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眾,別名貫仲,風尾草。主要為鱗毛蕨科植物粗莖鱗毛蕨(Dryon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蓋蕨科植物蝦眉蕨,球子蕨科植物莢果蕨,紫萁科植物紫萁,烏毛蕨科植物烏毛蕨、蘇鐵、狗脊蕨等的根莖。秋季採挖,洗淨,除去葉柄及鬚根,曬乾。 切片生用或炒炭用。主產於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山區,習稱「東北貫眾」或「綿馬貫眾」。
貫眾味苦,性微寒。有小毒。歸肝、脾二經。主要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殺蟲。歷代藥籍均有記載:
《本草綱目》:貫眾,大治婦人血氣。王海藏治夏月痘出不快,快斑散用之,雲貫眾有毒,而能解腹中邪熱之毒。病因內感而發之於外者多效,非古法之分經也。
《本草經疏》:貫眾,以其苦寒,故主腹中邪熱氣諸毒。苦以洩之,亦兼有散之之義,故破症瘕。苦寒能除風熱,故止頭風。金瘡出血後必發熱,洩熱散結,則金瘡自止。
《本草匯言》:貫眾,殺蟲化症藥也。前古主腹中邪熱結氣,故時人用為殺蟲化症瘸,皆屬腹中邪熱溼鬱結氣也。蘇氏方,又治下血崩淋,衄血不止,亦取其氣味苦寒散結熱耳。但性寒氣燥有毒,如病人營虛血槁,肝腎有火,並陰虛咳嗽人,不可加用。
《本草正義》:貫眾,苦寒沉降之質,故主邪熱而能上血,並治血痢下血,甚有捷效,皆苦以燥溼、寒以洩熱之功也。然氣亦濃厚,故能解時邪熱結之毒。《別錄》除頭風,專指風熱言之,凡大頭疫腫連耳目,用洩散而不遽應者,但加入貫眾一味,即邪勢透洩,而熱解神清,不獨苦寒洩降,亦氣之足以散邪也。故時疫盛行,宜侵入水缸中,常飲則不傳染,而井中沉一枚,不犯百毒,則解毒之功,尤其獨著,不得以輕賤而忽之。
《本經》:主腹中邪熱氣,諸毒,殺三蟲。
《本草圖經》:止鼻衄。
《滇南本草》:祛毒,止血,解水毒。
《會約醫鏡》:治邪熱腹痛,解時行疫氣。
《本經續疏》:治喉痺,消腫。
中獸醫應用方面,綿馬貫眾配伍其他藥物聯用,功效尤為顯著。
(1)貫眾配板藍根貫眾涼血止血,板藍根清熱解毒,二者相伍為用,其清熱解毒功效更佳,清熱涼血作用更強,對治療動物溫病發熱或預防時疫性疫病用之尤佳。
(2)貫眾配虎杖貫眾味苦性微寒、入肝牌二經、清熱解毒、止血殺蟲,對預防動物流感、流腦和蕁麻疹用之效好,對療動物病毒性疾患用之效佳;虎杖性味苦平、利溼祛風、破瘀通經,對治療動物風溼筋骨疼痛、溼熱黃疸、淋濁帶下、母畜產後惡漏不下和癥瘕積聚用之療效尤佳。貫眾與虎杖二藥巧配,其清熱解毒和抗病毒作用大增,對治療動物的病毒性病和細菌性病用之尤為適宜。
(3)貫眾配墨旱蓮貫眾清熱解毒而涼血止血,墨早蓮滋陰益腎而涼血止血;貫眾與墨早蓮二藥配伍,共奏滋陰益腎、涼血止血之功效,對治療動物肝腎陰虛用之極佳。
(4)貫眾配苦皮貫眾殺蟲去積對絛蟲、蟯蟲、肝蛭等多種體內寄生蟲均有驅除作用,苦棟皮內可驅殺蛔蟲、外可治療疥癩。貫眾與苦棟皮聯用,殺蛔相伍為用,驅蟲之力更強,對治療消化道之寄生蟲用之療效尤顯。
綿馬貫眾粗莖鱗毛蕨根莖主要成分為綿馬素,系一種複雜的間苯三酚衍生物,性不穩定,能緩緩分解而產生三叉蕨素及白三叉蕨素;又含三叉蕨酚、黃三叉蕨酸、綿馬次酸。另含有揮髮油、綿馬鞣質、脂肪、樹脂等;尚含三萜化合物羊齒烯等。莢果蕨根莖含坡那甾酮A、蛻皮甾酮、蝶甾酮。紫萁根莖含坡那甾A、蛻皮鬆、蛻皮甾酮。烏毛蕨根莖含綠原酸。狗脊蕨根莖含澱粉、鞣質。
綿馬貫眾主要藥理用途:
(1)抗菌、抗病毒。抗病毒:綿馬貫眾有顯著的抗病毒作用。其水煎劑1:800 - 1600在試管內能抑制各型流感病毒。在人胚腎上皮細胞培養基上,貫眾對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埃可病毒、柯薩奇病毒、乙腦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等.均有顯著的抗病毒作用。提取物能抑制流感病毒69-1株、ECHO11病毒、皰疹病毒等對原代人胚腎培養細胞的致細胞病變作用;對流感病毒、皰疹病毒呈直接的殺滅作用;還能抑制病毒在小鼠肺內的增殖,緩解流感病毒性肺炎的嚴重程度。體外試驗貫眾有顯著的廣譜抗菌作用。數百種植物中以綿馬鱗毛蕨和香葉鱗毛蕨等數種的抗菌活性最強。對真菌也有抑制功效。其抗菌、抗病毒的有效成分與問苯三酚化合物有關。
(2)驅蟲。綿馬類中草藥所含間苯三酚類化合物均有顯著的驅蟲作用,在體外對豬蛔蟲、水蛭等有效,並以驅絛蟲作用最強。綿馬素驅絛的作用機制為使蟲體麻痺,不能附著腸壁,繼服瀉藥而排出體外。綿馬素、綿馬酚等對無脊椎動物平滑肌有顯著毒性,能使絛蟲、鉤蟲麻痺變硬而達驅蟲效果。東北貫眾還有強的抗血吸蟲作用,並有殺蟲作用。紫萁也有抗寄生蟲作用,能抑制豬蛔蟲、人體蛔蟲、鉤蟲、鞭蟲等。
綿馬貫眾作為驅蟲藥,常用於水產動物寄生蟲病害的防治。與苦楝皮、百部、檳榔、苦參、雷丸、辣椒等配伍,治療魚類車輪蟲、指環蟲、絛蟲、小瓜蟲、碘泡蟲等寄生蟲疾病。
綿馬貫眾清熱解毒,抗菌抑菌。配伍連翹、金銀花、板藍根,治療魚類細菌性及病毒性疾病。對魚類嗜水氣單胞菌、螢光假單胞菌、柱狀嗜纖維菌、水型點狀假單胞菌、溫和氣單胞菌、遲緩愛德華氏菌、殺魚巴斯德菌、諾卡氏菌、鏈球菌等病原微生物均有明顯抑制作用。
綿馬貫眾涼血止血。配地榆、茜草、敗醬草,治療魚類爛鰓病、敗血症、腸炎等出血症狀的疾病。
綿馬貫眾的用法用量:煎劑或微粉,劑量100-150克/噸魚體重。其小鼠灌服水煎劑LD50為10.4克/千克。綿馬酸對胃腸道黏膜有強烈刺激作用,可導致嘔吐、腹瀉、便血等,若出現中毒症可使用甘草、綠豆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