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冰島的一年》:一個人最絕望時,不是死掉,而是重新開始

2020-12-26 笑薇讀書

關注「笑薇讀書」,每天帶你一起學習和成長。

「26歲那年我離婚了。之前很壓抑。對方告訴我,女生25歲以後會不斷貶值,我應該感激有人願意和我結婚。對方告訴我,寫書沒什麼了不起的,女生應該找份簡單的工作,打扮的漂漂亮亮,下班就回家帶孩子。對方告訴我,老家已經很好,想出國上班,不是普通人能做的,我這樣的人更是不可能。」

這是上海作家嘉倩寫在新書《獨居冰島的一年》裡的一段話。非常觸動我。

作為一個比她更普通的女生,雖囿於狹小天地,卻也時常思考著自己的生命究竟還有怎樣的可能?時刻都在渴望探索更新鮮有趣的人生。

我想過去歐洲尋找文藝復興的靈魂,去一睹簡·奧斯汀曾生活的英國鄉間,去巴黎品味香奈兒的時尚與優雅,去希臘感受歷史的波瀾壯闊與大自然的浪漫唯美。

卻唯獨,從未想過去冰島。

畢竟,這實在是一個遙遠且很少被人提起的國度,對它的印象僅限於地理教科書上的介紹:一個缺乏物資、奇冷無比的苦寒之地。

那麼一個魔都女孩,為什麼要獨自去如此遙遠的冰島生活?

懷著好奇的心情翻開了這本書,結果一發不可收拾,如饑似渴地讀了3小時。讀完後又忽然覺得,這麼好的書,真不該讀得太快,得細細品味才對。

在這本散文隨筆中,嘉倩描寫了在冰島的所見所聞,並用清新靈動的文字記錄了自己的生活日常,讀來鮮活有趣,而她面對逆境時灑脫與堅強更觸發了我對人生的思考:生活難免困頓失意,但依然要保持最樸素的生活,最遙遠的夢想。

這註定是一本我會一讀再讀的書,在某個陽光溫暖的午後,或是某次長途旅行中,我會把它當做我的一個朋友,讓它陪伴在我身邊。

01.

去冰島始於一場人生的逃離,卻因此體驗生活本真

「來冰島工作是我『溺水』時撞了大運,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雖然去冰島是嘉倩很早就有的一個夢想,但促使她去此地的契機,緣於現實的挫折:婚姻破裂、全職寫作失敗。

在申請到一份當地朝九晚五的工作之後,嘉倩一個人來到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租了一間35平的公寓,開始了在異鄉的獨居生活。

在書中,她這樣描述生活的地方:

「這座首都城市很小,沿主街從一端到另一端,二十分鐘就能逛完。」

地方小,人也少,又是異鄉人,生活自然也簡單清淨,這也正是嘉倩選擇冰島的原因。

每天下班後,就鑽回小房子裡,讀書喝茶、自製吃食,倒也自得其樂,妙趣橫生。

「半夜三更突發奇想,想吃年糕,想吃到打滾兒,就從柜子裡取出從亞洲超市淘來的糯米粉自己做。為了吃那麼一口,忙到天亮,白天頂著黑眼圈上班。」

讀著嘉倩的文字,想像她忙碌的身影和那布滿黑眼圈的眼睛,覺得可愛又有趣。

周末遇到天氣好,嘉倩也會去農莊體驗鄉村生活:

「早晨5點睜眼,再也睡不著,推開窗戶,像是拆開一包全新的空氣,冰冰涼,呼吸一口,掃去睡意,兩頭馴鹿在窗前田野上追逐奔跑。」

她寫冰島羊:

「這些放出去的羊,整個夏天無憂無慮,自由自在,沒有天敵,徒步環島,渴了,飲冰川水;餓了,啖野生草莓;累了,在草地上酣睡。」

讀到這段文字的時候,因為疫情宅在家裡兩個月的我,真恨不得馬上去冰島,哪怕是做一隻冰島的羊,也是幸福自由的啊!

嘉倩寫冰島馬也很有意思,

「冰島馬的模樣有些卡通,身高1.5米,小小的個頭,搖滾歌星似的髮型。」

隻言片語,一隻小巧又時尚的冰島馬形象瞬間躍然紙上。真的愛極了她的文字,連帶她筆下所描述的一切.....

寫冰島人的生活 :

「在冰島村莊,家家戶戶的窗邊都會放一個望遠鏡,大部分時候是出於八卦,看看鄰居在做什麼.」

在嘉倩的描述下,一切都是那麼新鮮有趣,而她的文字讀來又是如此愉悅和享受,仿佛調動了全身的感官。 讓人情不自禁地冰島心馳神往。

但冰島也有糟糕的時候,比如天氣就很惡劣,時常狂風大作,精心化好的妝容,出門分分鐘就花臉,索性素麵朝天。

季節單一,最常穿的衣服就是各種毛衣,結果反而省去了換季買時新衣服的煩惱。

冰島沒有大城市的快節奏,也不必思考人生意義與夢想,活在當下,體驗生活本身就已經足夠快樂。

但簡單不等於匱乏,相反,簡單也可以很深刻、很豐富。

正如嘉倩的描述:

「當我們談論候鳥的去向,觀察三文魚的蹤跡,餵兔子,不談論抽象的人生,好像也不賴。」

02.

在異國他鄉找到了自由,也享受著孤獨

「我租了一間不錯的公寓,下班後沒有壓力地寫作,做自己喜歡的飯菜,常常能接父母來一起冒險。我擁有最大程度的自由,選擇我要的朋友,嘗試新的愛好。」

在冰島,嘉倩體會到了自由的美好。

那是一種遠離自己文化的舒服,一種遠離冰島文化的管轄,她卻因此找到了自己的節奏。照鏡子的時候,仿佛都能感覺到自己長得更像自己了。

但自由的另一面,是孤獨。

「哪怕每天安排得很滿,也始終逃不過和自己相處的時刻。這樣的生活要持續多久,又能夠持續多久?沒有答案。」

冰島人喜歡獨處勝過交際,加上沒有親朋好友,時間變得富餘。但嘉倩對此很坦然,畢竟,生活原本就無十全十美,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既然喜歡自由,也要懂得享受和承受孤獨。

冰島的冬天,時常有暴風雪,沒法出門,就在屋裡泡一杯茶,看書寫日記。

「對於寫作,對於閱讀,因為冰島冷清,我可以安靜地朝著作家的路一步步走下去。」

在猶如世界盡頭的冰島,嘉倩努力創作,也安心享受隔絕。

對於喜歡閱讀的人來說,其實獨處真的沒什麼,因為只要有書的陪伴,就不會孤單。

英國作家珍妮特·溫特森在自傳《我要快樂,不必正常》中寫道:

「這些作家就是我的朋友。每一本書都是一封瓶中信。那些偉大的作家不在遠方,他們就在阿克靈頓。」

沒事做的時候,可以讀書,想傾訴的時候,就去寫作。熱愛閱讀寫作的人,會一直有事可做。孤獨,真的沒什麼的。

03.

比起逃離,擁抱會讓人收穫更多

嘉倩如此享受在冰島的獨居生活,那麼她是否會一直留在冰島呢?讀此書的時候,我禁不住好奇她最終的選擇。

對此,嘉倩在書裡也做了回答。

「獨居,然後呢,現在我的回答是,回歸人群。」

一年後,嘉倩辭去了原先的工作,在雷克雅未克旅遊局找到了一份新的職業,每天和世界各地的人打交道,而且還找了一個冰島丈夫,她開始參與這個世界,也慷慨地讓另一個人參與自己的生活。

生而為人,我們都有一顆追逐自由和遠方的心,但卻無法做到無牽無掛,嘉倩可以生活在冰島,但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父母的老去讓嘉倩意識到有世俗責任需要承擔,來這世上走一遭,她還有新的人生角色需要體驗。

雖曾被生活傷害得遍體鱗傷,但嘉倩並未被打垮,不甘心匆忙接受生活限定的她,通過主動選擇活出了真正的自己。

「總要為自己活那麼幾年,或者能有這樣的一年,自由自在,像羽毛一樣孤單飄零,內心卻是安定平靜,足夠了。」

獨居冰島一年,嘉倩成長了,變得更堅強,也更透徹。

短暫逃離之後,她選擇回歸和重啟,並且相信:比起逃離,擁抱會讓她收穫更多。

「獨居的一年,我才知道,原來一個人在最絕望的時候,不是死掉,而是重新開始。」

「即使是個倒黴蛋,也要做一個永遠對明天充滿希望的倒黴蛋。」

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選擇熱愛生活,這是一種英雄主義,更是一個人骨子裡的勇敢與堅強。也是閱讀此書給予我最大的啟發。

作者:笑薇,早起踐行者,拆書幫一級拆書家,一對一寫作教練。微信公眾號:笑薇讀書。

更多文章:

豆瓣8.6《走出非洲》:只有內心的東西,才會真正永遠屬於自己

《我要快樂,不必正常》:人生實苦,但希望你能勇敢逆流而上

11歲被生父拋棄,31歲變身時尚女王,還有誰的人生比她更傳奇?

《生命的不可思議》:比美麗更重要的,是活出自我

早起3個月,我做了這12件事,終於不再焦慮

相關焦點

  • 獨居冰島的一年:一個人最絕望的時候,不是死掉,而是重新開始
    《獨居冰島的一年》是一本散文隨筆,記錄了嘉倩從上海到冰島一年間的生活細節,平靜的筆調也透露出作者溫柔、敏感的內心世界。書中每一個生活的片段,每一幅精美的圖片,都在向我們展示,心懷夢想和實現夢想之間,真的只差「走出去」這一步之遙。
  • 《獨居冰島的一年》一個人的生活,沒那麼好,也沒那麼壞
    走出去,去到一個沒有人認識你的地方,與往事說再見,用重新開始來療愈傷口。聽起來是一個不錯的主意,找個陌生的地兒,一個人自由自在的過。但真的過上獨居生活,你會看到,一個人過,如果很自律,內心足夠強大,有些人可以過的很好,反之,自理能力差的一些人,則過得並不是那麼愜意,甚至會有點狼狽。那現實情況到底是怎樣的呢?
  • 28歲獨自搬家到冰島,生活重新開始
    現在是我來到冰島全職工作的第二個月,沒有了剛投遞簡歷收到面試機會時的激動,沒有了等待籤證下放關於未來的信誓旦旦,也沒有了剛到冰島第一天去移民局報到的不知所措。在漫長冒險開始前,我想寫一寫我決定來到冰島工作的原因。也許聽起來有些奇怪:為了喘息。
  • 離婚、辭職,定居冰島的上海姑娘:我要過我想要的生活
    她是一個隨性、獨立、追求自由的人,在英國外交部的工作讓她感到乏味,「這不是我想要的新聞,也不是我想寫的故事」。隨後她辭職,開始滿世界跑,和普通人交談,了解他們的生活,體會不一樣的人生。但是事與願違,生活的變故讓她失去了收入、婚姻甚至是健康。
  • 單身姑娘28歲去冰島生活,冰川、極光、抹香鯨……還實現了作家夢
    28歲那一年,上海姑娘嘉倩前往冰島工作生活。冰島的浪漫生活冰島——位於大西洋和北冰洋的交匯處,國土面積10.3萬平方千米,人口34萬,人口密度歐洲最小,每平方千米3個人。抹香鯨、極光、丁丁博物館、小野洋子對約翰·列儂誠摯的愛……這些都是嘉倩在冰島相遇的生活,記錄在了她的書《獨居冰島的一年》中。這些生活片段魔幻、詩意、浪漫,實實在在地令人羨慕,但浪漫從來不是生活的真相,瑣碎才是。
  • 《獨居冰島的一年》我想冰島不但是成全了作者嘉倩,也成就了她
    但也很高興,她還是有很多對自己生活的點滴描述,從第一視角出發,講述的是自己的在冰島的生活,寧靜、平淡、治癒,獨居的一年,告別自己的失敗,從零開始,活的實在。在冰島這個純粹的地方,成全了自己,也成就了自己。同時也在她的生活描述中,我都對冰島的風俗人情,自然風光也有了了解。
  • 初代豆瓣女神離婚、失業,28歲孤身去冰島,繼續叛逆人生
    等再被人發現時,27歲的她已經把人生搞得一塌糊塗:失業,出版社倒閉,離婚。絕望時,她一個人去了冰島生活。在這個全世界最寒冷的國家,這個女孩人生清零,從住地下室開始,一點點重築自己的生活。還是那句話說的好,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它。
  • 一個人獨居久了,是什麼感覺?
    「人始終在追求幸福,但一個人所感受到的最奧妙的心理經驗,往往發生於內部,即使和他人有關,也是極淺淡的關係而已,」他認為。我們並非推廣獨居,也無意忽視獨居所必須具備社交與經濟上的條件,才能維持獨立,但透過以下這些人不同的遭遇、不同的獨居經驗,你可以不必害怕獨居,更進一步在有機會獨居時,也可以擁抱幸福。
  • 最絕望的太空人,逗留太空一年多,回到地面時祖國卻沒了
    文/行走天涯最絕望的太空人,逗留太空1年被接回地面,原因竟是國家早沒了太空人是非常偉大的一份工作。早在上個世紀的時候,蘇聯就已經屢屢將太空人送上太空了。相比較現如今來說,當時人類還剛剛開始探索太空。還有一些太空人竟然被迫在太空中逗留一年多的時間,等回到地面的時候,卻發現國家早就已經沒有了。這個太空人被稱為史上最絕望的太空人。如果不是中途美國有一位太空人也被送上空間站的話,可能這個太空人得孤獨一個人在太空中生活一年多的時間。這個太空人來自於蘇聯,他在1991年的時候,被送往太空執行任務,此前他也已經有成功的在太空執行任務的經歷。
  • 讓關係死掉的,不是背叛,不是爭吵,而是……
    心死從來都不是一瞬間的事情,而是在無數個無話可說的日日夜夜中被磨滅,在每一次愛答不理中的敷衍中被傷害。其實,所有感情的疏離,都是有跡可循的。讓一段關係死掉的,不是背叛,不是爭吵,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兩個人卻相顧無言。冷漠,是讓感情枯萎的預謀。
  • 90後「獨居生活」——享受一個人的自由自在
    沒經歷過獨居生活都不算成年人工作開始後,很多的青年人都開始過上了獨居生活。
  • 一個人的房間裡裝的是孤獨還是自由?青年選擇獨居,青島獨居率接近7...
    大學剛畢業,離開熟悉的校園環境,進入新的工作環境,周圍的朋友同事都還很陌生,工作累了一天回到家,沒人和自己溝通,只能默默地打開手機,嘗試著聯繫下之前熟悉的朋友,或者刷刷抖音、看看綜藝、電影,一個人度過無聊的時光…… 獨居,已逐漸成為很多年輕人的一個標籤。
  • 獨居的日子如何自律、積極、充實又自由:一個人生活太爽啦!
    也是我工作、一個人生活滿5年的日子。說起來,這一年雖然有了男友甚至談婚論嫁,但我們沒有共同居住與生活,嚴格說來我還是在過獨居的日子。我更喜歡一個人泡在空無一人的圖書館裡,再去沒有一個人認識我的操場閒逛。
  • 讓人絕望的有時候不是環境,而是自己的內心,請做命運的主人
    而人們之所以會對人生、對自己感到絕望,往往是因為內心所預期的目標沒有達到,甚至事與願違。導致這種結果的,往往是對「成功」的認知產生了偏差,或者說,錯把成功當成了生命中的所有。所以,養個普通人,並非讓他無所事事、安於現狀,而是照樣有夢想與追求,但前提不是打算站在眾人頭上,而是追尋自己的夢想,不與人比,做自己喜歡、適合自己的事情。
  • 野史:冰島與格陵蘭島的名字由來
    當看到這兩個島嶼的名字時,是否感覺涼意襲來。作為歐洲大陸北部的兩大島嶼,名字自帶寒意,也自帶涵義,咱們從兩島的英文名開始說起。冰島——Iceland,格陵蘭島——Greenland。冰島,所處緯度高(北極圈附近),深處歐洲西北部大西洋中,當船隻駛近南部海岸時,首先見到巨大冰川(瓦特那冰川),這樣一個冰雪覆蓋、環境惡劣、無人定居的小島絕對是流放犯人的好地方。相傳,公元980年左右,維京海盜紅鬍子埃裡克一夥因殺人被流放到冰島。
  • 放下一個人的最好方式,不是拉黑,而是這「兩個字」
    文:南情北愛用最走心的文字,帶你走入情感世界,解開情感迷霧。不想放下,不可能放得下。一直思念、回憶往事、認為還有複合的可能,無法重新開始,擁有更多的快樂。不相信是真的,停留在原地,沒有往前邁步,會更加痛苦,會感到絕望,會做出傻事,會給自己帶來非常大的傷害。
  • 記錄|獨居5、6年,以前害怕一個人睡,現在害怕獨居成為習慣
    文|顏小二述哲文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顏小二,今天的話題是「獨居」與「孤獨」,文中案例源於顏小二在網上瀏覽相關帖子時,一些觸動顏小二的網友留言。這些留言,是當代獨居者的「縮影」,顏小二想記錄下來,期待可以引起各位對獨居現象的進一步關注和思考,然後用陪伴去溫暖那個習慣孤獨的人。
  • 上海姑娘去冰島當公務員,過上佛系人生
    她想起小時候的自己,17歲時嚮往外面的世界,她幻想自己可以走得很遠。她在那時就想去冰島,一個人開車,在世界的盡頭環遊。高中畢業嘉倩到澳門旅遊學院學習酒店管理,轉學到荷蘭海牙大學。這裡學費不貴,加上打工收益,她能夠負擔留學的生活。
  • 沒有過獨居的生活,慎談婚姻
    這一生中,最好有一段一年以上獨自生活的時間。年過完了,我的獨居生活也該開始了。
  • 獨居家居好物推薦 一個人的精彩生活
    獨居的人千千萬,但每個獨居的人生活都不一樣。如何為獨居的自己打造高質量的生活和滿滿的幸福感呢?下面的這些好物,總有你需要的。家用早餐機一個人生活,你多多少少都需要一些儀式感,來讓自己的生活得更加規律。在這些儀式感中,給自己做一頓早餐是最常見的做法。可愛的早餐機,可以一邊烤吐司一邊煎蛋煎培根,就著早晨的陽光吃進去,一整天都是元氣滿滿的!多功能一體鍋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