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上的文盲皇帝:一生只寫一首詩,卻成為千古絕唱無人趕超

2020-12-06 弋說歷史

據《漢紀》記載:「高祖起於布衣之中。奮劍而取天下。不由唐虞之禪。不階湯武之王。龍行虎變。率從風雲。徵亂伐暴。廓清帝宇。八載之間。海內克定。遂何天之衢。登建皇極。

說起中國歷史上的文盲皇帝,想必大家都會想起農民出身的朱元璋和劉邦。歷數中國歷史上494個皇帝,劉邦、朱元璋兩人向來是沒文化的典型代表。

不過,朱元璋經過自學,已經成為優秀的詩人皇帝,給後世留下了30多首詩詞。而劉邦也不簡單,他一生只寫了一首詩,居然還成為了千古絕唱!

劉邦原是文盲混混,擊敗項羽後開創漢朝盛世

眾所周知,劉邦是農民出身,原來他不過是沛縣的一個小混混。從小遊手好閒的劉邦不問正事,所以他絕對是一個文盲。雖然說劉邦性格豪爽,不太喜歡讀書,但是他對人很寬容。

除此之外,他也不喜歡下地勞動,所以常被父親訓斥為「無賴」,說他不如他哥哥會經營,但是即便如此,劉邦也依然我行我素。

後來,劉邦踏上了徵戰之路,他最大的優點是知人善任,麾下群臣才華橫溢,他們君臣攜手,同心同德。就是這樣的一個文盲混混,最終打敗了兵多將廣、不可一世的項羽,並開創了漢朝盛世。

公元前195年時,劉邦在平定叛亂的時候,不小心被箭射中,後來臥床不起,同年駕崩。

劉邦大勝歸朝,途徑故鄉寫下千古絕唱

雖然說他是歷史上出了名的文盲皇帝,但是劉邦在他的一生中,還是寫了一首詩的。

據《漢書·高帝紀》記載,此詩創作於公元前196年,當時淮南王英布起兵造反,於是漢高祖劉邦率軍抗敵。在大勝歸朝,途徑故鄉沛縣時,劉邦於鄉親們暢飲慶賀,一天酒喝得起興了,劉邦就一面擊築,一面唱著一首即興創作的詩——《大風歌》,席間更是由一百二十人歌唱助興,氣氛極為熱烈。

《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翻譯過來就是:大風勁吹啊浮雲飛揚,我統一了天下啊衣錦還鄉,怎樣才能得到勇士啊為國家鎮守四方!

劉邦所寫詩表述其豪情壯志,句句都堪稱經典

怎樣才能創作出一首好詩?答案是一定要是切身體會。而劉邦的這首詩,就是他稱帝後的真實寫照,並且表達了他維護天下統一的豪情壯志。

第一句起興,這句是最令古今拍案叫絕的詩句,其中既有宏偉天象,又代表了劉邦的一生經歷。劉邦沒有直接描寫他如何殺敵,而是非常巧妙地運用大風,以及飛揚狂卷的烏雲,來暗喻這場驚心動魄的畫面。

第二句是言志,只一個「威」字,就生動貼切地闡明了各路諸侯,臣服於大漢天子的腳下,也直抒了劉邦的威風凜凜、所向披靡,天下無人能與之匹敵的豪邁氣概。

劉邦從無賴成為皇帝,如今以皇帝的身份回歸故鄉自然得意,這些感情用一句話來概括,足見高明。

第三句則是感悟,雖然說天下已定,但是劉邦並沒有沉浸在勝利後的喜悅,可惜當年的戰友們不願意和自己共富貴啊,如今自己雖然貴為皇帝,可當年的朋友卻紛紛離去。與前面形成反差,劉邦寫出巨大壓力,寫出了高處不勝寒的寂寞,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

這首詩雖然只有三句,但是每一句都堪稱經典。寥寥幾言,便將一位皇帝壯烈的經歷抒發了出來——戰場上和兄弟手足共同對抗敵人、戰後登基後無限榮華,以及江山不穩的後憂。

實際上,很難讓人相信這是沒有多少文化的劉邦所作。可能有人說劉邦是文盲,說這是他找人代筆的。但是,應當說全天下只有劉邦能寫出這首詩。

為何?此詩是何等的格局啊!劉邦是一代開國皇帝,他戎馬半生、他的天子情懷,其他人寫不出這種心境,而文採方面,也可能是他在當了皇帝之後,有用心去培養也說不定。

小結

這首《大風歌》,烘託出了劉邦的王霸之氣,並抒發了他遠大的政治抱負,同時也表達了他對國事憂慮的複雜心情。

即便是在文學方面,他也絕對不是庸才,作為一位梟雄,就算是最不擅長的寫詩,他也能夠留下一首傳世之作,這也許就是他能夠打敗項羽,取得天下的重要原因吧。

參考資料:《大風歌》、《漢書·高帝紀》、《漢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這位皇帝一生寫了四萬多首詩,只有一首寫入教材,網友:十分感恩
    清朝有很多位性格鮮明的皇帝,比如風趣幽默的康熙,板正嚴肅的雍正,還有生性風流的乾隆。乾隆一生最愛美人,後宮中納了許多美人不算,他還多次下江南,說是去遊玩,實際上就是去尋花問柳。自古以來就有風流才子這個說法,古代那些才子都愛美人,而乾隆這個風流皇帝也很愛寫詩。
  • 白居易寫了一詩平淡無比,不料被劉禹錫刪掉兩句後,成為千古絕唱
    白居易號稱「詩王」,他為詩狂,為詩入魔,為了作詩他「口舌成瘡,手肘成胝」,所以當他遇到和自己一樣名滿天下的詩豪劉禹錫,他就如身處巔峰的武林高手,遇到了一個難得的敵手。年紀相仿,又都才華橫溢,心心相惜之情讓二人很快成為了摯友。兩人退居洛陽時,沒事就一起吟詩喝酒,留下了不少名作,成為大唐當時一大佳話。
  • 李煜被囚時寫了一首亡國詞,七百年後納蘭跟寫一首,皆成千古絕唱
    提到李煜,我們會想到南唐最後那個悲劇的皇帝,他的一生是悲劇的,即位時南唐就已經是一個爛攤子了,而他本人卻並不適合當一個皇帝,奈何身在帝王家,他身不由己,只能承擔起這個國家的命運。可是他的內心並不想如此,他寧願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可以不必承擔這麼重的責任,可以專心研習詩詞,做一個閒散的詩人。
  • 蘇軾結婚當天,寫下一首洞房詩,卻不料成了千古絕唱!讀完真肉麻
    如果要評選中國歷史上最可愛的文人,恐怕也不是李白,儘管李白也很惹人喜歡,也得到了後世士大夫們的廣泛喜愛,但要說到雅俗共賞,士大夫和平民都喜愛的恐怕就不行了,能夠做到這些的,恐怕唯有那個苦中能夠作樂且風趣幽默的蘇東坡了。家都說,蘇軾是最「乾淨」的一位詩人,蘇東坡給世人留下的印象多是狂放不羈、豁達樂觀。其實,蘇東坡一生飽經憂患,嘗遍了酸甜苦辣、人情冷暖。
  • 李清照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僅開篇14字就驚豔世人,成為千古絕唱
    李清照水平很高的一首詞,僅開篇14字就驚豔世人,成為千古絕唱在中國古代很少有以文才而名垂青史的女子,而李清照就是其中之一。李清照,號易安居士,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譽,她是詞中之大家。明代文學大家楊慎在《詞品》中寫道:「宋人中填詞,李易安亦稱冠絕。」
  • 李煜臨死前寫的一首詞,短短四句卻令人心醉,成為千古絕唱
    這首詞也是李煜的千古絕唱。《虞美人》南唐.李煜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也是《虞美人》能夠成為千古絕唱的原因。這首詞也是李煜的臨死前寫的最後一首詞。他寫下這首詞沒多久,就被賜酒毒死了。當時李煜已經被囚禁在汴京將近三年,相傳李煜在七夕當晚,在住所命令奏樂演唱這首詞,宋太宗聽說後便命令趙廷美賜酒將他毒死。宋太祖本就對李煜心存懷疑,早就想殺之而後快。
  • 璋沁園春一首詩寫盡五個皇帝,為啥沒有寫朱元璋康熙
    期間教員早年老友柳亞子拜訪了他,並且向他索要他寫的《長徵》詩,編入自己正在編寫的詩集中。 教員給他寫了長徵,並且順手把自己1936年寫得《沁園春雪》詞抄給柳亞子。 柳亞子一看這是千古絕唱啊,寫了首和詞給了《新華日報》發表。
  • 歷史中「最懶」的詩人,一生就寫兩句詩,詩句卻人人會背
    李賀的一句,「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不僅襯託了自己愁苦的情懷和面臨的艱難處境,更通過高遠的意境,使「天若有情天亦老」成為千古絕句,也讓司馬光激動稱道:「奇絕無對」。 「兩句傳奇」蘇麟 每位詩人都有著屬於自己的代表作品,也有著能夠體現自己意境情緒等方面的絕句,但他們無一例外都有著大量的作品,而如接下來此人只寫半首詩
  • 慣寫愛情詩的李商隱,寫了一首神仙的愛情詩,被許多人誤解了
    於是愛情成為他躲避煩惱、尋求心靜的美好港灣。實際的愛情生活如何,我們無從得知,但寫愛情詩卻成了李商隱的長項。 他不僅寫人間的愛情,如《板橋晚別》:「回望高城落曉河,長亭窗戶壓微波。水仙欲上鯉魚去,一夜芙蓉紅淚多」、《宿駱氏亭》: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 杜甫在泰山下寫的一首詩,被譽為千古絕唱,讀來激勵人心
    偉大的詩人走完了他的一生,他最終沒能回到洛陽首陽山故裡,杜甫去世後被安葬在了耒陽。幾本當時流行於世的詩集都沒有刊載杜甫的詩作,他的詩在很長的一段時間無人轉發,無人評論,無人讚賞,無人刊印。他的詩稿靜靜地躺在書箱裡,只是被家人收藏保管著。杜甫去世43年後,他的孫子杜嗣業,跋山涉水來到耒陽,他背裝著祖父杜甫的遺骨,還有他常年隨身攜帶的祖父的詩稿,踏上了從湖南耒陽出發,回河南洛陽首陽山安葬祖父之路。
  • 金代最著名的一首詞,堪比宋詞,第一句流傳至今成千古絕唱
    宋詞標誌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句子有長有短,歷來與唐詩並稱雙絕,著名的宋朝詞人有蘇軾、辛棄疾、李清照等人,影響範圍非常廣,同時對遼金的文化影響頗深,其中金代最著名的一首詞,堪比宋詞,第一句流傳至今成千古絕唱。
  • 王勃寫《滕王閣序》被指抄襲,當場另寫一首詩,流傳至今成為經典
    王勃萬料不到當時的一篇遊戲之作,怎地就成為了他此後沉淪下寮的導火索。此後,王勃離開長安,南下入蜀,開始了長達3年的漫遊生活王勃聽友人陸季友說虢州多藥草,便設法做了虢州參軍,卻沒想到這第二次仕途差點斷送了他的性命。當時有官奴曹達犯了死罪,王勃不知為什麼卻把他藏到自己府內。後又怕此事洩露出去,遂私自殺了曹達。但終是被發現,王勃被判死刑,踉蹌入獄。
  • 李白最浪漫的一首詩,傷歲月嘆神仙,隱藏著一個人生哲理
    李白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也是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等詩句,成為千古絕唱。還有我們中學時代學的《夢遊天姥吟留別》,作為李白爛漫主義詩篇的代表,被老師要求一字不差的背誦。
  • 讀詩 《凱風》:中國寫母愛最早的一首詩
    ID:ibookreview『與77000位智慧型微友同路同行』■編者按:今天是母親節,首先在此祝福全天下的母親。從酸棗樹和南風,想到兒子和母親,這個過程和我們今天所說的「移情」或「冥想」有點類似,古人稱之為「興」。所謂「興」,就是看到一事一物,而在心中興起一種強烈的情感。遍觀《詩經》,我們會發現,幾乎每一首詩起首一句莫不是寫植物、動物或某種自然現象。並不是詩人們有意識地要去運用「興」的手法寫詩,而是對於他們,「詩」就是這樣一種看到身邊的事物,而內心興起的一種表達的衝動。
  • 李白陪友人登樓,隨手寫下一首千古絕唱,沉醉了歲月,驚豔了時光
    一個人,如果總是認為周圍的一切都見怪不怪、理所當然、稀疏平常,那麼他永遠也不可能成為一個詩人。在這一點上,唐代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代表李白,就為我們很好地詮釋了作為一個詩人應該具有的特質。一首《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寫得天馬行空,千年來無人能及。這是李白陪友人登樓,隨手寫下的一首千古絕唱,沉醉了時光,驚豔了歲月。
  • 歷史上最狂的一首詩「它」出自李白,霸氣無人超越!
    或者你覺得他的哪首詩寫的最好呢?然後要說起李白詩中最狂的一首詩,就是這首南陵別兒童入京,霸氣無人超越。在這首詩中,我們都知道李白是一個擁有遠大抱負的詩人,和他就空有一身抱負,卻無從施展。在此,當時為了這件李白形容的喜悅就坐下了這一首詩。這首詩中,我們從白酒新熟黃金著手中感受的到肯定是一個豐收的季節,也能感受到此時此刻李白心中的喜悅和歡喜。小編的這首詩中似乎讀出了這種意境。要說最能體會李白歡樂心情的,便是他詩中用的苦不早,著鞭跨馬這幾個詞語了。總之我們體會到了李白內心的迫不及待和欣喜若狂。
  • 李白描寫女人容貌的一首詩,短短14個字,至今無人超越
    所以在古時候湧現了很多詩人,他們筆下的古詩詞都有著朝代的特色,用自己的見聞來暗喻想表達的意思,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李白這位大詩人,他的一生留下很多經典詩詞,每一首都被後人傳頌至今。李白這位詩人很有意思,他的作品不會局限於一種風格,無論是描寫風景、諷刺他人,還是欣賞女子容貌,都能用簡短的詩句來表達,而且一出手就能成為經典,我們國家的小孩上語文課必背詩詞中,第一首就是《靜夜思》,這首古詩的傳承度可是很高的,足以見得李白的文筆有多了得。
  • 李清照一首「懶」詩,一個「花」字用了17次,重複度高卻成名作
    我們都知道李清照詞寫得好,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實她的詩寫得也很不錯,有一首詩便是李清照的隨筆之作,卻被世人稱之為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全詩僅僅只有54個字,單一個「花」字就重複了17次,沒成想卻成為了她隨筆中的巔峰之作,成為了千古絕唱。
  • 李清照最「懶」的一首詩,一個「花」字重複17次,卻寫盡了一生
    李清照傳奇的一生,從她寫的那些詩詞中就可見一斑。不管是少年時的肆意灑脫、濃情蜜意,還是晚年時的憂國憂民、顛沛流離,她都堪稱「千古第一人」,此後無人能與她比擬。李清照的詞,不似雄性荷爾蒙旺盛的豪邁派,也不像纏綿悱惻的婉約派,她的詞清新質樸,像一股清流。
  • 我國第一首垂釣詩,表現的是林野的隱逸之趣
    這首詩生動描繪了垂釣春江情景,又寫釣魚人的悠閒,充滿自由歡樂的情趣。唐代文學家柳宗元寫有一首描繪冬天垂釣情景的詩——《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此詩20個字,以簡潔的語言勾畫出一幅寒江獨釣的畫卷,意境極為深遠。儘管雪壓千山,獨自一人從容在雪中垂釣,其堅忍不拔的精神躍然紙上,流露出詩人孤傲清高的氣質,是垂釣詩的千古絕唱。唐人張志和,一生鍾情於江河,自稱「煙波釣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