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四萬首,酒詩佔七千,帶你走進唐代酒文化

2020-12-21 騰訊網

引言

唐朝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朝代,屬於一個大朝代。在唐朝時期,百姓生活的富裕生活水平較高。唐朝時期的政治經濟以及思想文化都到達了一個頂端,是一個開放的時代,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也正是因為經濟政治思想文化的發達,使得唐朝的娛樂活動還是比較多的,唐朝時期的酒文化已經發展得很好了。酒的品種有很多,還有酒宴上的各種文化習俗,這也體現了唐朝酒文化發展的程度。中國是酒的故鄉,有著深厚的酒文化,歷史可謂源遠流長,不同的朝代都喜歡飲酒,有著獨特的酒文化。

比如在不同的場合有著不同的禮儀,在酒宴當中又有行酒令助興等等,這包含的不僅僅是一個朝代的禮儀,也包括精神文化層次。

一、唐朝酒的分類

1、米酒

米酒是由穀物發酵而成,而按照工藝的不同,又可分為濁酒和清酒。根據工藝的不同的區分,其實在漢朝時期就已經有了,相比較之下,濁酒的製造工藝是簡單的,而且時間也比較短,而清酒的釀造工藝是比較複雜的,喝起來的口感是比濁酒要更好的。

濁酒相對比較渾濁,因為製造工藝沒有那麼精良,還有很多的迷槽會漂浮在上面,所以經常會被詩人寫作蟻。而清酒相對是比較珍貴的,都是有錢人家能夠喝得起的,因為價格是比較昂貴的。

2、果酒

說起果酒在唐朝最出眾的便是葡萄酒,這是唐太宗李世民比較喜歡的一種酒。當時是他親自督造的,葡萄酒的製作工藝並非來自於本土,而是傳自於西域經過了百姓的加工以後,選擇了適合自己的口味,當時葡萄酒是風靡一時,而且還有很多比較有名氣的果酒。

二、唐朝酒宴習俗

其實在唐宋這兩個時期飲酒之風都是非常盛行的,上至王宮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是非常喜歡飲酒的,這與當時的社會風氣和文化背景是有一定的關係的,因為當時唐朝的經濟文化和軍事實力都稱之為東方之首,周邊的各國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而且唐朝之人崇尚武藝,所以為人性格豪邁又奔放,從骨子當中就透露出一種自信,而他們更喜歡用飲酒高歌的方式去娛樂。

唐朝時期在酒宴這方面是很有講究的,其實古人就是講究禮法的,在酒宴之前先是要入席。要根據身份地位的不同,座位也是不一樣擺放的。主座是要留給最尊貴之人的,除此以外不同的人坐的位置和朝向都是不一樣的,總之在入席的時候就有一種非常獨特的規定。是在完全做好了以後才能夠開始上菜的,菜肯定是不能離開酒的。在唐朝「巡酒」,在宋朝時期相當於「行酒」,雖然說兩者的次數有些不相同,但是在喝法上卻是差不多的。但是唐朝跟宋朝喝酒的方式與現代人是有些不一樣的。在現代喝酒比較正式的時候,都是全員共同舉杯。而在唐宋時期是到誰喝酒輪流舉杯是挨著個地喝。

而在唐朝時期,如果酒喝乾了,就會有人進行勸酒,還會有歌舞進行助興。在唐朝時期巡酒。是有次數方面的規定的,說完了以後就可以散了。

但是古人比較喜歡喝酒,這一喝可能就會持續一天。而光喝酒肯定是不行的,達官貴人在酒宴上都會找一些表演歌舞的來助興。而文人墨客則會在酒醉之後選擇用文章來助興。當然也有專門陪酒的女妓,唐朝時期文化是比較開放的,男女可以一同坐在酒席上。在喝酒的過程當中,選擇了有文學底蘊的東西,還有年輕的女妓作陪,對於男性來講是非常好的一個選擇。

從開始入席到座位都是有禮儀的,還有醒酒的次數和祝酒的方式,一套流程下來很有可能就是一天或者是到深夜。酒宴的習俗與規矩不同於當時的社會,風氣是有著很大的關係的,在宋朝的酒宴規格之上改變了以後就形成了唐朝獨特的酒宴風格。

三、唐朝酒文化盛行的原因

其實在唐朝初年的時候,格局剛剛穩定那時候「酒」並不盛行,甚至實施了「禁酒」。

因為當時為了恢復糧食的供應,是禁止使用糧食去釀造酒水的。尤其是在那一時期隋朝滅亡了,形成一個較為混亂的局面,有很多人都囤積了大量的囤糧,為了能夠賺取更大的利潤,他們會釀造成酒。

而在隋朝末年的時候,官場的人都特別喜歡喝酒,所以對於這種飲品的幅度是加大了,後來已經影響到唐朝了。在之後生活物資充足的情況之下,有一些被利益所利用的人為了追求經濟利益,會選擇通過釀酒的方式去獲得更多的錢財,在那時候唐朝的統治者不得已就頒布了禁酒的命令。

但是當唐朝的局勢逐漸穩定以後,釀酒的權力又來到了中央的手中,這時候酒的產業從生產一直到銷售,整個環節都是在統治者的手中。唐朝可以通過這一途徑收取一定的稅負,這算是新增了一個收入的途徑,對於唐朝來講是一個很好的事情。但是在制度逐漸完善以後,釀酒的權利想要握在手中並不容易,所以就將釀酒的權利發放給了一些商人和工匠。在權力被稀釋以後,他們仍然能夠收取稅負,通過這樣的方式,國家的經濟狀況穩定了。

隨著唐朝商業不斷的發展,統治者對於該行業的管控慢慢的就變鬆了,致使唐朝時期的酒的品種達到了質的進步,而且商業稅收也變得更為可觀,統治者又會將這些稅收放入國家建設當中,更是一舉多得,還專門頒布了有關的法律,強調了有關於稅收的標準,進而又一步推動了釀酒行業的發展。從事與酒有關行業的人也慢慢的富起來了,唐朝百姓的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對於這種飲品的需求量自然加大,隨之而然的酒業文化也就繁榮起來,帶動起了酒文化。

結語: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無論是哪個朝代都是非常講究禮儀禮法的,所以關於酒文化的各個方面都是比較複雜的,尤其是酒店方面的禮節非常的多,有一些習俗是很好的,至今為止還做保留。比如行酒令,還有很多類似於古時候酒宴上的一些小遊戲。隨著時代的變遷,人們的習慣也有所改變,早已跟千年之前是有所不同,這是時代發展的一種必然結果。

唐朝更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百姓很富裕的一個階段,因此在這個基礎上,酒宴和酒文化變得越來越完善,而從唐朝酒文化當中,也能夠看出唐朝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發展。

相關焦點

  • 唐詩四萬首,酒詩佔七千,來品品唐朝高度發達的酒文化
    唐詩四萬首,酒詩佔七千,來品品唐朝高度發達的酒文化唐朝,一個令人心神嚮往的朝代。自唐立國伊始至安史之亂,國家穩定,繁榮昌盛,政通人和,文化矚目。唐詩四萬首,酒詩佔七千。詩文化呈現著空前絕後的繁盛之勢,酒文化的發展之勢不言而喻。榷酤之制,指的是政府對酒實行的專賣制度,政府壟斷釀酒技術,不僅設立了一個專門管理釀酒的部門「良壇署」,而且還設有專門的門店來賣酒,誰叫賣酒是暴利行業呢?
  • 此人與李白李商隱並稱為唐代三李,卻無一首詩入選唐詩三百首
    共 763 個字,4 張圖片,預計閱讀時長 3 分鐘說到著名的唐代詩人,李白李商隱是不可被忽視的。除了這兩個詩人之外,唐代還有一位姓李的著名詩人,他們三個人並稱為唐代三李。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詩鬼李賀。
  • 與李白、李商隱並稱唐代三李,一首唐詩寫盡人生落魄
    在唐代詩壇上,李白李商隱都是分量很重的人物。除了他們兩個人之外,唐代詩壇上還有一位姓李的詩人,且能夠和他們兩人並稱為唐代三李,這個詩人就是李賀。可惜的是,這個唐代詩人只活了27歲,一生當中都是在失望當中度過。尤其是在他以滿腹才華希望參加科舉求功名的時候,卻因為他人的故意找茬被剝奪了考試資格,內心極為憤懣。由此寫下了這首反映人生落魄的唐詩,也堪稱李賀生命最後階段人生失意的直觀表現:(《致酒行》)零落棲遲一杯酒,主人奉觴客長壽。主父西遊困不歸,家人折斷門前柳。
  • 這位皇帝一生寫了四萬多首詩,只有一首寫入教材,網友:十分感恩
    根據統計,乾隆皇帝一生中一共寫了四萬多 首詩,這個數字十分誇張,可見他對於寫詩這件事是發自內心的熱愛,要知道,中國著名詩集《全唐詩》裡面一共才收錄了四萬多首唐詩,這些詩可是差不多三千多位詩人共同寫的。不過這只是打個比方,乾隆的詩和那些被收錄的唐詩可沒什麼可比性。
  • 唐詩4萬多首,你最少要會背這29首巔峰之作!
    唐朝是一個詩歌最為鼎盛的時代,  沿襲魏晉、大隋風骨,  卻又開創出了新的時代格局  《全唐詩
  • 唐詩與科考:唐代大牛們的科考悲歡故事
    那麼夢回大唐,在古代的考場,你一定好奇,古人的「高考」是什麼樣子的?科舉考試自隋朝開始,至今已一千多年。不過,你想不到的是,唐代的那些大詩人中,居然很多都是科考的差生。唐朝的科考史,其實是無數詩人的歡樂劇和悲劇史。
  • 10首絕美唐詩,意境美,語言美,詞句美
    幾萬首唐詩,給中國人留下了最美妙的藝術盛筵。唐詩美在哪?美在李白筆下的思念: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美在王維筆下的秋天: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唐詩之美,也許幾天幾夜都說不完。想要了解唐詩之美,不如讀一讀下面這10首絕美唐詩,感受漢語之美。
  • 唐詩宋詞20首,帶你走進爛漫多情的春!
    春潮帶雨晚來急, 野渡無人舟自橫。《菩薩蠻》宋 黃庭堅半煙半雨溪橋畔,漁翁醉著無人喚。疏懶意何長,春風花草香。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潛解。問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兩顆明珠,唐代被稱為詩的時代,宋代被稱為詞的時代。詞源於民間,始於唐,興於五代,盛於兩宋。宋代物質生活的豐富,人們對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更加強烈。宋代,皇帝個個愛詞,大臣個個是詞人,政治家範仲淹、王安石、司馬光、蘇軾等都是著名詞人,女詞人李清照也成為一代詞宗,名垂千古。全社會的認同和推崇,使宋詞得以佳篇迭出,影響久遠。
  • 《唐詩三百首》中最美的10首五言絕句,一首詩就是一幅畫,好喜歡
    《唐詩三百首》是家喻戶曉的唐詩選本,是由清代學者孫洙編選的。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唐詩三百首》中收錄了29首五言絕句,隱娘今天想分享10首如畫一般的五言絕句,清麗絕美,每一首都值得背下來。
  • 30首唐詩,訴盡了人一生的酸甜苦辣
    唐詩是我國詩歌的高峰,幾千位詩人,幾萬首唐詩,訴說著千年前的情感。
  • 我們熟悉的《唐詩三百首》,你可知其曲折的來歷?
    《唐詩三百首》可以說只要上過學那都讀過,不管是家長買的還是朋友送的,有的甚至學校也會發。但是《唐詩三百首》的來歷卻十分的曲折跌宕,今天就為大家說一說它的來歷。說到《唐詩三百首》就必須得提到一個人,沒有他就沒有我們如今看到的《唐詩三百首》,他出生在書香門第,曾官至知州,但在大明帝國江河日下之時,它選擇了辭官回鄉,隱居在了家鄉浙江海鹽縣,痴迷讀書,終日以書為伴。
  • 唐詩三百首丨272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而《唐詩紀事》也說這首詩在當時便被度曲入畫,不僅常為人所傳唱,而且很多畫師也喜歡畫這首詩所體現的那種邊塞鄉思的意境。那麼這首詩、這首絕句它到底好在哪兒呢?好就好在,就是《唐詩紀事》說的,它既可度曲,又可入畫。首先詩人寫景極富畫面感。你看頭兩句:「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首先要注意的這個「烽」,不是山字旁的峰,不是山峰,不是一座山有回樂峰,而是那個火字旁的烽,它是烽火臺的烽。
  • 詩文夜話丨唐詩之悅,人逢喜事精神爽,幾首讓人心情愉悅的唐詩
    唐代詩人為後世留下了近五萬首唐詩,表達了各種不同的情感,而表達喜悅心情的唐詩,值得我們一讀再讀。唐代詩人描繪春景的詩歌頗多,而唐代傑出的文學家韓愈的一首《早春》是其中的代表之作。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 唐代哪位詩人能穩坐唐詩的第三把交椅?
    眾所周知,唐朝的文化中一個最有代表性的成就是唐詩 。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序》中明確提出:「凡一代必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後世莫能繼焉者也。」唐詩能夠和其他朝代的主流文學相提並論,可見其成就之高。唐詩成就高的一個原因是,唐朝除了有科舉取士之外,還有詩賦取士,這也在客觀上促進了詩歌文學的繁榮。
  • 明代文人編輯的唐詩選集《唐詩品匯》
    唐詩選集最早出現在唐代。這一點很好理解,唐朝文人對本朝作品充滿了自信。於是開始編輯整理,讓好作品可以流傳後世。宋代文人選編唐詩刊印文集很注重作品的風格、流派,由此出現了詩歌評論的新文體——詩話。到了明代,唐詩的魅力依然不減,在洪武年間,有個叫高棅的文人編纂了一部唐詩選集叫《唐詩品匯》。
  • 唐詩三百首,為何日本人獨愛《楓橋夜泊》
    其實他是為了一塊詩碑而來,這塊碑上刻的正是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出於對這首詩的喜愛,這位名叫松井石一的日本軍官想要得到這塊石碑,甚至還想到了用舉辦東亞博覽會的名義將文物盜走。為什麼日本人對《楓橋夜泊》這首詩如此鍾愛呢?
  • 觀光君帶你去旅行:品讀唐代白居易《暮江吟》,走進浙江杭州
    觀光君今天帶大家品讀唐代白居易《暮江吟》,走進浙江杭州。這首詩大約是公元822(年長慶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寫的。關注觀光君,更多精彩等待您......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 《唐詩三百首》中最著名的八首絕句,你最欣賞哪個
    唐代詩歌文化繁榮,湧現了李白、杜甫、王維、白居易等2536位有名有姓的詩人,數量之多、質量之高,冠絕古今。清代蘅塘退士等,在數以萬計的唐詩中選取了三百餘首經典作品,編入《唐詩三百首》。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書中最著名的八首絕句。
  • 2016年12月大學英語六級翻譯預測:中國酒文化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四六級>複習輔導>六級>六級輔導>翻譯>正文2016年12月大學英語六級翻譯預測:中國酒文化 2016-11-29 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