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健康素食日,近年來,素食作為一種備受青睞的健康飲食法,備受推崇,越來越多的明星也開始選擇吃素。
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孫儷常年保持著姣好的身材和皮膚。
她的微博運營得像個養生博主,她推崇返璞歸真的生活方式,常年泡腳,根據四季變化來安排飲食起居,並堅持在初一,十五吃素食。
天王劉德華也是常年素食,在他女兒滿月的時候,還特意請素食店製作了純素姜醋分享給親朋好友,拒絕使用傳統的豬腳姜醋。
國內外推廣素食的明星數不勝數,效仿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歐美網紅界的一樁慘案讓人們開始對素食主義產生質疑。
歐美網紅博主 Rawvana 是一名嚴格的素食主義者,因長期極端飲食,開始出現貧血、停經、腸胃感染等症狀,連醫生都勸她多吃點肉。她只好放棄了堅持多年的吃素習慣。
許多素食主義者認為,素食是最自然的健康之道,因為人的牙齒和腸胃等諸多生理結構都更適合以素食為主,素食還可以減少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發生。
他們對素食的熱衷,正是被素食的好處深深吸引,但是這樣的說法全面嗎?吃素是科學的健康之道嗎?實際上,吃素是一門非常講究的技術活,學會科學吃素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
什麼是素食?
素食從原則上來說分為五大類,即嚴格素食(完全不吃肉),蛋奶素食(可以吃蛋和奶),新素食(只吃很少的肉),半素食(吃魚蝦禽類),環保素食(吃有機食品)。
無論哪種素食,動物性的食物都大幅減少,主要由動物性食品提供的飽和脂肪酸、膽固醇攝入相應減少。由植物性食品提供的膳食纖維、植物化合物、抗氧化物等成分攝入量顯著增加。
不少研究數據分析,各類素食者整體上來說肥胖率更低,心血管疾病發病率也更低,腸癌的發生風險也更小。凡事不能只看好的一面,事實上,素食主義者的健康通常面臨營養不均衡的巨大挑戰。
這樣吃素不健康
素食主義者放棄了動物性食品,實際上是把自己置於蛋白質缺乏的危險處境,雖然各種豆類富含優質蛋白,但想通過不吃肉類把蛋白質吃夠,難度是非常大的。
動物性食物中還含有蔬菜水果少有的鈣、鐵、鋅、硒等元素,以及維生素B12,因而,素食人群中缺鐵性貧血發生率非常高。長期缺乏這些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還會導致免疫力下降,出現疲倦、煩躁、易病等情況。
綜合來說,素食有好有壞,但是有些吃法是肉眼可見的不健康了,比如只吃青菜稀粥,就非常容易營養不良;再比如吃脂肪含量很高的油炸面點,那只會吃成虛胖。
缺少肉類的食物通常比較寡淡,一些素食者為了改善風味,往往加大油鹽的使用量,比如家常豆腐、地三鮮等,按照這樣的方法吃素,不但不能獲得素食的益處,反而有害健康。
吃素要查漏補缺
既想要獲得素食的好處,又想要規避素食的壞處,難度係數就非常高了,至少要學會查漏補缺。了解食物的特性,才能根據自己的情況找到正確答案。
1、注重補充優質蛋白質
大豆類、豆製品的攝入量要大幅提升,同時,低鹽的發酵豆製品也要作為家中常備。比如:無鹽納豆,經過發酵之後,不僅蛋白質利用率更高,維生素B12的含量也有提升,對嚴格素食主義者來說,非常重要。
另外要推薦一下藜麥,也可以作為常備選項,它所含有的蛋白質也屬於優質蛋白,品質優於其他穀物,只是價格略高。堅果的攝入量也推薦提升,可以作為素食人群膳食蛋白質的增援軍。
2、注重補充礦物質
素食主義者容易缺鐵,菠菜、黑白芝麻醬當中含有豐富的鐵,只不過吸收率很低,需要增加水果中維生素C的攝入,輔助鐵的吸收。菌菇類維生素、礦物質含量也相對較高,都是素食者的重點菜。小麥胚芽當中富含鋅和硒,也建議作為家中常備食材。
3、注重補充多不飽和脂肪酸
素食者容易缺乏ω-3多不飽和脂肪酸,所以亞麻籽油、紫蘇油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用油要重視起來。
4、服用必要的營養素補劑
維生素B12的小藥片,複合型維生素都可以作為常用補充劑,避免素食引起營養素缺乏症。
總的說來,素食是個技術活兒,已經因為各種原因在吃素的朋友,要多學一些營養搭配知識保護自己,升級飲食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