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試快到了,孩子準備好了嗎?不少家長說看著孩子複習出現一些問題時束手無策,只能跟著干著急。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孩子在期末複習階段容易出現哪些問題?家長怎麼幫助孩子複習才最有效率?
孩子在期末複習階段
最容易出現的七大問題
複習沒有計劃,缺乏針對性
很多孩子對重大考試的複習並沒多少認識,用一些孩子的話說就是多看看書、多做做題就行了,所以別人看書他也看,別人做題他也做,老師讓做什麼就做什麼……看著也是複習了,但效果卻相距甚遠。
這就是「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想學好,但是沒有明確的計劃和準備是不行的。
對策:
1.幫助孩子先對自己有個清楚的認識。平常學習好的,那複習的重點就是查缺補漏,爭取考得更好;平常學習一般的,複習的重點就是提高整體實力。
2.幫助孩子制定複習計劃。了解考試考點,基礎知識怎麼複習,重點、難點怎麼複習,作業怎麼寫、題怎麼做,時間怎麼分配,都要提前考慮,以免手忙腳亂,越學越心慌。避免「題海式」複習。
3.根據在校情況幫助孩子完善複習計劃。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做計劃,另外最好能和老師保持溝通,隨時發現新問題,改善計劃。並且要列印張貼,監督孩子嚴格執行。
忽視作業,不重視課本和課堂
有些孩子覺得快要期末了,老師日常留的課堂作業就不重要了。這時老師布置的作業經常是「以作代考」,一邊複習一邊認認真真寫作業,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也有些孩子不重視課本,對課本中基本概念、基礎知識掌握不到位,所以要從源頭抓起。牢記概念,題目做錯了及時回到課本中,看一看是不是概念公式記錯了。要認真跟著學校老師的進度走,把課堂和課本當做主要的複習材料。
對策:
1. 督促孩子按時保質保量完成作業。作業和複習要兩頭抓,分清主次。
2. 帶孩子時常溫習課本概念,抽查孩子對於課本內容的記憶程度。不要讓孩子過分依賴課外輔導,對於知識的梳理自己做的才是記憶最穩固的。
不重視錯題,
在同樣的問題上「栽跟頭」
細心的家長會發現,孩子容易在同樣的問題上犯錯誤,有的題目期中考試才做錯,類似的題目在期末考試還是會丟分。
試卷中真正很難的題目,也就佔10%~15%左右,不會做影響不大,因為很多同學也不會。但是,以前考過的那些題,有心的同學基本不會出錯,如果你家孩子仍然出錯的話,差距就這樣拉開了。
對策:
1.督促孩子把平時大小測驗中的錯題整理到本子上,按題型分類製作成錯題集。不要認為平時小考出的錯不重要,期末考試往往是小題型的綜合。
2.期末複習的過程中,敦促孩子要拿出一定的時間重新去溫習錯題集。首先把做錯的題重新完完整整地做一遍。做完之後對照答案,看看自己還存在哪些問題和漏洞。如果再次做錯,那就要仔細分析自己為什麼會做錯,是因為粗心大意,還是因為學藝不精,一點思路都沒有,又或者是題目非常難。了解了自己犯錯的類型,再對症下藥,請教同學或老師,及時進行修改和糾正。
遇到不懂的問題不愛向老師提問
小學中不愛提問的孩子很多,有的是怕老師,有的是不好意思,有的是怕同學嘲笑自己顯擺……總之就是不願開口,有問題默不作聲自己解決。
這個問題在期末複習的時候會很嚴重,時間緊迫,如果拼命鑽牛角尖,就算最後做出來了,那固定時間的複習效率也會很差;如果自己不會又不問,問題擱置,那考試中遇到肯定會失分。所以多問、愛問,才會讓複習效率更進一步。
對策:
1.鼓勵孩子遇到問題大膽問老師,如果不想一次又一次地問,也可以把遇到的問題、難題先整理起來,找個時間集中問老師,鼓勵孩子說說自己的思路,再聽聽老師的解答,這樣記憶會更深刻。
2.期末複習期間,孩子的心情、生活都會受複習考試的影響,所以不只是學習上的問題,其他問題也可以找老師聊聊,很可能老師的一兩句話,就能減輕孩子的緊張情緒。
複習期間光學習不"演習",
心理素質差
很多孩子也按計劃努力複習了,但越臨近考試越緊張,最後導致考試的時候發揮失常,遺憾不已。
其實考試,並不僅僅是對知識掌握的考驗,更是對心理素質和考試策略的考驗,沒有一個好的心理素質,關鍵時刻就會掉鏈子,想考好很難。這就是只學習、不「演習」所造成的。
對策:
1.在複習的過程中,要經常進行演習考試,可以拿一個知識點的習題進行,也可以拿一次作業、一個單元、一個專題進行考試演習,限定具體時間,家長監督檢查,或者讓孩子檢查。這樣子的話,每一次都是鍛鍊,對孩子的考試心理、做題技巧會有很大提升。
2.複習中預先摸清題型設置,看好題目難度從易到難找到適合孩子合理的解題方式。有時候按順序答題並不能百分之百讓孩子發揮實力,遇到難題鼓勵孩子不要氣餒。
複習時間安排不夠科學合理
有些家長以為期末考試前孩子一直不停地複習,孩子的複習效果就會好。
合理的複習時間安排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直在高強度的複習之下,孩子的精神壓力大,有可能會導致精神的不集中,長時間看書,對書本產生厭煩心理,反而事倍功半。更有的孩子還會出現失眠的狀況,更加影響發揮。
對策:
1.讓孩子經常換換腦。一段時間的複習之後,可以讓孩子停下來到戶外運動運動,這樣又能鍛鍊身體還能夠讓大腦放鬆。還可以給孩子準備一些補充營養的水果,勞逸結合下大腦才能更好地運轉。
2.正常的作息是關鍵。不要因為馬上要考試了,就讓孩子沒日沒夜地複習,正常的作息更能讓孩子的頭腦時刻保持清醒。早睡早起,不讓大腦考試時間犯困,形成與考試時間一致的作息,讓大腦規律的運轉,這樣才能更好地完成考試。
以上方法只能讓家長更好地引導孩子進行期末考試,畢竟複習考試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長作為陪伴者和輔助者做到以下這些,對孩子的期末考試幫助更大!和小編一起來看看
比學習方法更重要的是
來自父母的鼓勵
相信孩子
有研究表明,家長對孩子的高期待,會讓孩子產生一種努力改變自我、完善自我的進步動力,從而讓孩子越變越好。
作為父母,一定要信任孩子。其實每個孩子內心都有向上的欲望,只是有的沒有被激發,又或者被埋沒了。如果孩子學習暫時出現了困難,成績比較落後,千萬不要流露出失望或者「你肯定考不好」的語氣,父母要做的就是想辦法幫助孩子揚起自信的帆。
鼓勵孩子
孩子需要鼓勵。越鼓勵他,孩子會覺得自己的價值越大,信心越足,能夠擺正心態參加考試。因為一句話、一件事改變人生的事例很多。作為父母要善於拿起表揚的「武器」,相信好孩子是誇出來,好成績同樣可以誇出來。
關注態度
態度決定一切。父母要注意避免眼睛裡只有分數,以免傷害孩子學習積極性,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
大家都清楚,孩子之間的差距不是智力,而是態度和習慣。
複習階段,孩子學習態度上出現問題,家長要予以糾正。當然,要針對自己孩子的實際,講究方式方法。
做好後勤
孩子在複習過程中會感覺到疲憊,家長一定要做好保障工作,適時給孩子補充能量,準備好營養豐富的佳餚,富含維生素的水果、健腦的堅果都是不錯的選擇。
父母的支持是孩子克服困難的最大動力。考試期間也要做好充分準備,按時送孩子到考場考試,不要慌慌張張影響孩子的考場情緒。
適當指導
低年級孩子,家長注重解題方法的滲透,指導孩子做試卷,為後續學習奠定基礎。
高年級孩子,重在調動積極性,他們已經掌握了學習方法。因此,家長要在這方面下點功夫。
以身作則
孩子寫作業複習時,家長不要坐在一旁玩手機,更不要催促、指責,面對孩子的錯誤,要多一些耐心。最好在孩子複習的同時,家長也在看書學習靜心做事,這樣才能給孩子做出榜樣,不光孩子複習考試,父母也在努力提升自我,共同進步。
期末考是對大家學習情況的檢驗
讓自己知道哪些知識還沒掌握
所以,不用緊張
一起來快樂迎接「小挑戰」吧!
來源 | 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