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教師複課心裡話:孩子,不是老師「抗瘋能力」強,而是因為我心裡...

2021-01-14 騰訊網

民小編說

從寒假到複課,時間已接近三個月。這三個月,老師們都在做什麼,想什麼?面對網課、復學的種種壓力,老師們是依靠什麼堅持下來,戰勝困難的呢?在開學過渡階段,還有哪些實用技能,能夠幫助學生迅速「狀態回來」?今天,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位一線教師的複課心裡話……

開學了!一個小男孩在班級裡接受採訪——

「再不開學我媽要「瘋」了!」

「那來到學校,老師不會『瘋』嗎?」

「不會,老師受過專業訓練,『抗瘋能力』比較強!」

孩子,老師不是本來就「抗瘋能力」強,是因為他們心裡有你!

這個假期,因為疫情,老師搖身變成「主播」,一路坎坷摸索,走過了漫步雲端的網課,慢慢步入「腳踏實地」的複課,如今正式開學,心中難免思緒萬千,百感交集。作為一名老師,我們到底在想什麼,我們在做什麼?來看看這位一線教師的心裡話,體會這個特殊時期的老師百轉千回的心路歷程……

網課——縱然十八般武藝,網課上到能「發瘋」

自從假期開始,老師變成「十八線主播」以來,不必說卡網、靜音、斷線、黑屏的問題、也不必說噪音、回聲、不絕於耳,甚至哭聲、打罵聲、狗叫、雞鳴聲也一應俱全,應有盡有,單是每天的日常工作,都有無限苦辣心酸。

1.秒變「債主」:作業, 摧著摧著被拉黑了……

每天,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網課作業向東流。每天,不僅要當主播,還逼著自己當「債主」。變著花樣布置有趣作業,想著方式精簡題目布置有用作業。花式宅家趣味作業、素養提升作業,縱然十八般武藝,七十二般變化地激勵、點評,最後始終有人不交作業。嘔心瀝血改作業,眼裡布滿血絲,還需「奪命連環催作業」。微信群裡私發,未果;打電話,答應要交,最後依舊未交;再打,無人接聽。催著催著,聽說家長退群了;催著催著,聽說被拉黑了……

2.秒變「警察」:上課,上著上著學生不見了……

上網課,形成條件反射,說得最多的一句話:聽得到我說話嗎?每天備課費盡心思,講得激情澎湃,本想是一群人的盛宴,最後是一個人的狂歡。仿佛近在咫尺,卻又遙網相望。開始點名,全員都在;打開視頻,頭髮蓬亂;上著上著,頭像還在,人卻不在!哪兒去了?怎麼辦?老師秒變警察:追蹤調查,群裡尋人啟事,家長電話,視頻語音……後來,看著睡上回籠覺的學生,我明白了,什麼叫做:網課,上著上著,學生就不見了。

3.秒變數據員:表格 ,報著報著還是懵了……

除了上網課,各種各類的表格,接踵而至;一波一波的資料,需要完善;各種會議需要參加。統計信息,呼喚家長。查姓名,查住址,查行蹤,無休止地問,不間斷地寫……秒變數據員,告訴自己,每天我還能填表,這是為抗疫做有意義的事,說明我還是一個健康的人,一個有用的人,這是一件多麼開心的事情。可是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又來侵襲,最後,報著著報著,還是懵了……

4.秒變「傻子」:抽問, 抽著抽著網就卡了……

不提問,老師講得是信心百倍;一提問,群裡打出字,後面全跟風;開麥答題,全場安靜,「某某某,在嗎?」一片安靜;「某某某」繼續沉寂!「喲,人呢?禁麥了嗎?」從遙遠的雲端,此時會傳來久違的聲音:「老師,我家攝像頭壞了」、「我的麥克風有問題!」「老師,打不開麥。」「老師,我的網卡了,信號不好。」「老師,我聽不見你在說什麼。」呵呵呵,當老師是傻子嗎!慢慢地,我已清楚:網課抽問,抽著抽著,網就要卡了……

5.打回原形:測試 , 測著測著就傻眼了……

上課前,我以為最成功的就是網課成功;測試完,才發現原來那都是自認為的成功。測試前,我以為自己是「李佳琦」,學生都是「李子柒」。測試完畢,一看成績,我和學生,徹底地放棄了幻想,打回了真實的「原形」。原來,理想與現實,還是隔著像網際網路一樣虛擬的、一段長長的距離……

複課——不僅很忙碌,更是在闖關!

網課只是序曲,那麼接下來,複課後,真正的劇場才開始。防疫時期,大家對老師的期待:教學上像教授般無所不知,生活上像保姆般無微不至,遇到問題像醫生般無所不能,一個學生都不能掉隊。複課後,各種會議,各種準備,健康防疫,開學第一課、家長表格,蜂擁而至。真正的戰鬥才剛剛開始!

1.心理關—— 工作量的落差,無法適應?

網課,授課方式,授課地點,改作業方式變化了,經過了兩個月,馬上重新轉化回學校教學,授課方式重新變化,這種轉化的心理能否適應?再加上,線上教學到線下正常教學的課時量增加,還要加上因為疫情防控增加許多工作量,還有自己的家庭事務要兼顧,如此,導致老師的心理落差和身體落差難免拉大,我們如何適應?此時,要闖關!

2.健康關——我們老師身體是否會被感染?

學生來自各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地方,老師是必然在教室裡上課,和孩子們接觸最多,並且和來自不同的家庭孩子、家長交流,這樣就增加了被感染的風險,萬一自己感染疾病怎麼辦?此時,要闖關!

3.教學關 ——兩級分化的學生,該怎樣上課?

網課,孩子自律,家長負責,和學校學習沒有區別;可是家長沒空,自律不夠的同學,知識幾乎空白,欠帳較多,跟不上進度,班級兩級分化嚴重。如此,講新課,學困生跟不上進度;複習重複網課內容,網課優秀的同學是重複學習,沒有興趣。老師陷入了進退維谷的境界。此時該怎樣上課?此時,要闖關!

4.管理關——懶散慣了的學生,我們怎麼辦?

由於接近三個月的超長版寒假,放縱自己太久的學生們,在家養成了與手機為伴,與懶散為伍,熬夜睡懶覺玩遊戲。生活沒有規律,學習自在輕鬆,再回到有組織有紀律有要求的集體學習生活。突然的節奏變化,學生是否能承受,管理是否有衝突,家長是否會配合?作為老師,我們都需要闖關。

5.考核關——成績在疫情面前, 考得不好怎麼辦?

複課的首要任務是防疫健康,這是首要任務,但是防疫並不意味著其他教學的所有考核就放下,畢業班老師的升學壓力,非畢業班老師的教學成績壓力,網課學習效率雖低,但教學任務不變。我們,需要闖過壓力關!

行動——把「災難片」拍成 「好萊塢大片」

如今,複課的號角已經吹響,我們並不能因為闖關艱難而退縮。而是要收起行囊,做好準備,想想我們的抗疫英雄們,想想我們的武漢,帶著勇敢的心,帶著速度與激情,讓「幸福來敲門」,走向複課的美麗人生。不把複課當做「災難片」,而要拍成多部「好萊塢大片」。我們在行動!

1.積極心態的勵志片——自我勝利法

「開學虐我一千遍,我待開學如初戀」,用專注減輕緊張焦慮,使人痛苦的必使人強大。複課終究要到來,不管困難再大,也要學會面對,並用積極的心態面對。永遠熱淚盈框,永遠縱情歌唱。作為教師的我們,接納現實,該來的總會來的,沉著就能應對,冷靜方能清晰,儘可能地思考好一些預案。相信「只要肯用工,方法總比問題多」。

2.自我點燃的歡樂片——來一次改頭換面

人的心情取決於自我調節,自我點燃,心情調節好,人就不衰老。複課前,把自己的髮型收拾乾淨,商場買一套新衣服。剪個頭髮,可以換個心情;買套新衣,心情可以翻新,點燃自己內心的歡樂,以飽滿的熱情迎接複課。

3.診斷學情的偵查片—— 做多次問卷調查

我們提前用問卷星,平時的作業等方式進行診斷偵查,一個個知識點羅列進行問卷,學生空缺在哪兒,老師自己做到瞭然於心,成竹在胸。

4.學生復盤的教育片——定製私人自查表格

複課前,作為老師,我們要慢慢退出主播角色,讓學生上臺做主角。所有的教不如自學,所有的教育都不如自我教育。用表格教會學生自我復盤,自我教育,自我總結,從而採取讓學生自我明晰彌補的方向和方法。

私人自查表格

5.助力推動的家庭片——布置複課前家長作業

複課前,給家長布置複課前的家長作業,助力學校複課。布置家長做好調整學生飲食結構、生物鐘調節、準備學習用具等常規開學安排外,特別注意家長和孩子的傾心談心,幫助孩子度過心理危機;尤其是抗疫多方面的注意事項,形成家校合力。

6.走心貼心的溫情片——送開學大禮包

複課前, 給每一位學生準備好一份貼心的禮物,把溫暖送給每一個孩子,為複課創造暖心走心的磁場。給孩子快樂,就是給我們教師自己幸福。

7.安全有序的旅遊片—— 走「神獸歸籠」路線圖

孩子們回到校園第一件事,就是熟悉校園防控疫情的新舉措和注意事項。於是,我們制定好回校旅遊路線圖:從進校門口——教室——廁所——食堂——操場——小賣部——醫務室——寢室——多功能教室的路線安排,一邊「旅遊」一邊帶著孩子們親身體驗防疫的注意事項和具體操作。如此,比枯燥的講解更能深入心靈。

8 .內化於心的競技片—— 一日常規擂臺賽

防控疫情,安全重於泰山。如何能夠把防疫知識真正地內化於孩子們心裡呢?來一場「一日常規」防疫知識的「擂臺賽」,把防控的日常生活細節做到實處,做到孩子們的心靈深處。

9.班級文化的法製片——羅伯特議事定複課公約

從網課回到學校課堂,不管從禮儀穿戴、出行常規、還是作業學習等,都需要重新制定和班級文化有關的班級公約。同時,用羅伯特議事的方式制定出民主的公約,更容易讓複課同學接受。

10.神聖嚴肅的儀式片—— 和手機說拜拜的複課禮

網課時,電子產品控制了孩子們的生活。此時,需要家長和老師的決絕狠心的態度,來一場「和手機說拜拜」的複課禮,定好手機契約,為後面避免因手機引發衝突,做好前期工作。

11.樹立榜樣的英雄片——評網課自律達人秀

複課後,班級迅速收心的方法,那就是樹立班級榜樣。評選網課期間的「自律達人秀」,宣講他們的自律故事,為班級樹立正能量,從而開啟新的複課生活。

12.審視作業的「驚悚片」——來一次網課作業大展臺

為了規範作業,把網課時期的作業,在大家都不知道的情況,給孩子們一個震撼,來一次網課作業的展示,讓大家看到認真與不認真的差距,從而把注意力指向複課後的作業質量。

13.復學收心的規劃片——用SMART原則制定目標

一個人有目標,才會有努力的方向,才會更有動力。讓學生制定複課後的目標,並運用SMART原則, 把目標明確具體話,可以量化,可以實現化,與現實關聯化,並有時間限制。如此,增加孩子們複課的動力和信心。

14.結合實情的AB劇 —— 開啟分層混搭課

複課後,課由於班級學生人數較多,需要拉開防疫空間。正好一個班級分成兩個班,那麼分成AB兩班,分進行分層教學。為了儘快讓孩子們實現網課到複課的銜接,把線上資源豐富的特點與線下互動的優勢相結合,實現孩子們網課到線下課的過渡銜接。

15.勞逸結合的小插曲—— 開啟課堂「咖啡茶歇」

為了避免同學們無法適應線下課堂的強度,用中途放音樂,放視頻或者各種情景小活動等方式「咖啡茶歇」,做到勞逸結合,不打疲勞戰術,讓孩子們逐步適應複課線上的課堂生活。

16.培優補差的紀錄片 ——打造小組「複課者聯盟」

面對學習兩級分化,我們需要打造小組「複課者聯盟」,優秀的同學帶動後進的同學,進行小老師制的幫助,並每天對幫助的效果進行記錄評比,從而達到學習齊頭並進的效果。

17.身體調節的遊戲片——開發無身體接觸小鍛鍊

孩子們需要運動,那麼課間休息怎麼辦?開發課間無接觸的小鍛鍊,既活躍氣氛,同時也放鬆身心。如:蘿蔔蹲,幸福拍手歌等等。

18.個別撫慰的心理片——進行專業心理輔導

對個別因為網課無法適應的同學,心理過渡焦慮的同學,請學校專業的心理老師介入,進行專業的心理指導,度過複課銜接期。

19.養心靜心的連續劇——每日5分鐘專注力訓練

由於網課時間較長,並且長期使用電子產品,所以導致有的同學專注力較低,此時每天進行5分鐘的專注力訓練,進行冥想等方式,每天記錄,堅持兩周,從而慢慢提升專注力。

20.自身工作的生活片—— 做複課工作的減法

對於老師本人,我們對自己不要要求太高,善於做減法。要事在先,善於借力班幹部。在忙的時候,千萬不能忘記自己的生活娛樂,學生的幸福比考核重要,成長比成功重要,盡其所能,順其自然。如此,才能讓我們自己的複課銜接壓力減小。

最後,我想化用「小豬佩奇」的金句表達老師的心聲:風裡雨裡,我們都在學校等你,沒有四季只有兩季,你學就是旺季,你不學就是淡季。這就是老師!

作者 |重慶兼善中學蔡家校區 吳小霞

微信編輯 | 魏倩

相關焦點

  • 教師節,聽聽老師心裡話
    對老師而言,這些禮物能直擊內心嗎?他們最希望的禮物是什麼呢?昨天上午,記者在蚌埠一中採訪了三位教師,聽他們說說心裡話。朱錚:見到老師打個招呼就行啦在講臺站了幾十年,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朱老師的嘴裡講過許多遍。學生們喜歡他,曾經送過他「蚌埠易中天」的愛稱;他也愛學生,畢業多年的學生仍能一口叫出姓名,說出當年課堂上的軼事。「我從來不主張學生給我送禮。
  • 大慶這套公益電子書為師生複課注入「心」力量
    東北網5月29日訊 返學複課正當時,《抗疫復學前後學生心理調適100問》、《抗疫復學前後教師、家長心理調適100問》出爐了!這套由市教育局、大慶教育發展學院推出的公益電子書,一面世便獲得不少點讚。學生近六個月的居家抗「疫」,是母慈子孝,還是雞飛狗跳?每個人心裡都有自己的答案。
  • 關愛教師 防護捐贈 助力復學複課
    復學複課在即, 疫情防控最關鍵, 在做好學校和學生防護工作的同時, 還有一個群體需要我們關心和呵護: 他們就是敬愛的老師們!
  • 「我最想收到的禮物是……」——一些老師的教師節「心聲」
    新華社太原9月10日電(記者霍瑤、王井懷)教師節到了,送什麼給親愛的老師?賀卡、鋼筆,還是鮮花?當學生和家長又在為送老師什麼禮物而糾結時,你可曾想過,老師心裡最想收到的禮物是什麼?  ——「調皮學生的理解」  山西太原的原豔蕊是名小學教師。
  • 最好的禮物是心裡話,還能促進教師成長!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教師節,每到這個時候,跟教師相關的話題會被重新提起。很多家長或者學生為了表達對教師的「感恩」,給老師送花,送禮物。有些老師的辦公桌上禮物堆得滿滿的,我想家長在選禮物的時候也是煞費苦心。有的班級群裡面家長動員能力強的,給老師送的東西多,同辦公室的老師看到,不可避免的會產生攀比心理,這是人性,都說佛爭一炷香,人爭一口氣!你看哪怕不愛財的佛,都要爭一炷香,何況是人呢?
  • 那些沒有晉升高級教師的老師,不是自身能力不足,而是指標在作怪
    作為老師,大家都比較關心自己的職稱問題,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為很多地方,老師們的工資和職稱直接掛鈎,職稱等級越高,工資待遇水平也就越好,大家平時在學校都幹著一樣的工作,甚至,低職稱老師的工作量、課時量更多一些,但是,他們的工資水平卻比那些高級教師也低很多。
  • 「孩子不是老師的,是你的!」班主任犀利發言,點醒無數家長!
    家長們好好想想,這才是能真正幫助我們家長以及孩子的班主任啊! 01 我不感激你來,這是你應該的 我不再感謝你在百忙之中來參加家長會。因為你雖然忙,但並不是日理萬機,你孩子在這裡讀書,你屈尊來一次也是應該的。
  • 教師節,聽聽老師心裡話
    昨天上午,記者在蚌埠一中採訪了三位教師,聽他們說說心裡話。朱錚:見到老師打個招呼就行啦在講臺站了幾十年,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朱老師的嘴裡講過許多遍。學生們喜歡他,曾經送過他「蚌埠易中天」的愛稱;他也愛學生,畢業多年的學生仍能一口叫出姓名,說出當年課堂上的軼事。「我從來不主張學生給我送禮。
  • 真是老師教得好嗎?一線教師說出真相!
    那麼問題來了,學生考入了清華大學,真的是老師教得好導致的嗎?作為工作十幾年的一線教師,我今天還是想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理科老師都知道,學習這個東西,既要講究努力,也要講天賦和智商,初中的理科雖然有一定難度,但還可以靠努力彌補,但高中的理科真的是難出了新高度,靠努力很難彌補,簡單說,高中理科很多時候就是智商的大比拼。
  • 女教師作文課上「宣傳肖戰」被停課,自作自受還是斷章取義?
    由於各地疫情形勢不同,中小學複課時間也有很大的差異,雖然多數地區已經全面複課,但還有些地方目前仍舊在上網課。如果說該女教師的言行確有什麼不妥的話,也就是她說的「我也希望你們,我的學生,也能像他一樣的陽光、挺拔、謙遜、上進、善良……」由於肖戰事件還沒有一個定論,娛樂圈的事情紛繁複雜,能不能以正面形象對學生做教育,這個尚有疑問。
  • 河南實驗中學高三已經複課,網友:快點開學吧,我都要瘋了
    4月8日早7點,河南省實驗中學高三年級已經複課。記者現場採訪了兩名學生,兩位學生都對能夠重返校園表示很高興,更對國家對抗疫英雄們表達了由衷的謝意。老師也表示像這種高考延期的情況她們也是從教以來第一次遇見,感覺這一期學生挺特殊的。而經歷過這次新冠疫情的洗禮,對這些孩子可能是一件好事,會讓這些學生更珍惜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開學真好,最期盼開學的不是學生而是家長,我的一位朋友就抱怨:「再不開學她就瘋了」。
  • 鍾南山談教師精神:老師像蠟燭但不是毀滅自己,而是體現自身價值
    提起「老師像蠟燭」的比喻,鍾南山說:「常聽說教師像一根蠟燭,一輩子照亮別人,『毀滅』自己。我看這句話只有一半是對的。教師照亮了別人,但另一方面不是毀滅,而是體現自身價值。社會和集體因你的存在而美好,這才叫有意義。」 致敬老師!
  • 小學生作文《開學》火了,老師神回復:我要瘋了!
    其實神獸們在家長和老師的眼裡究竟是什麼樣子,他們自己心裡比誰都清楚,有的孩子甚至還將這場「開學大戲」寫進了作文裡。 小學生作文《開學》火了,「神邏輯」獲老師滿分批覆:我快瘋了! 剛開學,一位老師就收到了學生交上來的作文。 在這篇名為《開學》的大作中,這位小朋友理性地分析了有關開學和放假關係,並且採用了新穎的自問自答方式。
  • 學生的壓力,並不是來自老師的作業,而是來自家長的好高騖遠
    附加項目越多,孩子壓力越大。2、學生的壓力不是來自老師的作業,而是來自家長的好高騖遠這些附加項目是誰加在孩子頭上的?是學校老師嗎?老師吃飽了撐的嗎?學生將來是飛黃騰達還是平平庸庸跟他們又有什麼關係?他們又不指望學生給他養老!
  • 你在一線抗「疫」 我在後方為你洗衣
    日前,洛陽曌新概念環保洗衣公司對外發布了一條通告:疫情期間,所有抗「疫」一線人員半價洗衣,不限衣物,不限次數,只要您一個電話,免費上門收取……」
  • 武漢教師打學生手心被停課:明知後果,老師你為啥還要以身犯險?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說是武漢一小學老師為制止上課瘋鬧的學生,用戒尺擊打他們的手心,在網上引起熱議。隨即,武漢市江漢區教育局對涉事教師做出處理:停課反省,並向學生和家長致歉。
  • 「出彩河南人」2020最美教師名單出爐!新鄉這位老師榜上有名
    因為他的堅守和陪伴,100多天的防疫隔離工作有條不紊,580個孩子生活學習健康有序。 何小龍曾獲河南省骨幹教師、河南省教育系統凝聚力建設行動先進個人、鄭州市最美教師等榮譽稱號,是首屆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 黃志昂、李霞
  • 老師好!看氣象人的「我與我師」|教師節
    因為,這裡需要我,我的出發點是這裡,我的歸屬也是這裡。關鍵詞:博學、專業老師是我學生時代的偶像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氣象局/金滿慧在蘭州大學念書期間,聽潘老師的課是一種享受。大氣科學專業課程理論性特強,學起來甚是枯燥,但潘老師授課時就像一位魔術師,用清晰的邏輯、舉一反三的方式,總能層層剝筍般剖開知識厚重的外殼,讓人從繁雜冗長中悟得精髓。
  • 歐洲時報:巴黎將複課 家長可選孩子返校或遠程學習
    中新網5月7日電 據《歐洲時報》編譯報導,近日,巴黎學區教育局宣布,巴黎大區學校的全體教師將於5月11日回校準備,全體學生5月14日回到學校。  巴黎學區教育局長Marc Teulier在給巴黎大區全體校長的一封信中宣布,幼兒園和小學將循序漸進地複課,校長將有時間確保校舍能夠有「儘可能妥善的防疫安全條件」。包括巴黎市長伊達爾戈在內的巴黎大區329個市長鎮長,日前在致法國總統馬克龍的一封公開信中,要求把學校複課的日期推遲到5月11日以後。
  • 愛學生,就像愛自己的孩子 ——小記老河口市賈湖中學教師吳靜嫻
    農村新報全媒記者 戴蕾 通訊員 陳翼展「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就想著把孩子們裝進我的心裡。」每一次踏上講臺,充滿期待的四十多雙眼睛齊刷刷地望著自己,臺上臺下,課內課外,老河口市賈湖中學教師吳靜嫻明白自己肩上的責任。吳靜嫻老師今年32歲,她清楚地記得,有次數學晚自習,她正在批改試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