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獻平:南趙菊花分外香|散文

2020-12-21 文學天空

《文學天空》網刊首發原創優秀作品,是文學雙月刊《琴臺文藝》及其他雜誌的選稿基地,主發青春、情懷、鄉土、都市、親情、留守題材的小說、散文和詩歌類作品。

原創聲明:作者授權原創首發文學天空,侵權必究。

#文學天空散文隨筆#

2020年11月10日,我坐公交車奔赴肥鄉縣東漳卜南趙村,專程去參加觀賞中國第四屆南趙菊花節,之前,我早就聽說那兒的菊花非常壯觀,是遊客遊玩的好去處。網上一查,照片確實很美,於是,一直盼著去那兒一遊,但一直未能如願。現在終於可以實現這一願望了,心裡別說多高興了。順著309國道一直往東,四野蔥鬱,路邊花草樹木茂盛,過呂營和東漳堡時,我還是心頭一震,因為30年前我曾經來過這裡,記憶中的村莊是肥鄉最貧窮的地方,如今卻地肥水美,儼然成肥鄉區的後花園。下了公交,便看到路口花瓣組成的中國南趙歡迎您的巨幅花雕,顯得各外親切,往北一望,早看見遠處的鋪天的黃菊、雪白的白菊、如火如霞的紅菊在陽光下 熠熠生輝,分外壯觀。

不遠處便到了菊花節基地,遊客匆匆,路邊各種賣小吃的叫賣聲此起彼伏,使人感覺到有一種農村趕會的熱鬧勁兒。往東便進入景區了,路口卻設了鐵欄柵,一問票價10元。夲想打電話找熟人通融一下,後來一想,還是算了吧,買票為家鄉做點貢獻,何樂而不為呢?

往裡一走,路南一個有五六畝地的花圃裡,擺著一盆盆各式各樣的菊花,紅的、黃的、紫的、白的、墨的,粉的,一簇簇一片片,擺成圓形或橢圓形圖案,中間還豎立有園藝師精心設計的藝術造型花牆,整個是花的世界。近前一看,大的象拳頭一樣賽牡丹,小的象米蘭花一樣星星點點, 鮮豔欲滴,潔淨如睱 ,奼紫嫣紅,競相怒放。而花葉花枝卻埋在身下,更凸顯出菊花的神韻。讓人感覺那花兒就像無數身著彩衣的少女一樣,在秋陽下翩翩起舞。小時侯我記得養花人稱菊花為射菊,意思是菊花的花絲象射出的金絲銀絲一樣鮮豔,細看,既有含著微笑,卷著金髮少女般婀娜羞澀,又有吐豔爭芳,迎風歌舞的奔放。 黃色的花蕊,象微向日葵一樣藏在花瓣內,散發著淡淡的芬芳,不時有蜜蜂飛進花蕊中採蜜,蝴蝶也飛來飛去,守護著花兒不忍讓蚊蟲叮咬。

離開花圃往路北看去,眼前上百畝紅菊和遠方數百畝黃菊、白菊映入眼帘,讓人仿佛置身於花海,如果說紅如霞的話,那似乎是天上掉下一塊紅色的彩布,覆蓋了一方土地,鮮豔的無法比擬。如果說白如雪的話,那真如一片雪被鋪在了地上。而遠處的滿目金黃,則讓人頓感:「我花開後百花殺,滿城盡帶黃金甲」霸氣。倘若沒有「中國南趙菊花節」牌子和「採菊東籬"巨幅花雕,真讓人疑似進入仙境。

順著蜿蜒的小逕往裡走,無數的紅菊,象噴薄的朝霞一樣,怒放著,張開雙臂搖曳著,蹲下身撥開花叢,噢,原來每枝紅菊只有銅錢大小,但她們相互簇擁著,密密麻麻,紅的發紫顏色,完全覆蓋了她們綠色身軀。走出紅色的海洋,又進入一方碩大的花圃,不自覺地進入迷魂陣,繞來繞去,才終於走出花海。

往北有一排碩大的保溫大棚,這便是菊花主展廳了。這兒聚集了各種名貴菊花,讓人目不暇接,大開眼界。好看又好喝的當屬金絲黃菊啦,金絲黃菊有拳頭般的大小,金黃的花,吐著如黃緞面似的金絲,入茶香醇,可以去火消痰,原來專供皇宮所用。黃山貢菊,花兒小,以雪白和金黃兩種,入茶清香,清肺利脾, 為茶中上品,常年進貢,因此,得名為貢菊。墨菊是一種紅中帶紫的菊花,是一種名貴的中藥材,可以治療多種疾病。胎菊也是一種很好的中藥材。紅菊不但能喝,而且能吃,含有多種維生素。展館有上百種菊花,她們不僅千姿百態,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而且有極高的藥用價值。因此,肥鄉南趙種菊花,不僅建設了美麗鄉村,而且為農民脫貧致富創出了新路。

離開南趙菊花基地時,正趕上她們釆菊,只見村裡的姑娘媳婦們,穿著絢麗多彩的衣裳排成行,象摘棉花似的,在花海中將一朵朵菊花,摘進胸前的裙袋中,迎著晚霞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臨別我突然覺得自已從花海剛剛爬上岸,渾身瀰漫著花香。平生見到的最美的花季,也就是南趙啦,南趙菊花節被深深地留在我的夢裡。

本文由顏獻平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作家簡介:

顏獻平,63年生,邯鄲農行內退,曾先後在省市縣媒體發表過文章。

關注文學天空,閱讀更多精彩作品:

蘇維:鐵人大爹|散文

蔡武平:太太是我一生的貴人|散文

顏獻平:埋藏在心中的歉意|散文

鄭永濤:父親的棉襖|散文

何民:騸豬匠張一刀|散文

相關焦點

  • 蔡武平:太太是我一生的貴人|散文
    《文學天空》網刊首發原創優秀作品,是文學雙月刊《琴臺文藝》及其他雜誌的選稿基地,主發青春、情懷、鄉土、都市、親情、留守題材的小說、散文和詩歌類作品。原創聲明:作者授權原創首發文學天空,侵權必究。#文學天空散文隨筆
  • 「戰地黃花分外香」,古往今來重陽節詩詞鑑賞
    02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採桑子·重陽》作者:毛澤東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裡霜。毛主席的詩詞向來大氣磅礴,這首《採桑子·重陽》也不例外。
  • 紅袖散文‖風吹百合香
    院裡除了北面花圃的主打繡球,南牆邊幾乎佔去半壁江山的百合已成心頭好。她們是我的世外仙姝寂寞林。如果非要描述得再具體點,我竟然覺得用郭襄風陵渡口初見楊過的經典場景比較適合:是的,一見百合誤終身,卻情不知所起。只是明裡暗裡不知買了多少回,想把院子的每個角落都種滿。儘管,發小虎背妞再三苦口婆心告誡不可盲目追求數量。
  • 陝西延安|高飛散文《南窯則》(連載之三十一)
    那些年,南窯則雖窮。但在背窪上,黃蒿林林,麥子地裡經常能看到這種歌裡唱的,紅的似火,紅的濃烈透徹的山丹丹花。同樣,那時的延安城裡,大街小巷,廠礦企業,機關學校,高音喇叭上,生產隊社員窯洞牆上掛的有線喇叭裡,這首連同另外四首民歌在一起由陝西文藝工作者集體創作的五首民歌早已在大人娃娃當中學唱成了一哇聲。上句的「山丹丹開花紅豔豔,」下句的「毛主席領導咱們打江山」。
  • 散文:風月半隱
    風月半隱文字/香襲書卷春色是鬧心的,每日總覺趕忙。數不清的花樹在春天裡開放,把一雙眼睛忙亂得應接不暇,這邊是海棠含苞,那邊是杏花淺白,還有茶花也來趕熱鬧,反正是萬種風騷。越是這樣的五彩斑斕,我越是想要尋找一份清淨。過於慌亂的視線,很怕看不清內心的訴求。就擔心一味地跟著俗世花粉,遺忘了自己採蜜的方向。
  • 柚香滿園醉秋色——重慶散文學會赴長壽鄰封鎮開展採風活動
    為進一步引導廣大作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創作一批反映新時代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的優秀文學作品,用文學的形式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10月23日,重慶市散文學會組織在長壽區鄰封鎮舉行以「新時代、新農村」為主題的散文創作採風活動,重慶市文化研究院院長、重慶市散文學會副會長劉德奉,重慶市散文學會副會長常克
  • 手工香腸分外香
    菜場裡排隊灌的香腸,是靠機械化輔助灌出來的,帶了鐵味,已經失去了傳統風味,只能叫肉腸罷了,還經常會因攤主的忙碌著急加多了鹽,變成超鹹的肉腸,更加香不起來。 我們每個人的手,都自帶著不同的體香。很小的時候,我就聽外婆說,一模一樣的配方和操作過程,一模一樣的原材料,有的人做出米酒是甜的,有的人做出的米酒發酸,或者帶著苦味。
  • 橫板橋軼事:南香、山下兩院落的由來
    「南香」、「山下」兩院落的由來 南香。據傳,清代道光年間,南香院子是一個較大的村莊,有近百戶人家,村民都為肖姓,當時有48個「看牛佬」之說。院落後龍山,綠樹成蔭,古樹參天,有三棵大樹,其中兩棵楠香木、一棵樟樹。
  • 【方志四川•散文】何春梅 ‖ 長江畔 橙花潔白橙子香
    【方志四川•散文】何春梅 ‖ 長江畔 橙花潔白橙子香 2020-05-25 12: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徐魯:好的散文語言,一定是準確、質樸和來自日常的鮮活語言
    我沒有想到,她的散文也寫得十分紮實、耐讀。散文,就像是「檢驗」作家文學功夫的「試金石」,一位作家的生活積累、情懷與識見、觀察與發現能力、語言文字的精確描述功底,等等,用小說、童話之類的文體,往往難以「測試」出來,但是散文卻容不得任何水分。汪曾祺先生曾說,很多標榜自己是「新潮派」的詩人、小說家、戲劇家,到了他們寫散文的時候,就不大看得出怎麼新潮了。
  • 蔣勳全新經典散文精選上市
    出版方供圖蔣勳全新經典散文精選上市南報網訊(記者 解悅)他通曉中國文化,也懂西方歷史;他寫得一手好書法,英文法文也不差;他可以鑑賞國畫,也能畫出油畫;他能講聖經故事長江文藝出版社近日推出全新經典散文精選《蔣勳散文》,其中既有美學文化隨筆,也有生活感悟類散文,貫穿了蔣勳整個創作生涯,大部分篇目在大陸不曾出版。從1984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至今,三十多年來,蔣勳筆耕不輟,從中華文化之美,寫到西方藝術之美;在巴黎作畫,在淡水河邊禪思;描摹京都的鐘聲,也眷戀臺灣的群山……從未停止過將生活中那些揮之不去的畫面付諸筆端。
  • 詩詞:千裡冰封北國冬,凌寒綻梅分外紅
    >明朝武后遊上苑花神一夜收冬寒春風化雨百花放最不聽話是牡丹宋洪富題圖.歲寒摯友千裡冰封北國冬,凌寒綻梅分外紅綠柳輕輕拂,紅梅陣陣香。詩配畫.臘梅文/王春學自覺芳馨遜百花,風光留給帝王家。爭奇鬥豔寒冬後,獨秀一枝開雪崖。
  • 【方志四川·民俗】林克強 ‖ 川南春酒,香飄遐邇
    【方志四川·民俗】林克強 ‖ 川南春酒,香飄遐邇 2020-03-30 21: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天空分外藍,陽光分外強,只是氣溫扶不上牆
    楚天都市報12月30日訊(記者陳希 李輝)風雨雪大掃除後,天空分外藍,陽光分外強,只是氣溫扶不上牆。今日一大早,陽光勁頭十足,純淨明麗的武漢藍帶給大家好心情,「好久沒有這麼好的天氣了,寒潮大掃除做得真徹底。」市民餘先生在東湖綠道散步,享受著天藍湖藍與淡黃柳葉相映的美好。
  • 最是流蘇綻放時(散文)
    你花開一季,我守望一年,你年年輪迴,我年年等待……淡香入心脾, 細雪落玉枝。誰嘆流蘇美, 回眸思故人。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流蘇綻放時。有人說,你的花語是「懷念往事」。作者簡介:張玲,濟寧日報社高級記者,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濟寧市朗誦協會副主席。從事新聞工作近三十年。先後在《濟寧日報》、《大眾日報》、《法制日報》、《散文》等全國各大報刊發表新聞稿件數千篇,散文數百篇,並多次榮獲市、省、國家級獎勵。
  • 散文‖父親寫的散文詩
    《父親寫的散文詩》我連續聽了多遍李健版的《父親寫的散文詩》,我覺得李健版比許飛版情感更真摯、更豐富,更有生活底蘊,更有泥土氣息,更能抓住人的內心,也許是李健比許飛年長一些,經歷得更多一些、感觸得更深一些,所表達的情感也就自然而然不一樣,李健所表達的就更深沉一些、厚重一些、寬廣一些、細膩一些。作為人父,參照歌曲裡的歌詞,我竭力反省我自己,是否也為兒子寫下了令他感動不已、令他記憶深刻的散文詩。
  • 《父親寫的散文詩》紀檢版來了!
    卻總在外人面前驕傲地誇獎你……而在成長過程中父親的叮囑、教誨和品格對我們的人生道路產生了深刻影響這個父親節我們改編了這首《父親寫的散文詩《父親寫的散文詩》紀檢版(向下滑動查看完整歌詞)記得小時候 父親牽著我的手走在鄉村的路上 天邊落夕陽那時稻花撲鼻香 至今仍難忘父親告訴我 汗滴禾土才有收穫時光流成河
  • 沉入生活深處,留存一份紙上的鄉愁——讀周榮池長篇散文《一個人的...
    作者:張堂會(揚州大學文學院教授)  江蘇高郵作家周榮池的長篇散文《一個人的平原》(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2020年1月出版),聚焦裡下河平原的風物民情與村莊歷史,詳細描繪了一幅裡下河平原萬物生長的畫卷,建造了一座裡下河平原的文化博物館,為市場化進程中進退失據的鄉人留存了一份紙上的鄉愁。
  • 謅議古典散文之一斑 漫談散文「話中有畫」
    這篇習作是為「潁淮作家群公眾號」創刊號散文專欄創作的。考慮到潁淮作家群高手林立,敝人拙作未必採用,作了兩手準備:不作為應景之作,也可獨立成篇。在「潁淮作家群公眾號」發表之後,感覺文中有些說法尚需商榷或調整,目前所看到的是經過推敲、修訂割捨後的版本。本文有三層拋磚引玉的意思:1、好多人認為「散文是最不需要花心思,不費成本的一種文體,會說話會寫字的人都能寫散文」。是的,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