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沒有晉升高級教師的老師,不是自身能力不足,而是指標在作怪

2020-12-12 三尺講談中小學

作為老師,大家都比較關心自己的職稱問題,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為很多地方,老師們的工資和職稱直接掛鈎,職稱等級越高,工資待遇水平也就越好,大家平時在學校都幹著一樣的工作,甚至,低職稱老師的工作量、課時量更多一些,但是,他們的工資水平卻比那些高級教師也低很多。

筆者作為一名在鄉村學校工作了多年的老教師,關於老師們職稱的話題聽到過很多,並且也親身經歷過職稱評審的各個環節,大家平時都在一所學校任教工作,平時都相安無事,但每到晉升職稱的時間,各個學校、不同教師之間總會出現一些不正常你協調的現象,為了自己能早日晉升高級教師,可以說老師們各顯神通,有努力工作取得成績獲得證件的,也有為自己遊說拉票的,不管過程怎樣,最後能夠晉升成功的畢竟是少數,就像有人問的那樣,那些沒有評上高級職稱的老師,是自身能力不足呢,還是受到指標的限制呢?我認為,問題的本身就已經給出了兩種答案。

首先,職稱評審制度已經存在了很多年,它對整個教育教學工作的促進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對老師們的個人成長也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如果沒有相應的職稱制度,老師們都持有平均思想,沒有相應的激勵和認可政策,很明顯對那些教學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的老師是不公平的,所以,我們在晉升高一級職稱時,就需要有相應的業績條件,要取得一些相應的證件,做為晉升職稱的必要條件。當然,在我們晉升職稱的過程中,客觀來講,也確實存在一些自身業務能力欠缺的老師,或者多年在學校從事了,與專業資格證上面不匹配的工作,比如專業是語文,卻教了多年的歷史課,儘管這樣的老師通過各種途徑,也取得了一下職稱條例所要求必要條件,但是,由於對相關科目的專業知識不管熟悉,很容易在說課或者答辯的環節被刷,所以,打鐵還需自身硬,同樣適應於需要晉級的老師們。

當然,在我們晉升職稱的過程中,客觀來講,也確實存在一些自身業務能力欠缺的老師,或者多年在學校從事了,與專業資格證上面不匹配的工作,比如專業是語文,卻教了多年的歷史課,儘管這樣的老師通過各種途徑,也取得了一下職稱條例所要求必要條件,但是,由於對相關科目的專業知識不管熟悉,很容易在說課或者答辯的環節被刷,所以,打鐵還需自身硬,同樣適應於需要晉級的老師們。

其次,多年來晉升職稱時的指標問題,一直是困擾著廣大教師的瓶頸問題,也因此滋生了一些不該有的人為因素。很多老師為了早日晉升為高級教師,在平時努力工作的同時,也在為晉級積累著條件,他們積極參加各種業務活動,比如各種等級的優質課評選、教研部門舉辦的各種學科競賽活動等等,通過參加這些活動,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得到上級部門的認可,從而也獲得了相應的一些證件證書。

但是,就算是這些需要晉級的老師們,準備齊了高級教師所需要所有證件,滿足了所有條件,這些老師也不一定能夠有機會晉升,原因就是沒有指標,在很多老師看來,指標問題也是職稱制度的比較典型的弊病之一,一所學校有多位滿足晉級條件的老師,而分到學校的準備卻只有一兩個,甚至盼了一年,一個指標都沒有,這種僧多粥少的局面,使那些需要晉級的老教師們相當鬱悶。值得高興的是,很多地方已經為老教師們開闢了綠色通道,這讓在農村任教多年的老教師們重新看到了希望。

相關焦點

  • 晉升高級教師的業績條件已經滿足,為什麼還限制指標,答案在這裡
    晉升高級職稱是老師們工作和生活中的大事,職稱問題也是老師們重點關注的熱門話題之一,大家都想早日解決了自己的高級職稱問題,這樣做既提高了自己的工資待遇水平,又使自己的工作得到了多方面的認可和好評,但是,在基層一線工作中,晉升高級教師又談何容易。
  • 將要退休的農村教師,有沒有必要晉升高級教師,別人說啥都沒有用
    儘管職稱問題一直是老師們關注的熱點話題,特別是那些職稱問題沒有解決,而又即將到了退休年齡的老教師,他們一直期待著自己能夠晉上高級職稱,但是,由於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使他們的職稱問題一直沒有進展,以至於快要退休了,還是中小學一級教師,這樣的老師,特別是在農村中小學還有很多。
  • 高級職稱評審未通過,是自身能力不行,還是指標限制導致?
    這幾天,學校的高老師可鬱悶了!今年的高級職稱中心學校初審結果出爐了,高老師沒能入圍,為了這次職稱評審,他是用了心的,結果卻出了局,心裡自然難受。畢竟職稱關係到工資待遇,要知道高級教師比一級教師每月工貿要高近1000元。
  • 鍾南山談教師精神:老師像蠟燭但不是毀滅自己,而是體現自身價值
    提起「老師像蠟燭」的比喻,鍾南山說:「常聽說教師像一根蠟燭,一輩子照亮別人,『毀滅』自己。我看這句話只有一半是對的。教師照亮了別人,但另一方面不是毀滅,而是體現自身價值。社會和集體因你的存在而美好,這才叫有意義。」 致敬老師!
  • 中小學教師選擇佛繫心態工作,不是老師的問題,不影響教學質量?
    但是,這並不是我們有些人所說的工作不作為,對生活充滿悲觀,失去信心。他們只是在生活和工作中,多了一層自己的原則和處事方法。具體到教師而言,筆者作為一名在鄉村學校工作了多年的老教師,也聽說過很多佛繫心態的老師,他們生活同樣和愉快開心,工作中也會像往常一樣按部就班的上課下課,也和其他教師一樣兢兢業業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也可能是經歷了太多的工作中困惑和迷茫,逐漸豐富了自己的工作閱歷,使自己變得更加成熟和坦然,遇到糾結時,學會了如何釋懷來自我保護,更保護了自己周邊的人文環境。
  • 教師正高級職稱課題是硬性要求嗎
    教師正高級職稱晉升,有很多條件和要求要滿足,課題就是其一。但課題資源太少,每個學校單位的指標是很少的,滿足不了所有教師對課題的需求,這讓沒有課題的就是很著急,怕因沒課題就無法晉升正高。那麼,教師正高級職稱課題是硬性要求嗎?
  • 青年教師的稱號很難晉升,很難上青天。我會為你出謀劃策,走卓越...
    #「閃光時刻」主題徵文 二期#近年來,國家十分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不斷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斷為教師增加工資。要求教師的工資要高於當地公務員的工資,國家對在鄉鎮任教的老師浮動一級工資,對在鄉村任教的老師,發放鄉村補貼。
  • 高校教師評職稱:不評不甘心,參評特累心
    沒有職稱,寸步難行按照有關規定,在高等學校中,高校教師職稱設置初級、中級、高級,其中高級分設副高級和正高級。初級、中級、副高級、正高級職稱名稱依次是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自身職稱的加持,有學生團隊的人才力量,教授想要申請國家項目、基金等資源,也會更加有優勢。而且在同等競爭下,職稱是展現能力水平和業績成果的直觀指標,職稱級別高,一般情況下就代表更強的能力水平和更重大的業績成果,在被選擇時,無疑是具有說服力的一張牌。
  • 中小學老師,職稱崗位從十級升到七級,工資待遇有什麼變化?
    工資晉升時,還有個小插曲,按照當時工資晉檔標準,在2015年,我可以由十級升至九級,月工資可以增加近100元,但那時我已通過了高級評審,一兩上月後,就可以由十級直接晉升到工級,領導就做工作,讓我把指標讓給他人,反正是順水人情,我也就不計較了,我都是七級崗位的人啦,樂得大方,只是那位順利晉升九級的老師感動不已,非要請我吃飯不可,哈哈,想想都是美事一樁。
  • 有的老師對職稱不屑一顧,但有的老師被職稱折磨的要死要活
    有的老師對職稱不屑一顧,但有的老師被職稱折磨的要死要活。有個學校根據人社局的核定,高級教師指標是負數,大概是十幾個,也就是說,這個學校要退休十幾個老師以上才有指標。這個學校建校時間不太長,中年教師居多,根據這個情況,很多老師可能到退休都晉升不了高級,很多老師的積極性被打擊了,上級要求申報的課題、優質課、綜合實踐、論文等這些幾乎沒有人申報。但是有個老師對職稱情有獨鍾,每到職稱季,這個老師四處打聽有沒有指標,根本也沒心思上課,看到其他學校老師晉級,這個老師每次都是大病一場。
  • 職稱與工資掛鈎,同一年晉升高級職稱的老師,工資調整會有差別嗎
    教師職稱與工資掛鈎毫無疑問,但是同一年評上高級的教師,工資調整依然會有差別。因為決定老師工資高低的除了職稱相關的崗位工資級別外,還有薪級工資級別,而薪級工資級別除了受職稱影響外,還受工齡影響。也就是說,同一年評上高級職稱的教師,其崗位工資標準是一樣的,無差別的,但是工齡不同,薪級工資會有不同。如下圖所示:晉升高級職稱後,崗位工資均為專技七級的標準,2773元。但是薪級工資要根據套改工作年限和任現職年限橫豎坐標的焦點來找到自己的薪級,我在之前的問答中詳細介紹過如何算出自己的薪級,有興趣的同僚可以去依法算一下。
  • 國務院要求:2020年教師漲工資,這4大「教師職稱」問題被重視!
    2個人的資歷和能力都差不多的前提下,受職稱名額限制,基本是實現不了同時晉升,最終將造成兩人同工不同酬現象。職稱工資關乎到老師的切身利益,儘管國家已經在逐步的縮小職稱工資的比例,加大薪級工資的比例,但因為存在級差,甚至影響到退休後的工資,所以大家還是不能不去關注。為了能夠在退休前評上高級職稱,大家都不惜一切代價而為之奮鬥。
  • 一線教師複課心裡話:孩子,不是老師「抗瘋能力」強,而是因為我心裡...
    這三個月,老師們都在做什麼,想什麼?面對網課、復學的種種壓力,老師們是依靠什麼堅持下來,戰勝困難的呢?在開學過渡階段,還有哪些實用技能,能夠幫助學生迅速「狀態回來」?今天,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位一線教師的複課心裡話…… 開學了!一個小男孩在班級裡接受採訪—— 「再不開學我媽要「瘋」了!」
  • 寫辭職信走紅網絡的熊芳芳稱「正高、特級教師都是網友給晉升」?
    熊芳芳熊芳芳在某自媒體平臺上認證為「寫辭職信走紅網絡教師」,還在簡介中稱自己為「生命語文」首倡者,2018年「閱讀改變中國」年度電燈人,但是粉絲卻沒有幾個,我數了一下才有5000多個粉絲其實,教師辭職不算什麼,前陣子江西某縣還有70多位教師集體辭職,到現在還不是歸於平靜?所以,我覺得自媒體宣傳一波獲得點擊流量後這件事就開始歸於平淡了。至於她辭職後過什麼樣的生活,領多少退休金,這些都是她自己的事情了,誰也管不了。
  • 部分中小學教師男女比例失衡:招男老師為啥難?
    據成都市教育局統計數據:2019年在該市專任教師中,普通小學男教師佔比不足三成;初中男教師佔比不足四成。成都市城區一所小學全校只有8名男教師,約佔全校教師總數的10%。在長春,截至2019年9月,該市專任教師中小學男教師僅佔22.7%;初中男教師佔28.6%;高中專任教師中男教師佔32.6%。
  • 現在的好老師並不是教得好,而是關係好!
    上學時,我們接觸最多的就是老師了,我們會把教得好的老師稱為好老師。如果能碰到一個好老師教我們,那學習起來就會事半功倍,而且跟同學說起來我老師是某某某時,也非常自豪。而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好老師變質了,並不是教得好就是好老師,關係好才是好老師。上學時,特別崇拜老師,覺得老師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對於教得好的老師,更是視為偶像,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遠遠超過父母。
  • 幼兒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並在老師的幫助下不斷成長
    教師與幼兒朝夕相處,在課堂上,教師是幼兒學習的引領者,在活動中也是幼兒的朋友與玩伴,在幼兒快樂時,應當與他們一同分享;在幼兒遇到困難時,應當積極主動地幫助他們,使幼兒感受到親近感與安全感,能夠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下成長。通過情感交流,用愛澆灌幼兒,使幼兒樂於與教師交流親近,也願意接受教師的教導與幫助。
  • 晉升並非選美,沒必要將體重作為指標
    ——本文系紅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評論之星」選拔賽參賽作品近日,有自如員工在網上爆料稱,自如內部晉升需要看員工的身高體重。自如工作人員回應,體重並非硬性指標。儘管如此,設立這樣的考核標準,在公司內仍具有一定的導向與影響力,使員工在工作之餘擔心自身體重。這對於努力工作卻體重超標的員工並不公平。也許有人會說,這樣的規定,是在引導員工通過運動保持健康身材,避免因工作壓力大而產生一些身體疾病。然而,有一點需要釐清,體重數據並不能代表健康,相比之下,BMI指數與圍度更為合適。
  • 自如員工內部晉升要考核體重引熱議 扒一扒那些奇葩的公司晉升考核...
    自如員工內部晉升要考核體重引熱議 扒一扒那些奇葩的公司晉升考核內容時間:2020-12-24 20:49   來源:贏家財富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自如員工內部晉升要考核體重引熱議 扒一扒那些奇葩的公司晉升考核內容 今日一則消息自如員工晉升考核體重登上了熱搜,一時間引起眾網友的熱議,
  • 你知道高級教師和正高級教師退休工資待遇差別有多大?
    要想得出不同職稱之間的退休工資相差多少,首先要算出不同職稱的教師沒退休前的工資差距。教師教書育人是一個崇高而神聖的職業,一直以來,老師的待遇問題就是一個很多人都關注的事情,但是對於中小學高級教師和正高級教師來說,究竟有什麼樣的區別呢?教師工資是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教齡補貼、績效工資、以及地方性各項補貼形成,另外鄉村教師還有鄉村教師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