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去體內溼氣 五大方法可除溼氣

2021-02-07 三九養生堂

現在,很對人的體內都有溼氣,這對人的身體健康是不利的,因此,去體內溼氣是很重要的事。那麼,如何去體內溼氣呢?去溼氣吃什麼好?接下來,大家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如何去體內溼氣

拔罐療法

拔罐是中醫當中常用的治療方法,它可以逐寒祛溼、疏通經絡、祛除瘀滯、行氣活血等,可以解除疲勞、增強體質,從而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它的操作也是比較方便的,可以在家中操作,養護身體。

運動

體內溼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溼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溼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的病症。

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溼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遊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飲食祛除體內溼氣

可以通過吃薑糖、喝薏米紅豆粥或者蓮子粥來驅寒健脾。

薑糖有辛辣的味道,當中的姜辣素可以促進唾液腺和胃腸消化腺的分泌,是熱性的食物,可以祛溼驅寒,幫助排出溼氣。薑湯也是有這樣的效果的,但是薑糖食用簡單,每天吃一兩塊就可以了。

薏米是最能去溼氣的食物,可以治溼痺,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薏米和紅豆搭配驅寒健胃則是祛溼第一粥,如果嫌麻煩,用豆漿機打成豆漿也是可以的。

艾葉泡腳

艾葉具有很強的祛寒作用,使用艾葉泡腳能夠有效的促進體內的血液循環,令體內的溼寒溼氣排出體外。艾葉能夠疏通我們的十二經絡,調理身體中的陰陽平衡。體內的經絡疏通了,氣血循環自然就變的順暢起來。

人的氣血健康,體內的溼氣也會消失。現在,很多人都缺少運動,溼氣是十分普遍的情況。艾葉可以治療這種情況。

按摩穴位

立秋過後,按摩委中穴穴位,可讓脾胃變得強壯起來。委中穴在腿窩的中心點上,走的是膀胱經,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去溼通道,而委中穴便是這個通道上的排汙口,是化溼要穴,如果不通暢,溼氣就排不出去,還會導致關節痛等疾病。

平時隨時就可以按摩此穴位,可以補中益氣、通經活絡,不失為一種祛溼養脾胃的簡單實用方法。

去溼氣的食物

紅豆

紅豆可以補血,亦可以除溼。中醫角度來說,紅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利水、清熱除溼、消腫解毒的功效。用紅豆煮水喝,或者加上黑豆和綠豆一起煮水,可以很好的排出體內的溼氣。

紅豆還可以做豆沙,做稀飯,做甜品,但是要小心不要買到赤豆,那種豆子屬於藥類,吃多會中毒的,一般很容易和紅豆混淆。

山藥

山藥並沒有直接除溼的功效,但是山藥可以補脾,間接的可以讓體內溼氣排出。山藥可以炒著吃,燉菜吃,還可以做點心吃,蒸熟蘸白糖也可以。山藥選擇鐵棍的比較好,屬於藥食兩用的,對補脾效果更好一些,而且還可以補氣,比普通的家用山藥更好。

辣椒

辣椒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富含胡蘿蔔素、蛋白質、脂肪、維生素C及鈣、磷、鐵等。除此之外,辣椒中還含有一種叫做辣椒素的物質,能使人心跳加快,毛孔張大,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變粗,血液流向體表,因而全身感覺熱乎乎的。

身體溼氣大的不妨多吃點辣椒,補充維生素c的同時還可以除溼,一舉兩得。最好吃不是很辣的那種,不然上火就麻煩了,青椒或者普通的紅辣椒就好,不要吃辣椒醬,那裡邊一般加的不僅僅是辣椒,有可能加其它的東西使辣味提升。

綠豆芽

雖然綠豆芽、黃豆芽均性寒味甘,但功效不同。綠豆芽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除溼的作用。適用於飲酒過度、溼熱鬱滯、口乾口渴、小便赤熱、便秘、目赤腫痛等患者食用。黃豆芽具有清熱解毒、降血壓、美肌膚的作用。

總結: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對去體內溼氣的方法都有了大致的了解。除此之外,文中還介紹了去溼氣的食物,這些僅供大家參考。溼氣重的朋友在平時的生活當中要多注意調理哦。

相關焦點

  • 如何排溼氣寒氣 祛除體內的溼氣寒氣方法
    如何排溼氣寒氣 祛除體內的溼氣寒氣方法時間:2020-12-18 00:1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如何排溼氣寒氣 祛除體內的溼氣寒氣方法 1、運動。很多人現在或是因為忙碌而沒有辦法運動,或者是因為懶惰而沒有運動,這就不能排汗,體內的溼氣自然就沒有辦法排出來,溼氣就會在我們的身體裡聚集啦。我們要多運動眯著眼不僅可以排汗,還可以鍛鍊我們的身體。    原標題;如何排溼氣寒氣 祛除體內的溼氣寒氣方法    1、運動。
  • 體內溼氣重怎麼調理?去溼氣好方法大揭秘:快速去溼氣!
    我一個朋友吃了特別多 補 腎 的產品,花費了幾千塊,毫無效果,原因就是體內有溼,吃再多的 補 腎 產品也達不到效果。女性溼氣下注胞宮可致白帶增多,瘙癢異味,日日潔陰,還是會反覆發作,因為溼氣會提供細菌的繁殖環境,讓你無法徹底消滅病菌。
  • 夏天神疲乏力,可能是體內溼氣太重?醫生告訴你除溼氣最快的方法
    溼氣重會有哪些表現?中醫學的主要診療特點就是「望聞問切,辨證論治」,而中醫所講的「溼氣重」,其實也能通過自己的細心觀察來發現。想要判斷自己體內是否有溼氣,不妨從起床照鏡子開始。1.教你祛除溼氣最快的方法!俗話說,十人九溼,溼氣不除,百病纏身。體內有溼氣,可能上述表現不會同時出現,所以很容易被忽視,但只要有一兩種症狀,就預示體內有溼氣,需要及時調理。中醫認為自然界中氣候潮溼、飲食不當等都是溼氣的來源,通過飲食、起居可對溼氣進行調節。1.
  • 檢查體內溼氣以及排出溼氣的方法
    自我檢查提示  如果你在陰溼天氣時出現下列變化,說明你身體內的溼氣太重了:腸胃不佳、精神不振、四肢沉重、皮膚起疹子、雀斑加重。5個方法教你去除體內溼氣  第1招:越懶越要運動  體內溼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
  • 去溼氣的好方法
    中醫艾灸、拔罐也是可以幫助我們身體排溼,另胡老師有收集去溼氣的偏方哦,輸入「去溼氣」「溼氣」就能查詢,記住在聊天對話框即可,很簡單哦!去溼氣的食譜       快速除溼氣的最好方法你知道嗎?現在人們生活質量提高,一頓不吃肉餓得慌,還特別偏愛油膩的食物,甚至有的人只吃葷不吃素。
  • 夏季如何去除體內的溼氣
    99.9%的人都看了夏季如何去除體內的溼氣?
  • 如何去除體內溼氣?
    如果長夏溼氣過盛,就容易損傷脾臟。同時,脾主運化水液,它的特點是陽氣易衰,陰氣易盛,溼邪侵犯人體後最易傷害脾陽,而脾陽的虛弱也進一步助長了溼邪的侵入。體內溼氣重時,往往會讓人覺得睏倦、四肢沉重、腸胃不佳、雀斑加重等,那麼怎麼去除體內溼氣?如何避免體內溼氣太重?下面教大家五種去除體內溼氣的方法。
  • 溼氣重易致身體無力,如何安全有效去溼氣?3種方法輕鬆祛溼
    人的體內不能進入太多的溼氣,一旦體內溼氣積聚過多,就會導致我們體內的臟器受寒,導致正常運轉無法進行下去,所以發現溼氣,及時祛溼就顯得至關重要了。溼氣重易致身體無力,如何安全有效去溼氣?用這3種方法。,造成一種重感冒的假象5、 眼睛腫脹,嚴重時睜不開眼二、如何祛除溼氣1、 吃祛溼食材祛除身體內的溼氣,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食物本源的力量,這種方法不僅夠安全,而且夠科學。
  • 體內溼氣太重怎麼辦?教你這4種簡單有效的去溼氣方法!
    對於溼氣,想必大家都知道,而且都十分關注這個話題,常有「十人九溼」的說法,折這也說明在大部分人的體內存在溼氣。而溼氣我們又看不到,摸不著,只能通過我們自身的一些症狀來分辨。溼氣就像橡皮糖一樣,一年四季都黏在我們的體內,而在夏季的時候,溼氣的症狀表現就會更明顯!
  • 怎麼去除體內溼氣 教你6種方法
    體內溼氣重時,往往會讓人覺得睏倦、四肢沉重、腸胃不佳、雀斑加重等,那麼怎麼去除體內溼氣?如何避免體內溼氣太重?
  • 從眼皮腫看體內溼氣
    5個方法教你去除體內溼氣 第1招:越懶越要運動 體內溼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這些人常常會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而不願活動,但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溼氣就越多,久而久之,必然就會導致溼氣攻入脾臟,引發一系列的病症。 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溼氣排出體外。跑步、健走、遊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
  • 去溼氣的食物 6種食物助你去除體內溼氣
    去溼氣的食物有哪些呢?體內溼氣太重的話會導致各種疲勞睏倦,不僅沒有食慾,皮膚還會起疹,頭髮比較油,腸胃不佳,雀斑增加。
  • 去溼氣的食物有哪些 哪些方法可以去除溼氣
    很多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是有些溼氣的。尤其是南方人,屬於潮溼性比較大的地帶。身體有溼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所以我們需要經常的吃一些能夠去除溼氣的食物來除溼。否則身體很容易生病,那麼去溼氣的食物有哪些呢?身體溼氣重有哪些表現?有哪些方法能夠去除身體的溼氣。想要了解的朋友就接著往下看吧。
  • 8個壞習慣加重體內溼氣,何為溼氣?又該如何去溼?
    運動少的人,常會出現身體沉重、四肢無力等溼氣大的表現。越是不愛運動,體內淤積的溼氣就越多,久而久之,身體還可能出現疾病。適當運動,如跑步、健走、遊泳等,可促進身體器官協調運作,加速「排溼」。大便經常粘在馬桶上,一箱水還衝不淨,而且總有排不淨的感覺,說明體內有溼氣了。「舌為心之苗,又為脾之外候」。如果舌苔白厚,看起來滑而溼潤,則說明體內有水溼;如果舌苔粗糙或很厚、發黃髮膩,則說明體內有溼熱。
  • 七八月長夏,如何去除體內溼氣?必須收藏!
    如果長夏溼氣過盛,就容易損傷脾臟。同時,脾主運化水液,它的特點是陽氣易衰,陰氣易盛,溼邪侵犯人體後最易傷害脾陽,而脾陽的虛弱也進一步助長了溼邪的侵入。體內溼氣重時,往往會讓人覺得睏倦、四肢沉重、腸胃不佳、雀斑加重等,那麼怎麼去除體內溼氣?如何避免體內溼氣太重?下面教大家五種去除體內溼氣的方法。
  • 如何判斷體內溼氣重不重?收到三個信號,溼氣纏身了!
    體內溼氣重會出現食慾不佳的現象,並且會伴有消化不良的情況,經常會出現腹脹的感覺,大家要了解體內溼氣重的表現,並且要採取合適的措施,排除體內的溼氣,溼氣重會導致舌苔發厚,並且還會出現身體肥胖的問題,如何判斷體內溼氣是否重?
  • 體內長期潛伏著溼氣,這4大危害常伴隨,5個方法除溼氣最好!
    有些人也許認為自己體內根本就沒有溼氣,其實溼氣正在潛伏著,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身體卻是最為明智的,早早的就出現了一系列的不適症狀,其目的就在於告知我們身體有溼了。溼氣會讓人睡不夠:什麼時候才會覺得自己睡夠了?面對這個問題,相信有一大半的人會表示,從來沒有覺得睡夠過。
  • 怎麼去溼氣減肥 去溼氣的方法有哪些
    而導致肥胖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平時攝入過多的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導致脂肪囤積以外,實際上溼氣過重也會導致水腫、新陳代謝變慢,最終引起肥胖的問題出現。 生活中肥胖的群體在不斷攀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步入肥胖的隊伍當中。
  • 溼氣不除,何以減肥?每天喝點「它」,排出體內的溼氣,瘦的更快
    導語:其實有時候覺得自己胖並不是真的脂肪多,可能是體內溼氣太重,導致四肢和腹部的水腫。所以愛減肥的朋友們不要一直不吃飯來減肥了,先排掉體內的溼氣,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脂肪太多再說吧,或許會有驚喜呢。一、溼氣不除,身體可能會遭殃的,很多小問題會出現,提醒你及時祛溼1、身體疲倦無力體內溼氣重的人總是會感覺全身上下都很沉重,沒有什麼力氣,心情也很低落,懶懶的什麼都不想做,對什麼事情都不感興趣,還特別愛睡懶覺,沒精力,不想和別人說話。
  • 體內溼氣重,還在傻傻的拔罐?水裡加這些,逼走體內溼氣
    現代醫學發達,一般的大病症都可以得到有效治療,但是日常中一些小的不適,沒必要去住院吃藥,但是不去理會又會增添很多煩惱。比如早起不適,眼睛乾澀,腰背酸痛,上完廁所,水衝不乾淨馬桶,身上愛起各種疹子等等,這就是體內溼氣重的典型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