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創事記
歡迎關注「創事記」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邊策 十三 乾明
來源:量子位(ID:QbitAI)
與賈伯斯共事26年,被賈伯斯屢次稱讚「聰明」、「非常聰明」,「天才」的人,能怎麼樣?
改變一個產業,引領一個時代,獲很多次奧斯卡獎,加冕計算機最高領域——圖靈獎。
這就是剛剛出爐的2019圖靈獎得主:
Edwin E. Catmull艾德·卡特姆,以及Patrick M. Hanrahan派屈克· 漢拉汗。
前者現在是迪士尼動畫退休總裁,後者是斯坦福圖形學教授。
更知名的是,他們是傳奇動畫公司——皮克斯(Pixar)的開創元老。由於他們25年前《玩具總動員》的開風氣之先,對電影和遊戲CG特效產生了革命性影響。
現在,他們正式加冕計算機領域「諾貝爾獎」——圖靈獎。
國際計算機協會ACM說,圖靈獎頒給卡特姆和漢拉汗,以表彰他們對3D計算機圖形學的貢獻,以及對電影製作和計算機生成圖像等應用的革命性影響。
這也是圖靈獎新歷史紀錄:圖形領域學者第一次以圖形學貢獻獲頒圖靈獎。
而ACM主席 Cherri M.Pancake則進一步強調,這還不是二人對計算機領域的全部貢獻。
二老的貢獻表明,計算的專門化進步可對其他領域產生重大影響。例如,漢拉汗為 GPU 開發著色語言,使其成為廣泛領域的通用計算引擎。
所以,艾德·卡特姆和派屈克· 漢拉汗,究竟創造了怎樣的傳奇人生?
新晉圖靈獎得主是誰?
Edwin E. Catmull艾德·卡特姆,生於1945年3月31日,今年75歲,於1974年在猶他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博士學位。
他的導師包括計算機圖形學之父、1988 年ACM圖靈獎獲得者 Ivan Sutherland——但並非以圖形學成就獲獎。
卡特姆兒時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動畫師,甚至還製作過翻頁動畫。
也很早展現出數學、物理和計算機方面的天賦,但後來把計算機與動畫結合,是更後來的事了。
甚至在人生青蔥歲月,卡特姆夢想實現並不順利,早期未能進入動畫電影行業工作,甚至有種「自己是不是不太適合這一行」的想法。
他起初短暫在波音公司和紐約理工學院工作,擔任程式設計師,寫代碼。
後來重返猶他大學攻讀博士,並機緣巧合接觸圖形學。
誰能想到,正是念念不忘的童年夢想和人生早期的不如意,讓他以另外一種姿態,衝入了動畫領域,並帶來了顛覆性的影響。
這一次,他的導師是被稱為「計算機圖形學之父」的Ivan Sutherland,後者的導師則是大名鼎鼎的「資訊理論之父」香農。
Ivan Sutherland開發了世界上第一個帶有圖形交互界面的程序Sketchpad,Sutherland也因此獲得了1988年的圖靈獎,這是後話。
Sketchpad對卡特姆影響深遠,決定了他此後的職業道路。
因為這個圖形化程序讓卡特姆意識到,當時新興的計算機圖形學將來必會成為動畫行業的基礎。
雖然手工畫師當不成,但是今後可以用計算機作畫。
一切又回到了夢想最初的起點。
1974年獲得博士學位後,卡特姆重返紐約理工學院(NYIT)擔任計算機圖形實驗室主任。5年後,卡特姆迎來了進入電影行業的機會。
盧卡斯影業的創始人希望他加入公司,並負責領導計算機圖形學小組,不久後他又成為負責旗下子公司工業光魔的副總裁。
之後,賈伯斯買下了盧卡斯影業的計算機圖形學小組,創辦皮克斯公司,並讓卡特姆擔任CTO。
卡特姆在皮克斯大展拳腳,開發了RenderMan渲染系統被用在《玩具總動員》和《海底總動員》等電影中,又授權給其他電影使用。
詹姆斯·卡梅隆的兩部賣座大片《鐵達尼號》和《阿凡達》使用的都是RenderMan,RenderMan成為CG領域重要的3D渲染軟體,曾兩度獲得奧斯卡科學技術獎。
卡特姆本人也在2009年獲得奧斯卡金像獎的戈登·索耶獎,以表彰他對電影技術做出的貢獻。
卡特姆更為世人津津樂道的是他和賈伯斯的關係,二位天才彼此惺惺相惜。
賈伯斯稱讚卡特姆「非常非常聰明」、「思想深邃」,並且擁有「撫慰人心的力量」。
而卡特姆本人給了26年的老同事賈伯斯更高的評價:天才這個詞現在被用得太多太多了,但是這個詞用在賈伯斯身上是合適的。
並且將二人凝聚在一起的皮克斯動畫,也聚集了當時計算機&動畫領域的天才。
這次與卡特姆一同獲獎的漢拉汗,也是皮克斯的創始元老。
Patrick Hanrahan派屈克· 漢拉汗出生於1955年,今年65歲。
生於威斯康星,學於威斯康星。
1985年在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生物物理學博士學位後,先是進入NYIT計算機圖形學實驗室工作,而後於1986年,加入到了皮克斯動畫工作室。
雖然漢拉汗在皮克斯只是駐足了短短幾年,但在這段時間所創造出來的工具和技術,卻使得現代CG成為了可能,並獲得了3次奧斯卡。
RenderMan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一個計算機圖像渲染系統,可以使用真實的材料屬性和光線來渲染曲線形狀,而它的首席架構師就是漢拉汗。
RenderMan憑藉它強大、逼真的功能,一度成為渲染技術的「領路人」,也曾是好萊塢電影的標配渲染器——在過去47部獲得奧斯卡視覺特效提名的電影中,有44部也使用了這個技術,包括我們熟知的《鐵達尼號》、《阿凡達》和《星球大戰》等。
1989年,漢拉汗選擇了離開皮克斯,先是加入普林斯頓大學,而後於1994年加入斯坦福。
從90年代開始,他和他的學生們便致力於擴展RenderMan的規範,讓它可以在GPU上工作。畢竟,渲染等工作所需要的計算能力是非常驚人的。
他們的工作促進了像OpenGL這種商業版本著色語言的發展,也徹底改變了視頻遊戲這個行業。
特別值得一提的,就是漢拉汗和他學生共同開發的GPU語言——Brook。
Brook是一種流程式語言的編譯器,可以將類似C這樣的語言通過編譯器編譯為CG代碼,隱藏了利用圖形學API實現的細節,可以說是大大簡化了開發過程。
而這些著色語言和GPU,就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這些架構的發展反過來讓GPU在各種計算環境下使用,包括運行高性能和機器學習算法。Brook,後來就催生了英偉達的CUDA。
到了2003年,漢拉汗作為創始人之一,創辦了Tableau Software,擔任首席科學家。
沒錯!就是數據科學和可視化工作中經常會用到的那個軟體——Tableau。
它將數據運算與美觀的圖表完美地嫁接在一起,而且非常容易上手,將大量數據拖放到數字「畫布」上,轉眼間就能創建好各種圖表。
影響力也是十足,全球超過42000家客戶通過使用Tableau快速生成所需結果,可以說是遍及各個行業的各類規模企業。
或許正因如此,就在去年6月,CRM巨頭Salesforce以157億美元高價收購Tableau,這是Salesforce成立20年歷史上最大的交易,讓漢拉汗成為了億萬富翁。
毫不誇張地說,Tableau的成就,也足夠漢拉汗再獲一次圖靈獎。
他們改變了什麼?
圖靈獎組委會說得很清楚:
從根本上改變了計算機圖形學領域,並對電影製作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將計算機動畫電影變成為了現實。
從25年前的《玩具總動員》開始,他們引領了一種全新的電腦動畫電影類型,為3D動畫電影鋪平了道路。
這也是藝術和技術的完美交匯。憑藉在繪畫和計算機圖形學研究方面的工作,他們兩位先後直接獲得7次奧斯卡獎。
ACM主席說,CGI 改變了電影製作、體驗的方式,同時也對更廣泛的娛樂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如今,全球電影行業產值達到 1380 億美元,3D 動畫是其中最受歡迎的一類。
而且還進一步改變著未來。谷歌AI掌門人Jeff Dean說:「他們幾十年前開發的技術,在今天仍然是這個領域的標準做法,這令人印象非常深刻。重要的是,它們未來也將會在AR/VR、數據可視化、醫學成像等領域產生重要的影響。」
總之就是一句話,他們的研究成果,幾乎影響著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如果你看過動畫電影、做可視化數據分析、使用GPU跑AI模型、玩AR/VR的話。
此外,他們參與創辦的皮克斯動畫公司,因賈伯斯而聲名鵲起,但也讓賈伯斯進一步封神。
皮克斯的前身前身是盧卡斯影業於1979年成立的計算機動畫部,1986年被蘋果創始人賈伯斯收購,成立了單獨的皮克斯動畫工作室。
皮克斯製作的第一部動畫是1995年的《玩具總動員》,彪炳史冊,也是很多人的童年回憶。
2006年,迪士尼將皮克斯收購。
至今,皮克斯已經製作了21部動畫片,包括《賽車總動員》、《海底總動員》、《瓦力》等等。
但皮克斯不僅僅是一家製作動畫的公司,也為好萊塢的電影行業撐起了半邊天。
從《阿凡達》的外星人毛髮,到《終結者2》的液態金屬機器人,都是出自皮克斯子公司工業光魔特效團隊。工業光魔總共獲得過15次奧斯卡最佳視覺效果獎,無人可望其項背。
所以也可以從皮克斯的成功中,看出新晉圖靈獎得主,究竟開創了一個怎樣的時代。
絕對傳奇,絕對巨星,絕對是圖靈獎最該嘉獎的人。
One more thing
此外,由於他們的獲獎,想必也能激勵和指引更多年輕人。
如今,名利雙收的漢拉汗,據說只將20%的時間花在了公司上,重心還在史丹福大學,依舊致力於計算機圖形學的發展,不變的或許是他的那份初衷:
我認為我們可以把抽象概念、數學和算法轉換成圖像的想法,這是世界上最酷的事情。
而卡特姆則更令人動容。
他從小就愛動畫,但一度懷疑「天賦不足」而放棄,最終念念不忘,不甘庸碌一生,才在博士攻讀中找到人生方向。
其後他再也沒有放下。
博士畢業後就夢想著用計算機製作動畫電影,然後1986年等來「伯樂」賈伯斯,成為皮克斯動畫CTO。
用一家公司的模式打造計算機動畫,用動畫創意的方法運營一家公司。
眾所周知,賈伯斯並不是一個合格的老闆、同事,但卡特姆與喬幫主共事26年,贏得賈伯斯一次次毫無保留的稱讚。
2006年皮克斯出售給迪士尼後,卡特姆選擇繼續堅守所愛。
他後來成為迪士尼動畫總裁,始終管理著皮克斯,直至2018年10月完全退休。
那時候,73歲的卡特姆在一份告別信中說:
在我最瘋狂的想像中,也從未想過這樣一條路,並且可以與諸多非凡的人一起工作。這條路曲折、起伏,起起落落,但始終令人振奮、滿懷才華、激情和奉獻,讓我們的工作在世界上產生了持久影響。
註:ACM A.M. 圖靈獎,以英國數學家阿蘭·M·圖靈(Alan M. Turing)的名字命名,創立於 1966 年,旨在對創造系統和理論基礎、推動信息技術行業發展的計算機科學家和工程師進行表彰。獎金為 100 萬美元,由谷歌公司提供資金支持。2019 年圖靈獎頒獎晚會將於 2020 年 6 月 20 日星期六在美國舊金山舉行。
參考連結:
https://awards.acm.org/about/2019-turing
https://news.stanford.edu/2020/03/18/pat-hanrahan-wins-turing-award/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at_Hanra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