但若想直接煮茶喝,那就要採用熱水煮茶更適合。當壺內的水燒沸後,再去投茶,更能調整煮茶時間的長短,保證煮出來的茶湯滋味濃淡適中。那以煮白茶的幹茶和煮泡開過的葉底為例,煮茶究竟要怎麼做呢?第一種,先用蓋碗泡,後煮茶。標準蓋碗泡茶,100-110ml的水量,投茶5克。注入沸水泡茶,快速出湯,泡茶時間在7-8秒內。
  • 蓋碗、玻璃杯、煮茶,投茶量都一成不變?這樣喝白茶會讓舌頭遭罪
    燥熱無比的天氣下,喝一杯鮮香醇爽的白茶最消熱解燥,衝泡一杯新白茶。溢滿房間的茶香,似梔子似含笑似晚香玉,又似乎夾帶著深秋裡的桂花清香,芳香瀰漫,令人沉醉。一年四季,對於愛茶的朋友來說桌前必不可少的便會茶。茶能消夏解暑也能滋陰潤燥,是極為合適的養生佳飲。但前不久就有茶友問:每次泡白茶投茶都是5克嗎?當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