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短缺、疫情流行和家居品需求激增等因素,共同塑造了史無前例的全球工業市場環境。現狀影響著床墊行業的每個人,導致供應鏈中斷,零部件成本上升,帶來一連串的漲價。
製造成本、材料成本和運輸成本的上漲將不可避免地對家具批發價格產生影響,許多供貨商表示,他們此前已經推遲了漲價。
美國家具業人士表示,漲價的狀態會更持久,因為木材、纖維板、包裝的漲價,以及家具企業為了避免從中國進口產品的高額關稅而將工廠轉移到越南等地,導致越南的土地和勞動力成本上升。
中國企業湧入越南,帶動各種成本上升
「一時間太多人蜂擁而至,越南被擠得水洩不通。企業們的主要生產基地已經由中國轉移到越南。一切都在上漲,包括工廠的土地成本和建設成本。」全品類家具資源公司AICO的執行長麥可·阿米尼(Michael Amini)說道。
對中國材料的高需求進一步加劇了形勢惡化,這些材料包括不鏽鋼、玻璃、大理石、照明和電子元件等硬體。由於中國材料的緊缺和延遲,其它地方的生產計劃受影響,而這些地方的製造商正在巴巴地等待材料來製造成品。
一旦貨物可以裝船,就會影響貨櫃運輸價格,從而改變從中國轉移到越南生產的成品價格。麥可·阿米尼表示,這並沒有導致公司的價格上漲,它的最近一次漲價是大約五年前的精選商品漲價。
但他表示,成本壓力確實存在。「我們的利潤率很低,雖然我們是一家具有異國情調和設計風格的公司,生產大量產品,但我們的利潤率仍然很低。一旦零部件生產和勞動力方面成本劇增,我們將不得不像同行一樣調價來應對。」
中國原材料將在2021年大幅上漲?
Coaster Fine Furniture的銷售副總裁Crystal Nguyen表示,中國的金屬和不鏽鋼材料將在明年初大幅漲價,預計將在2021年初發生。由於匯率問題,製造商們將承擔更高的成本。
目前,由於來自中國的原材料以及燃料和食品成本高漲導致的通貨膨脹,該公司已經看到越南製造商的一些成本增加。馬來西亞的成本沒有顯著增加,但交貨時間已經大幅延遲。
「產能和交貨時間目前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難題,我們正在同舟共濟。好消息是我們的商品來自許多國家,我們有各種各樣的產品,所以我們在銷售和必要的成本增長之間遊刃有餘。」
她指出,公司並沒有受到太多的來自中國原材料的漲價影響,因為許多製造商仍將美國視為一個重要的出口市場,因此正盡最大努力保持低價。「到目前為止,我們能夠將其控制在3%。」她說,「促銷產品基本漲價5%,幾乎沒有利潤空間。如果銷路好,我們就以3%為上限。如果不是這樣,我們就放心地清減庫存。」
明年一月下旬公司才會公布價目表,目前仍在評估調價決定。她表示,公司過去不徵收貨運附加費,未來短時間內也不會徵收,除非成本上漲太高。
床墊業供應鏈告急,但需求面臨強烈反彈
被擾亂的床墊供應鏈正在推動原材料價格上漲,迫使一些製造商提價。為了找到新的供應商和部件,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經銷商們不得不爭搶貨源。正值床墊零售業蓬勃發展之際,這一切給生產商和經銷商帶來了嚴重打擊。
疫情迅速影響到非織品供應鏈,推高了包裹線圈和其他床上用品配件的價格。關鍵的非織造材料的需求飆升,因為這些材料被用於醫療保健,如口罩、醫療服和醫療窗簾,導致了紡粘聚丙烯的普遍短缺。
而紡粘聚丙烯廣泛應用於家具和床上用品的製作,包括織物包裹線圈、防塵罩、法蘭盤、背襯填充布和內嵌板等。供應商禮恩派(Leggett & Platt)為了應對短缺,將所有裝配纖維線圈的產品的價格都提高了15.5%。
當前供應鏈中斷的問題是普遍性的,主要原材料的價格大幅上漲,同時主要供應鏈出現問題。基本上,用來做床墊的每一種原材料都受到某種程度的影響。
個人衛生防護設備需求的激增,使非織造材料的供應鏈斷裂,導致成本大幅上升。
由於住房需求、住宅改造和加拿大木材進口關稅,木材價格大幅上漲。
線圈的交付時間從3到5周不等。對非織造材料需求的增加,使彈簧的供應陷入停滯,並推高了價格。
泡沫生產商宣布,由於颶風對位美國主要化學原料供應中心產生的不可抗影響,泡沫產品正在等待配置,其價格已出現兩位數的增長。
無論哪個產地的布料配送(尤其是針織品),都需要等待8~12周。供應商正在努力調度更多的織機,以提高產能。
勞動力短缺問題正在影響許多輔助項目的進度。對很多床上用品公司來說,招聘是一個永久的挑戰,受政府的員工激勵計劃影響,尋找勞動力變得難上加難。
舒達-席夢思床品集團銷售總監德裡克 米勒(Derek Miller)在最近舉辦的線上貿易展上表示,該行業面臨「前所未有的原料短缺,公司正在儘快趕上」。
經銷商將如何應對這些更高的成本?消費者可能得承擔至少一部分。「在我看來,疫情和通貨膨脹共同推動了行業漲價。許多產品的成本上升,經銷商要麼重新定價,要麼改變現有產品的規格,要麼自己消化增加的成本。我猜這三種情況會混合發生。」德裡克 米勒(Derek Miller)說道。
雖然床墊的零售價可能還會進一步上漲,但據預計並不會減緩床墊的需求增長。今年早些時候,床上用品的零售需求因疫情流行而被封鎖,目前正經歷著被壓抑的強勁需求反彈。部分經銷商表示只要能拿到貨,他們並不介意漲價。
「我們已經擴大了非織品供應鏈。儘管個人衛生防護用品的需求繼續強勁,非織品市場就會劇烈波動,但我們相信,第四季度供應鏈將迎來改善,希望能緩解床上用品行業目前面臨的貨源緊張。」
木材供應告急
有些公司已經實施了價格上漲,幅度在個位數的中低水平。Vaughan-Bassett 8月份漲價4%~5%,其公司總裁道格 巴西特(Doug Bassett)表示,最近的漲價主要歸因於木材成本的上漲,這是該公司至少一年內首次提價。
「我們從一些業內人士那兒聽說,疫情中製造業舉步維艱。不僅是材料,還有運營任何類型工廠的成本都正在上升,因為人們需要適當的防疫隔離。同時,我們所有的供應商都面臨同樣的壓力,所以幾乎所有零部件和供應品的價格隨之上漲。」
阿巴拉契亞硬木加工貿易協會會長湯姆·英曼(Tom Inman)說,木材價格已經略微上漲,很大程度上是與疫情中的供需相關的一系列因素造成的。由於疫情,木材產量在今年夏季已經停止或減少。他指出,工廠在4月、5月和6月早期的產量都減少了,因為接不到足夠多的訂單,這些工廠已經關閉。在此之前,工廠生產的大部分產品都進入了庫存。「
隨著企業重返線上,7月晚期和8月它們已經能售出庫存,現在正在努力完成9月的新訂單,畢竟貨源緊缺。」
英曼指出,緊張的供需也影響了木材出口。許多越南工廠不得不取消來自美國的木材運輸,因為他們無法從中國獲得五金件。在等待其它組件送達期間,那些工廠沒有多餘的空間來儲藏原材料。
Legends Furniture 表示,旗下商品預計在10月早期漲價3%~5%。漲價取決於諸多的成本增長,比如玻璃和金屬在國內外的價格都上漲了。公司在今年一月已經小幅度漲價了,主要由於(美)國內的原材料和勞動力漲價。通常公司會提前兩年預告價格上漲,但現在成本漲幅太戲劇化了。「我們國內的木價大幅上漲,」市場總監蒂姆·唐克(Tim Donk)說。「因為利潤低,我們對哪怕1%的漲價都很重視。」
零售批發價格上漲,小客戶更受影響
那麼,5%的增長會是怎樣的呢?當然,各品類之間不一樣。比如,零售價為999美元的一款桌椅套餐,批發價漲約22美元,那麼零售價可能會升至1049美元。對於零售價為1299美元的臥室四件套來說,批發價格可能提高約30美元,則零售價又提高了60~70美元。
工廠增加成本的影響力也取決於進口商對工廠來說有多重要。大體量的客戶,比如位居工廠訂單第1、2位的客戶,可能面對相對輕微些的漲價。小客戶則容易被波及。
一些進口商告訴《今日家具》,工廠一直在抬高他們認為利潤較低的產品的價格。因此,通過對特定產品定價,他們可以更好地控制產品線的盈利能力。然而,如果這個增長超出了進口商的承受能力,或者超過了他們的零售客戶可接受的價格,進口商可能會被迫放棄,即使是熱銷商品。
Najarian Furniture的銷售副總裁麥可·勞倫斯(Michael Lawrence)指出,工廠具有很大的影響力,他們根據利潤來安排生產。因此,商家必須與工廠打好關係。顯然工廠想確保順利運營到明年。
工廠購買材料的周期越長,越不容易受到原材料成本上漲的影響,例如木材價格與那些為了節省前期成本而少量購入的原材料價格相比受影響較小。由於倉儲空間有限,部分原材料並不會被大量訂購。
不過,其他行業專家指出,馬來西亞的一些工廠正面臨亞洲硬木短缺的問題。結合整個行業的需求,他們不得不將生產期推遲到明年春季。
Bernards Furniture Group的全線資源總裁格雷格·諾伊(Greg Noe)說:「在上市前,我砍掉了很多產品的生產計劃,它們大部分要到明年3、4月份才能投產。」
雖然他還沒有看到馬來西亞和越南的工廠出現任何明顯的價格上漲,但他們產能非常緊張,一些工廠甚至尚未開始新的樣品生產。「工廠訂單太滿了,他們可以挑選自己想做的東西。」他說。
貨櫃成本也是公司最近著重處理的一個問題,在過去的四個月,貨櫃價格從3400美元上漲到6200美元了。諾伊說,公司將觀望這些費率是否會繼續上漲,然後決定通過臨時的貨運附加費來轉嫁部分成本。
努力保持價格穩定
Home Meridian International (旗下品牌包含SLF和Pulaski)公司總裁李·布恩(Lee Boone)聲稱,公司沒有看到任何生產方面帶來的巨大成本壓力,而成本壓力來自貨櫃。因此,該公司計劃在10月2日臨時徵收貨運附加費。
「它不是貨物的成本,而是商業的成本。」布恩說,「整個夏天,成本都在上漲,而且漲幅巨大。我們別無選擇,只能把一部分壓力轉嫁出去。」其他公司還在觀望市場,其中大多數計劃在年底決定調價。
勞倫斯說:「關於成本上漲的消息,我們已經聽說好幾個月了。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我們正在逐個工廠、逐個集團進行調價決策。總的來說,無論是中密度纖維板還是白楊木,價格都會上漲12%、15%甚至20%,這些價格將不得不通過產業鏈傳遞下去。」
他說,公司仍在研究和評估未來的定價,以確保一次就把它做好,避免短期內第二次漲價。
勞倫斯指出:「我們的漲價不會疊加,4%~5%的增長只是業界的傳言。我們會根據工廠的成本來定價,利潤空間本來就比較小。到今年年底我們就會做出決定。希望能一次定好價格,而不是斷斷續續上漲。」
Klaussner Home Furnishings最初計劃在4或5月實施漲價。然而,由於行業面臨的挑戰——許多非必要的業務暫停了幾個星期,故漲價推遲了。「我們曾有這個計劃,後來延遲了。」Klaussner的櫃類和戶外家具副總裁凱利(H Kelly)說。他指出,該公司至少兩年沒漲價了,如今正再次漲價」。
雖然現在討論「哪些產品會受到影響以及影響程度」還為時過早,但他指出,公司將在未來兩個月決定對木製家具品類採取什麼措施。「我們仍在評估,」他說,「希望確保定價是準確有效的,這樣就不必以後再做一次。」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