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潤學習工廠,探索學習分享。喜歡學習的您,請關注我們的公眾號,並點亮文章的右下角「在看」,歡迎您的聆聽。
今天和大家學習分享的內容是:「奶茶成分的揭秘」。
奶茶奶茶,仿佛就是奶+茶。
但是,卻沒有商家願意告訴你,那些讓人喝了一口,就想再喝一口的奶茶裡,到底都藏了什麼。
奶茶裡的「奶」,
到底是真奶還是假奶?
真奶,自然是指牛奶。
而假奶,就是我們常說的植脂末,也就是「奶精」。
最早的奶茶當然是牛奶和茶做的,後來人們發現用植脂末替代牛奶而得到的奶茶,不但外觀和口感上很接近,甚至入口後更加順滑。
這樣奶茶不需要牛奶也可以製作,成本大幅降低。
上網搜一下「奶粉精」即可看到,一般1kg二十塊錢左右,足夠做200杯奶茶。
奶精的成分並不複雜,但其中所含的氫化植物油往往會引起爭議:部分氫化植物油含有反式脂肪酸。
上海一家消保委測試結果顯示,27家奶茶店購買的奶茶中,4件奶茶樣品含有較高的反式脂肪酸。
一杯奶茶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在3.7-6.2g之間,遠超出膳食指南建議的每日不超過2g。
「無糖」奶茶,
商家的文字遊戲
奶茶常用糖調節口感,但攝入過量的糖,會增加齲齒及超重肥胖發生的風險。
當然,在健康主義興起的如今,也有一部分消費者會選擇「無糖」的奶茶,認為其應該不含糖。
但經營者宣稱的「無糖」,一般指的都是在現場調製奶茶的過程中,不再額外加糖,但是,原料中本來含的糖,就被聰明的商家矇混過關了。
在多項調查中,那些宣稱「低糖」「去糖」或「無糖」的奶茶內,實測含糖量平均每100mL含2.4g。
而過量果糖攝入,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代謝紊亂和肥胖。歐美的醫學中心研究統計,全美有30%非酒精性脂肪肝,可能和過度攝入糖分有關。
喝奶茶,
近似於直接喝「油」
隨著奶茶口味日新月異的創新,大多數消費者都偏愛選擇奶蓋類奶茶,但部分消費者並不知道、或從來沒想過,奶蓋究竟是什麼做的。
不久前大火的「芝士海鹽」奶蓋,裡面真是滿滿的芝士和海鹽嗎?
並不是,裡面有的只是植脂末、白砂糖和鹽。
脂肪含量多的1杯奶茶可提供58.5g的脂肪,相當於6包薯片的脂肪含量,喝一杯奶茶就幾乎達到成人每天推薦的攝入脂肪量60g。
很多人都是吃完飯再買杯奶茶喝,這要是再不胖起來,就真的說不過去了。
市面上的奶茶裡既沒有多少真奶,更沒有多少茶。
同時,受原料種類和現制工藝的影響,奶茶中咖啡因含量可能會很高,兒童、孕婦、高血壓或心臟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尤其應避免過量飲用。
所以,奶茶還是少喝為妙。
想要喝出美味與健康,聰明選擇合適的飲料,才是上策。
以耳聆聽,學無止境,「海潤學習工廠」與您一路探索、將你我帶向未來……
聆聽更多精彩內容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關注
免責聲明本刊所有內容均來自網絡,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並不對文章觀點負責。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有侵權,請聯繫本人,本人會第一時間刪除處理!策劃出品:海潤傳播
內容編輯:海潤創意群
錄製配樂:海潤影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