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肖恩
由於疫情形勢不斷惡化,美國多個州被迫暫停經濟重啟計劃,超市再次出現食品搶購潮。原本就不充裕的庫存已經見底。
通用磨坊(General Mills)、金寶湯(Campbell Soup)、康尼格拉食品(Conagra Brands)等幾個美國主要食品公司紛紛表示,雖然已經盡全力提高產能,但仍無法補足不斷透支的庫存。麵粉、罐頭湯、意粉和大米等最受歡迎的食品品類都面臨供應短缺。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資訊資源(IRI)給出的數據,截至7月5日,美國市面上10%的包裝食品、飲料和日用品出現脫銷現象,明顯高於疫情開始前的5%-7%。
從《華爾街日報》統計的數據中可以看出,美國超市中脫銷的商品數量在3月底4月初達到高峰後迅速回落,但6月底疫情再度惡化後有有反彈趨勢,其中米麵、罐頭等耐儲藏的商品脫銷速度最快。
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措施影響工廠生產率,是導致食品供應緊張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在四個月前的第一波搶購潮中,美國食品庫存已經嚴重透支,還沒來得及復原,使各大食品供應商和超市更難以承受第二波搶購潮。
美國中西部連鎖超市B&R Stores總裁格裡芬(Mark Griffin)表示,目前超市各類商品的庫存量都遠低於疫情剛爆發的3月份。雖然超市一直在囤積瓶裝水等產品,同時積極開發罐頭食品、烘焙食品和方便麵等產品的新供應商,但目前也只有部分地區能不時增加一兩輛貨車的供貨量,貨源並不穩定。
格裡芬提到,由於供應商有限,要開拓罐頭湯的供應渠道的難度尤其大。方便食用、易於保存的罐頭食品是最適合囤積的食品品類之一。
作為美國罐頭湯巨頭,金寶湯公司執行長克勞斯(Mark Clouse)表示,今年春季該公司經歷了一波訂單暴漲階段,當時已經耗盡了罐頭湯和金魚餅乾等明星產品的庫存,而持續增長的需求量對公司的供應鏈帶來巨大的壓力。
《華爾街日報》指出,美國食品產業鏈在過去20年裡形成了低庫存和高運輸效率的動態平衡,但這一局面在疫情面前卻變得不堪一擊。
上世紀90年代短暫的經濟衰退期後,美國投資人不斷對食品產業施壓,要求改善利潤空間。於是食品企業採取了「即時生產」(Just-in-time)的策略,將商品的生產、運輸和庫存量都壓縮到需求線以上的最低值。由此一來,生產商得以減少庫存佔用的資金;經銷商降低燃油和工資成本;零售商則節省了租金、設備和人力成本。
這一策生產略源於20世紀60年代豐田公司的汽車生產方式,隨後被食品、醫藥等行業廣泛採用。亞馬遜公司也在這一策略的基礎上改革了零售方式。
在現代物流運輸效率不斷提升、商品供應充足的背景下,這一系統一直平穩運行。但當疫情突襲,工廠大面積停工,運輸受阻,本就處於低位的庫存迅速見底。上世紀大多數食品產商通常會留有數月的庫存,但如今他們的庫存量僅能滿足四至六周的供應。
保質期長、需求量大的罐頭、米麵等食品成為受影響最大的品類。以麵粉為例,越來越多人在家開發烘焙技能,使麵粉銷量激增。據市場研究公司尼爾森(Nielsen)統計的數據,3月中旬最高峰時,美國麵粉銷量較去年同期暴漲233%。不久後企業復工、餐廳重新營業,零售麵粉銷量開始回落,但6月銷量仍比去年同期高25%。
實際上,麵粉行業經歷了持續數年的蕭條,基本無力應對突如其來的高需求。美國亞瑟王麵粉公司(King Arthur Flour)市場部負責人蒂內(Bill Tine)表示,他們目前的產量已經達到正常水平的2至4倍,但還是不斷有訂單積壓。限制麵粉產量的關鍵因素並不是原料小麥或磨粉機,而是包裝線的產能不足。
食品企業高管們表示,目前總的產量足以滿足需求,但種類和數量在各地分配不均,才最終導致供不應求。例如家住波士頓附近的運動教練博寧頓(Beth Boyington)說,商店裡總會有特定品牌和品種的麵粉庫存不足。
與之相反,由於多家肉聯廠爆發聚集性感染而一度遭遇危機的美國肉類產品供應則開始回溫。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農業和資源經濟學教授舒默(Daniel Sumner)指出,至6月中旬,美國肉類加工行業的產能已經恢復了97%。
康奈爾大學戴森應用經濟學和管理學院副教授戈麥斯(Miguel Gomez)認為,疫情暴露了美國食品供應鏈過於僵化的問題,餐廳、酒店、學校食堂等餐飲業的供應鏈與超市的供應鏈完全割裂,無法靈活轉移,導致食品脫銷和滯銷的矛盾現象出現。
麥肯錫管理諮詢公司指出,過去5年美國食品消費量以4%的幅度穩定增長,餐飲業和零售銷售額基本各佔一半。但餐飲業批發購買的都是大袋裝食品,且缺少商標、成分表和條形碼等要素,無法直接進入零售市場,只能滯留在供應鏈上遊。
如果要在短時間內更改包裝,重建供應鏈,有需要大量資金和時間投入,而一條新包裝線的投資回收期需要2至5年,這對企業來說是一個進退兩難的困境。
為了緩解消費品短缺,美國一些確診人數激增的地區開始對熱銷產品實施限購。但在疫情還沒有看到轉機之前,大多數美國人仍將被迫宅家,加上人們逐漸轉變的消費習慣,食品供應緊張的情況預計還將持續。
截至發稿累計確診330萬例,包括死亡近14萬例。雖然白宮要求全面重新開放,但經濟發達的南部和西南部地區已宣布暫停重啟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