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周周
來源丨武志紅(ID:wzhxlx)
今天我叫兒子起床上學的時候,他低迷地說:「媽媽,我有點不開心。」如果是兩年前聽到這句話,我腦子裡會緊張閃過好幾個念頭:但現在的我卻非常平靜,坐下來問他:那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呢?於是我陪他一起做深呼吸和按摩,慢慢地,孩子變得輕鬆平靜。說完,就從床上爬了起來,隨後早餐胃口大開,開開心心上學去。首先,他是難養型孩子,適應環境很慢,情緒變化激烈。其次,由於有兩年不在我身邊,他有著嚴重的分離焦慮。焦慮到,上幼兒園可以哭幾個月,無法參加任何興趣班,原因是會哭著想媽媽。原以為給足更多的陪伴和安撫就會好轉,沒想到入小學才是最大的噩夢,他的哭鬧變成歇斯底裡的反抗,甚至向我們求饒:我不斷讀書學習,試圖破解這個謎題,並期待老天開恩,給我一個奇蹟。然而,每次接到老師消息,全是熄滅我信心的冷水:他又沒有做好,他又寫得不正確……當時的我是個不到五歲又沒上過幼兒園的孩子,卻要求坐到位子上認真聽講,認真寫字。我既茫然又無助,身邊卻伴隨著老師的呵斥,我哭得聲嘶力竭,卻無一人看見我……是的,這是我小學真實的體驗,那份對學校的恐懼幾乎影響了我三十年。之所以一個智商和注意力全都正常的孩子會如此害怕上學,是出於他對我的忠誠。我把自己對學校的恐懼投射到他身上,他完全接受了這個投射,包括對學習的焦慮和恐懼,繼而誓死不要去學校,哪怕被人嘲笑是另類。很難適應、總是做不好、不被理解和接納..從那個夢以後,我完全改變了對兒子的態度,我學著接納最本真的他。在他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他無條件的支持,在他感到不安的時候,引導他做情緒的放鬆。雖然學習進展不大,但會和我分享每一點滴的進步,就在昨天晚上,他誠摯地說:我好幸福,因為我有世界上最好的媽媽。我知道他的安全和喜悅來之不易,但我深信,這份安全會成為他奔向未來的動力。我們以為孩子是很難教育的,到現在我深刻理解,一切難點,都來自我們對孩子的不接納,不認同。而一旦找到了自己不接納的根源,並作出改變,就能治癒孩子,也治癒我們的關係。主角奈娜是一個有抽動穢語症候群的孩子,喉嚨裡會不受控制的發出咯咯的聲音,並且脖子會跟著向一邊抽動。由於症狀無法自控,她被好幾所學校拒絕,理由是影響課堂紀律。儘管最後有學校收留了她,但老師的冷眼和同學的嘲笑依舊讓她既委屈又無助。但看似柔弱的母親卻成了女兒最堅強的後盾,每當孩子被學校勸退,母親就會去據理力爭,說孩子智力正常,有權利享受平等的教育。女兒終於長大,但在找工作時又屢遭挫折,五年裡面試數次,但無人願意請她當老師,原因是她的病症會影響課堂秩序。父親試圖幹預女兒的決定,勸她找一份不需要拋頭露面的工作,而母親卻力挺女兒,願意陪著她一起等待機會。後來,在入職電話打來之際,女兒歡呼雀躍,母親喜極而泣。這樣的一呼一應間,讓人真正體驗到什麼叫做「和孩子在一起」。在傳統教育裡,我們總尋求如何對孩子進行諄諄教導,如何給孩子更多的人生道理。而這位母親卻用最少的語言,最多的理解,幫女兒撐起了一片天,讓女兒執著地做自己。每個孩子的成長都很不易,無論是天然聰慧,還是略顯平庸,甚至有某些缺憾和限制;只要走出家門,都將孤獨應戰,去體驗風浪,去參與競爭。而作為父母,最需要做的未必是教會他們堅強和勇敢,去贏得競爭和他人的好感,而是做他們情緒的接收器,給他們披上愛和安全的鎧甲。如此,當孩子歷經挫折的時候,就不會緊張和害怕,因為他們相信,父母的愛,可以為他們驅逐黑暗。作者:周周,情感和親子專欄作者,終身學習的媽媽。微信公眾號:周周的心空間。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武志紅(ID:wzhxlx),微博:@武志紅。現於北上廣深杭廈門成都蘇州南京青島10個城市開辦了武志紅心理諮詢中心。
歡迎更多交流,抖音@愛和自由每日育兒;微博@孫瑞雪教育機構;知乎@孫瑞雪教育機構